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普陀山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3-10-07 11:22 最新历史版本 35824 5 6 修正错误
  返回词条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陆地总面积约41.95平方公里,以佛教名山和海岛风光为主要特色,被誉为“海天佛国”及“南海圣境”它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佛教与山海双胜的国家级海岛景区。

普陀山(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该岛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深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全新世早期,8000多年前,与大陆分离,成为一个岛屿;整体上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呈不规则菱形,西北部地势较高,东南部地势平缓最高峰是岛中部的佛顶山,海拔约291.3米,从佛顶山向四面八方延伸,高度蜿蜒而下;所辖海域四面环海,位于杭州湾以东,海水资源丰富,但地表水系统不发达;陆生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物种数量少;但是植被覆盖率高,达到73.4%,其中古树名木、有5000多种珍稀植物。普陀山是中国佛教文化和活动的发源地之一,据说它是观音菩萨的华英道场。观音道场自唐代创立至今,已逾千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佛教“黄金纽带”一个重要的节点,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省的九华山也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收藏“刹、塔、史、山、海、沙”包括普陀岛在内的六大景观元素于一体、洛伽山岛、朱家尖岛岛和火沙山、小珞珈山、一个小山洞里的三个无人岛。其中普陀岛为海域环绕,面积约12.52平方公里,约8.6公里,东西约3.5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岛上有扶桑寺、法雨寺、许多佛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普陀山风景区正式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此外,普陀山也获得了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中国十大最美岛屿、联合国全球优秀生态景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和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

目录

自然地理

位置

普陀山景区包括普陀岛、洛伽山岛、朱家尖岛东28岛.8平方公里和火沙山、小珞珈山、小洞里有三个无人居住的岛屿,总陆地面积约41.95平方公里,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185.2千米)

普陀岛是东海舟山群岛的组成部分,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的普陀区,舟山群岛的东南部,杭州湾的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2° 21°′6”~122°24′9”北纬29度58分′3”~30°02′3”,呈狭长不规则菱形,纵长约8.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面积约12.52平方公里,东临东海,东南与白沙乡隔海相望,南与普深水道朱家尖岛街道隔海相望,北与岱山县黄大洋昌图镇隔海相望,东北与东集镇隔海相望,西与舟山岛接壤.7公里,沈家门渔港西南约6.5公里,最南端的观音条山约为2.5千米。

气候

普陀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夏长,春秋季短,冬暖夏凉,日照充足,季风明显,雨量充沛。

普陀山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mm,年平均降水天数约149天.一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6度.1℃,日平均最高气温30.5℃,日平均最低温度-3.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约为5.4℃,最热月(8月)平均温度大约是27度.0℃;年平均日照时间约为2133.7小时;风随季节变化,秋冬偏北风,春夏偏南风;一般情况下,9月份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4月份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10月份至次年3月,5月份至8月份由东南风转为东南风,6月份至9月份有时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阵风7级以上,大风天多在冬季;年平均风速约为4.2—5.7米/秒;无霜期较长,约254天,冰冻天数约18天.3天。

地质

普陀山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深受燕山运动的影响8000多年前的全新世早期因海水浸泡而脱离大陆成为岛屿。

普陀山属于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区,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燕山晚期的侵入花岗岩形成了岩石基础,所以洞穴较多,但没有一般的洞穴。普陀山全岛几乎都被晚侏罗世火山喷发的流纹质熔凝花岗岩所覆盖,山区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海相地湾中的沉积物主要是当地的砂质,另一种是长江补给的细粒沉积物,常年受潮汐冲刷、风涛拍击、海生物腐蚀、岩壁抬升、节理塌陷,形成独特的地质结构。

地形

普陀山整体上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该岛呈不规则菱形,海岸线主要由基岩结合海滩组成、泥滩和砾石滩西北陡峭,东南平缓,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仅占总面积的2%其余为200米以下的丘陵,最高峰为岛中部的佛顶山,海拔约291.3米,从佛顶山向四面八方延伸,高度蜿蜒而下,东有青古雷山,西有茶山,南有金平,北有伏龙山,东南有金平、莲台山、百花山,西南有梅岑山,主峰从100米到200米不等,山峦起伏。

