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生物动物   

绿鳍马面鲀

绿鳍马面鲀(学名:维基物种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别名剥皮鱼。绿鳍马面鲀的体长为180-280mm,最大重量可达0.63公斤,卵圆形,尾柄短而侧平,背缘微凸而直,腹缘微凸,厚口小唇。胸鳍短而圆,腹鳍为短棘,体色为蓝灰色幼鱼有一些云状的深色斑纹,但成鱼的斑纹不明显。背鳍、臀鳍、胸鳍蓝绿色,尾鳍浅蓝色,鳍膜白色。第一背鳍是棕色的,第二背鳍是绿色的。 www.qwbaike.cn

绿鳍马面鲀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印度洋和太平洋。本种为远海暖水底层鱼类,多栖息于30水深-120m的海区。绿鳍马面河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食用鱼类,可制成鱼松或鱼糜制品,是绿鳍马面河豚之首、皮、内脏可制成鱼粉,鱼皮经橡胶提炼可制成皮革。绿鳍马面鲀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优质食物来源。 www.qwbaike.cn

2017年,绿鳍马面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被评为非危险级(LC)物种。

www.qwbaike.cn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绿鳍马面鲀的体长为180-280mm,最大重量可达0.63公斤,卵圆形,尾柄短而侧平,背缘微凸而直,腹缘微凸,厚口小唇。它的鱼鳞很小,有蓬松的刺,鱼鳞直接生在基质上。绿鳍马面鲀有两个背鳍,第一个背鳍有两个刺,第一个长,第二个短,有一个鳍膜与第一个相连;第二条背鳍很长,从肛门上方开始。臀鳍起点在第二背鳍下方,鳍基后端超过第二背鳍末端。胸鳍短而圆,腹鳍退化成一个小脊椎,与带骨相连,因此它可以 不要动。绿鳍马面鲀的体色为蓝灰色,幼鱼有一些云状深色斑纹,但成鱼斑纹不明显。背鳍、臀鳍、胸鳍蓝绿色,尾鳍浅蓝色,鳍膜白色。第一背鳍是棕色的,第二背鳍是绿色的。

www.qwbaike.cn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绿鳍马面鲀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印度洋和太平洋。 www.qwbaike.cn

栖息环境:绿鳍马面鲀是一种远海暖水底层鱼类,大多生活在30°的水深中-120m的海区。合适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3-20℃,以14-17℃是最适宜的水温。适盐在34以上。 www.qwbaike.cn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觅食行为:绿鳍马面鲀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以甲壳类动物为主食(crustacean)中的桡足类(Copepoda)糠虾类(Myxomysidae)等足类(Isopoda)端足类(Amphipoda)十足类(Decapoda)介形类(Ostracoda)以及腔肠动物(coelenterata)和软体动物(Invertebrate mollusk)用于食用,如百合(kneecap),樱蛤(Anteateridae)核螺(Pyrene)等等,不同海域的绿鳍马面鲀的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绿鳍马面鲀的游泳能力很差,无法捕食更大的生物一般只能吃活动少或活动弱的浮游生物。绿鳍马面鲀主要在午夜至清晨栖息于水域底层,清晨后游至上层觅食,夜间进食后游至下层。

www.qwbaike.cn

残食行为:22岁的绿鳍马面鲀-28日龄时会有一个生长高峰期,个体间会有明显的体型差异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通常,大鱼喜欢攻击小鱼的眼睛、大量小鱼在尾鳍下部或腹部两侧受伤死亡。

