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英文:Chengdu university:CDU),简称为“成大”是一所公立全日制综合性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城市为基础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重点建设大学。成都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和培训计划”高校、教育部特色高校国防教育、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场项目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养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2023年,成都大学承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学校曾多次合并它的前身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四川省公选优秀科员范和四川省公选妇女范这所师范学校建于1911年。2003年5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成都大学撤销原建制,在原成都大学基础上成立本科层次成都学院2018年12月,教育部发文正式批准成都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截至2023年10月,成都大学校园占地2300余亩,校舍面积99.2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50.4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5亿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21人,其中专任及副高级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教师800多人,博士生导师近100人,硕士研究生800多人的导师。全日制学生超过27000人(其中研究生2700多人,大学生25237人)学校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业有10个学科,72个本科专业;目前有28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和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授权类别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度;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具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国家抗生素研发基地四川省抗生素工业研究所。
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该校排名全球第801位—1000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第49位—95位。成都大学在2024年中国软科学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32位。
学校规模 编辑本段
院系设置
到2023年10月,成都大学有21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商学院、文学和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国际部)体育学院、师范学院、基础医学院、斯特灵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和另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护理学院。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4月,共有专任教师1721人,其中专任及副高级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教师8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100人,硕士研究生800余人的导师。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近20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全省有110多名优秀专家。两院特聘院士3人、欧洲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包括国家杰青在内的40多人都是杰出的研究人员(副研究员)100余人。12位老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10月,学校有艺术、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业有10个学科,72个本科专业;有28个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的学位授权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九大师 学位,如设计,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19硕士与硕士生物学医学等美国学位授权类别;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I世界前1名%2019年,药学入选校友会中国高层次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成都大学已建成国家一级课程6门,省级一级课程43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与创业课程实验中心”有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建立了329个产学合作教育项目和2个新的文科研究和改革实践项目。
到2023年10月,成都大学已有27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双万计划”创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7个;有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自动化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202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三届教学成果奖获省级以上奖励41项,其中一等奖9项。
学校交流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大学或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举办了斯特灵学院,在该学院开展了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该专业开展了40个多层次的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学位和博士学位、42个海外校际交流项目。开设国际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全球语言测试中心。招收了3500多名国际学生,首批授予了74个原籍国“中国四川留学示范基地”泰国外国专家郭星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年聘请外国专家116人,其中高端外国专家39人。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科研平台
到2023年10月,成都大学拥有1500多名科研人员,并建立了国家低碳新材料引进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国学研究所、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83个。
科研资源
成都大学图书馆:成都大学图书馆,原名成都大学图书馆资料室,创建于1978年,1983年4月正式建成,1990年第一个独立图书馆投入使用。晶晶荷花池校区图书馆、2019年6月,狮岭校区新图书馆正式启用并组建“图书馆—资料室”面向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校际图书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文献保障服务。主图书馆位于学校新校区二期中心区,面积48000平方米,艺术分馆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5700多个阅读座位。到2024年4月,馆藏纸质书总数为259本.订购了9万多册书和489种期刊;拥有数据库、有43个系统平台,6万多种电子期刊。
学术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署)2009年3月批准的教育专业学术期刊(月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由成都市教育局主管,成都大学主办。期刊有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教育管理、特设专栏等栏目。
《教育与教学研究》是“RCC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AMI的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选择扩展期刊”是“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期刊”中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四川省社科特色学术期刊”四川省第三届优秀社科学术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2年版)》和《教育与教学研究》期刊,复合JIF的影响因子为1.784;2020-2022年发表的文章由《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发布、全国人大复印报刊等权威二次文献摘录美国国会、全文转载53篇。
全文数据库如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博看网、中邮阅读网、长江文库、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成都大学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延伸、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地方高校全国知名期刊、中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四川省社科特色学术期刊。
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有特色的文章、高质量的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法律和其他学科的学术论文。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每季度出版一期。药学和生物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现代制造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内容。
本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行政优秀期刊,并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评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委会评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文摘和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众多知名数据库和摘要期刊的全文收集。是中国知网《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中国学术期分区表Q1地区期刊,在全国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综合期刊中排名第64位。
(《中国抗生素杂志》)chinee journal of antibiotic)月刊,创刊于1976年,是中国抗生素和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专业学术核心期刊。其理念是“专注抗生素、服务产学研,办好中国抗生素领域最好的核心期刊”其目的是宣传和报道我国抗生素和微生物药物的科学研究、生产、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等。该刊学术性强信息量大,是我国科技论文的统计源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几乎被国内所有数据库收录、该文献检索系统是我国抗生素和微生物药物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一份关于世界抗生素的综合报道(微生物药物)动态科技期刊,主要收集国内外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科研、生产、临床应用和市场趋势等前沿信息的专业媒体。
学术成果
2018-2023年,成都大学承担国家科技项目17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5项、7个国家艺术基金;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29项;发表了超过5200篇关于EI各个主题的论文,其中许多论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其中2022年发表了1819篇关于EI各个主题的论文;发表CCI论文405篇。
合作办学 编辑本段
成都大学与斯特灵大学合作举办斯特灵学院;与韩国嘉泉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高职教育项目;与韩国岭南大学合作举办工程造价专业高职教育项目;与泰国西北大学、纳立轩大学合作海外办学项目。与英国名校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合作建立“成都牛津布鲁克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规划项目的设置。
师生国际流动:成都大学推出了近百个项目,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三个层次、多学科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海外校际交流项目累计培养学生1000余人。已经培养了3500多名留学生,首批选择了77个原籍国“四川省留学人员来华示范基地”来校授课、讲学、有800多名外国专家从事科学研究。每年有200多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被派往中国(境)出国参观学习,交流合作。
在地国际化建设:成都大学打造全球科研平台集群,“四川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和区域研究中心名单,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区域国家研究分会协办单位。建有新西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英国系列国家交流中心聚集平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