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是西汉的都城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大兴西路,面积36平方公里,总面积65平方公里。在西汉200多年的历史中,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安一直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汉以后,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它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年,实际使用时间近800年,是中国古代最长的、定都朝代最多、废墟最丰富的首都。
汉高祖元年(前202年)刘邦命萧何修建未央宫,汉惠帝在此基础上修建城墙、汉武帝扩建并修建了长安城一个汉朝的城市,90多年后走到了尽头。整个昌 一座汉代的城市是不规则的正方形,宫殿区集中在城市的中南部;东、西施位于这座城市的西北部;西墙外有张健宫;南墙外有祭祀建筑;城郊有上林苑、昆明池等。未央宫北的石渠亭、天禄阁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也是长安文化中心当时汉代的一个城市。布局完善、大型汉昌 一座城市,与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
1956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汉昌 一个城市的工作队,并开始了考古工作的汉昌 一个城市网站。到2021年,考古工作已经进行了65年,是中国进行的最多的、取得成果最丰硕、形状和布局最清晰的古都。1961年3月4日,长安街旧址汉代某市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长安未央宫遗址汉代的一个城市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起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12月,长安未央宫遗址安汉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开发的主要景点有长安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长安城及长乐宫遗址博物馆。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北部 一个城市,2.7公里外,在今天 Xi未央区s 安。《长安志》引用《三秦记》说:3356“今天,昌 安,龙首山,是台庙,台址不假。《关中记》“未央宫,它的大厅和露台,都是由龙和的头山。庙基不在昌安,不是盖的。又取山土为城。这座山的尽头就在城市西南几英里处。嫦娥奔月一座汉代的城市建在龙首原上,从西南向东北走向,地势从最高的西南向较低的东北逐渐过渡宫城或宫区位于京城内的制高点,皇宫未央宫位于城内最高处的西南角,不仅可以防洪,也是古代冷兵器军事作战的制胜之本。渭河在长江以北由西向东流安,六条发源于秦岭的河流在南部由南向北流入渭河。与渭河以北的泾河共同形成了“八水绕长安”这种地理形势,使韩昌 一个城市有足够的水资源保证。
总体布局 编辑本段
汉长安城遗址,是一个不规则的正方形,大都市区36平方公里。未央宫、长乐宫、桂宫、北宫、明光宫等宫殿区集中在城市的中南部,约占2/3。东、西施位于城市的西北部,居民区位于未央宫的北部、在城市的东部和东北部,有16个国家、在北朝时期,宫殿区位于城市的东北部。西城墙外有张健宫,程楠墙外有礼制建筑,郊区有上林苑、昆明池等。
建筑遗址
城墙城壕:长安城的大部分城墙表面上仍是汉代的安城,平面大致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两面平直,南北两面多处曲折。四面墙的长度如下:东6000、西4900、南7600、向北7200米,周长25700米,面积约36平方米。四面城墙中以东、南墙保存完好,尤其是Xi 西南角的大门。城墙是黄土做的,夯层清晰可辨。原高12米多,现有最大10米左右,基宽12~16米。城外有宽35-45米、深3米的城壕。城墙和护城河构成了长安城的防御体系汉代的一座城市。
城门:在长安城的每面墙上有3个门汉代的一座城,共12座,每座城门有3个门道,每个宽约8米。目前城门已经挖掘完毕、宣平门雉城门和Xi 一扇大门。直接面对Xi 未央宫的安门和长乐宫的霸王门,门道之间的隔墙宽14米,大门总宽52米。其他城门分区宽4米,总宽32米。城门在王莽末年的战争中被烧毁,一直到东汉、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大多只开一两个门道。东面的三座城门两侧也有类似的向外延伸“门阙”的夯土墙。雉城Xi城门外发现门下有砖券的涵洞安,是通往城外护城河的排水设施。
道路:昌之路汉代的安如下“八街九陌”这个城市有八条街道与城门相连其中安门内大街最长,约5600米;洛城门内街道最短,约839米。城内大街宽45-56米,每条街分为三条车道,中间的路是“驰道”宽20米,中路两边各有一个,中间用排水沟隔开。排水与城门相通,城门下有一条用砖石砌成的大型排水涵洞。目前,只有Xi 城门外大街发现一条安门街,宽约60米,没有道路。在城墙里面,有一些建筑叫做“环涂”或“徼道”这条环路有6米宽(局部区域宽30米)此外,在未央宫、长乐宫贵宫发现多条宫内道路。
未央宫遗址:未央宫是长安的皇宫安,汉代,是当时朝廷的正式会议场所。位于南昌市西南部汉代的一座城市。宫殿区平面近方形,宫墙四面夯筑,周长8800米,基宽7~8米、西墙长2150米,在南面、北墙长2250米,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约占长安总面积的1汉代的一座城市/7。宫墙的四面都有宫门,东面、北二宫外有门道。钱坫就是在这里挖掘出来的、椒房殿、少府、天禄阁、石渠阁、有中央衙门等14个建筑基址,未央宫前殿等主要宫殿、政府建筑地面的夯土地基基本完好。一项重要的汉代考古发现在中央政府办公室出土.4万枚骨签。苍池位于未央宫西南,平面呈不规则圆形,东西400米,南北510米,最深处约6.5米。
