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兰州大学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3-10-30 08:34 最新历史版本 935374 5 10 修正错误
上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生态学、大气科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10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2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19人;有研究生导师2195人;在站博士后256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本科生20100人,硕士研究生13138人,博士研究生3706人。
目录

历史沿革

清末时期

1908年11月8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奏咨立案,呈请颁发关防,制定学堂章程,呈报清政府学部备案。署臬司使彭英甲、提学司使陈曾佑办理移交手续,移交物品主要有法政馆关防,执役名册、图书、器具等。
1909年(宣统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馆为法政学堂,划归甘肃提学使司主管。法政学堂由提学使王新桢迁设于兰州城内西大街,委派堂长,添派职教员,招集讲习科一班,学员额定为一百名。
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由提学使司主管,颁发“甘肃法政学堂关防”,性质为高等学堂。学堂地址移至城内西大街,编制定为监督、正副提调、庶务长、文书案卷兼关防管理各1人,学监4人,会计1人。
1909年7月,法政学堂完成再次迁址,迁于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
1909年9月17日,1909年8月出版的《甘肃教育官报》载道“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并公布升允扎《准学部咨凡法政实业学堂皆归提学使司管理文》。
1909年10月,原法政馆的官班学员14人毕业。
1910年8月,招收法政别科一班。
2021年6月8日,兰州大学依托学校建设的“旅游信息融合处理与数据权属保护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这是兰州大学首次获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认定。

民国时期

1912年2月24日(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保皇势力出兵围剿,消耗了甘肃库存,提学使司王新桢札至法政等学堂。
1912年2月26日,邓宗王之佐、幕寿祺、水梓等28人集会于甘肃法政学堂,提出三条决议:一、选代表4人会见长庚,要求宣布共和;二、停止攻陕;三、采用民国年号,西历纪年;长庚见大势已去,甘肃终于3月19日宣布共和。
1913年3月,蔡大愚任法政学堂校长兼教务主任。
1913年4月,甘肃省选出第一届国会议员,参议员11人。众议员14人,法专教师王鑫润为参议员。
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利用科举时代之至公堂、观戏堂为教室。
1913年7月,讲习科与法政别科同时毕业,至此法政学堂结束,法政专门学校启用“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关防”。
1913年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
1913年12月,教育部任蔡大愚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1915年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予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
1917年1月13日,司法部司法总长张耀曾发布司法部第一号布告,认可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等全国七所法政学校。
1918年,全国专门以上学校成就展览会评定,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名列乙等。
1920年5月7日,为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法政专门学校等学校学生在曹家巷左公祠集会,会后示威游行,沿街宣传,呼吁团结起来,取消二十一条,主要口号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等。
1921年7月,法政专门学校成立校友会,制定校友会会章。
1923年5月9日,法政专门学校与兰州华英中学、省立一中、法专、农校、工校、女师七校、各小学学生四千余人召开大会,二万余市民参加的声势浩大的大会,要求北洋政府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收回旅顺、大连、青岛,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独立与完整。之后连日举行游行,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致电各方、强烈要求废除卖国条约,并推选代表见督军、省长,传达群众爱国要求。各校学生发动全省抵制日货,警告商界不得再运销日货,发起成立“甘肃全省学生联合会”组织。
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是1928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的一个来源。
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中山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甘肃大学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甘肃学院。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上任之前,辛校长先赴全国四处网罗人才、图书、设备,奠定了兰州大学系科基础。其所募图书,数量超过甘肃图书馆,历史学家顾颉刚赞誉:“卓然西北巨藏矣”。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手中。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兰州大学俄文、英文、少数民族语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文学系并入。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54年,兰州大学开始研究生教育。
1954年,医学系分出,成立兰州医学院。
1958年,工业经济系分出,与甘肃省财经干部学校合并,成立甘肃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大学)。
1959年,原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江隆基奉调入主兰州大学,成为校长。
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1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开办的甘肃科学技术大学(下设原子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石油系、地质系)停办,合并到兰州大学。
1965年,南开大学核物理系、放化专业并入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

