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其他艺术    艺术作品    动漫作品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一部于198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经典动画短片,源自一则深具哲理的民间谚语。该作品由徐景达导演,包蕾编剧,金复载作曲,并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它荣获多项国际和国内大奖,包括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三十二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以及丹麦第四届欧登国际童话影展银质奖等。

目录

剧情介绍 编辑本段

影片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那么三个和尚会如何应对?故事设置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坡上,那里有一座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观音手中的玉净瓶干涸,杨柳枝也因缺水而枯萎。

某日,一位身着红衣的小和尚来到这座庙宇,他为玉净瓶注满了水,使得杨柳枝重新焕发生机。小和尚日复一日地诵经挑水,将庙宇打理得井井有条,展现了勤劳与自律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第二位和尚的到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两位和尚开始相互推诿责任,最终导致庙宇陷入混乱,直到第三位和尚的出现,他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寓意着团结合作的力量以及共同承担责任的必要性。

近期,一座古寺中迎来了一位身着蓝袍的瘦僧。旅途劳顿之下,他不慎将水缸中的清水饮尽。小僧请其担水以补,蓝衣僧欣然应允,视之为分内之事。然而,次日清晨,他却感到此事不公,提出应与小僧共同承担挑水之责。由于二人身形差异显著,扁担两端的水桶位置调整成了难题,双方就力量分配产生争执。最终,通过尺规作图明确界限,制定了公平的标准,才得以化解矛盾。随后的日子里,两位僧人同坐蒲团诵经击木鱼,却又因节奏不合而心生间隙,彼此侧目。

炎炎夏日,一名黄衣胖僧步入寺院,未及喘息便将水缸一饮而空,随后倒头酣睡。小僧与蓝衣僧合力唤醒他,要求其参与挑水工作,胖僧虽勉强完成任务,却独享水资源,未有分享之意。水缸再次见底时,三人围坐在蒲团上,面面相觑,无人愿起身续水。各自进食干粮,诵经之心早已消散。其中,饥饿难耐的小僧甚至动起了寺中圣物玉净瓶中甘露的念头。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由于天气异常,导致风起云涌、雷声轰鸣,但迟迟不见降雨。与此同时,寺庙内一只小老鼠无意中咬断了蜡烛,意外引发了火灾。面对逐渐蔓延的火势,三位僧侣摒弃了之前的分歧,齐心协力从附近水源挑水灭火。通过共同的努力,最终成功控制住火情,保护住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庙宇。此次事件不仅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还促使他们在事后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工作安排机制,确保未来能够更好地维护寺庙的安全与稳定。

短片创作 编辑本段

创意剧本

故事的灵感源自一句广为人知的中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1979年春天,导演徐景达在聆听了侯宝林的相声《和尚》后深受启发,决定邀请包蕾担任编剧,进行剧本创作。包蕾是中国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剧作家,其作品包括《金猴降妖》、《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和《特别车队》等。尽管包蕾创作的初稿已十分出色,但经过多次集思广益和修改完善,才达到最终的高质量水平。最初的剧本侧重于“私”的描写,带有负面色彩,而制作团队希望通过强调“公”的重要性来改变这一主题。他们相信,只有突出公共利益,才能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让孩子们理解懒惰的危害,这也契合了当时流行的集体主义思潮。

团队组建

徐景达,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导演,广受业界和观众的敬爱,常被亲切地称为阿达。他执导了多部备受赞誉的作品,包括《哪吒闹海》、《超级肥皂》、《三毛流浪记》以及《小蝌蚪找妈妈》,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均获得了众多奖项。

金复载,这位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杰出校友,自加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来,便致力于为高水准动画作品创作配乐。他的代表作包括但不限于《哪吒闹海》、《金猴降妖》、《舒克与贝塔》、《宝莲灯》、《山水情》和《超级肥皂》。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其他关键团队成员的贡献:段孝萱担任摄影指导、阎善春负责美术设计、庄敏瑾处理动作特效、徐玄德和马克宣共同负责动画设计,以及张松林作为责任编辑。这些专业人士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他们的作品质量上乘,广受好评。

整部电影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近百位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尽管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但他们之间的协作紧密无间,相辅相成,正如影片结尾三个和尚团结一致的场景所展现的那样。

