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余秋雨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2-09-13 08:55 最新历史版本 237252 2 7 修正错误
上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余秋雨

余秋雨,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目录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学、培进中学至高中毕业。
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入学后以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为主。

工作经历

1971年9.13事件后,周恩来总理为抢救教育布置复课、编教材。从农场回上海后被分配到复旦大学鲁迅教材编写组,但自己择定的主要任务,是冒险潜入上海戏剧学院和复旦大学外文书库独自编写《世界戏剧学》,与当时以“革命样板戏”为旗号的极左文化专制对抗。
1985年2月由上海各大学的学术前辈王元化、蒋孔阳、伍蠡甫等资深教授联名推荐,在没有担任过副教授的情况下直接晋升为正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3月,因国家文化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的三次民意测验中均名列第一,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主持工作一年后,即被文化部教育司表彰为“最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四名院长”之一。与此同时,又出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荣誉称号。
1998年6月,在新加坡召集规模盛大的“跨世纪文化对话”而震动华文世界。对话主角是四个华裔学者,除首席余秋雨教授外,还有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威斯康辛大学的高希均教授和艺术家陈瑞献。余秋雨的演讲题目是《第四座桥》。
从2000年开始,由于环球考察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国内某些媒体为了追求“逆反刺激”的市场效应发起大规模诽谤。先由北京大学一个学生误信了一个上海文人的传言进行颠倒批判,即把周恩来总理为了抢救教育而布置的教材编写组说成是“文革写作组”,并误植了那个上海文人自己参与的笔名“石一歌”。由此,形成十余年没有实际证据支撑的批判大潮。据杨长勋教授统计,诽谤文章多达一千八百多篇。余秋雨先生对此没有作任何反驳和回击,他说:“马行千里,不洗尘沙。”直到十二年后,诽谤消退,才写作《“石一歌”事件》一文予以说明。
2004年3月,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设计、研讨和审核。2004年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文化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2005年4月应邀赴美国巡回演讲:
1)4月9日讲《中国文化的困境和出路》(在纽约大学亨特学院);
2)4月10日讲《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所在》(在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3)4月12日上午讲《空间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在马里兰大学);
4)4月12日下午讲《君子的脚步》(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
5)4月13日讲《时间意义上中华文化》(在耶鲁大学);
6)4月15日讲《中国文化所追求的集体人格》(在哈佛大学)
7)4月17日讲《中华文化的三大优势和四大泥潭》(在休斯顿美南华文写作协会)。
2005年7月20日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利玛窦的结论》,论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威胁论”。
2005年——2008年,被香港浸会大学聘请为“健全人格教育奠基教授”,每年在香港工作时间不低于半年。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此前上海教育系统仅有一所“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决定为“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赠建办公小楼。
2010年4月30日接受澳门科技大学任命,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宣布在任期间将每年五十万元港元年薪全数捐献,作为设计艺术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奖学金。
2010年5月21日联合国自成立以来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发布仪式的主要环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与余秋雨先生进行一场对话。余秋雨在对话中发言的标题为《驳“文明冲突论”》。
2012年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秋雨书院”,任院长。该书院是一个培养博士生的高层教学机构,现培养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一,中国文化史专业;二,中国艺术史专业。
2013年10月18日下午,再度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演讲《中华文化为何长寿》,第一次从文化上质疑“中国崩溃论”,当天联合国网站将此演讲列为第一要闻。
2013年10月20日,在纽约大学演讲《中国文脉简述》。
2015年3月,再度应邀在台湾各大城市进行“环岛巡回演讲”,自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到高雄市。双目失明的星云大师亲率僧侣团队到高雄车站迎接,给予了最高接待礼遇。这是余秋雨教授自1991年首度访问台湾后第四次大规模的环岛演讲。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和君子之道》。
2015年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
2016年9月9日,辞去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职务。被荣聘为澳门科技大学荣誉院长和特聘教授。
余秋雨余秋雨

写作经历

1977年——1985年投入重建当代文化的学术大潮,陆续出版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其中,独自在灾难时期开始编写的《世界戏剧学》,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全国在这一学科的唯一权威教材。
1989年——1991年,婉拒了升任几个省部级职位的征询,并开始向国家文化部递交辞去院长职务的报告。辞职报告先后共递交了23次,终于在1991年7月获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包括多种荣誉职务和挂名职务。辞职后,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当时确定的考察主题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在考察沿途所写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快速风靡全球华文读书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他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2014年4月《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发行。
2014年10月《秋雨合集》二十二卷出版发行。
2017年8月,《门孔》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9年4月,《雨夜短文》由天地社出版社出版。12月18日,参演的脱口秀节目《2020世界在望》首播。