改革开放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兰州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5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兰大成为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试办研究生院。
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
2003年,成为中央直管高校。
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2004年11月18日,兰州医学院重新并入兰州大学,学校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成为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
2009年,兰大迎来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00周年,并寄予厚望;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临百年校庆庆典,并发表讲话。
2010年,兰州大学跻身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学校成为自行审核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58个学位授予单位及自行审核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单位之一。
2013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3月,兰州大学新校区确定落户青白石。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兰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同月,兰州大学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1月,兰州大学成立祁连山研究院:全面服务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兰州大学位列其中。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同月,兰州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在兰大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
2019年1月,兰州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8月,兰州大学国家核产业研究院揭牌。9月,兰州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西希望集团和眉山市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四方共建研究院。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同月,学校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和理事单位。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10月,兰州大学获批成为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
2021年3月31日,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正式成立。设有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功能材料。
2021年5月,兰州大学与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在兰州举行共建“核燃料循环与核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
2021年6月16日,由兰州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的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在城关校区揭牌成立。
2021年8月26日,甘肃简牍博物馆与兰州大学文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促进简牍学发展。甘肃简牍博物馆向兰州大学文学院赠送《丝绸之路名简赏析》。
2021年9月2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兰州大学合作签约仪式暨黄河文化协作研究座谈会在兰州大学举行。双方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兰州大学合作研究基地揭牌。
2021年10月24日,阳曲县与兰州大学签订校地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10月26日,入选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2021年11月,兰州大学作为主要成员单位成功入选甘肃省动物用生物制品创新联合体。
2021年12月1日,兰州大学研发的浆水酸奶正式下线与消费者见面。
2021年12月20日,兰州大学与青海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共建的“昆仑关键金属资源研究中心”在兰州大学和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地线上揭牌成立。
2021年12月29日,根据国家战略及学科发展需要,经兰州大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2022年1月28日,兰州石化与兰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2月9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发布,兰州大学的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学科入选。
2022年3月消息,在第103届LHCb(Large Hadron Collider beauty)实验国际合作组会上,兰州大学成功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
2022年5月6日,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与兰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5月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呼和浩特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5月10日消息,兰州大学退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2年6月,兰州大学联合方大炭素研发的“石墨烯交联活性炭复合膜、制备方法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正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202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显示,兰州大学15个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获批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6月消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之“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主题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
2022年7月,兰州大学与水发农业集团签署共建“陇药‘育-繁-推’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陇药现代种业、产业纵深发展,打造绿色高质量陇药品牌”的目标,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和科研创新中心,推动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服务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兰州大学新增法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22年9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南宁组织召开广西与兰州大学项目合作恳谈会。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下设45个教学科研单位,3所附属医院(其中1所口腔医院),有106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
学院(部、中心)
本科专业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材料化学
四年
工学
材料物理
四年
工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四年
农学
农林经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动物科学
四年
农学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四年
理学
应用气象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地球化学
四年
理学
地质学
四年
理学
资源勘查工程
四年
工学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临床药学
五年
理学
临床医学
五年
医学
麻醉学
五年
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理学
医学影像学
五年
医学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儿科学
五年
医学
兰州大学法学院
法学
四年
法学
知识产权
四年
法学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管理学
预防医学
五年
医学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管理科学
四年
管理学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会计学
四年
管理学
教育学
四年
教育学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汉语言
四年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四年
工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四年
工学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四年
工学
应用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四年
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
五年
医学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金融工程
四年
经济学
金融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四年
经济学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统计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医学
五年
医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旅游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历史学
四年
历史学
民族学
四年
法学
世界史
四年
历史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
四年
历史学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四年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四年
法学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生物信息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生态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地质工程
四年
工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四年
理学
土木工程
四年
工学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德语
四年
文学
俄语
四年
文学
法语
四年
文学
日语
四年
文学
英语
四年
文学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四年
艺术学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物理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四年
文学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工学
新闻学
四年
文学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
四年
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教育技术学
四年
理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工学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信息安全
四年
理学
人工智能
四年
工学
兰州大学药学院
药物制剂
四年
理学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药学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音乐表演
四年
艺术学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
四年
法学
哲学
四年
哲学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
四年
法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四年
法学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四年
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环境科学
四年
工学
环境生态工程
四年
工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四年
理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四年
工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年
理学
兰州大学萃英学院
-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
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
-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
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
-
兰州大学电镜中心
-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
-
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8人,其中,研究员、教授121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19人。有研究生导师2195人;在站博士后256人;副教授296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07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7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1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5人。
两院院士(含双聘院士)
学院名称
姓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丑纪范、李灿、姚檀栋、郑晓静、涂永强、张肇西、严纯华、陈发虎、丁林、岳建民、张宏福、张锦、黄建平、周又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继周、汤中立、南志标、侯立安、周绪红、王锐