长乐宫遗址:长乐宫是在汉初曾祖父刘邦掌管的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建的刘邦之后 s死后,其子刘婴,汉惠帝,迁至未央宫,长乐宫成为慈禧太后居住的宫城,形成了“人住未央,长乐为太后”的格局。虽然长乐宫从惠帝统治时期开始失去其作为宫殿的地位,但它仍然是政治事务的中心,因为它是母亲的宫殿,尤其是在吕后称制和外戚独裁的时候。长乐宫遗址位于长安城东南部汉代的一座城市宫殿区在平面上几乎是长方形的,四面都是夯筑的宫墙,周长10760米,底宽6米-7米,东墙长2280米、南墙长3280米、西墙长2150米、北墙长 3050米,总面积约7.2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 总面积/5。宫墙东、西、南三面各有1门。宫殿内的地上遗迹大部分已被破坏,已探明的几十处建筑基址,均为地下遗迹,埋深为0.25~0.95米。发掘了6处建筑遗址和1条排水管道,其中5号基址为蓄冰灵石楼。4号基址中部为夯筑平台建筑,东侧为、西边两端各有一组地下建筑,东边一组地下建筑的地板是用墨水画的。6号基址下发现战国秦或秦朝的建筑基址。
桂宫遗址:贵宫是汉武帝元年修建的后妃宫殿。桂宫遗址位于长安城的西部安,汉朝人、未央宫北侧,宫殿区平面南北向呈长方形,宫墙四面夯筑,南北长1840、东西宽900米,周长5480米,总面积约1.6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 总面积/20。宫墙的两边各有一扇门。宫殿内发现7处建筑基址,除1号基址为地上夯土平台外,其余均在地下。
北宫遗址:龚蓓遗址区位于长安城中部的西部汉代的一个城市,在桂宫的东侧,未央宫的北侧宫殿区南北向呈长方形,四周为夯筑宫墙,周长4660米,基宽5-8米,南、北墙长约620米,东面、西墙长约1710m,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约占长安镇总面积的1汉代的一座城市/30。南、北宫墙各辟1门。南宫墙外有多组汉代砖瓦窑址。自2018年以来,首尔考古队在龚蓓连续发掘了三个夯土建筑基地,其中一号基地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院内及楼面发现数十枚王莽币,楼内夯土质量较差西汉中后期宫殿建筑中常用的瓦字很少见到,可见龚蓓一号宫殿建筑水平较低据推测,放置废帝的宫城,西汉时曾在此修建。
明光宫遗址:明光宫是汉武帝第四年的统治(公元前101年)修建的后妃之宫。该场地位于长安东部的北部汉代的一座城市没有经过全面的考古勘探,宫殿区的范围和遗址分布尚不清楚。20世纪90年代以前,明光宫遗址内挖掘了大量的荷塘莲池虽然大部分已经回填,但是对地下遗迹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武库遗址:军械库是存放武器的地方遗址区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之间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四周有夯墙,周长2064米,底宽15米,东西长710米,南北宽322米场地面积约为0.23平方千米。1976年勘探发掘了7处建筑遗址,属于东方、西边有两个院落,其中东边四个,西边三个。现已回填保护,地下遗存埋深约1.5米,状况良好。
东西市遗址:东、是一个商业贸易场所,遗址区位于长安西北汉代的一座城市,平面略呈方形。东城东西长780米,南北长650~700米,总面积约0.55平方千米;西城东西550米,南北420~480米,总面积约0.26平方千米。地下遗迹埋深0.18~2.10米,包括陶窑遗址和铸钱、冶炼和铸造现场已被考古发掘。
手工业作坊:昌窑共发掘出50处窑址汉代的一个城市,其中37个位于的西北角汉代的一座城市,其中有33座陶窑和4座铸铁窑。在龚蓓南墙外发掘了11座砖窑,在石寨小学发掘了两座砖窑。除了城内,在城外的东郊还发现了三处王莽时期的窑址,主要是铸造大全50和小泉乃池,同一窑址还发现了铸造其他金属物件的陶器模型。朱倩还有4处遗址,其中3处位于上林苑、一个位于城市的西部。此外,还发现了三处王莽时期的铸钱遗址,其中两处位于上林苑、一个位于长安东郊安城,汉代。据此,考古学家推测,长安的手工业作坊主要有三类汉代的一个城市,即制陶、铸钱和铸铁。由此可以看出手工业在京城的四大功能:一是为基本建设提供砖瓦建材;二是为皇帝提供丧葬用品的陵墓;第三,金属铸造,以铁铸造为主,多为车马和一些日式器皿;第四,西汉中期中央控制铸币权后,设立上林三关,负责铸币,供应全国。
宅邸闾里遗址:民居遗址区位于未央宫北侧、在长安的东面和东北面安在汉代,它是长安城的居民区安,城里的贵族和百姓住的地方。未央宫东侧“东阙甲第”该地区已经进行了考古勘探,没有发现重要的遗迹;未央宫北侧“北阙甲第”没有考古发掘,地下遗迹的分布情况不得而知。
其他遗址
长安其他重要遗址汉代的一个城市,包括高祖庙、明渠等。高祖庙遗址保存较差,大部分明渠遗存保存完好。城东北的亭台楼阁遗址,应该是十六国的、北朝时,在宫殿区,亭台夯土桥台南侧有一个大水池,严重侵蚀桥台,保存较差。
建章宫遗址:张健宫是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04年)修建的宫殿。未央宫越来越广,城小了它是在皇宫的西面建一座宫殿,横跨城市的飞行亭,它建在道路的上方和下方。它建成后,直到赵涵元丰二年(前79年)它曾被用作宫殿,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政令都出自这里。因为宫墙没有被探索,张健宫的范围不清楚。勘探发现的夯土遗址范围自东向西2150、南北宽1600米。地上还有一个前厅、神明台、双凤阙、湖中央的太液池及其遗址。钱坫网站位于今天 s高地堡村,隔着护城河和文水与未央宫相望。钱坫的西北是宇泰池,在这里可以探索大型建筑的地基。
