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
万圣节是西方传统节日,又称鬼节( Ghost Festival)而我们常说的万圣节(All Hallow’s Eve)事实上,它是万圣节的前一天晚上,也是这个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圣节主要在西方国家流行,它是一个基督教节日,所有的圣徒日的前夕。
万圣节起源于凯尔特人(Celt)的新年丰收节。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视为夏季的结束、新年的开始。凯尔特人也相信死者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所以这一天也是他们祭奠死去祖先的日子。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了凯尔特部落领地,使得罗马水果女神节和凯尔特丰收节合并。与此同时,基督教在欧洲盛行,融合了罗马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凯尔特丰收节成为万圣节的起源。另一种观点认为,万圣节只来自罗马人,11月1日是罗马人向他们的果树女神波蒙娜致敬的日子他们会在篝火前烤坚果和苹果来庆祝丰收,并感谢果树女神的礼物和祝福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后来的万圣节习俗。
万圣节的演变经历了很长时间。万圣节最初是一个宗教节日,在5月13日举行。741年11月1日,教皇格里高利三世(教皇 格雷格里)在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建立了一个神龛为圣徒祈祷。公元844年,教皇格里高利(教皇Gregory I)推动11月1日成为基督徒庆祝和纪念圣徒的纪念日。12世纪末,万圣节成为西方基督教的神圣义务日。在英国宗教改革期间,万圣节的习俗受到了影响。1605年后,英国的盖伊·狐狸之夜已经逐渐取代了万圣节,但是在苏格兰和爱尔兰,万圣节的习俗并没有消失。1845年,大批爱尔兰人为躲避饥荒逃到美国,万圣节逐渐成为美国的一个主要节日。自20世纪以来,万圣节的习俗已经被所有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普遍接受。在美国的影响下,庆祝万圣节的传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传播到了许多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大陆和远东的一些地区。从60年代到70年代,万圣节完全世俗化,变成了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节日。
当前常见的万圣节习俗有“不给糖吃就捣蛋”雕南瓜灯、咬苹果”游戏和幽灵嘉年华等。同时,不同的国家也有特殊的习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ain Colombia)万圣节有燃放烟花的传统瑞典人会在万圣节去教堂墓地为家人装饰坟墓,菲律宾各省的人会在万圣节集体唱歌以换取金钱或食物。
万圣节是一个有着深厚基督教背景的节日,体现了人文主义影响下的西方国家人人自由平等的理念。、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在习俗方面,万圣节已经从一个祈求圣徒的宗教节日演变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节日,驱鬼习俗也成为了一种肆意的狂欢活动。经济上,商家利用万圣节创造财富,其狂欢氛围为商业创造了更多机会万圣节相关销售额在全国假日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在文化上,万圣节体现了西方对死亡的态度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从社交角度来说,万圣节有一种解放的性质、万圣节作为节日载体,更能满足人们在生活中展现自我的需求。万圣节的习俗也演变成了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慈善募捐项目,UNICEF ——(UNICEF)的“不给糖就捣蛋”募捐项目。但是万圣节庆典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也非常明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年轻人会趁乱在万圣节作案。