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水城拟小鲵

水城拟小鲵(学名:水城拟小鲵)属于拟小鲵属,于1998年在中国贵州省水城县首次发现。水城拟小鲵体型较大,雄性178~210mm,雌性183~213mm,皮肤光滑有光泽,头钝圆,躯干圆柱形,背腹略平,尾基近梯形,尾端剑形。背部为紫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尾部背面无色斑。

水城拟小鲵仅分布于中国贵州省水城县,数量不多。主要生活在海拔1910-1970m的石灰岩山区,这里灌木常绿,杂草丛生,植被茂盛,湿度大,沟内流水常年不断。每年5月初至6月下旬,成年的大鲵进入春洞交配产卵。幼虫150天左右时,大多躲在枯叶和石头下冬眠。第二年3月中旬,它们从蛰刺中出来,完成蜕变,上岸在陆地上生活。

截至2019年,水城拟小鲵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016年,水城拟小鲵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濒危(EN),201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危急(Cr)。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成体:水城拟小鲵体型较大,成年雄性大鲵全长178 ~ 210毫米,成年雌性大鲵全长183 ~ 213毫米..皮肤光滑有光泽,皮肤腺体发达,可分泌淡黄色粘液,粘性强;背部为紫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尾部背面无色斑。

头部钝圆,头长于头宽。后脑勺至尾根脊沟明显,头腹面颈褶明显。吻部钝圆,无唇褶,吻部长度约等于眼径,口裂位于眼后下方。鼻尖附近,鼻间距大于眼间距和上眼睑宽度。前颚满卤,泪骨入外鼻孔眶。犁骨齿排呈W形,左右分支不相连,每侧8-14齿。

躯干呈圆柱形,背部和腹部略扁平。体侧有12条肋沟,雌体有13条;有12名男性。四肢较长,手指类型:2 > 3 > 4 > 1;脚趾类型:3>4>2>5>1。手指和脚趾扁平,末端接近球形。前后肢贴合时,手掌和脚掌部分重叠。

尾部基部接近梯形,尾端多为剑形。背鳍从后肢基部后缘上方的背中线(雄性)或从排水孔后缘上方的背中线(雌性)褶皱,尾鳍在排水孔后方10-20mm处褶皱。

幼体:幼虫背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或褐色云斑,随着变态逐渐消失。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分布范围:水城拟小鲵为中国特有,分布区域狭窄。1998年在贵州省水城县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黔西高原中山地区。

栖息地:水城拟小鲵生活在海拔1910-1970m的石灰岩山区,这里有常绿灌木,杂草丛生,植被茂盛,湿度大,沟中流水常年不断。在非繁殖期,成年大鲵通常栖息在离水10-20m的森林枯叶、草丛、土洞、石灰岩洞等处,生活在陆地上。幼虫通常在变态前栖息在水坑中的树叶和石头下。

生活习惯 编辑本段

节奏行为:在野外,水城的蝾螈幼虫大多躲在枯叶和岩石下,进入冬眠,次年3月中旬从蛰刺中脱出,5-6月上岸,在陆地上生活。

觅食行为:成年蝾螈夜间21:00-24:00外出,以昆虫、蜗牛等小动物为食。水城的池蝶蚌幼虫以蚯蚓和蚊子幼虫为食。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水城鲇一般在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产卵繁殖。

第二性征:雄性大鲵背尾和腹鳍皱襞发达,肛门隆起明显,引流孔纵裂,纵裂前有较深的横沟,横皱襞中部有小的肉质突起。而雌性大鲵尾部背鳍皱襞较窄,肛口纵向裂开,繁殖期肛口两侧有血斑。

产卵发育: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成年大鲵进入泉洞交配产卵,卵圆形,直径5.0-5.4毫米。雌蝾螈产卵时,卵囊细柄末端的固定球放在岩石洞穴中,吸水膨胀后卡在岩石缝隙中,使卵囊的一端固定在岩石上,不易被水流冲走。同时,由于水流的作用,卵囊可以在水中自由转动,便于接受阳光,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雌性蝾螈一次可产45-89个卵,单卵囊中有22-54个胚胎。卵囊两端的胚胎呈单排排列,中间呈双排交错排列。幼虫发育至150日龄左右,进入冬眠,次年3月中旬蛰刺,5-6月完成变态。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物种状况:水城拟小鲵只发现一个分布点,种群数量很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称,截至2019年,水城拟小鲵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水城拟小鲵水城拟小鲵

危险因素:水城池蝶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栖息地环境被破坏,水城池蝶蚌的适生范围缩小。

保护水平:2016年,水城拟小鲵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濒危(EN)。2019年,水城拟小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危急(Cr)。2020年,水城拟小鲵被列入《中国贵州两栖动物名录》,等级为VU。2021年,水城拟小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花枝鼠    下一篇 新加坡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