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院
阳光学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私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成立于2001年,命名为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为独立学院。于201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教育部批准,转变为独立的民办本科学院,并更名为阳光学院。2020年位列全国民办综合性大学前十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大学培养项目。
学校占地1500亩,开设42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
历史发展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2001年,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所独立学院。
2003年底,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独立学院。
2011年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阳光学院
201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为福建省首批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
2016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培养单位。
2018年1月,学校被新增为2018-2020年度福建省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立项建设名单。
2020年进入全国民办综合性大学前十名。
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培育项目。
2022年6月,学校入选2021-2026年度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名单。
办学条件
人员培训
●教育模式
学校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项目化教学为抓手,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工作、工作课程”“名师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协同育人。
学校全面实施实践性教育教学,将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实施项目式教学法,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聚焦前沿技术,在场景中做、在实践中学。近三年来,学生获得近300项国家级竞赛奖项,高薪毕业生人数翻了一番,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超过同类大学。
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学生选择的发展方向,按照考研、就业、创业两大赛道,为每位学生提供优秀的硕士生和行业精英作为专属学术导师和成长导师,从源头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教育理念
学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设计个性化发展渠道,通过强化教育促进学生自信成长,成立“CEO学院”,建立自主管理组织的“校董事会”,探索学生自主办学的新模式。打造个性化成长舞台,通过“阳光跑”“阳光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驱动,培养会说会跑、会拍会写、敢于突破和创造的时代新人。
●学校成绩
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千余项,其中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大赛铜牌7枚、省赛金牌14枚;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与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连续两年在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外语水平竞赛中获得三项一等奖。在第十二届APMCM亚太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比赛结果进一步展示了我校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展示了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效。
部门专业
学院现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4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始终坚持“名校需要名师,名师成就名校”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投资1亿元实施“百博工程”计划。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近三年引进博士100余人,博士占比23.6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4.91%。师资力量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梯队,居全省民办高校之首。
学科建设
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新增了2018-2020年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养单位立项名单。学校2个学科入选省属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名单,2个学科入选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名单。
教学建设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典型经验高校1所,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1个,省级产创融合教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省属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校本教材1部,省级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5项(其中9项意义重大),第二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1项,第二批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1项,福建省中青年思政教师优惠资助计划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7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学校拥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土木工程智能监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应用中心、大数据业务智能工程研究中心;福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闽台乡土文化与社区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商务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实验室。
科研成果: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国家级科研立项数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第一。2018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0项、省级项目150项、市级和部门级项目23项。在第十五届福建省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2篇论文获三等奖。2020年福建省社科规划立项数居全省民办高校第一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立项数居本科高校第九位、全省民办高校第一位。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9年应用经济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并列全国第19位。从2019年到2021年,他在SCI和s SCI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图书馆大楼总面积2.1万平方米,采用智能RFID图书自助借还系统。馆藏图书1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300多种,电子图书50万册。除了9个书库外,整个图书馆还设有校史馆、师生展厅、船政文化特藏室、多功能报告厅、研讨室、视听欣赏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学生自习室,拥有1500多个阅读座位。图书馆秉承“读者至上,热情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优质服务,为读者营造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献保障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
学术期刊:《阳光高教研究》创刊于2023年1月,是研究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刊物,是应用型大学发展高层交流的学术平台。聚焦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产教融合、创新产业等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智慧分享和经验鉴赏。
《阳光杂志》是学院的主要刊物。创刊于2015年,是学院文学、科学和哲学的重要刊物。
校园环境
学校打造了“一站式”学习生活社区。校园占地1500亩,有130多个实验室,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多个实验室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学校有体育馆、游泳池、室内篮球场、旱冰场等运动场地。引进了星巴克、乐金咖啡、711超市、超级物种、德克士、顾铭、茶百道等优质品牌入驻校园,拥有各类学习、生活和体育设施。
校园文化
校徽:校徽为橙色,象征阳光,白色字体优雅大方;风格鲜明深刻,突出“阳光”特色。校徽中的波浪线意味着阳光学院坐落在马江,汲取了中国船政文化的精髓,崛起于闽江之滨的冉冉。三条螺旋上升的曲线组成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象征着“杨坚守正、恒升”的精神,展现了阳光学院蓬勃的生命力。由细到粗的抽象构图给人以无限的张力和延伸空间,昭示着阳光学院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展现了为“创建百年名校”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劲头和决心,构筑了阳光学院“蓬勃、扎实、辉煌”的美好意境。
精神文化
校训:“坚强踏实,光彩新”,出自《周易·大畜》俳句。
“坚强而踏实”是指一个人要有阳刚自强的力量,同时要有朴实无华的性格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日新月异”是指一个人要在道德、知识、能力、修养上天天向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强不息的理想境界。
校园情况: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共有马尾校区和滨海校区两个校区。
马尾校区:马尾校区位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卧龙山登龙路99号。
沿海校园:滨海校区位于长乐滨海新城西北角。作为福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阳光学院滨海校区一期总占地面积38.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83万平方米,总投资11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1000名学生。滨海校区按照传承、创新、学术的办学理念,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围合设计,打造“一核四园”的整体功能布局。预计2024年9月交付。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阳光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学术培训、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美国阿伦特国际大学、德国巴通尼夫国际应用技术大学、瑞士商务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3+1”“2+2”双学士学位及本科、研究生留学项目;与日本广岛大学的课程合作项目;我们与台湾省的许多大学如台湾冯佳大学、世新大学、铭传大学和高雄科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都派教师和学生到台湾学习和访问。
2021年,教育部批准阳光学院与ISG合作举办电子商务本科教育项目。同年,阳光学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联合成立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福建阳光学院博士研究生联合办学中心。
社会福利工作:学校先后创办了阳光城土木工程、PICC、物联网、阳光星网、中兴ICT、阳光cocos Games等多个产业学院。有福建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之一:智能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2022年)。
阳光学院依托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学院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12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鉴定资格18项、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鉴定资格80项。计划三年累计提供2万人次,为毕业生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继续加强与现有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校外资源共同建立产业学院、R&D中心、名师工作室等为合作企事业单位赋能,为学生实习就业奠定基础,实现双赢。依托继续教育学院开展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持续开展社会考试项目,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阳光学院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以文化兴村工程为平台,与平南县市政府多次协商,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资源,将平南打造成阳光学院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同时,学院党委、校友和阳光集团也对社会实践项目的实施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使项目的发展不断扩大和延伸,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可在平南县各镇村复制推广。阳光学院形成了以农村发展实际需求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主线、以科研提升为支撑的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阳光学院联合省内高校、行业协会等15家发起单位先后成立“乡村振兴产学联盟”“阳光直播引擎”乡村振兴工作站,发挥高校、行业协会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通过阳光书院一站式智能直播服务,实现培育致富带头人、网络名人带货特色小镇/乡村培育、塑造“一村一品”、拓展乡村旅游项目等振兴计划,让阳光书院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校企合作
学校聚焦未来科技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千企计划”,实施“双向流动”,引进知名企业客座教授、导师100余名,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共建福建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网龙、新华都等13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全面实施实践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项目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高起薪、高平台就业。
学校与星网锐捷、阳光幼教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酒店管理、土木工程等数十个专业,共建前沿实验室,共享企业专业人才(名校博士),引进企业课程。学生优先享受企业提供的高起点实习和就业平台。
学校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PICC、网龙、明珠建工、新华都等130多家单位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学生的能力培养紧贴市场需求。
获得荣誉
自建校以来,学校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国家、省部级领导充分肯定办学理念和成效,多次在全国、全省推广“阳光模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官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教师潜心育人和高水平科研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