www.qwbaike.cn

节律行为:绿鳍马面鲀喜群居,越冬期和产卵期昼夜垂直运动明显白天,鱼浮起来,晚上沉下去。绿鳍马面鲀主要有两个种群,一个是日本种群,另一个是黄海的韩国种群。黄海朝鲜族的越冬地在济州岛附近海域 s主对马岛它们于3月4日从越冬地游至钓鱼岛北部-5月在此海域产卵,产卵后向北游,冬季返回越冬地。东海部分鱼类的越冬地在东海中北部,3月底至5月游至钓鱼岛北部产卵,5月下旬再向北游,6月到达舟山外海黄海南部,冬季返回越冬地。绿鳍马面鲀正在产卵、越冬期有明显的垂向润湿现象,夜间到达水体底部,白天浮至水体中上层。垂直游泳的习性可能与被捕食生物的水层分布有关,越冬和分娩期垂直洞游行为更为明显。 www.qwbaike.cn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自然繁殖:最小的性成熟个体出现在东海,为1龄鱼,大部分性成熟在2日龄,但2龄鱼繁殖力较低,3岁以后亲鱼繁殖力较高。绿鳍马面河豚是一种升温繁殖鱼类,一般在春末夏初开始繁殖繁殖期主要受春季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繁殖期水温一般为18℃-22℃。绿鳍马面鲀的卵巢呈叶囊状,位于体腔背面中线两侧,顶端稍尖,末端钝圆,卵巢腔较大。雄鱼的精囊特别突出。绿鳍马面鲀鱼卵属于粘卵,分批排卵,产卵量5000枚左右-20000粒/第二,受精卵的平均直径约为0.65mm。

绿鳍马面鲀绿鳍马面鲀
www.qwbaike.cn

初孵幼体平均体长约为1.87mm,此时卵黄囊较大,卵圆形,略向下倾斜,有大量黄色色素和花状黄绿色色素,肛后肌分割腹部、身体部位如后边缘前端的点状黑色素。褐粘鲤幼虫胚胎期出现黑色素和黄色素随着发育进程,幼虫体内黑色素的形状逐渐由点状变为树枝状和雪花状。2日龄仔鱼卵黄囊被吸收,较初孵仔鱼小,卵黄囊上有黄绿色色素。3日龄幼虫眼睛变黑,胸鳍逐渐形成,头部变圆,开始出现背棘原基。4日龄仔鱼肛门前移,卵黄囊呈球形,耳石清晰,胸鳍明显增大。6日龄仔鱼头部和胸部发育良好,明显增大,卵黄囊和油球基本完全吸收。8日龄的幼虫可以吃轮虫。 www.qwbaike.cn

人工养殖:在亲鱼培育过程中,水温尤为重要在一个繁殖周期中,绿鳍马面河豚需要先经历一个低温期,然后再升温促熟亲鱼培育在成熟期的水温不能超过21℃,否则容易导致性腺退化。在鱼苗培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绿鳍马面鲀的鱼苗在22-28日龄时,出现摄食过量的现象,会降低鱼苗成活率和鱼苗质量此时需要根据鱼苗规格及时分池,挑出较大的鱼苗在新的育苗池中培育。鱼苗的最终存活率与饵料的投喂密切相关,鱼苗的口裂很小在鱼苗培育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鱼苗的发育情况,及时第一时间投喂和更换饵料,保证鱼苗的营养需求。另外,水环境是影响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仔鱼10日龄前,水环境应保持稳定,养殖水温一般为19.5-21.0℃,育苗池微流水、微充气。鱼苗18-20日龄后,采食量增加,代谢废物增加,可增加水流,投喂食物前适当降低水位,投喂后随水流缓慢上升。 www.qwbaike.cn

主要价值 编辑本段

绿鳍马面鲀可制成鱼茸或鱼糜制品,如烤鱼片、醋青鳍马面鳊鱼等。新鲜的绿鳍马面鳊鱼也可以做成生鱼片、五香鱼片、麻香鱼片等。鱼骨可以做成鱼排罐头,青鳍马面鲅鱼的头、皮、内脏可制成鱼粉,鱼皮经橡胶提炼可制成皮革。绿鳍马面鲀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补充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的优质食物来源。

www.qwbaike.cn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2017年,绿鳍马面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被评为非危险级(LC)物种。它们广泛分布在其栖息地的沿海地区,目前没有重大威胁。在中国,绿鳍马面鲀的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1974年达到4条.5万吨,而1978年为27万吨。从1974-在1983年的十年中,超过150万吨被捕获。 www.qwbaike.cn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黑带龙脊鲀    下一篇 斑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