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小盗龙

小盗龙属于摇蚊科小盗龙属(Microraptor)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动物的统称,所有发现的小盗龙化石都出土于中国辽宁西部。小盗龙最初的名字是“古盗鸟”,但由于著名的“古盗鸟事件”2000年,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命名“小盗龙”小盗龙分为三种:顾氏小盗龙(Micuoraptor gui)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和汉卿小盗龙(Microraptor  hanqingi)小盗龙在中国有分布。因为这种恐龙的巨大的腿“后翼”很难在陆地上奔跑,陆地被认为是树栖生活。

到2024年,小盗龙是已知最小的成年恐龙,体长为0.47-9米,重约0.4-在3公斤之间,翼展接近1米。头颅尖而窄;脖子很细,小盗龙身上长满了毛,它有两对翅膀它们已经有了一个与活鸟结构相似的翅膀:前肢伸长,尺侧后弓。且前肢、后肢和尾端都覆盖着正面的羽毛(或称飞羽),且正羽轴两侧不对称。尾巴大,呈蒲扇状。小盗龙是一种食肉动物,它的羽毛可以发出蓝黑色的荧光,这可能有利于它的交流和求偶行为。

小盗龙属于一种有羽毛的非鸟类恐龙,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们是鸟类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它们的出现弥补了鸟类演化过程中许多缺失的环节,同时也有力地反驳了鸟类起源和栖息地理论。

目录

起源演化 编辑本段

小盗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小盗龙和原始鸟类、原始齿兽有几个共同的生理特征2002年,美国科学家韦德(S.H.Hwang)在对两个赵 s小盗龙,也有人认为小盗龙和中国猎龙(China volunteers)它们是进化分支关系密切的两个原始物种,并且都与恐爪龙接近(Deinonychus)分开演化的节点。

小盗龙化石均发现于中国辽西朝阳地区早白垩世底部研究最多的是小盗龙赵和小盗龙顾:

2000年,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徐星等人将第一种恐龙命名为赵 小盗龙的第一个脚趾相对较低,脚趾和爪子细长、它强烈弯曲并有屈肌结节,倒数第二趾节延长;前肢相对较长;股骨转子基部发育的副嵴;尾椎很少,一般少于2,633,356节,中尾椎约为前背椎长度的3-4倍;牙齿更接近鸟类,前缘呈锯齿状,后牙基部收缩在牙冠和牙根之间。

2003年,徐星等人命名了一种新的小盗龙:顾氏小盗龙。此外,小盗龙Gu的跖骨部分发育了至少14根大型羽毛,远端羽毛不对称发育,近端羽毛对称发育且较短。 徐星等人认为小盗龙Gu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梁龙类恐龙的骨干群是四足动物,可能能够滑翔,代表了向主动飞行阶段的中间过渡类型。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体型:小盗龙是截至2023年已知最小的成年恐龙,体长为0.47-9米,重约0.4-在3公斤之间,翼展接近1米。小盗龙 她的头又尖又窄。吻部突出,牙齿前缘的小锯齿消失,后牙的牙冠和牙根收缩,可能有助于捕食。上颌孔较大,呈长椭圆形,背侧和腹侧方向较长。脖子很细,不是很长。前肢可以折叠,有两个锋利的爪子;后腿纤细而有力,末端有三只有力的爪子。中尾骨是后尾骨的3-4倍,所以它的后肢很发达。股骨转子底部有一个附件嵴。尾大,尾椎不到26节,尾超过全身长度,呈蒲扇状。

翼:小盗龙浑身是毛,有两对翅膀它们已经有了一个与现存鸟类结构相似的翅膀:前肢伸长,尺侧后弓。且前肢、后肢和尾端覆盖有分支结构,与现代鸟类的外形基本一致,具有空气动力学功能(或称飞羽),且正羽轴两侧不对称。

羽型:该属恐龙的前肢羽毛可分为生于手部的初级飞羽和生于尺骨的次级飞羽最长的初级飞羽为肱骨长度的2.7倍,二级飞羽也比肱骨长。第一个脚趾上出现了带有相对较小飞羽的羽毛,它们也具有羽毛的形状一些出生在同一位置的中生代鸟类和现代鸟类在控制飞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低速滑行时保持平衡的小翼。在第一掌骨和肱骨之间有一个翼膜,它可以防止活着的鸟类在迎风飞行时前肢脱位或骨折。这种恐龙的飞羽也排列在后肢的跖骨和胫骨上,形成“后翼”被认为是这一属恐龙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学术界也被形象地称为“四翼恐龙”,这种结构被认为具有明显的“飞行”作用。这种恐龙也有一个长而坚硬的骨尾巴,骨尾巴的背面也有长长的尾羽,形成一个宽面,甚至可以被视为“第五翼”