在第三纪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性上升和第四纪冰期、在间冰期的影响下,普陀山形成了山区、海蚀海积阶地、海蚀地、海积地四类地形。在普陀山,由坚硬的钾质花岗岩构成的山体经风化侵蚀后崩塌,形成狭窄的山脊、崖壁陡峭、谷峰隆起的风景和地貌;海蚀、由阶段性断块起伏和海水进退形成海相阶地,至今保存了普陀山总面积的90%完成五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蚀阶地;海蚀地貌是普陀岛周围岬角处强波浪冲击形成的,类型多样,以海蚀岸为主、海蚀台、海上洞穴,岛上的潮汐洞穴、许多洞穴,如梵天洞,是由于地壳变动造成岩层错动,海浪侵蚀海边的悬崖或岩群而形成的;海洋地貌是普陀岛沿岸的砾石滩、沙滩、泥滩是主要的由于普陀岛周围水动力差异的影响,沉积物的分布是不同的湾内沉积物主要为本地砂质,细粒沉积物主要由外部长江补给潮间带主要堆积长江补给的泥沙和淤泥,发育成宽阔的泥滩。普陀山现存的海蚀地貌和海洋地貌是脱离大陆后,海洋作用形成的最年轻的地貌。

水文

普陀山四面环海,所辖海域位于杭州湾以东主岛西侧俗称莲花洋,东侧叫黄大洋,海水资源丰富然而,由于岛上的山很低,、坡陡、源头较短,大部分地表水直接流入大海,导致地表水系统不发达;受岛屿大小影响,流量短,汇水面积小,多来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状蜿蜒入海;同时,受暴雨影响,水位暴涨暴跌,容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沿岸潮属于不规则半日潮,潮流以往复流为特征涨潮向西,落潮向东,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海水潮汐和台风浪对海岛海岸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潮间带。该海域受浙北低盐水系统控制与外海相比,水温年变化大,盐度分布低,水色级别小。此外,普陀山的淡水质量优于国家标准,完全符合旅游景点的水质要求;普陀山海水水质因子均优于国家风景名胜区二类标准,满足海水浴场水质条件。

动物

普陀岛丘陵较低,同时由于岛上寺庙密集,吸引了很多面朝山的游客,所以其陆地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较差,物种数量较少,主要是红腹鹰、鸢、水獭、獐、小杓鹬、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普陀区组织专家团队对普陀山的兽类进行了研究、首次开展鸟类等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新发现包括苍鹰在内的昆虫2种爬行动物1种鸟类11种、红嘴相思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在普陀山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2年的废弃洞穴。此外,本次调查发现的爬行动物棕背蛇和昆虫松纹蝶均为舟山新记录。

植被

普陀山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岛屿类型,植被类型以青冈为主、以石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集中在佛顶山一带;此外,还有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全岛植被可分为10种一级植物、有17个二级分类单位和36个三级分类单位,植被面积约为8.面积64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海岛上的天然植被、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岛屿之一。

普陀山风景区植被随地形的变化、土壤性质和潮汐入渗程度的变化在佛顶山周围呈环状分布,山坡上有灌木和草本,部分地区有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海滩沙丘是一个含盐的沙地植物群落;海岸岩壁是海藻群落。

植物

普陀山共有维管植物1270种及变种或亚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科79种,裸子植物8科38种,被子植物143科1153种,木本植物91科252属487种。到2022年初,普陀山森林覆盖率将达到73.4%,其中古树名木、有5000多种珍稀植物。

由于特殊的海岛环境,普陀山有各具特色的植物种类比如普陀山佛顶山上的一级古树普陀鲤,是世界上唯一的原生母株,普陀山三宝之一;普陀山和普陀香樟、普陀水仙等普陀山原生植物,还有朴树、台湾蚊母树、樟树、圆柏、罗汉松、红楠、枫香树、黄连木、铁冬青、主要树种有全叶冬青茶树等;此外,普陀山还有大量的古树群落,如台湾省的蚊母树古树群、罗汉松古树群、枫香黄连木等古树。

文化背景

普陀山是东亚文化圈乃至全世界公认的“观音朝圣中心”它在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区别于佛经中的其他三大佛教圣地观音菩萨道场“补陀洛迦”它曾经是古印度的一个真实的地理位置。14世纪后,普陀山取代了印度的圣地,被广泛认为是佛经之一“补陀洛迦”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华英道场,它很快成为国际朝圣地。明代高僧弘觉写的普陀山,《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年:补罗家山者,普门示之,佛菩萨慈悲加持之、大唐朝,以及今天 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超越了渤海,掀起了惊涛骇浪,扶老携幼。据此,普陀山最迟在金康泰年间(公元280年—289年)一直被佛教信徒奉为观音菩萨的圣地。

普陀山风景区有“不肯去观音院”紫竹林”观音跳”二龟听法石”磐陀石”观音洞”梵音洞”短姑道头”多宝塔”众多观音文化景观及相关传说。2008年3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向“观音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普陀山上的安堂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无论大小,基本上都供奉着观音菩萨的圣像。

