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门
新华门,曾名宝月楼,坐落于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北侧,是中南海的主要入口。这座门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于民国时期由袁世凯改造为北洋政府总统府的正门,并更名为新华门。新中国成立后,其在影壁及两侧八字墙上增添了标语,并将牌匾移至一楼,二楼则增设了国徽。
新华门是一座两层高的古代皇室风格建筑,一楼檐下挂有“新华门”匾额,二楼檐下悬挂着国徽。门后是毛泽东亲书的“为人民服务”影壁,门前设有一对石狮,中央竖立着国旗旗杆,两侧八字墙上镶有标语。
2006年5月,新华门与中南海一同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编辑本段
新华门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楼阁,底层中央三间前后墙在民国时期被拆除以形成门洞,两旁两间得以保留。建筑顶部采用卷棚歇山顶,覆盖黄琉璃瓦,绿色琉璃瓦剪边,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二层楼中央悬挂国徽,一楼檐下悬挂着“新华门”的三字横匾。门内可见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影壁,两侧八字墙上书写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两条标语,门前两侧有石狮,中央立有国旗旗杆。
主要景点 编辑本段
影壁
新华门后方的影壁始建于民国时期,最初为深灰色砖壁,中央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角刻有传统花纹。1961年,影壁正面贴上了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字,背面为“艰苦朴素”四字。1970年,影壁进行了修缮,将“为人民服务”五字贴上了金箔,并改为红色。
匾额
“新华门”牌匾由前清翰林袁励准书写,宽1.6米,高0.64米,字体为正宗的馆阁体,笔力雄健。民国时期悬挂于二层,新中国成立后移至一楼,原二层位置改为悬挂国徽。
石狮子
门前两侧的石狮,为新华门的标志性装饰。新华门前的石狮子原本坐落于端王府,因义和团运动导致端王府被焚毁,它们得以保全。后来,随着新华门的改造,这对石狮子被迁移至此,成为北京城内最大的一对石狮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之风横扫北京,这对石狮子也未能幸免,但周恩来总理从保护文物古迹的角度出发,说服红卫兵,并下令将石狮子移走加以保护。文革结束后,石狮子重返原位。
相关人物 编辑本段
香妃
香妃,又称容妃,和卓氏,维吾尔族人,生于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其祖辈一直居住在叶尔羌。乾隆年间入宫,深受皇帝宠爱,随乾隆东征巡视泰山、拜孔庙。乾隆帝对她的民族习惯十分照顾,特许她在皇宫内着维吾尔族服饰。新华门原名宝月楼,与香妃有深厚渊源,传说为乾隆帝为香妃所建。宝月楼是皇室游览避暑之地,后赐予香妃居住。乾隆帝在宝月楼前(皇宫外)建回子营,专供回民居住,并建立望月楼(即大清真寺),以慰香妃的思乡之情。
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中南海为总统府,将宝月楼更名为新华门,并对其进行了改建。期间,袁世凯邀请著名书法家袁励准为其题匾。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成立中华帝国,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次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去世。
相关传说 编辑本段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香妃被封为和贵人,皇太后对她十分喜爱。入宫第三年,被册封为嫔妃。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升为容妃,深受皇帝宠爱。在皇宫禁地中,她时刻思念故乡,乾隆帝得知后,为缓解她的思乡之情,在瀛台南面建宝月楼,让容妃可远眺家乡景色。宝月楼建成后,又在楼对面建立回民营,以营造容妃家乡的氛围。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新华门的影壁及其两侧墙体增添了标语和木雕文字,并在二楼的门楣上增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随后,此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自1970年起,中南海修缮处开始对新华门的影壁及八字墙上的标语进行维护。1981年6月,对门前的石狮进行了保护措施。2006年5月,中南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门成为中南海的正门。
关键事件 编辑本段
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爆发,成千上万的大中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中国领土的完整,这一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游行的队伍也曾经过新华门。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的怀仁堂召开。新华门作为进入中南海的入口,在会议召开前,由中南海布置科科长钟灵、张仃等人对新华门进行了装饰。大会会标悬挂在楼檐上方,二楼正中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而“八字墙”上则装饰有四面大红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