羽色:2012年3月,我国科学家李等人根据新标本BMNHC PH881确定了该恐龙的羽毛颜色,并通过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该新标本中的黑素体,发现羽毛颜色可发出蓝黑色荧光,与现生燕科鸟类的羽毛颜色相似(Finch family)动物也类似当它们反射阳光时,它们变得五彩缤纷。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小盗龙在中国有分布。关于鸟类飞行的起源,科学家主要提出了三种假说:地栖起源、斜坡起源和树栖起源。地栖起源假说”它最早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威利斯顿开发的(Williston)1878年提出鸟类的祖先善于奔跑,飞翔就是在地上奔跑、它是通过跳跃逐渐获得的,但这种假说无法解释陆生奔跑型千足虫是如何进化出长前肢的。斜坡起源假说”美国学者戴尔(Dial)这表明鸟类的祖先在斜坡上移动时逐渐具有拍打前肢的能力,最后它们的前肢进化成翅膀以获得飞行能力,但这种假设也存在于“地栖起源假说”同样无法解释的原因。

树栖起源假说”最初由美国古生物学家马尔凯提出(Marsh)1880年提出鸟类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树栖生活,羽毛特别是前肢上的羽毛发育起来,提高了从树上到地面的跳跃和滑翔能力,最终在滑翔中学会了拍动翅膀飞行这一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起飞动力学,小盗龙的化石为这一假说提供了化石依据。因为这种恐龙体型巨大“后翼”它很难在陆地上奔跑,因此这为它的树栖生活习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古生物学 编辑本段

飞行行为:关于小盗龙的飞行能力:2005年,美国古生物学家艾萨克·查特吉(Sanka   chatterjee)人们认为,如果动物想要滑行或飞行,它的翅膀必须是分开的翅膀,就像“四翼飞机”一般来说,它使用两个翅膀的模型来计算可能的滑翔模式,并提出小盗龙很可能以周期性起伏的形式滑翔,即它们可能从树枝上俯冲下来,然后以U形轨迹返回地面或另一棵树除了翅膀上的羽毛外,胫骨和尾巴上的羽毛可能用于控制飞行路径和轨道,后翼也可用于协助小盗龙滑翔和飞行。同时,查特吉还用计算机计算了小盗龙的飞行行为或滑翔行为,并得出结论小盗龙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飞行能力,因此理论上小盗龙除了滑翔之外还可以偶尔飞行。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种恐龙具有飞行动物的解剖特征。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与现存的鸟类相比,这种恐龙的飞行模式不够先进。比如这种恐龙的肩关节过于原始,所以不具备完整的扑翼飞行能力。然而,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恐龙的肩带是弯曲的,这使得肩关节只在背部较高的位置,这将导致它的翅膀几乎垂直向上这可能是与现代鸟类相比更高级的肩部解剖结构,其前肢结构可能表明这种恐龙具有真正的动力飞行能力。此外,在2016年,科学家发现这种恐龙能够进行机翼辅助的倾斜飞行、机翼助力跳跃行为甚至地面发射行为。到2024年,小盗龙的形态特征,以及科学家对其飞行模式和飞行能力的分析表明,小盗龙具有很高的滑翔能力,很可能也具有仅通过拍打翅膀就能飞行的能力。四翼”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升力有效滑翔,后翼和尾端的扇形尾羽可以有效控制滑翔速度。

觅食行为:食性根据小盗龙的化石,白垩纪的鱼类遗骸和一只蜥蜴留在它的胃里(Ying Da dragon)科学家认为这种恐龙属于食肉动物,而且科学家发现小盗龙 s的眼睛似乎适合夜间活动,这表明它们可能在夜幕的掩护下狩猎。并且根据2019年的新标本,证明小盗龙的进食方式是先吞食猎物的头部,这与现代食肉鸟类和蜥蜴的进食方式类似。此外,科学家还发现它与鸟和龙有关(Anconis)不同的是,它不能消化猎物的头发和骨头碎片。