方位布局

普陀山景区包括普陀岛、洛伽山岛、朱家尖岛东28岛.8平方公里和火沙山、小珞珈山、小洞里有三个无人居住的岛屿,总陆地面积约41.95平方公里,丰富的生态景观,既有山海胜境,又有寺庙、庵堂、古塔、古洞、石刻、集文物古迹于一体的佛教文化景观资源,以及融山景为一体、海景、石景、沙景、礁景、森林与景观相结合的自然景观资源。

普陀山建筑整体布局受地形影响、基底的地貌,并充分考虑自然气候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避开北方和南方冬季的强冷空气、夏季台风、受热带气旋等灾害影响,普陀山岛上的建筑多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西部和北部人烟稀少。

普陀山的佛教建筑规模宏大,年代久远,数量众多整座山有三大寺庙、88禅寺和128毛鹏在建造寺庙格局时也有精细的布局,主要包括福赛基、法雨寺、惠济寺三大寺及其周边地区,根据整体布局可以划分为千山地区、钟山区和佛顶山是三个街区。千山区,俗称司前景区,即扶塞吉街区,以扶塞吉为中心,是普陀山的主要道场,也是山中供奉观音的主要寺庙位于普陀山灵鹫峰南麓,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被鸿福佛寺环绕、息耒禅院、文昌阁、天华堂、积善堂、三圣堂、报本堂、承恩堂、百子堂、莲花庵、盘陀庵、普慧庵;钟山区,又名后寺景区,在普陀山广西峰南麓、在金平西侧,也就是法鱼寺地块,法鱼寺是核心,周围主要有双泉寺、大乘禅院、雨花院、鹤鸣庵、逸云庵、悦岭庵、羼提庵、旃檀庵、杨枝庵、长生庵、长乐庵;佛顶山寺景区,位于普陀山佛顶山上,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即惠济寺街区,以惠济寺为主寺,庞大的建筑群。由于佛顶山顶平地有限,物资供应不便,没有再开发建筑它以前的下院和附属的安堂大多建在山下。

除了上述三座寺庙,普陀山还有一系列重要景点分布在其他地区例如,宝陀讲经寺位于普陀山的北部“宝陀讲寺景区”普门万佛塔在西边;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禅林等景点位于普陀山南端“紫竹林景区”从北到南分布;尹秀讲堂位于普陀山的西南端、紫竹林景区”西边的“南天门景区”观音古洞位于普陀山西南、南天门景区”北边的“西天风景区”梵音古洞位于普陀山东部“梵音洞景区”古吉祥洞在西边;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位于海印池的东南部,在多宝塔的院子里,毗邻福寿寺。

重要景点

普济寺

福赛吉,又名司前,是普陀山供奉观音的主要寺庙其前身是梁二年的(公元916年)始建的“不肯去观音院”位于普陀山东麓灵九峰脚下,面对梵净山,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占地约2万平方米,是普陀山上最大的寺庙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宝陀观音寺”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重建,并赐名为“普济禅寺”,沿用至今。普济寺全盛时期,住着上千名僧人。自宋代以来,它 非常清楚、大川普济、一山一宁、孚中怀信、潮音通旭、余振道苗恩慈等高僧已陆续进驻寺内。整个寺庙建在一个宽阔的山脉中、平地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是普陀山景区开发较早的区域。普济寺保存了宋代以来的经典、佛像、圣旨、龙袍、玉印以及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捐赠的珍贵文物现收藏于普陀山佛教博物馆。客房前挂的青铜云板重2000多斤,是康熙二十九年的(公元1690年)住持潮音募铸。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福赛吉被列为舟山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汉区142座重点寺院之一。这些年来,佛教协会对扶桑寺的各个寺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

扶桑寺的整体环境可分为寺外景观空间和寺内庭院空间两部分。寺外的景观空间以海印池为中心,周围有亭阁小桥佛塔。海印池占地约10,000平方米池上有三座桥,中间是平桥,北面是扶桑寺正门,南面是玉贝阁桥内有八角水阁,东有永寿桥,西有瑶池桥。在富赛基的建筑面积约为1.5万多平米,主体建筑依山而建,渐起平面布局采用中轴线六进左右对称的方式,南北各有一座主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方丈殿、内坛和两侧的普贤殿、文殊殿、地藏殿、普门殿、钟鼓楼以及堂、房间,大规模,结构良好。其中,扶桑寺的前厅(正山门—天王殿—圆通宝殿)是它崇拜的主要部分。