就在2022年,韩国还发生了一起因万圣节庆祝活动引发的严重踩踏事故“梨泰院事件”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万圣节是从凯尔特人的新年收获节演变而来的。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视为夏季的结束、新年的开始。除了在这一天庆祝丰收,凯尔特人还相信死者的灵魂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出于对祖先的尊重,他们在每年的10月31日焚烧活人祭奠死者。凯尔特丰收节从10月31日晚上开始庆祝,一直持续到11月1日,这也是万圣节的由来。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罗马人接受了向凯尔特人丰收节献祭的习俗,并废除了人祭,将丰收节的习俗与11月1日自己的果树女神节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融合了宗教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凯尔特丰收节逐渐成为万圣节的雏形。
另一种观点认为万圣节只来自罗马的果树女神节。11月1日是罗马人向他们的果树女神波蒙娜致敬的日子他们会在篝火前烤坚果和苹果,庆祝丰收,感谢果树女神的礼物和祝福。坚果和苹果不仅是他们对女神的祭品,还用于游戏和占卜,形成了日后万圣节的习俗。
节日变迁
古代
最初,万圣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在5月13日庆祝。公元4世纪,罗马的埃德萨(Edessa)。609年5月13日,教皇博尼法斯四世(Pope Boniface IV)也在这一天宣布罗马的万神殿(pantheon)奉献给“圣玛丽和所有殉道者”并将这一天定为所有圣徒的节日。
从8世纪开始,万圣节就被认证为11月1日的前夕。公元741年,教皇格里高利三世(教皇 格雷格里)在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建了一座庙,声称是用来储物的“圣使徒、圣人、殉道者和忏悔者”经文物考证,证明这一天是11月1日。到了公元800年,爱尔兰和诺森布里亚的教会在11月1日举行了纪念诸圣的宴会,其中据说查理大帝宫的阿尔库因将11月1日从法兰克帝国传入诺森布里亚。其他人认为万圣节改在11月1日是因为罗马可以 夏天不要容纳大量涌入的朝圣者,因为大量的人可能会导致罗马热,罗马在闷热的夏天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844年,教皇格里高利(教皇Gregory I)推动11月1日成为基督徒庆祝和纪念圣徒的纪念日。
到12世纪末,万圣节已经成为西方基督教的一个神圣的义务日。此时,基督徒为炼狱中的灵魂形成教堂钟声,为所有受洗的灵魂制作并分享“灵魂蛋糕”万圣节的习俗被认为是“不给糖就捣蛋”的起源。这是英国的习俗、威尔士、佛兰德斯、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部分地区存在。在万圣节,一群群穷人,通常是孩子,会挨家挨户收集灵魂蛋糕,为死者祈祷。灵魂蛋糕往往标有十字,表示是为慈善事业而烤的。在万圣节,基督徒会举行“镂空萝卜灯笼”这原本可能代表死者的灵魂,这种灯笼是用来辟邪的。基督教牧师索里·康特王子(princess)有人说,万圣节是死者复仇的最后机会,所以人们会戴上面具或穿上戏服,以免被认出来复仇。许多欧洲大陆的基督徒相信,在万圣节,教堂墓地里的死者会起来参加一场疯狂活动、可怕的狂欢节,被称为“死亡之舞”舞蹈 恐怖)这经常被描绘在教堂的装饰中。死亡之舞”有时它出现在欧洲国家的游行和宫廷化装舞会上,人们“装扮成各行各业的尸体”这可能就是万圣节化妆舞会的起源。
近代
在宗教改革期间,万圣节的习俗在英国受到了攻击,因为新教谴责炼狱是一种“教皇式”加尔文主义的教义与宿命论是不相容的。伊丽莎白改革时期,国家认可的为圣徒祈祷的仪式被废除,但万圣节仍保留在英国的崇拜日历中。对于一些非传统的新教徒来说,万圣节纪念的圣徒的灵魂可能没有到达天堂,而可能是恶灵。在一些地方,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继续在万圣节实践灵性,举着蜡烛游行,或者为死者鸣钟,但英国圣公会最终禁止了这种鸣钟。在此期间,人们会在万圣节祈祷谷仓和房屋能够保护人和牲畜免受女巫的侵害,因为人们相信女巫存在于世界上,并且会一直伴随着邪恶的灵魂。1605年后,盖伊在11月5日举行·福克斯之夜(Guy Fox)取代了英国的万圣节,吸收了一些万圣节的习俗。在英国,与为圣徒祈祷相关的官方仪式的结束导致了新的万圣节习俗的发展。在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兰开夏郡的一个村庄的天主教家庭仍然在万圣节聚集在山上燃烧篝火,为亲友的灵魂祈祷。赫特福德郡和德比郡也有类似的习俗。一些人认为这些篝火是为了“引导可怜的灵魂回到地球”。
