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蛇雕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3-05-05 17:16 最新历史版本 7584 1 6 修正错误
  返回词条

蛇雕

蛇雕(学名:Spilornis cheela)共有21个亚种。全长61-73 cm,大中型鹰。头顶有黑白相间的圆羽冠,覆盖背部。上半身深棕色,下半身卡其色,带下巴、喉部有深褐色细条纹,腹部有黑白相间的虫眼斑。飞羽为深褐色,末端有白色羽毛;尾巴是黑色的,中间有一个宽的浅棕色斑点:尾下覆羽白色。喙灰绿色,蜡膜黄色。鞑靼和脚趾是黄色的,爪子是黑色的。

多成对活动。生活在深山密林中,喜欢在林地和林缘活动,在天空中盘旋飞翔,发出呼啸的声音。以蛇、蛙、蜥蜴以老鼠和鸟为食、螃蟹和其他甲壳类动物。用树枝在高高的树上筑巢。每年3-5月繁殖,产卵1枚,卵色为乳白色或黄白色混红棕色色斑。在一棵大树上筑巢,用树枝搭建一个平台巢,里面铺上绿叶。以小型两栖类、爬行动物和鸟类以此为食。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目录

形态特征

蛇雕额头白,头黑,羽底白;后枕骨有一个大而突出的黑色羽冠,通常呈扇形展开,上面有白色的横斑。上体为灰褐色至深褐色,羽缘窄白色或浅棕黄色尾部被白色尖端覆盖,尾部为黑色,中央横带宽白色或灰白色,尖端窄白色翅膀微覆褐色或深褐色羽毛,有白色斑点黑色飞羽白色末端斑点和浅褐色横斑。喉部和胸部呈灰褐色或黑色,有浅色或深色的虫蛀斑;下半身其余部分为灰黄色或褐色,带有丰富的白色圆形斑点。翅膀下的羽毛和腋窝羽皮是黄褐色的,也有白色圆圈的斑点。

年轻的鸟 头部和冠部是白色的,尖端是黑色的,眼睛是黑色的,背部是深褐色的,还有白色的斑点。下半身为白色,喉部和胸部有深色羽轴纹,被覆盖的腿羽有横斑,尾部为灰色,有两个宽阔的黑色横斑和黑色尾斑。

虹膜黄色,口部蓝灰色,先端深色,蜡膜铅灰色或黄色,跗骨外露,鳞片呈网状,黄色,趾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150-1700g;体长590-640mm;口峰46毫米,30-43mm;翅膀440毫米,415-435mm;尾部275毫米,250-290mm;跖骨59毫米,89-100mm (海南亚种)

栖息环境

蛇雕栖息和活动于山地森林和沿其边缘的开阔地带,单独或成对活动。经常在天上飞来飞去盘旋,落地的时候经常栖息在空旷地带的枯树顶枝上。

生活习性

飞行时,我们往往选择晴朗的天气,单个或小群体随着上升的热气流旋入空中展开翅膀翱翔此时,在微微前倾的宽长翅膀下,一条白色的横带清晰明显,并发出响亮而悠长的哨声“忽溜.忽溜.,这是字段标识的主要特征。天气不好时,它们很少活动,经常停下来住在枯树或密林里。

叫声凄凉。主要以各种蛇为食,也吃蜥蜴、蛙、鼠类、鸟类和甲壳动物。蛇雕是一种珍贵的大型猛禽,春天是蛇雕孵蛋抱窝的季节。蛇很难捕捉,因为它们的身体很细长、滑滑的,不容易抓住,而且抓住一部分后,蛇的其他部分会依次缠绕,其巨大的缠绕往往会让冒险者窒息而死。如果是毒蛇,它也有一对无法抗拒的毒牙,让很多攻击者望而却步,所以动物以蛇为食的情况很少见。蛇雕的跗骨上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像小盾牌一样紧密相连,抵御蛇牙的攻击;它宽大的翅膀和身上丰富的羽毛也能阻止蛇的攻击;它的脚趾又粗又短,可以牢牢抓住滑滑的蛇 并使其难以逃脱。所以当蛇被捕获后,很难对蛇雕进行反击,这也是蛇雕能成为捕蛇高手的主要原因。

蛇雕捉蛇,吃蛇的方式很奇怪。。许多较大的蛇没有不要向他们屈膝它们经常疯狂地翻滚扭动,试图将自己可活动的身体缠绕在蛇雕的身体或翅膀上。蛇雕不慌不忙,一边继续抓着蛇 它一边拍打着翅膀,一边不时地甩开蛇 的反击。当蛇逐渐失去进行激烈反抗的能力时,它开始吞咽。

因为大部分的蛇都是被抓后吞下去的,不需要撕扯,所以蛇雕的嘴没有其他猛禽那么发达。但是它的颚部肌肉非常强壮,可以咬人的头,然后吞下它,然后是蛇 的身体,最后是蛇 的尾巴。在哺育幼鸟的季节,成年鸟不会不要在抓到蛇后把它们都吞下去他们经常离开蛇 这样当它们返回巢穴时,雏鸟可以抓住这条尾巴,然后拉出整条蛇 吃的身体。

蛇雕吞下蛇后,往往会停下来,休息一下,同时做出一个很奇怪的动作:首先对着太阳的方向,不断挺胸抬头,目光呆滞地盯着太阳,就像人吃饭时窒息的表情。这是因为蛇雕为了抵抗吞咽后未完全死亡的蛇身的扭动,同时扩张气管而不被窒息,不得不昂起头,挺起胸膛。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在森林中高大的树枝上筑巢。巢由枯枝组成,呈圆盘状,每个巢产一枚卵,白色、带红色斑点,卵大小为66.3-73.1mm×54-58.2mm,雌鸟孵蛋35天。幼雏晚熟,被父母抚养60天左右才会飞。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未接近脆弱濒危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分布面积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和分布区域呈碎片化)种群趋势稳定,因此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包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没有危险(LC)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