寺即山门,又名万寿御碑亭,中间有康熙“布多加山皇家普济寺纪念碑”东侧,竖明万历二十七年帝制“再赐藏经碑”雍正九年,西城立“专造南海普陀山普济、法雨二寺碑”国王庙里有四个天王、弥勒、韦陀的雕像都在1984年进行了重塑;天王庙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其中钟楼上还挂着一块清代嘉庆十二年铸造的石头(公元1807年)一口大铜钟重7000多斤。童渊珍宝馆是扶塞吉的主要大厅,单层重檐歇山顶“活大殿”可以容纳上千人而不觉得拥挤,大厅专用高度8.8米长的毗卢观音像悬挂在康熙三十八年的像顶上“普济群灵”牌匾两侧各有三十二尊观音像,大门西侧为关公像,东侧为韦陀像。

法雨寺

法雨寺又名后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庙,也是普陀山上等级最高的寺庙它位于前布沙北端西侧的桂峰山脚下,依山而建,成群登高,背靠金平山,面向前布沙,朝南,一面水,三面山,约2.8千米。法雨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总面积约3340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845平方米,殿宇庞大,有380多个大殿,沿中轴线由前向后分布,从天王殿开始、玉佛殿、九龙宝殿、从大雄宝殿到方丈宝殿,会成群登高。此外,龙风寺里还有柏树、古银杏等珍贵古树,二十四孝图、云龙游海天等石碑是普陀山特有的。1990年,法雨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国政府。2006年5月,法雨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雨寺宽200米,深235米,入口为一“海天佛国”石牌坊,东面有三个天后阁,你是法雨寺的大门,东面有三个开口、西、南面通向寺外的山林、法雨寺和寺前的香道。法雨寺庭院古木掩映,如今已有2米高、宽12.5米、有九条浮雕龙“九龙壁”法雨寺中间的天王庙,建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入门后,东边有钟楼,西边有鼓楼,都是双重檐。爬楼梯,一座建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玉佛殿,雍正年间改名玉贝殿,现供奉1989年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高仪.6米的玉佛。法雨寺的童渊殿是一个单层的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覆盖,它的高度是6.毗卢6米观音像,两边吉祥、龙女,后墙是观音岛大型彩塑,两侧十八罗汉此外,大殿外的石栅栏上还有明代的石雕“二十四孝图”法雨寺大雄宝殿里,供奉着集体的名字“三世佛”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消灾延寿同时,大雄宝殿的东殿设有“西方三圣”,西配殿为关帝。法雨寺还有一个藏经阁,以前是和尚 是尹光家的主人,但现在是了“印光法师纪念堂”

慧济寺

会稽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处的佛顶山上,也叫佛顶山寺它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庙,也是三个中最不受管制的一个始建于明朝初年,占地约1.3万平米,依山而建,浙东园林建筑风格,布局包括天王殿背面和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都在同一条平行线上,环抱左右厢房。此外,惠济寺西南还有世界罕见的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普陀鹅耳枥和浙江特有的珍稀树种新江木子就在寺后坡下。

进入山门后,有一个国王 这里供奉着四位天王、弥勒、韦陀 1984年,所有的雕像都被重新塑造,并雕刻了对面的照壁“南无观世音菩萨”大雄宝殿是惠济寺的主殿,供奉乔达摩悉达多,为僧人所创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毁于火,僧源法、元顺等人集资重建,和尚景山集资修建黄瓦。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两侧有阿难、迦叶;后面供“西方三圣”两旁左杨技观音、千手观音,右文殊、普贤菩萨;两边靠壁“二十诸天”好像是1983年重建的。正殿右侧的祠堂内有一尊圆明祖师雕像;壁间嵌有“历代佛祖像碑”,镌释迦佛、摩诃迦叶、阿难尊者、商那和修尊者、优婆毱多尊者、三十四尊半身像,包括尊贵的蒂托卡;楼上大北楼有一尊千手观音像。西边是观音殿,中间是一尊香樟木雕的金观音像;两壁之间,有历代名家所画的观音碑。东侧是佛经楼,楼下是法堂;从这里往东是方丈殿。正殿西侧是玉皇楼,楼下是客厅,东侧是地藏楼,用作出家 的房子此外,还有一个禅堂、云水堂、下斋堂、上斋堂等殿宇。东南院有钟楼和汉白玉荷塘,荷塘中竖立着一座建于1992年的汉白玉曲桥。

宝陀讲寺

宝陀讲经寺位于普陀山东北的龙头山脚下它位于甘旧址石湖沙的一座寺庙它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普陀山佛教协会建造的于2011年农历四月初八竣工开放由于其建筑规模和夫塞基、法雨寺堪比惠济寺,因此也被称为普陀山第四大寺。寺庙面向普陀海洋,背靠龙头山,左边是农村,右边是天柱山它依山而立,逐级递进,总面积约5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正面对墙、牌坊、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圆通宝殿、普门讲堂、天池石窟、大宝楼阁、戒坛殿、方丈殿、东西厢楼、斋堂、接待厅、宾客楼和其他单体建筑。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多采用北方明清宫廷风格,东西两侧建筑采用南方古建筑风格。