  •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团队名称
负责人
团队名称
负责人
化学合成与化学生物学
涂永强
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
周又和
青藏高原和中东亚干旱区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研究
陈发虎
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机理
黄建平
  • 教育部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多场耦合跨尺度复杂系统及其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的研究
周又和
干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李凤民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学机理
黎家
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
黄建平
多肽药物
王锐
天然产物合成化学
翟宏斌
多场控制的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薛德胜
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
侯扶江
荣誉称号
获得者
国家级教学名师
王乃昂、周又和、王希隆、包国宪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包国宪、高新才、王锐、王为、张浩力、秦勇、邓建明、熊友才、王乃昂、吴王锁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包括跨世纪)
张进、冯培红、沙勇忠、柴国荣、高永久、徐黎丽、李静、杨文炯、切排、赵利生、魏婷、赵敦、邓伟华、王智诚、孙春友、孙红蕊、薛德胜、贺德衍、王育华、谢二庆、王建波、罗洪刚、刘青芳、刘玉孝、秦勇、刘翔、陈勇、胡碧涛、龙文辉、张晓萍、马义德、万毅、周庆国、唐瑜、张海霞、姚小军、刘鹏、蒲巧生、覃文武、卜伟锋、王锁民、李春杰、侯扶江、李文龙、张金林、李凤民、安黎哲、武一、刘建全、候岁稳、熊友才、吉尚戎、冯虎元、赵长明、储诚进、苟小平、杨金波、王玉金、吴雨霞、邓建明、黄德军、方向文、郭旭生、李金花、刘恒、田文寿、邵爱梅、杨永春、王博、管清玉、郑晓静、武建军、黄宁、王省哲、高原文、王记增、张兴义、张铭杰、范育新、胡晓东、王锐、谢小冬、祝秉东、涂永强、许鹏飞、张浩力、厍学功、王为、周波、樊春安、杨尚东、谢志翔、陈发虎、潘保田、勾晓华、安成邦、马金珠、赵艳、强明瑞、戴霜、聂军胜、夏敦胜、岳东霞、饶志国、张家武、朱高峰、李汛、涂永强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学科体系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荣誉称号
获得者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
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历史学
局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个)
大气科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
历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环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草业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
吸收国外优秀教学资源培养草业科学人才模式研究、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
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大气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草业科学、口腔医学、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0个)
英语、俄语、应用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生物科学、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工程与核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
兰州大学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批次
1
核技术
第一批
2
草业科学
3
历史学
第二批
4
生物技术
5
大气科学
6
化学
第三批
7
地理科学
8
数学与应用数学
9
物理学
第四批
10
生物科学
11
理论与应用力学
12
经济学
13
材料化学
第六批
14
行政管理
15
功能材料
第七批
16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获评日期
负责人
课程层次
草地保护学
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3/31
南志标
本科
地貌学
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0/3/31
潘保田
本科
原子核物理
2010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10/4/30
胡碧涛
本科
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
2009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9/3/31
勾晓华
本科
数字信号处理
2009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9/7/31
万毅
本科
大气探测学
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8/3/31
张文煜
本科
动物生理学
2007年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2007/7/31
陈强
本科
中国少数民族史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3/31
王希隆
本科
理论力学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3/31
周又和
本科
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3/31
任继周
本科
热学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3/31
高崇伊
本科
量子力学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3/31
钱伯初
本科
自然地理学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3/31
王乃昂
本科
结构化学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4/3/31
李炳瑞
本科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地球系统科学教学团队
王乃昂
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周又和
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南志标
基础理论与实验能力双高型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王春明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王式功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序号
项目名称
完成人
级别
年份
1
高水平力学教师团队建设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互动模式及实践
周又和,王省哲,武建军,郑晓静
二等奖
2009年
2
草业科学学科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任继周,南志标,傅华,侯扶江,龙瑞军,沈禹颖,王锁民,李春杰,梁天刚
特等奖
2009年
3
立足西部,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国家理科地理学基地
李吉均院士、王乃昂教授、伍光和教授、周尚哲教授、张建明副教授
一等奖
2005年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22年6月,兰州大学已获批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实现了除留学生培养学院外二级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
重点学科
学科类别
学科名称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化学
大气科学
生态学
草学[1]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固体力学
生态学
植物学
自然地理学
有机化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民族学
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历史文献学
省级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中国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生态学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科学与技术
草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国际政治
高等教育学
环境科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流动站名称
应用经济学
民族学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生态学
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草学
临床医学
公共管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应用经济学
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学科类型
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生态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地质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畜牧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地质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林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民族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生态学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兰州大学
榆中校区新图书馆(昆仑堂)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4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3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1个甘肃省企业研究院,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理论研修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部分)
平台类别
科研平台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敦煌学研究所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中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消化系肿瘤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骨关节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金川集团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研成就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多项,部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多部。2016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47篇,排名全国高校第39位;2007-2016年发表SCI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排名全国高校第24位。2017年11月,美国汤森路透集团发布了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ESI,兰州大学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2016年第126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1位(2016年第13位)。其中化学排名全球第39位(2016年第53位),亚太地区排名第20位(2016年第26位),国内高校排名第14位(2016年第15位);地球与环境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24位(2016年第3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9位(2016年第10位);生命科学亚太地区排名第98位,国内高校排名第37位(2016年第37位);物理学亚太地区排名第48位(2016年第84位),国内高校排名第21位(2016年第29位)。
人文社科研究
学校2013年获得的成果有《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分析与实证研究》。
自然社科研究
兰州大学2008年获国家科技奖项目
获奖项目
完成人
单位
获奖类别
级别
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
郑晓静、周又和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
南志标、任继周、傅华、周志宇、侯扶江、张自和、王彦荣、张卫国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周绪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
李吉均
资源环境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奖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研发世界首个新冠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2020年,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利用跨学科研究优势,研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已实现对全球190余个国家新增确诊病例的预测。
降尿酸酸奶研发
2021年10月12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经过4年的研究,开发出一款具有降尿酸功效的酸奶——浆瑞康浆水酸奶。此酸奶于当日亮相武汉市政府主办的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空天信息专场。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被美国CA、MR,英国ZR,俄罗斯AJ和德国ZblMath以及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各学科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学“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CCD)和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兰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
草业学报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草业科学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数据库的固定源期刊。