在苏格兰和爱尔兰,古老的万圣节习俗并没有消失,因为这些习俗已经深深扎根于该地区,与人们密不可分的生命。在罗马,教区牧师会挨家挨户索要礼物和食物,并在万圣节与他人分享。在西班牙,人们烤一种叫做“神圣的骨头”西班牙语:Huesos de Santo)把它们放在坟墓上。在西班牙和法国,万圣节期间,牧师会带领基督徒彻夜游行和守夜。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国南部的圣公会殖民者和马里兰州的天主教殖民者在他们的教会日历中承认万圣节,但清教徒强烈反对。直到1845年,大批爱尔兰人为躲避饥荒逃到美国,万圣节才逐渐成为美国的一个主要节日。大多数美国人继承了爱尔兰和苏格兰的万圣节传统。
现代
20世纪后,原本局限于移民社区的万圣节习俗逐渐融入主流社会,被各个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普遍庆祝。在美国的影响下,庆祝万圣节的传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传播到了许多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大陆和远东的一些地区。
到了六七十年代,万圣节彻底世俗化,变成了以消费为导向的节日。人们开始在万圣节举行化妆舞会,并举行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它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影响力仅次于圣诞节每年与万圣节相关的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美国人花费约69亿美元庆祝万圣节,其中26亿美元用于服装,35亿美元用于宠物服装.3亿美元。另一项调查显示,67%2019年,万圣节购物者将在万圣节服装上花费32亿美元。预计2022年万圣节消费可能达到106亿美元。此外,万圣节也是放映好莱坞恐怖电影的热门时间,以万圣节为主题的恐怖系列一直很受观众欢迎。
节日传统
节日象征
南瓜
南瓜是丰收的象征,而凯尔特丰收节,也就是万圣节的起源,就是为了庆祝丰收,所以南瓜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万圣节的象征。此外,由于英格兰“南瓜灯杰克”传说南瓜做成的灯笼也成为了万圣节的象征。
女巫
古埃及人、罗马人和印第安人都认为,掌握巫术的是一个把灵魂卖给魔鬼的女人他们会在万圣节带来一只黑猫、骑着扫帚和骑着山羊的魔鬼约会。传说如果那晚人们穿反了衣服,、如果你倒着走,你就能看到女巫。关于女巫的传说广为流传,但现在女巫的形象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万圣节服装之一。
黑猫
西方国家关于黑猫的传闻很多有人说它们代表了死者的灵魂死者会被黑猫附身,在万圣节晚上回家探亲。也有人说黑猫代表邪灵,因为所有的坏事都变成了黑猫,所以黑猫成了孩子们的对象 万圣节的戏弄。但是万圣节来了,有的家庭会在家里贴上黑猫风格的窗花,有的孩子喜欢打扮成小黑猫。
蝙蝠和猫头鹰
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认为蝙蝠和猫头鹰代表疾病和死亡他们还相信猫头鹰会陪伴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而没有转世的鬼魂会变成蝙蝠。所以当气氛恐怖的万圣节传到美国后,这两种动物也成为了万圣节的标志之一。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要符号,万圣节还有仙女的象征、鬼魂和蜘蛛等。
传统风俗
在12世纪,当万圣节还是一个宗教节日时,就有为炼狱中的灵魂敲响教堂钟声等传统基督徒会穿着黑色的衣服在街上游行,呼吁所有善良的基督徒记住那些可怜的灵魂。在15世纪,有一个为所有受洗的灵魂制作和分享灵魂蛋糕的万圣节习俗灵魂蛋糕通常标有十字,表明它们是作为慈善烘烤的。基督徒在为死者祈福时,会手持由挖空的萝卜制成的灯笼,最初可能代表死者的灵魂。论诸圣 19世纪的一天,爱尔兰、法兰德斯、巴伐利亚和蒂罗尔的家庭点蜡烛,在那里被称为蜡烛“灵魂之光”用来引导灵魂回到他们尘世的家园。在布列塔尼,人们把牛奶倒在亲人的坟墓上,或者把隔夜的食物放在桌子上给归来的灵魂吃。中世纪时,欧洲教堂太穷,无法在万圣节展示殉道者的遗物,于是出现了教区居民装扮成圣人的习俗。
主流活动
雕南瓜灯
