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吸引力 10 强城市
中国人才吸引力10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和长沙其中京沪深居前三。分地区看,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战略定位,东部城市人才持续集聚,共有7座上榜,中部有武汉和长沙上榜,西部仅有成都榜上有名。
北上广咱们就不比了,看看排名第五到第十位的是二线城市。
杭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始终为正且逐年攀升,人才吸引力排名稳居第五位,主要原因是杭州电商等产业发展迅速且平均薪酬超越广州在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
成都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六位。2017-2021年成都人才净流入呈现由负转正的趋势,主要原因是成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产业发达,并且“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苏州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七位。2017-2021年苏州人才净流入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苏州经济实力雄厚、2021年GDP增速位列重点城市之首,同时离上海最近、区位优势明显。
南京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八位。2017-2021年南京人才净流入始终为正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且南京“宁聚计划”实施、落户政策宽松。
武汉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九位。2017-2021年武汉人才净流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学子留汉”政策实施效果好,落户门槛宽松。
长沙人才吸引力排名第十位。2017-2021年长沙人才净流入占比较稳定,人才流入的主要原因是长沙生活成本低、文娱产业繁荣。
网友弗兰克扬这样说:
这个前十的排名,基本上也是经济实力的排名,也基本对应了这座城市能够提供的高薪岗位数量的排名。
众所周知,排在前面的城市,房价也基本上是在前面的,可依然能吸引最多的人才,说到底还是因为,虽然房价高,但他们能提供的高薪岗位也多。
前一段时间,跟朋友聊今年年后各大城市,不同定位的人群,买房上车的价位时。
都一致认为,虽然上海在数据上不是房价最高的,但是上海的买房上车起步线,基本上已经跨到了五百万了,如果你买房的总价预算低于五百万,那就跟市区无缘了,或者说在市区已经淘不到太好的房子了,只能去郊区卫星城看看了。
说到这里,就有朋友说,这么贵,那人才还会来上海嘛,来了也留不下,还来个屁啊!
可是事实上,上海也是提供高薪岗位最多的城市,你不深入了解一下,你永远不知道,有些人的收入有多高。
比如今年跟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聊天,无意中就聊到了买房问题,结果一张嘴,就暴露了收入水平,说自己在三年内大概能凑够五百多万的首付,月供三四万压力也不算大,不知道到底要买哪个价位的房子。
而这情况到了广州,基本上打个五六折就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了。
但广州的房价也等比便宜了很多,在广州,你没钱,你拿着总价一百多万的预算,也可以去增城从化花都考虑上车,而且这些地方都有地铁帮你一早进城上班。
你有点钱,也可以拿着三四百万的预算在市内六区多看看,多挑挑,总能挑到满意的房子。
你如果有上海起步的五六百万的预算,那就直接跨到很多刚改人群的水平了。
这就是现实,房价低,但收入也等比下降得厉害,广州一度被称作屌 丝之城,就是因为不仅工资不如京沪,跟深圳比,也是差了一截。
但好在,广州有大把城中村和郊区远大新来容纳囊中羞涩的打工人。
所以,吸引人才,本质上还是看你能提供多少高薪就业岗位,同样进厂打螺丝,如果一个地区普遍能给到六七千的收入,而一个地方只能给到三四千,那必然是高薪地区虹吸低薪地区的劳动力,但好在,这样明显高薪的岗位并不多,并不是人人都能去特斯拉月薪一万当普工。
网友李的摸鱼日记这样说:
人才吸引的目标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在乎首付和后续贷款也。