馆藏资源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344余万册(件)、音像资料2000余种,年订购中外文印本报刊3000余种,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00多个;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丛书集成、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边疆丛书和方志丛书,还有较多考古图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书有《皇明经世文编》等200余种;建成了兰州大学机构知识库(IR),开展了“兰大文库”、“学位论文”等特色资源征集、保存与数字化工作,设立了西北地方边疆文献中心。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近30万卷(件),共分为4个全宗,包括历史档案联合全宗(1949年以前兰州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甘肃省草原科学生态研究所全宗、兰州医学院全宗、兰州大学全宗。

学术交流

兰州大学
盘旋路校区图书馆(积石堂)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先后与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已接待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414人次,派出近4135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2000多名留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格鲁吉亚1所孔子学堂。
2019年12月12日,严纯华校长与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法路其共同签署了《中国兰州大学与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合作交流协议》,并共同见证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与阿富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1年6月24日上午,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35位。

校企合作

2021年9月16日,兰州大学与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知名校友

科学家
姓名
介绍
葛墨林
中科院院士,物理系毕业
涂永强
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周其林
中科院院士,化学系毕业
冯绳武
地理学家
郑国锠
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丑纪范
大气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李吉均
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中科院院士
邝宇平
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吕忠恕
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夏佳文
兰州近代核物理研究所工程师,工程院院士
王德基
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王景尊
水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
刘有成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朱子清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文魁
有机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耀祖
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冯小明
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段一士
理论物理学家
叶开沅
力学家,工程院院士
钱伯初
量子力学专家
汪志诚
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
陈庆益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文源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皇家科学院院士
郭聿琦
中国著名的半群专家,工程院院士
徐躬耦
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岳建民
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陈发虎
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
种康
植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王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知名学者
姓名
介绍
秦晖
清华大学教师著名知识分子,历史系毕业
何明峰
著名农村问题专家,著名知识分子,经济系毕业
李晓西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毕业
许志永
著名知识分子,推动收容制度终结者之一,法律系毕业
顾颉刚
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
赵俪生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水天同
著名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高尔泰
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
杨伯峻
著名语言学家
李阳
疯狂英语创始人
企业家
姓名
介绍
杨继钢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化学系毕业
祝晏君
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历史系毕业
张知彬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生物系毕业
苏荣辉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化学系毕业
任建新
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李振国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刘小锋
广州千江企业集团董事长。生物系毕业
孙珩超
银川大学校长,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法律系毕业
张曙光
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物理系毕业
向彬
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学系毕业
渠云鸿
惠州市通洁清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新闻系毕业
文永均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姬建新
成都地奥集团药物研究所所长,总裁助理。化学系毕业
彭立增
济南爱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缪小荣
四川广安百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张成如
济南联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硕士毕业
李春安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物理系毕业
黎春生
广东用友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马亚平
深圳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化学系毕业
李会宁
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姜标
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化学系毕业
高校领导
姓名
介绍
纪宗安
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毕业
刘向兵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生物系
沈伟国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李廉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数学系毕业
甘晖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王水汀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数学系毕业
沈愉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数学系毕业
董文杰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地理系毕业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地理系毕业
刘人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暨南大学校长
詹文龙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代物理系毕业
吴云东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姚檀栋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地理系毕业
王陇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副部长。兰州医学院毕业
郑晓静
中科院院士,原兰州大学副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舒红兵
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生物系毕业
周绪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前任校长,重庆大学校长
屠国华
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谢玉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历史系毕业
薛勇彪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系毕业
姜标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化学系毕业
周定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地理系毕业
黄庆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林西平
原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化学系毕业
马巍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
邓友全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绿色化学中心主任
周述实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孙祁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毓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
丛玉豪
上海海关学院院长
夏克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媒体人
姓名
介绍
水均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王志纲
中国著名策划人。经济系毕业
封新城
新周刊主编。中文系毕业
胡亚权
《读者》杂志社前主编。地质地理系毕业
乌力吉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化学系毕业
郭振玺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管理系毕业
王同业
央视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三个制片人之一。管理系毕业
效存德
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获得荣誉

