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英文名:Capital University Physics Education Sports, abbreviated as“CUPES”,简称“首体院”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教委,设在北京。它是亚洲大学体育联合会的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国家汉办中国国际推广武术培训研究基地、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对外交流与培训中心、教育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训练基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训练基地。2020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高水平特色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北京体育学校,创建于1956年1960年改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1962年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79年,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恢复。2018年9月,被确定为授予博士学位的项目建设单位。2021年6月,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经国际奥委会和中央编办批准,成为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建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现有3个校区,9个教学单位,2个直属科研机构,15个本科专业,占地380亩。学校学生总数约5400人,其中本科生和博士约3600人、研究生1000人左右;学校有1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硕士点s学位授权点在两个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3个、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北京市一级专业工地3个;教职工557人,其中专任教师367人。与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大学合作、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2024年软科学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首都体育学院排第三,全国参考排名332。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院系设置截至2024年2月,学校拥有9个教学单位,1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在编教职工总数55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67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116人。学校拥有一批教学科研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以及高水平专业人才,包括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冰雪科学家等15人次,外籍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北京“高创计划”人选、北京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市级人选、长城学者、教学(青年)名师、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人选等46人次,北京市创新团队9个,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国家级及以上运动健将与裁判近百人次,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名誉教授、客座教授47人。外籍专家拉兹洛·瓦伊达荣获第16届北京市“长城友谊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体育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体育学位居全国108所高校第5。学校共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3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2月,首都体育学院拥有9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北京市一流专业。除体育旅游、冰雪运动、电子运动竞技与管理等3个新建专业外,其他12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在软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排名中,位居中国体育院校第一位。此外还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3部教材荣获首批国家级教材奖。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科研资源
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舍建于2003年,截至2022年4月,馆舍建筑面积5378.91平方米,并拥有1个分馆2个院系资料室。截至2022年6月,馆藏纸质图书53.9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电子期刊23万余册,学位论文339万余册,音视频1.6万小时,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
学术期刊: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主办有学术期刊2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主管单位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为首都体育学院。为双月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的A刊核心期刊(AMI)。主要刊载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与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及体育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曾获“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2014年,获“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同年获得“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称号。
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杂志的主办单位为首都体育学院,主管单位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协办单位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首都体育学院拥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校级科研平台。
体育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连续5年主持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重大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2024年,学校助力国家队获奥运奖牌40余枚。
2020年12月,论文《北京奥运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卷首看时局:中国学校体育时局分析》获得国家级科研奖。
学校合作 编辑本段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已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南丹麦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学院、新加坡国家基因研究院、希腊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中俄体育院校联盟,目前已有中方26所和俄方14所院校加入。2021年12月14日,第四届中斯冰雪论坛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由首都体育学院、卢布尔雅那大学共同承办,主题为“迎北京冬奥、享冰雪未来”。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2013年,学校获得师生宣讲活动“优秀组织奖”及“优秀宣讲团”称号,同时获得“美丽校园”称号。同年,获得全国体育院校竞赛协作会“贡献奖”。
2017年,首都体育学院获得“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推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首都体育学院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和“优秀承办单位”称号。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获得“2018年度海淀区利用单位内部设施开展社区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2020年,首都体育学院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021年,首都体育学院获评“2018-2020 年度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2022年,首都体育学院获评“北京市2021年度市级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下一篇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