礼制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昌县南郊汉代的一座城市。1958-挖掘于1960年“王莽九庙”汉国辛莽国和唐明辟雍。此外,在昌 安,汉代、西、北方也有一些礼仪建筑。如文帝所造的未央五帝庙、长门的五帝坛和太乙坛。目前地面上只剩下一座夯土桥台,俗称“影山楼”,应该是汉代遗址的一部分。发现的最大的寺庙建筑群遗址是王莽“九庙”寺庙建筑由12栋建筑组成。
上林苑:上林苑是长安的国家宫殿安,这是一座寺庙、官署、水池和花园并存,包括70多座寺庙和36座花园。上林苑遗址发现了许多“上林”文字瓦当。上林苑的亭台楼阁最集中在昆明池周围,如司马迁所述“列观环之”其中,著名的寺庙建筑张羽寺,又名昆明寺,位于长安县斗门街道万村西北约1公里处一个区。昆明池的水取自钟南山的蛟河有训练水手的战船,也有供皇帝享用的各种船只。
长乐宫4号:汉代安城、五号馆位于长安街旧址未央区罗高路罗家寨安城 安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是遗址原貌,暂时没有收藏研究部分。四号遗址博物馆主要由东、西展厅和中间的夯土桥台组成;5号馆遗址为储冰室,所有发掘部分均已搭建防护棚进行保护和展示。
价值意义 编辑本段
汉文化中心:汉朝是刘邦创建的“汉王”而得名,是“中国”的基础和基本形成时代。今天的“汉文化”汉人”汉族”汉字”与汉朝有密切关系。还有韩畅 安作为首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形成的中心”作为西汉历史的缩影,长安城遗址汉长安城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实物资料,从长安城遗址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哲学思想汉代的一座城市、宗教观念、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经济水平和施工技术等诸多方面。
丝绸之路起点: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启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先河。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安,汉朝,迈出了连接西域的第一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地点在长安未央宫安,汉朝人这一次,张骞率领300人的使团,带着牛羊、黄金,丝绸和其他物品到达西方国家,渗透了中西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天路”丝绸之路——号。它展示了丝绸之路东端东方文明的发展水平,见证了长安城的发展过程丝绸之路上的汉代城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双重起点价值。
都城布局:长安城的布局汉代的一座城市体现了“崇方”择中”的建筑观念、常规城门配置系统、棋盘式道路网、面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模式在中国古都布局中具有典型意义,影响非常深远。
史料研究
记载、研究汉长安城的历史文献有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西都赋》,张衡的《西京赋》,还有《三辅黄图》《水经注》《西京杂记》等,叙述了汉长安城的兴建以及建筑分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汉长安城研究》,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田野考古资料,下编为研究论文,收录了2006-2021年间发表的相关成果60余篇。
保护开发 编辑本段
1961年3月,汉长安城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一直是秉承着原状保护的原则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保护,也在局部遗址区开展了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目前整个遗址区内基本没有多高层建筑,各类建设工程也得到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在上世纪90年代,规划建设的西安二环路北段特意调整方案避开了汉长安城遗址。
1994年9月,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成立,负责遗址保护的相关工作。此后,保管所陆续对汉长安城遗址内已发掘的遗址开展了针对性的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进入 21 世纪后,保管所组织或协调编制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汉长安城遗址绿化规划方案》《汉长安城道路遗址保护规划》等保护与利用规划。这些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和遗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5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了“侧重本体,展示优先”的原则,确定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中。