2020年10月22日,位居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595位。11月,入选QS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排名第167位。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文科实力排名前两百强名单发布,兰州大学排名第48位。
2021年,位居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751-800区间。1月3日,中国内地大学海外传播力综合指数第52位。1月21日,2021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第29位。2月,入选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4月,位居《2021年度中国大学排名榜单》第39位。5月12日,2020-2021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决赛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落下帷幕,兰州大学超算中心的参赛队伍获总决赛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7月29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兰州大学出版社根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教授的讲义手稿编辑影印的《段一士手稿》获此殊荣,这是兰州大学第一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也是甘肃省第一次获此奖项。8月,兰州大学位居“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1-400位。10月12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公布,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第四版)》《自然地理学(第四版)》荣获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兰州大学教授王乃昂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0月15日,在南昌大学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兰州大学在大赛高教主赛道勇夺两金,7支入围全国决赛的队伍共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3项。10月19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2021年第三十届时报金犊奖成绩揭晓,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的本科生马江川和林克檑斩获两个一等奖。10月26日,位列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559位。11月15日,2021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总决赛中,兰州大学代表队参赛项目斩获金牌。11月29日,教育部确定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兰州大学入选。
2022年1月,经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会研究决定,认定兰州大学为首批“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月,入选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8月,在“微瑞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上,由兰州大学2019级化学专业马科星、杨俊杰、陈柏丞组成的“逐光氮秘”队最终获得特等奖,这是兰大学子在此赛事中连续三届荣获特等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标识形状
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
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
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
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兰州大学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兰州大学校训昭示了学校与时代同发展,与民族共命运,所走过的一百年风雨。一代代先贤和兰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的西部,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之路,形成了兰州大学特有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而校训则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指引莘莘学子要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光大兰州大学精神,自强自立,顽强拼搏,敢为人先。

兰州大学校训
  • 校歌

兰州大学校歌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断我们长衫抛却我们浪漫。
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
大踏步冲出潼关,看一片漫天的烽烟。
仅凭舌尖怎能扫荡那凶焰,
挥起铁拳才能还我河山。
甘肃的青年莫要再迟延,
捣碎我们花冠停止我们歌筵。
大时代的担子紧压在两肩。
乘长风冲上青天,望一眼卷起的狂澜。
仅凭笔尖弱小怎能保全,
拼着血汗大同实现何难。

兰州大学
校歌确定时间:1938年(兰州大学当时为甘肃学院)
校歌释义
校歌创作于1938年,已经传唱了70多年,展现了兰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勇担国运的英雄气魄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时值抗战初期,战火逐渐烧到中国西北边陲,军民奋起抵抗揭开兰州保卫战的第一页。兰州大学校歌通过广大师生的传唱,很快响彻西北,在阴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环境中树起兰州大学的猎猎战旗,凝聚师生,鼓舞抗战斗志,弘扬学术传统,坚持办学不辍,为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自强不息”的兰大精神化作了抗战时期西北青年学子的向往、追求和憧憬,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兰大学子心中最温馨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语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