宝陀讲堂前,琉璃墙仿北京北海公园风格,镶嵌其上“福聚海无量”五字。广场正中三门四柱的京派牌楼,七色斗拱,黄龙盘卷,匾额“万国潮音”四个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院内钟鼓楼两层对称。第二个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的、韦驮、四大天王、八大神将。第三个童渊大厅是仿照北京的太和殿建造的。殿内三面汉白玉栏杆环绕,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藏式菩萨,两翼供奉观音三十二身,背上有岛观音雕塑。第四是普门报告厅,可容纳800人。第五天池石窟参照洛阳龙门石窟鲁舍那佛像雕刻,中间为阿弥陀佛像,两侧为观音菩萨像和大趋势菩萨像;两边还有四个天王的雕像,上面有一个仙女在天上跳舞。

第六重宝库,底层为智者大师纪念馆,二层为内院弥勒佛冠,三层为弥勒佛冠为佛像,四周为弥勒佛玉像,共计567尊。普门讲堂东侧是住持 在西北方有一个供僧侣受戒的圆形祭坛。

普门万佛宝塔

位于后山合兴村的普门万佛塔于2002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普陀山佛教协会正式动工兴建该项目于2007年6月完成其建筑包括万佛塔、塔院和附属用房、牌坊等。万佛塔是一座八角形的双檐楼阁,总高约70米,对角线长28米是清代官方仿古木塔,塔刹高10米,黄金打造。这座宝塔被白色大理石栏杆环绕着宝塔前有365级台阶,下面有一座9层楼.9米、宽11.五米三门四柱汉白玉牌坊。后塔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2011年5月10日举行了开园仪式里面有一个接待厅,其余都是客厅。

普门万佛塔一二层以夹胶彩色玻璃和彩绘铜装饰,塔内供奉10种观音造像。佛塔一楼观音像1547尊,二楼观音像1176尊,三楼观音像1176尊,四楼观音像1127尊,五楼观音像1127尊,六楼观音像937尊,七楼观音像805尊,八楼观音像805尊,九楼。每层还有一个观音,一共一万个。其中,第九层为银质雕像,主体雕像为金玉观音,一至四层为一系列青铜景泰蓝壁画。

不肯去观音院

拒绝去观音寺,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开始它建于1980年,是为了纪念华汇等人邀请观音造像的事迹它位于紫竹林景区西侧的阴超洞、大士桥、澹澹亭、紫竹林庵、周围排列着抗日石雕。2002年,普陀山佛教协会将其寺庙重建为唐风格的结构,有三个主要大厅专用于唐风格“不肯去观音”座像。殿之西侧建“中日友好三十三观音长廊”画廊布置模仿日本33座观音寺石雕大师的雕像。东面有一古洞,有潮汐声,洞脚插入海中洞穴的两个悬崖高约10米,深30多米。洞壁镌“潮音洞”三字。

南海观音禅林

南海观音禅林位于普陀山东南的龙湾山顶1994年,舟山市政府决定南海观音由普陀山佛教协会负责建设,并于1997年10月30日建成开园它的建筑雕塑风格是中国传统的,左边是一个西方的花园、紫竹禅林,右有南天门、短姑圣迹,乃“八吉祥六殊胜地”

南海观音禅林有一尊巨大的观音铜像,基本采用了海上漂浮的观音形象它已成为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现代金铜像的代表作,是普陀山观音信仰和观音文化的外显表达。南海观音像恰好是华汇 那年我们呆在一起“不肯去观音”的龙湾岗墩。铜像高18米,莲台高2米,净高20米基座有双厅,与铜像融为一体基座高13米,总高33米;该雕像是由96件仿金铜通过精密焊接和铸造,和6500克的佛 s面金溶解,重70多吨。莲花座下有两个方厅,外墙用灰白色细磨花岗岩装饰,正面和两侧的红铜拱门上雕刻着各种花卉图案。

南海观音像前的礼佛广场位于山顶,面朝东海,面积约500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牌坊、碑刻和廊坊;立佛广场三面被灰白色细磨花岗岩栏杆环绕,广场前有两座桥台。大殿底层功德殿大柱上有观音、文殊、梵王、舞乐飞天等铜雕;大厅两边还饰有“蓝公护法”飞沙填岙”等四个巨型黄杨木雕;南墙饰“朝阳涌日”莲池夜月”两个巨大的彩色玉雕;捐款信的名字刻在北墙之间。

