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现实主义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4-04-12 14:10 最新历史版本 11952 1 4
  返回词条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Realim)又称现实主义,是一种具有法语词源的文艺创作手法“realim”,取“真实”在英语中,广义的现实主义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作品;狭义的现实主义是大写的现实主义,特指1830年—1890年的现实主义文艺。1855年,库尔贝出版了“现实主义宣言”,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开端,1856年,宓尚李乐也在文学领域正式提出“现实主义”,从而传播开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强调真实自然的客观再现,重视细节描写和典型性,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则是指致力于再现事物真实面貌的现实主义艺术,二者都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思想内涵。

目录

历史追溯

作为一个创造性的概念,现实主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绘画和雕塑、荷兰画家的风俗画、荷兰画派 对公民的描述的生活、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现实主义等。在文学领域,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实际上贯穿了文学史。在现代,现实主义写作技巧主要在欧洲发展和繁荣。绘画方面,德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本土写实画家,创作风格以风俗画和风景画为主,后来出现了门瑟、莱尔和其他批判现实主义大师。1848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巴比松画派,主张在写生的基础上画出真正的自然和田园风光。到1855年,库尔贝是第一个“现实主义”自我推销,提倡以自然为师。米勒、库尔贝等画家以简单写实的风格描绘了下层工人的生活19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旨在通过描绘朴实无华的世俗生活和普通风景来自然地揭示美国的地方色彩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代表是1870年出现的巡回画派克拉姆斯科、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俄罗斯艺术家开启了现实主义的新篇章。

在文学方面,18世纪德国作家席勒首先将其运用于文学领域“现实主义”一词,将“现实主义”作为“理想主义”的对立面。受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欧洲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和启蒙理想的幻灭都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背景。法国现实主义以司汤达的出现为标志 《红与黑》 1830年,以巴尔扎克为代表、莫泊桑、福楼拜、左拉、泰纳等。1850年巴尔扎克去世,象征性地结束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次高潮。19世纪下半叶,左拉和美国的自然主义发展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首先涉及到劳资矛盾的主题,直接表现了工人的反抗,也涉及到制度、法律、贫富差距、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在19世纪40、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繁荣,出现了像狄更斯这样的人、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像盖斯凯尔夫人这样的小说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兴盛于70年代别林斯基等一批革命民主思想家进一步完善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有力地促进了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的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果戈里、托尔斯泰等。

明代中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美国的现实主义,首先体现在戏剧上,随后出现了《儒林外史》《金瓶梅》《红楼梦》等具有现实主义内涵的小说。近代以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西方现实主义理论进入中国文艺界。鲁迅、矛盾等是当时现实主义的代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冯乃超、蒋光慈等人提出“革命文学”新写实主义”无产阶级现实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左翼文学激进主义仍然追求现实主义,但文学和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后它就诞生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1978年后,现实主义文学催生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要求优先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强调典型性,准确刻画典型人物、事件与环境,重视真实的艺术细节,强调观察,包括冷静客观地分析社会和历史,以及不带偏见地客观分析现实和人“再现”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特点体现在现实中、客观反映现实,强调主要细节,突出重点。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手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19世纪末出现的印象派艺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崛起“超级写实主义”浪漫主义时期部分音乐家的现实主义倾向、自然主义流派的戏剧创作、二战后的电影创作、20世纪意识流小说、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等。

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贯穿特纳、恩格斯、理论家的发展,如别林斯基,甚至20世纪的卢卡契和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作家的文学实践和理论日趋完善,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完整体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很明显,如实描述事物和如实写作是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例如巴尔扎克 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现实地说,这个世界是人类的“再现”了生活。达米安·格兰特用“应合”理论解释了现实主义的客观性,他称之为严肃的文学心理学“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部现实,希望只从无节制的想象中汲取营养,只为想象而存在,这种严肃的心理就会抗议。这强调了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卢卡契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解释了实在论客观性的含义:艺术的任务是忠实而真实地描述现实的整体。他提出了整体描写现实的现实主义艺术要求,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追求文学描写的广度,从整体的各个方面把握社会生活;深入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因素,发现事物的内在整体关系。其次,卢卡契没有把现实主义的客观性理解为排除任何主观因素的纯粹客观性他不认为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是一面静止的镜子。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的重要性,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统一。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二是解决人格对环境的依赖19世纪以前的文学创作有趣且可读性强,但环境或背景的真实性较低现实主义重视人物和背景的真实性从一开始的活动。