表现形式

在探讨徐景达导演的电影创作手法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对电影表现形式的独特选择。徐导明确指示,影片将完全摒弃旁白和对话,这一决策无疑对动作编排与叙事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电影更为精炼且引人入胜的表达方式。例如,当小和尚诵经的场景出现时,考虑到小孩子们可能难以理解经文内容,使用音乐作为替代,相较于让配音演员直接诵读经文,显然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创意。

美术设计

徐导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功底。他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不仅美观,更深刻地反映了角色的性格特点。小和尚的形象天真烂漫,智慧超群,身材稍显矮小;瘦和尚则给人一种狡猾、不愿吃亏的印象,因此他的身高被设计得较高,脸部轮廓分明。而胖和尚则以其憨厚、迟钝和略带贪婪的性格特征,被描绘成一个嘴唇厚实的胖子形象。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徐导成功地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富有视觉冲击力又充满个性的角色世界。

三个和尚三个和尚

本影片以其精炼的视觉风格和生动的画面线条,展现了人物造型的简约之美,并在描绘其他元素时也遵循了这一原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降低了绘制难度,更突显出高度的概括性和艺术性。角色的动作表现细腻而精准,避免了冗余和陈腐的元素;例如,在省略掉复杂地形的情况下,和尚们挑水的场景仍然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整体画面呈现出质朴且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学风格,在国际电影界中独树一帜。

该影片在构图设计上采纳了散点透视技术,通过多光束透视法将所有角色与物品整合于同一个画面之中。这种技巧不仅便利了角色的集体表演,还增强了大银幕上的观赏体验。例如,三个和尚同时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念经时,彼此之间既无遮挡也无干扰。此外,影片的背景设计简洁且大量使用空白空间。无论是室内场景中的佛像还是室外背景的山峦线条,均保持极简风格,并占据较小画面比例,而非填满整个视野。这样的留白不仅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休息时刻,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回味余地。

apper_157f0" data-pm-slice="1 1 []">

音乐风格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承载着叙事的功能,还通过大量采用民族乐器——如板胡、坠胡、北方管子、云锣、木鱼、堂鼓和水钹等——来区分和描绘人物及景色。这些乐器的使用非常符合寺庙的氛围,例如木鱼、钟和锣等乐器的运用。音乐不仅伴随人物动作,也对人物行为进行了解释。例如,使用板胡的中低音区来刻画天真灵巧的小和尚,利用坠胡多变的节奏表现刻板冷淡的瘦和尚,他的行走姿态严谨规范,配乐因此显得缓慢而平稳;而粗犷质朴的管子则用来描述傻乎乎的胖和尚,随着人物行动和心境的变化,音乐也随之调整。

音乐有效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增加了趣味性。例如,在三个和尚争夺水源的场景中,通过板胡、坠胡和管子轮流演奏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瘦和尚贪婪地饮水、小和尚急切地喝水以及胖和尚畅快淋漓地喝水的情景。而在表现吃干粮被噎住的场景时,则通过乐器模拟了吃东西、噎住以及拍打的声音,这些细节不仅准确而且富有趣味,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效果。

主题寓意 编辑本段

影片开头,一位年轻的僧侣独自生活,他无需与他人竞争,因此能够有条不紊地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随后,第二位体型瘦削的僧侣加入,两人开始合作,但由于双方都不愿意吃亏,意见不合时便会产生争执。尺子在此象征着规章制度,恰当的制度能有效减少冲突。当第三位身材肥胖且不愿遵守规则的僧侣到来后,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导致资源(如水)短缺的情况发生。这表明,在缺乏明确规范的情况下,团队内部容易出现分歧,进而影响整体运作效率。

经历火灾之后,三位僧侣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并共同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则体系,每个人都严格遵守这套规则,不再过分关注个人得失。从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遇到缺水的问题。这反映出,在任何组织或社会中,只有成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促进集体的进步与发展。此外,该故事还强调了奉献精神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环境的关键作用。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徐景达导演的杰出作品《三个和尚》在1980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项,并在次年斩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荣誉。该片不仅在国内备受认可,其深刻的寓意和现实影响也使其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并多次获奖。例如,它在1980年的丹麦欧登塞第四届国际童话电影节上获得银质奖章;1982年赢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标志着中国影片在该电影节上的首次胜利;同年又摘得葡萄牙第六届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到了1983年,它还获得了菲律宾马尼拉电影节的特别表彰。通过这些成就,《三个和尚》展现了其作为一部富有哲理性短片动画的国际影响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加菲猫    下一篇 僵尸新娘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