隐秀讲院

尹秀讲堂,原名尹秀寺,与百花、海岸、净土、磐陀、梅福诸庵并称“前山六大房”位于百花山南麓玉华坳,坐北朝南,占地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15平方米,普陀山佛教文化院就在其中。

据民国《普陀洛迦新志》年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主管普陀寺建设的官员张遂,为褒扬山僧如修禅师的辛苦,与徐坚 这里建了一座庙,并有碑文“隐秀”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在此寺养源的禅师季同成为普陀寺方丈,弟子广获褒奖、广盛、续昌等集资重建;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把和尚搬到内地,寺庙就荒废了;禁令二十三年后,广钧等人的普教率众归山复兴家园,大雄宝殿大悲亭重建后,规制盛行;同治年间毁于火,僧宝树、张龙去福建筹款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僧人实现了修行、道明等居之;1994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恢复重建;1997年,国王庙被拆除重建、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宿舍及附属房间112间,2000年建成。

尹秀讲堂面对鱼化坳,周围植被茂密、黄檀、樟树、朴树等古树成林,建筑掩映在密林中,房屋亭台楼阁玲珑剔透“佛教精品寺院”之称。天王殿是为模仿清朝雍和宫的韦陀而建的、弥勒及四天王像。大雄宝殿是供奉毗卢禅那佛的(法身)卢舍那佛(报身)释迦牟尼佛(应身),合称“三身佛”两边有模仿宋代十二轮的菩萨雕像,后面是模仿水月观音的壁画。《乾隆大藏经》存放在藏经楼、巨幅唐卡等藏品。

观音古洞

观音古洞,位于梅岑山西麓的陡坡之间,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于200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被称为盘陀石沿山。明朝万历年间,僧人开始在此结称“古梅岑”观音洞的正面是寺庙围墙上的一个开口面对洞穴的是一根上下相连的巨大石柱,可以将石柱围起来崇拜必须从左边进入,在右边绕一圈后从右边出来。这是因为在早期佛教中,绕佛往右意味着尊敬。在正对洞口的中柱一侧,有一尊观音石像,香案摆放洞北端的石壁上还有一尊石像,洞内壁也保持着岩石的质感。洞顶的累石中嵌有古树,是高僧寿野于1997年所写“大士重现”等摩崖石刻。观音洞上方有一巨石,山上可俯瞰莲花海洋,巨石旁有极乐阁,游人可在此驻足歇息,仰视。从极乐阁到观音洞是一条狭窄的山林香路。

从观音洞和观音洞的关系来看,观音洞是附属于寺庙的洞穴。寺内有80座寺庙,建筑面积约2828.6平方米。受地形限制,寺庙正殿面向西北,正面与观音洞相通、斋堂、廖芳形成一个中央庭院,观音洞面向西南,童渊堂和斋堂的中轴线是寺庙的主轴,观音洞和廖芳形成副轴。观音洞庙的建筑形式是一把弯曲的尺子,整个寺庙依山而建,桥台上下三层,错落有致。在庙前的甬道壁上有一个照壁,上面刻着“南无观世音菩萨”七个大字。东侧为童渊珍宝馆,两檐垂直相连,有泥塑和一尊金观音像,两侧有吉祥图案、龙女;两边“二十四圆通”菩萨座像。后殿是佛堂“西方三圣”立像。西侧为斋堂、香积厨;在南缘的悬崖上建有一排楼房,用作寮屋和客房。

梵音古洞

梵音古洞,原名梵音洞庵,又称古洞“两洞潮声”普陀十二景之一,位于普陀山的最东端,顾青基地的最东端,其上建有占生亭。洞壁高80余米,宽仅2至4米两堵墙很陡,像门一样对着,一块巨石嵌在里面山洞变幻莫测,据说是大士出现的地方。梵音古洞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于2008年。

进入山门后,有回廊和折叠的隧道。根据山门隧道间的墙壁“南无观世音菩萨”七个大字。隧道壁上对称布置花坛。有两个大厅和露台,有雕刻的石阶。第一重楼有东西厢房6栋,用作僧舍小屋、客房和库房。西楼后有3座罗汉殿,殿内供奉着500尊雕花镀金的罗汉像。第二观音殿3座,供奉泥塑观音像和镀金鱼。梵音洞正殿入口碑文“梵音嘹亮”正殿东南角靠海,是梵文古洞。崖间有“梵音洞”三字石刻。