三是重视典型化。典型理论针对的是文学人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黑格尔和谢林为典型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黑格尔认为人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人格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的完整性,而完整性“正是因为所代表的力量的普遍性与个别人物的特殊性相结合,并在这种统一中成为它自己的统一的自我。术语 的原始使用者quot典型 quot是谢林,意思是作为神话的具有极大普遍性的人。浪漫主义首先广泛使用了这个概念在巴尔扎克和特纳使用它之后,典型的概念从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典型性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刻画典型人物、事件和环境是现实主义和其他艺术流派的明显区别创作原则。恩格斯进一步总结如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格”关注人 历史进程中的命运和现实社会环境中的人不同于孤立地描述人的浪漫主义模式。

第四,要注意真实的艺术细节现实主义文学与艺术对社会的真实反映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细致描写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上。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认为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现实主义的杰作都是细节丰富的、具体、真实、准确的特点。

五是强调观察,既包括冷静客观地分析社会和历史,也包括不带偏见地客观分析现实和人“再现”强调反映客观真实,浪漫主义强调内在经验的真实,现实主义强调眼睛观察到的真实,这既是社会环境的真实,也是历史规律的真实。

写实绘画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实、为了客观地反映现实,正视丑陋的现实,绘画的主题已经从神学转向社会生活或世界的底层其次,省略了一些细节,特别强调了主要细节,突出了重点,放大了现实生活,从而准确地再现了事物的个体表达而不是堆积细节。

派别分类

前拉斐尔派

前拉斐尔派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它主张前拉斐尔派要深入自然,描绘真正的传统当法国经历19世纪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时,前拉斐尔派反对皇家美术学院的保守和无情,主张真正的自然主义,以生动的方式描绘自然,主张回归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质朴和纯粹。代表人物亨特、米莱,他的作品以贫穷的劳动者为基础、对于弱者,比如米莱《木匠之家》《盲女》,或者尖锐揭露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堕落,比如亨特《觉醒的良心》。

巴比松画派

巴比松学校以画家 集会地点是法国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他反对在室内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传统学术做法,主张从室内转向室外、直接观察自然作画最能表现自然主义的特点,专攻山水画。它主张研究自然,表现壮丽的景色和内心生活,表现底层工人和普通人的苦难,反对风格化的古典山水画,主张描绘具有法国特色的乡村风景和农民生活。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影响“回归自然”受其美学观念的影响,他在技法上继承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派和19世纪英国风景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再现了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从而在技法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以卢梭为代表、特罗扬、杜比尼和卢梭始终坚持以客观的态度作画,力求真实,只画自己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物;杜比尼注重客观景物的色彩,不拘泥于古典色彩法则;特罗扬擅长将动物形象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巡回画派

巡回画派是起源于俄罗斯的现实主义画派1863年,皇家彼得堡美术学院的14名毕业生成立“彼得堡自由艺术家协会”声称要展示与现代合拍的艺术,将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转向普通大众,目的是团结所有俄罗斯艺术家,为俄罗斯民主艺术的繁荣而奋斗,并普及俄罗斯民族艺术,在画家米塞耶夫和盖伊的倡议下于1870年更名“巡回艺术展览协会”代表人物是列宾、苏里科夫等。从1871年到1923年,学校举办了48次展览在发展过程中,它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指导,重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思想性的美学原则。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大师们或反映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或批判社会的丑恶和虚伪,或描绘自然风光,或描绘家庭的悲欢离合。

主要影响

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扬弃了传统文艺观念,具有其真实性、进步性和时代气息否定了浪漫主义的极端激情和自由夸张,表达了革命所追求的自由民主理想。关注现实生活,将时代作为唯一的创作对象和主题,强调真实原则,关注社会现实,分析随处可见的事物的深层内涵,将动荡的19世纪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他们在探索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渴望改造社会,批判习俗和陈规,在西方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创新作用,影响了后来各个文艺领域的发展。