不过逃离了这个框架,我们确实可以聊聊,到底如何才能提升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第一个就是生活的舒适度问题,现在有一个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年轻的人,越来越不相信先苦后甜的故事蓝本了,95后和00后的人才可能更需要给他五年内有过上舒适生活的希望。否则很难通过-个许诺未来的空头支票把人留住了。这一方面大城市本来是很有优势的,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但问题在于很多大城市的房价给人留下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些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压力过大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关注,或者说房价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他们可能会选择离开。因此,各大城市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把房价控制在当地工资可以购买的范围内,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且更应该设计在眼下的,人们可以拿到手里的利益。
第二个是教育和医疗问题。这个也是新时代年轻人们考虑的更深刻的地方。而且,这一批年轻人可能越来越重视医疗,毕竟很多人经历了卷的年代,更希望家人和自己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而不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更多地投入到卷王的行列当中去
其实医疗问题,往往和具体的工作有关,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是去体制内或者事业单位中的,他们更多的选择是私企或者自己创业,那么如何为这些大多数的年轻人设计医疗保障,就是一个很切实的问题。
其实年轻人综合来说,要求的不多,仅仅是幸福地生活的权利,而且中国很大,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曾经年少这样表达自己观点:
把长沙换成重庆,这十个城市就是中国城市经济十强,充分说明吸引人才加入的第一要素:经济水平要好。
经济水平好,就业机会就多,人才加入的意愿就强,因此形成良性循环。
在综合实力比较固定的前提下,争取人才加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城市宣传。
中国十大城市加长沙,个顶个的都是网红城市,无论你身处何方,刷抖音都很容易刷到。
很多大学生就是因为城市宣传的吸引力来到这个城市就业生活。
这一点北方各大城市有喜有忧。
西安的城市宣传做的非常好,大唐不夜城、西安古城墙、秦始皇兵马俑深入人心,成功扭转了西北没有好城市的刻板印象。
一季度,西安的GDP排名全国第18,实际增速在各主要城市中排第一,增长了7.6%。
长此以往,西安会越来越强。
郑州前几年的声浪非常强,网络上各种郑州与其他城市比较的声音,这也是郑州经济增长最顺利的时期,不断迈上新台阶。
但是前年的大雨和后来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影响比较大,郑州现在处于调整之中。
让人比较惋惜的是几个北方老牌城市:天津、沈阳、济南、青岛、石家庄。
天津自大爆炸之后一直走下坡路,政府也不重视城市宣传,在网络上看不到几条天津的好消息,少数几次上热榜都是“今年天津经济倒退多少”之类,整个城市印象缺乏向上的活力。
这种印象一形成,人才更不愿意往天津跑。
经济不行可以搞城市美誉度啊,天津租界这么好的资源居然没有搞成全国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实在不应该。
沈阳是共和国长子,东三省重地,依靠对俄贸易增长,会有一段好日子过。
济南身为第三大经济省份的省会,城市经济水平堪堪卡在全国第二十名,趵突泉、大明湖这种以前家喻户晓的景点宣传力度也不够,城市形象非常模糊。
青岛城市经济不错,市容风光也好,地理位置优越,可每次都是“青岛天价虾”上热搜,这对城市形象影响很大。
济南和青岛其实可以学淄博,找准机会一下打成网红城市,辅以各自本身的实力,重走西安的老路是很有可能的。
河北省会石家庄,在网络上竟然一点讨论热度都没有,实在是出人意料。
什么经济十强,什么高薪岗位多吸引人才,归根结底,人如潮水,随波逐流罢了,以政策为导向的人口流动而已,这局面被扭转也快了。
流量时代,媒体舆论就是武器,通过炒作实现人口引流
短视频是短平快的时代代表,降低社会思考深度和广度,强化炒作来观点输出。
从顶层设计“区域中心化”为核心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切都相应集中,驱赶人群集中到我设计的地区。
那这种“表面光鲜”的背后,到底多少真相,还被媒体舆论给分流走,不让人们知道?
总是想通过某种人为的手段,去控制一切,最后发现,从来就不会成功,人性的光辉必然会绽放出乎你意料的因素会一件一件的流出。
能把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干旱暴雨洪水瘟疫台风给洗成宜居,全球变暖因素就开始击破谎言,越是人口聚集,抵抗灾害风险力越差,越是区域中心,封控对经济打击越大.
和平年代,政策为第一人口导向,结果出来了压制一切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