善财古洞

山菜古洞位于岛东青古雷西北麓。根据《普陀洛迦新志》等民国时期的记载,山菜古洞原为毛鹏,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但民国初年仍有,新中国成立后被毁。帐篷边上的洞里凿出一尊高1的雕像.2米老佛,因为洞外到处都是藤蔓,佛像依然存在。1980年,信徒们发现这尊雕像居然完好无损,认为它有魔力,烧香祭祀,成为自发祈祷的场所。中共中央办公厅,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善财洞划归普陀山佛教协会管理使用。1988年,佛教协会在原毛鹏基地修建了一座寺院。

山财洞东侧建有三座观音殿,内有樟木雕刻贴金柳瓶的观音像,两侧为山财龙女像;在西边,有一尊观音像;两边排列着53个画框,木刻有53个吉祥男孩的故事。正殿的东翼被用作仓库僧 s小屋。山才洞寺被山才洞环绕,依山势呈弧形。山财洞位于山财洞西侧,与正殿一墙之隔这个洞穴的形状像一条龙的头,洞口是一条龙 的口,洞穴中一块凸起的岩石像一条龙 洞穴顶部的两块石头像龙一样上升杏黄色的篱笆像一条龙蜿蜒曲折的身体;洞高4米,宽4.5米,纵深1.5米;洞的东侧靠着墙,洞的中间有一块巨石把洞分成两部分,但这块石头与洞顶并不相连;洞内墙壁上,是原来的阿弥陀佛像,两边,是新的菩萨像和观音菩萨像。佛像前突出一块岩石,看起来像一张书桌。洞内石台由当代香港居士题写,左右各有一个小香台和一尊佛像。山菜洞外,当代建造的石栏杆引导香客从右侧进入、左侧出洞。山彩洞后洞周有曲折的空间,有古山茶花自然分布、朴树等珍稀树种。此外,山菜洞又叫山菜洞,因其西北面峭壁陡峭,松柏起伏,鹰隼出没“老鹰窝”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

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位于海印池的东南部,在多宝塔的院子里,毗邻福寿寺其前身是岳灵寺普陀山文物博物馆。普陀山佛教博物馆于2007年9月20日启动主体工程建设,2009年完成主体工程验收2010年,完成了室内装修配套工程和新馆的设计美国文物展,最终于2011年11月25日开幕。新楼仿宋代建筑,分上下两层,总高约10.8米,宽46米,深45米.2米,建筑面积约3477平方米。

博物馆主要承担收藏、保护和展示功能,共有1200多件佛教文物,包括各种金器、玉、青铜佛像,名人书画、各类经典藏品共分7个展厅,其中地下3个展厅,地上4个展厅,中间2个分馆。一尊净高1的雕像供奉在前厅的中间墙架上.58米、厚35厘米、重达800多公斤的十八臂玉观音,是用整块白色和绿色的玉石雕刻而成的,每块玉石上都有观音像和观音像s 18手握珍宝。

第一展厅为“普陀山佛教历史馆”位于入口大厅的左侧,展出了51件文物。第二展厅为“普陀山佛教仪器陈列馆”位于底层大厅的后面,有55件文物展出。第三展厅为“普陀山文物精品馆”位于底层大厅右侧,展出38件文物。第四展厅为“普陀山佛像精品展厅”,位于上层楼梯的左侧,展示佛像、共有44位菩萨。第五展厅为“历代普陀山书法精品馆”,位于大堂左后方,展出33幅书法作品。第六展厅为“普陀山历代佛画精品馆”位于上层大厅的右侧,展出了22幅精美的佛教绘画。第七展厅为“普陀山历代绘画精品馆”位于上层大厅的左侧,展出了33幅画作。

开发保护

开发

1924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公布普陀山为省内规划风景名胜区之一,标志着政府作为主力军参与了普陀山的开发,也标志着普陀山勘探阶段的结束和开发阶段的正式开始。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普陀山旅游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开始,主要标志是普陀山游客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舟山的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普陀山作为舟山旅游的标志性景点,自然也随之崛起。尤其是1982年普陀山成为中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后,来普陀山旅游的人数开始逐年增加。自此,2007年,经中国国家旅游局批准,普陀山正式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调查考察、度假人数与日俱增,游客增长速度再上新台阶。2011年6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后,普陀山成为舟山旅游的重要窗口,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配套设施建设