南瓜灯起源于古代爱尔兰的一个故事。在古代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JACK)酗酒,吝啬,喜欢恶作剧。一天,杰克遇到了一个恶魔他把魔鬼骗到一棵树上,在树桩上刻了一个十字架,这样魔鬼就不能下来了。为了下来,魔鬼答应施一个咒语,让杰克做任何事都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继杰克 s的死,是因为他捉弄了魔鬼,魔鬼判他不得入域,他也因为品行不好不能上天堂。他的鬼魂只能在黑暗中提着灯笼游荡人间。从那以后,爱尔兰人也开始叫杰克灯“千斤顶 of the Latern”
在万圣节的晚上,人们会把南瓜挖空,雕刻成恶鬼的样子,并在里面装上灯泡或蜡烛作为装饰。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万圣节的传统最初是雕刻萝卜移民北美后,南瓜更软更大、It 它更容易雕刻,从那时起,人们就用南瓜来制作它“杰克灯”了。
咬苹果”游戏
由于万圣节的来源之一是罗马水果女神节,罗马人会在当天用篝火烤苹果,玩相关游戏,以表达对果树女神的感谢久而久之,万圣节就玩起来了“咬苹果”游戏的习俗。在万圣节,人们让苹果漂浮在一个装满水的盆子里,然后让参与者用嘴咬苹果,不用手谁先咬谁就赢了。这个游戏的另一个变体是参与者跪在椅子上,用牙齿叼着叉子,试着用叉子叉一个苹果同样的规则是谁先叉谁就赢。
在爱尔兰,这种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占卜游戏。玩家咬完水盆里的苹果后,要把苹果皮剥下来,把长长的苹果皮顺时针绕在头上三圈,最后甩到肩膀上据说果皮会以球员姓名首字母的形状掉落这是真爱的名字。
不给糖吃就捣蛋”
以前挨家挨户讨要施舍或者灵魂超度,现在,“不给糖吃就捣蛋”诡计 或 治疗)它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传统庆祝活动万圣节到了。晚上,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挨家挨户乞讨糖果或钱之类的礼物,并在主人开门时大喊大叫:不给糖就捣蛋!这个时候,主人家会发一些糖果、巧克力或小礼物来交换孩子“不捣蛋”
人鬼嘉年华会(化装游行)
至少从16世纪开始,在爱尔兰、苏格兰、在马恩岛和威尔士,万圣节出现了装扮的习俗。这就需要人们穿着戏服挨家挨户上门,通常是通过朗诵诗歌或歌曲来换取食物。起初,人们假装成鬼魂,代表他们接受供品,这可能是一种传统。人们认为模仿鬼魂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它们的伤害。
欧洲的万圣节化妆舞会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万圣节化妆舞会游行。在万圣节流行的地区,人们不受年龄限制、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可以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狂欢节。当万圣节到来时,年轻人经常穿奇怪的衣服、戴着面具上街游行庆祝万圣节。
传统装扮
西方家庭也会在万圣节之际用南瓜灯和南瓜制品装饰自己的家,营造万圣节气氛。
除了装饰自己的房子,人们还会用万圣节的气氛来装饰街道,比如在街上的草坪上放上骷髅头、女巫和木乃伊之类的雕像。
起初,当万圣节到来时,人们会穿上鬼衣服来吓跑鬼魂,以保护他们的安全。现在,人们乔装打扮以迎合狂欢节的节日气氛。万圣节服装传统上模仿吸血鬼、鬼魂、骷髅、可怕的女巫和恶魔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的选择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小说中的流行人物、名人等造型。
据《今日美国》报道,到2021年,女巫仍然是美国最受欢迎的万圣节角色。此外,十大人气角色还包括兔子、恐龙、蜘蛛侠、库伊拉·德维尔、仙女、哈莉·奎茵、牛仔、小丑、鬼娃恰吉。
特色场景
鬼屋