借此契机,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争取到中央、省市文物专项经费,完成了汉长安城遗址陈列馆和长乐宫四号、五号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完成了长乐宫、未央宫前殿、城门遗址、城墙遗址等10余项遗址本体保护和展示工程。同时,对未央宫遗址范围内五条汉代道路进行了复原展示。这些工程的组织实施使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为汉长安城遗址的后续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9月,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2012年8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实施方案》,将汉长安城特区建设列为影响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决定从2012年到2020年分3个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来妥善解决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问题。
2021年10月12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项目被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同年10月18日,汉长安城遗址被评选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丝绸之路申遗
2006年,汉长安城遗址被列入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启动“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项目。国家文物局会同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民政府组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及特区管委会。在申遗过程中,汉长安城特区实现搬迁9个村1.5万人,并完成了未央宫遗址区1万多亩土地流转,320万方垃圾的清理,栽植树木3万多株,新增绿地1.2万亩。先后实施了未央宫前殿、中央官署、少府、椒房殿、天禄阁、石渠阁、城墙、宫墙等60余处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恢复“环涂”等汉代道路20公里。2013年10月28日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正式开放。2014年5月,未央宫遗址申遗项目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组评审。2014 年6月 22 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次申遗成功不仅实现了中国广大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的多年夙愿,还对未来在这一地区兴起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和重要作用,同时也使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能够看到一个鲜活生动的丝绸之路,使这个世界级别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2010年2月,西安市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将汉长安城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请求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支持。经过积极申报争取,汉长安城遗址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2014年申遗成功后,在对申遗项目“丝路起点: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未央宫遗址展示工程未实施内容进行提升的同时,积极开展未央宫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2017年12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进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2021年3月,西安市开展新一轮的公园开园提升工作,于8月31日完成一期工程后开园。经过提升改造,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展示状况、公园景观风貌和综合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公园的开放程度更加成熟,游客量较之公园初创时期大大增加,汉长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众认知度也显著提高。2022年3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提升项目二期开工,于同年10月建成开放。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