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游客的增加上,还体现在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配套产业上、设施的发展中。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普陀山管理局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从1995年到2009年的15年间,普陀山先后投入5亿多元改善供水供电、邮电通讯、道路、停车场、一批环卫设施和景区经济、旅游环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也完成了景点和步道的建设、游客中心建设、游客公共休息设施等旅游设施和普陀山剧院等文化项目建设。景区内外交通方面,普陀山于1992年建成环岛公路,形成全山公路网,各景区交通四通八达;住宿方面,建普陀山酒店、宝陀饭店、息耒小庄等中、高档酒店和招待所,除了农家乐、个体客栈、寺庙等,共230多间住宿。避暑、度假、疗养、考察、交流、写生、影视摄制、民俗等项目也成为普陀山新的旅游项目。此外,随着2010年宁波舟山大桥正式通车,舟山进入了大桥经济时代,更加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普陀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交通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发展,普陀山 以工业文化为代表的美国软实力也在迅速提升。普陀山始终把“旅游文化先行”这一理念贯穿于景区的整体规划,重点是观音香火的使用活动、朝圣旅游产品、《普陀山观音文化》等图书资料、佛教论坛和其他媒体,以促进佛教文化。2006年世界佛教论坛、2016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在舟山召开无论是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普陀山佛教文化,还是逐渐与国际接轨的普陀山海岛旅游文化,都为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普陀山多年来定期举行观音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巩固了普陀山“文化名山”的地位。除了传统的观音节和南海观音节,普陀山也策划举办“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普陀山之春”杯网络小姐大赛、莲花洋休闲节”等新型旅游活动。此外,普陀山还通过佛教景区的建设,强化山中寺庙、宝塔等的建造投入巨资进行修复、许多著名的寺庙和旅游景点已经开放和建设,以增加普陀山的数量“佛国”氛围。在海岛旅游开发方面,普陀山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开辟了百步沙、千步沙、朝阳洞、潮音洞、心字石、一叶扁舟石、炼丹洞、观音古洞等海岛旅游景点和娱乐项目,并利用其海鲜资源和海岛民俗风情,修建了沙滩,开辟了一系列海洋旅游娱乐项目。

保护

生态环境整治

随着普陀山“佛教圣地”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对百步沙等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挑战、沿着千布沙的栈道,发现了许多游客踩踏的痕迹,植被也被破坏;普济寺、法鱼寺附近池塘水质污染严重,垃圾漂浮,影响景观;去西天景区的路上可以看到白色的垃圾。此外,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普陀山从事旅游,其不正当的经营行为也对普陀山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普陀山开始重视景区生态环境的整治,倡导绿色旅游理念,开展生态景区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这期间普陀山在防火、沙景管理、空气、水质量管理、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植被保护、园林绿化建设等环境卫生保护和管理取得较大成绩,推动了景区生态建设步伐。特别是在园林绿化建设上,从2002年开始,普陀山景区加大了绿化投入,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种植林木、引进名贵花木、新草坪等措施使普陀山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达到80%以上。2008年5月,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浙江省人大通过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律法规为更好地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提供了依据。

2020年左右,普陀山—朱家尖岛管理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成立“普陀山森林生态站”围绕海岛森林特殊需求和景区景观建设需要,开展退化松林生态修复、林相改造、植被优化等恢复生态学的应用研究;管委会还成立了专门的保护工作小组,推进普陀山古树名木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普陀山珍稀植物保护基地建设,制定濒危植物抢救方案、划出栖息地、建立保护区等实施保护,对珍稀植物实施移植繁殖、繁殖是在春秋两季播种进行的到2022年,建立古树自然群落保护区8万平方米,建成普陀鲤鱼回归林3处,复壮古树200余株,培育珍稀植物4000余株;管委会也是以日照为基地、气候和环境条件,利用人工生态演替和植物季节变化,开展山林化“彩化”植被恢复和海岸疏伐和抚育到2022年,计划每年实施山林“彩化”100亩(约6.67万平方米)

文物保护

普陀山非常重视文物保护,2020年前会有福赛基、法雨寺、多宝塔、珞珈山灯塔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陀山人文景观、短姑道头、阴超洞摩崖石刻等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4年福赛吉被列为舟山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中国汉族地区142座重点寺院之一这些年来,佛教协会对扶桑寺的各个寺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缮。

从1983年开始,普陀山佛教协会对法雨寺进行了全面修复,重新塑造了佛像,并对九龙堂进行了大修;同年,中国国务院第60号文件将乐法域寺列为汉族地区142座重点开放寺庙之一。1990年,法雨寺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国政府。2006年5月,法雨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济寺于1979年10月由普陀山佛教协会接管,同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开始全面修复;1983年,中国国务院60号文件将惠济寺列为汉族地区142座重点寺庙之一;198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将惠济寺划归普陀山佛教协会管理保护。

此外,普陀山紫竹林景区“观音跳”,西天景区的“观音洞”,以及普陀山“梵音洞”短姑道头”它们都被人民日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8年。

景区荣誉

1982年,普陀山被国务院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6月,普陀山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7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普陀山正式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