探索鬼屋是一种娱乐形式,人们会假装去鬼地方,体验恐怖场景。鬼屋一般会装饰成很恐怖的场景,里面可能会有恶魔、鬼魂、骷髅、僵尸、怪物和女巫之类的形象。最早有记载的专门建造的鬼屋是 19153356年在英国利普胡克开业的霍顿和斯普纳鬼屋。20世纪30年代,以万圣节为主题的鬼屋首先出现在美国,到50年代末,鬼屋开始成为受欢迎的景点。1969年8月12日迪士尼乐园鬼屋的建造,使鬼屋成为美国万圣节的重要代表。到2013年,全球有超过2500个闹鬼的景点,其中大部分在美国。万圣节去鬼屋的主题活动也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纷纷在游乐园设立鬼屋,鬼屋也成为游乐园万圣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乐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万圣节成为游乐园的重要主题活动。美国六旗游乐园恐怖节(Six national flags are frightening)和环球影城 万圣节恐怖之夜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美国人痴迷于万圣节,他们参观诺特恐怖农场(Knott'farm)的游客人数激增。万圣节主题公园在万圣节的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在美国,在世界各地,游乐园都会迎合万圣节的气氛,推出主题活动,有些游乐园本身就是万圣节主题公园。在中国,年轻人会在万圣节活动时去游乐园参加万圣节游园活动,穿上奇装异服,化上恐怖的妆,以迎合万圣节的气氛。其中,广州长隆欢乐世界10月10日至11月3日的欢乐万圣节非常受欢迎,上海迪士尼乐园也设立了万圣节主题游园活动,园内也有“不给糖吃就捣蛋”的主题项目。
各国特色
西方国家
美国
纽约乡村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游行(New York '33,356 villages, 33,356 parades)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万圣节游行,也是美国唯一的大型夜间游行。。
在美国,人们甚至会打扮他们的宠物美国零售联合会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3000万美国人将花费约4.8亿美元为他们的宠物购买万圣节服装。其中,最受欢迎的宠物服装形象是南瓜,其次是热狗,第三是大黄蜂。
加拿大
万圣节也是加拿大慈善捐赠的日子。直到2006年,它将是“不给糖就捣蛋”从活动中收集的零钱将捐赠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这是加拿大万圣节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万圣节到来时,加拿大魁北克(Quebec)。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ain Colombia)万圣节燃放烟花是一种传统。
墨西哥
亡灵节(西班牙语:Day Death )在墨西哥和国外的墨西哥社区庆祝。亡灵节源于土著阿兹特克文化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基督教万圣节的融合,在仪式上与万圣节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墨西哥和美国通过流行文化和移民的跨境联系,这两个节日逐渐融合,万圣节传统,如服装和面部彩绘,越来越成为墨西哥亡灵节的共同特征。当亡灵节到来时,墨西哥人会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戴着骷髅形状的面具和魔鬼面具,在城镇的广场或花园里跳舞。家里会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糖果、水果、骷髅、十字架、念珠和蜡烛为死者的灵魂祈祷。
爱尔兰
在爱尔兰,有一种传统的占卜游戏,参与者蒙住眼睛,从桌子上选择一个例如,如果被触摸的光盘含有污垢,这意味着与参与者有关的某人将在来年去世比如有水就说明他们会远行,有钱就说明他们会富,豆子就说明他们会穷。爱尔兰的未婚女性也被告知,如果她们在万圣节晚上坐在黑暗的房间里照镜子,她们未来的丈夫 的脸会出现在镜子里。
瑞士
每年万圣节,瑞典路德教会乌普萨拉大教堂都会举行安魂弥撒。整个万圣节,瑞典家庭会去教堂墓地装饰他们的家庭有点燃的蜡烛和松枝做成的花环的坟墓。
法国
万圣节是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法国大部分地区的。在布列塔尼,万圣节已经庆祝了几个世纪,被称为 quot万圣节 quot“幽灵之夜”Kalan Goa)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相信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在灵魂收集者安寇的指引下回到生界。
东方国家
日本
万圣节被引入日本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流行文化起初,只有在日本的外国人庆祝万圣节。从2012年开始,一些地区的年轻人逐渐参加万圣节游行,化装舞会和俱乐部活动很受年轻人欢迎。