文学

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出现了以现实主义为目标的艺术变革,这些变革是对现实主义的否定,如反对“再现”而片面强调“表现”不提倡反映论而否定典型性,这恰恰与现实主义相反。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国的虚幻现实主义使现实主义脱离了典型环境、减少细节限制、意识流动、自由结社的艺术世界启发了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自由创作方式。

20世纪的文学大师在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叙事模式,吸收了意识流,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文字形象反映社会和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蒙太奇、荒诞、反讽、内心独白等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出现泛现实主义,产生心理现实主义、动态现实主义和其他名称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或社会主义文学的诞生。

艺术

从地理上看,现实主义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从北欧的丹麦开始、挪威、中欧的芬兰到德国、南欧的瑞士意大利,西欧的法国、英国、东欧的比利时到俄罗斯、罗马尼亚人,进而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影响。现实主义直接影响了19世纪后期出现的印象派艺术,如巴比松画派的户外素描风格影响了巴兹尔、莫奈等印象派画家遵循巴比松画派的绘画风格,在乡村定居、直面自然,亲身学习和体验自然。此外,印象派还主张反对古典学院的规则和官方沙龙的品味,并继承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崛起“超级写实主义”,也称为摄影写实主义、今日现实主义、彻底的现实主义是大众传媒(如摄影、电视、广告)时代的产物是新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变革,它起源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画派,但又不同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它是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回归现实,反对盲目破坏客观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代媒介下的拓展。

音乐

音乐作为一门表现艺术,很难做到”再现“,而是情绪和感情的直接表达,因善于抒情而被视为浪漫主义,因富有理性而被视为古典主义然而,19世纪的现实主义也影响了音乐的创作,这主要表现在音乐中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时代精神,生活气息浓郁,社会意义增加自贝多芬以来,就有现实题材的音乐作品,而贝多芬  《田园交响乐》充满自然气息,《命运交响乐》10303。到19世纪中后期,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大多具有时代精神、现实内容和革命倾向。

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具有鲜明现实主义倾向的作曲家还有意大利的罗西尼、法国的比才威尔第和俄罗斯的柴可夫斯基在音乐创作中突出现实主义主题,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准确地描述生活的本来面目,注重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用生动的音乐语言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的真实情感。其核心特征为:客观真实、理性批判、追求自由和真理,客观真理蕴含着时代性、客观性、真实性等本质特征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首要原则,理性批判的范畴不仅包括对中产阶级的道德批判,也包括对知识分子的批判追求自由和真理。

戏剧

现实主义和生物学、在与社会学结合的过程中,衍生出自然主义等新形式,推动了自然主义戏剧在戏剧领域的发展、现实主义戏剧乃至社会问题剧的诞生。

在孔德的影响下美国实证主义哲学与达尔文  《英雄交响乐》理论,自然主义戏剧家把自己当成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家,主张客观描写、真实再现自然,不带理想色彩反映现实,提倡直接观察、精确的解剖,在艺术上坚持科学的方法,证明人物的行为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例如,左拉在批判新古典主义悲剧和浪漫主义戏剧的同时,主张自然主义文艺,认为现实比过去和抽象更具创造性,主张戏剧应反映各阶层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如代表作《物种起源》《玛德莱纳》等采用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细致地分析和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并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归因于对身体紊乱和神经系统异常的恐惧和疯狂。

现实主义戏剧侧重于描绘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批判社会现实,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努力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代表人物是挪威的易卜生、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萧伯纳,俄国的托尔斯泰、高尔基,法国罗马人·罗兰等。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早期创作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西方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批判资产阶级利己主义、文明主义,提出关于道德、宗教、妇女与健康美国的地位和其他社会问题,主张通过道德改善进行社会改革。《拉布尔登的继承人》,1879年易卜生的代表作,以深刻揭露资产阶级本质而闻名“社会问题剧”以一个西方家庭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西方家庭在日常纠纷中的各种关系,探讨了许多社会问题,肯定了女主人公 通过戏剧启发观众思考社会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