捕食方式:由于小盗龙的长后肢羽毛,大多数研究人员推测这将阻碍小盗龙 美国在当地的活动、行走。前肢的长羽毛也限制了前肢、手腕的活动范围。2010年美国学者柯文·沙利文(Cowen   Sullivan)当人们研究手盗龙的腕关节时,他们推测即使手盗龙的前肢放在身体两侧,它的前肢羽毛仍然会在地面上拖动,当前肢攻击猎物时,它们的前肢羽毛也会接触地面。只有当前肢高高举起时、或者向后摆动上臂,避免前肢羽毛接触地面。因此,在生理结构上,小盗龙不能用手指前肢捕捉猎物或抓取物体。因此,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小盗龙可能从树枝上俯冲下来,攻击或伏击地面上的小型猎物。同时,查特吉和其他科学家还排除了小盗龙从地面起飞的可能性,因为它的肩关节缺乏飞行的适应性进化,前肢无法产生足够的垂直摆动飞离地面,这也证明了小盗龙可能会采取从树枝上俯冲的行为来攻击或伏击地面上的小猎物。 

求偶行为:科学家在测试小盗龙时发现了一个长分子结构这使得它的羽毛发出蓝黑色的荧光,有点像乌鸦 s羽毛这是最早发现动物羽毛可以发出荧光的颜色科学家推测荧光色有助于交流和求偶行为。

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

小盗龙属于一种有羽毛的非鸟类恐龙,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它们是鸟类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它们的出现弥补了鸟类演化过程中许多缺失的环节它们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从恐龙到鸟类飞行起源的证据,以及不同羽毛在恐龙进化中的作用。从小盗龙等类鸟恐龙和早期鸟类后肢上厚厚的飞羽排列,特别是腿羽化石可以推断恐龙经历了一个向鸟类进化的过程“四翼”阶段,这一“四翼”形态很可能帮助恐龙离开地面飞向蓝天。因此,小盗龙的发现有力地驳斥了鸟类飞行起源理论,即1879年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威利斯顿提出的鸟类飞行起源假说。

灭绝原因 编辑本段

群体灭绝:小盗龙顾是小盗龙属的一员,在白垩纪灭绝-古近纪生物的灭绝主要是由反复出现的铱异常引起的、以微量元素异常和氧同位素异常为标志的环境变化引起的地球化学环境短期和长期恶化,导致白垩纪生物学发生巨大变化,使整个恐龙种群无法正常繁殖,逐渐灭绝。

5GlnIXe8.png" target="_blank">小盗龙小盗龙

事件推演:科学家提出了无数关于白垩纪灭绝事件原因的理论,比如马斯特里赫特回归、小行星撞击说、海平面升降说、火山喷发说、致命病菌说、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酸雨说、造山运动说、超新星爆发说等。然而,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球可能在白垩纪末期被一颗来自太空的陨石击中,导致恐龙灭绝,科学家们根据铱的含量计算出被击中的物体应该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它在地球上引起了里氏10级的地震, 科学家们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个可能是陨石撞击造成的陨石坑,以证明陨石撞击理论的观点。此外,一些科学家测量了钌的丰度,测量结果也有利于支持陨石撞击理论。

尘埃假说:尽管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形成墨西哥尤卡坦奇克苏禄博陨石坑的灾难性陨石撞击事件和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但这种联系的因果关系尚不确定。尽管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其他几种k-t边界碰撞灭绝事件的机制,但大多数科学家同意尘埃假说。尘埃假说是由美国的阿尔瓦雷斯提出的(Alvarez)1980年,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全球食物链的破坏是由喷入平流层的硅酸盐尘埃造成的,硅酸盐尘埃阻挡了阳光,导致光合作用停止。不过,根据后续科学家对陨石撞击产生的尘埃进行推断,如果小行星的直径大于或等于3公里,撞击尘埃将对地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小行星直径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尘埃假说无法完全成立。 

相关争议 编辑本段

此外,由于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测小盗龙Gu擅长捕鱼,因此他们对此进行了反驳“小盗龙只在森林里捕猎”的旧观点。同时,通过相关标本进一步发现小盗龙Gu下颌骨的前三颗牙齿是向前倾斜的,这表明小盗龙经常吃鱼。因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种恐龙是一种机会主义者,通常在树栖栖息地和水生栖息地捕食。但在2022年,Hone等科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小盗龙会在树栖和水生栖息地捕食”认为饮食习惯可以 不能证明它的捕食范围受到质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巴里狮子    下一篇 清远鸡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