韩国
万圣节在韩国年轻人中的流行是由于销售公司提出的相应营销策略以及日本和美国万圣节庆祝活动的影响。虽然万圣节不是韩国的公共假日,但万圣节的庆祝活动在首尔的不同地方都很受欢迎,尤其是梨泰院和弘大。
菲律宾
从10月31日到11月2日这段时间是菲律宾人纪念他们死去的家人和朋友的时间它被称为Pangangaluluw,许多菲律宾人会回到家乡参加纪念节日的家庭聚会。来自各省的人们成群结队地去各家各户,通过唱歌来交换金钱或食物,以此来庆祝Pangangaluluw。参与者通常是儿童,他们会唱关于炼狱中灵魂的颂歌,使用abúloy(死者的施舍)来支付这些灵魂的质量。除了要求施舍,父母有时还会给孩子年糕。晚上各种小东西,比如衣服、植物等,会“神秘地”消失,第二天早上会在院子里或街中央被发现。在古代菲律宾,人们相信祖先和亲戚的灵魂会在这一天晚上拜访生者,并通过带走一些东西来显示他们的存在
节日影响
习俗影响
万圣节最初与基督教密切相关。但现在,万圣节早已失去恐怖色彩,成为全民狂欢、彰显个性的娱乐节日,驱鬼的习俗也成了肆意狂欢的活动。美国的万圣节习俗最初来自欧洲大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万圣节习俗只保留了部分内容最初为已故圣徒祈福的仪式逐渐被人们遗忘,节日的宗教色彩也逐渐淡化美国逐渐将万圣节的习俗娱乐化、超现实主义则相反,被欧洲人模仿,从而使万圣节成为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
经济影响
此外,万圣节对社会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狂欢气氛为商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早在万圣节前一个月,商家就开始陆续销售万圣节相关商品,或者只是把它作为促销商品的噱头。据统计,万圣节销售额在全国假日零售额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万圣节面具和服装的年销售额为15亿美元,派对用品的零售额高达30亿美元。
文化影响
万圣节的狂欢和娱乐气氛与西方对死亡的态度密切相关。中国文化中有许多表达死亡的委婉语(如“走了”没了”等)不同的是,万圣节在西方也是死亡的面孔、视死亡为灵魂的解放,更关注灵魂的永恒死亡文化体现。同时,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等强烈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万圣节也体现了西方国家人人自由平等的思想节假日表现出对个体自由的尊重和重视,对个性的尊重,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社会影响
万圣节既不是宗教节日,也不是政府假日,但它是目前美国最受欢迎的节日原因在于万圣节的狂欢特性,具有全民性、颠倒、无序和打破秩序的特征。、疏通心理的作用。万圣节的节日文化迎合了现代社会的需求。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他们也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压力。相比之下,中秋节使用的节日载体,比如纸币、牺牲等,呈现出一种凝重、严肃的氛围。另一方面,万圣节使用奇异的服装、南瓜灯等节日载体。既满足了现代人释放压力的欲望,又营造了一种滑稽、诙谐的节日氛围。所以万圣节作为节日载体,更能满足人们在生活中展现自我的需求。
国际影响
万圣节的习俗也演变成了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慈善募捐项目。不给糖就捣蛋”是一个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组织(UNICEF)募捐项目于1950年在费城东北部的一个社区开始,1952年扩展到全国。这项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不给糖就捣蛋”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分发带有项目标志的小盒子当万圣节到来时,孩子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儿童从来访的家庭收集捐款。据估计,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立以来,在万圣节要求零钱的儿童已经筹集了1.1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