社会活动

2021年4月20日,余秋雨通过抖音、西瓜视频分享自己的新作《老子通释》,传递老子的哲学智慧。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余秋雨与马兰
余秋雨与马兰
子马兰,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是迄今国内囊括舞台剧、电视剧全部最高奖项的唯一人;荣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纽约市文化局、美华协会联合颁发的“亚洲最佳艺术家终身成就奖”。马兰主要的舞台剧演出,大多由余秋雨亲自编剧。夫妻俩目前主要居住在上海。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书名
时间
类型
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1976
学术专著
戏剧理论史稿
1983
学术专著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1985
学术专著
戏剧审美心理学
学术专著
艺术创造工程
1987
文化苦旅
1992
散文集
余秋雨文选
1994
文集
秋雨散文
1994
散文集
文明的碎片
1994
学术专著
中华散文珍藏本—余秋雨卷
1995
山居笔记
1995
散文集
一个王朝的背影
1995
国际现代艺术辞典
1996
学术专著
信客
1996
散文集
余秋雨台湾演讲
1998
文集
当代散文精品1998
1998
散文集
霜天话语
1998
散文集
霜冷长河
1999
散文集
掩卷沉思
1999
散文集
千年一叹
2000
散文集
千禧之旅
2000
散文集
吴越之间
2001
散文集
从敦煌到平遥
2001
散文集
北方的遗迹
2001
散文集
行者无疆
2001
散文集
从都江堰到约麓山
2001
散文集
晨雨初听
2001
散文集
出走十五年
2002
散文集
藏着的中国
2002
散文集
借我一生
2004
散文集
非亚之旅
2004
散文集
心中之旅
2004
散文集
欧洲之旅
2004
散文集
中国之旅
2004
散文集
笛声何处
2004
散文集
艺术创造论
2005
论著
观众心理学
2005
论著
中国戏剧史
2006
论著
天涯故事
2006
散文集
千年庭院
2006
散文集
余秋雨人生哲言
2007
散文集
千年文化
2007
散文集
山河之书
2012
散文集
何谓文化
2012
散文集
中国文脉
2012-12
文化随笔
吾家小史
2013-6
随笔
君子之道
2014
论著
余秋雨学术六卷
2014
文集
秋雨合集
2014
冰河
2014
小说
北大授课
2014
文集
空岛
2015
小说
余秋雨墨迹—下集—译写经典
2015
论著
余秋雨墨迹—上集—落笔为碑
2015
论著
人生十二讲
2015
论著
选读余秋雨
2015
论著
余秋雨散文集
2016-1
文集
慢读秋雨
2017
论著
泥步修行
2017
论著
门孔
217
文集
古典今译
2018
论著
雨夜短文
2019
散文集
中国文化课
2019
散文集
文明之旅
2019
散文集

创作特点

第一,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一切能够用学术方式表达清楚的各种观念,他早已在几百万言的学术著作中说清楚。因此,他写散文,是要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赞扬他的那句话:“诗化地思索天下”。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
第二,余秋雨先生写作散文前已经有过深厚的人生体验。他出生在文化蕴藏深厚的乡村,经历过十年浩劫的家破人亡,又在灾难之后被推举为厅局级高校首长,还感受过辞职前后的苍茫心境,更是走遍了中国和世界,把这一切加在一起,他就深知中国的穴位何在。因此,他所选的写作题目,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这与一般的“名士散文”、“沙龙散文”、“小资散文”、“文艺散文”、“愤青散文”有极大的区别。
第三,余秋雨先生在小说、戏剧方面的创作,皈依的是欧洲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通俗象征主义”美学。诚如他在《冰河》的“自序”中所说:“为生命哲学披上通俗情节的外衣;为重构历史设计貌似历史的游戏”。更大胆的是,《空岛》的表层是历史纪实和悬疑推理,而内层却是“意义的彼岸”。这种“通俗象征主义”表现了高超的创作智慧,成功地把艰深的哲理化解在人人都能够接受的生动故事之中。

主题思想

理性回归
恢复理性精神、弘扬理性精神是新时期余秋雨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就是在继承传统散文“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张扬起理性的大旗,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直指未来,从而博得了众多读者的心理认同和回应,成为余秋雨笔下“精神道场”的基础。比如,《山居笔记》中借着“散文表述”的载体,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回到了文字叙述的空间;《十万进士》是体现余秋雨散文中理性精神的典型之作,在书中,余秋雨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给予了富于创见的文化新结论。崭新的叙述和文化认同,加上余秋雨将一种学精神的融入其中,这种富于激情的理性精神就产生了一种美学上的张力。
传统汰选
余秋雨认为,民族文化的伟大精髓在于它的凝聚力,余秋雨的散文处处显示着对这种凝聚力的追询。比如,《乡关何处》一篇从古人充满宇宙意识的超验之问起笔,落脚在散文的抒情主体对故乡一人生归途的探询。那个既遥远又切近,既身在其中而又无法完全进入的“乡关”。对于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包容性、多样性,余秋雨也给予了关注。余秋雨认为真正富有活力的文化尤其是学术文化往往是非官方性的。中国的学术文化,似乎总是在轮回中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文化产生于官方以外,官方先是压抑摧残,既而认识到其“实用价值”,便取来为己用,但不久便使其僵化乃至断气,只好再由其他官方的学术文化补充养分甚至取而代之,中国文化的这种运作机理给传统文人以中国式的悲剧定位,朱嘉及其学生之死便是典型的例子,但这也正给传统文人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和广阔的历史舞台,并由此建构起他们真正的文人品格。余秋雨正是通过对朱熹类型传统文人的赞扬,肯定了这一具有人类整遍意义的文化命运机理。
人格重塑
在余秋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人的品格,而传统文化的品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集结。在这个集结中,传统文人首先是作为知识集团所操纵的棋盘中的一粒粒棋子出现的。比如,《十万进士》令人信服地揭示出科举时代文人的既定命运,但更为重要的是造就附庸人格的并不是附庸人格的实质。科举制度的文化本质是要求士子与统治者以“道”相结合。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本质, 科举制度才能除附带造就一批屈服于“正统”的平庸官僚之外,更造就了一批以“道统”自任的文化名人。可惜的是,以“道统”自任的传统文化人往往不能与统治者的“道”相结合,成为统治者的“弃子”,由“弃子”而产生了中国独特的贬官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最常见也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传统文人的文化生命因贬官而受到了猛烈的挤压,由挤压而得到生命的激扬。在被贬的处境中,传统文人才能摆脱喧器与虚浮的生命状态,“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略,与自我对话”,以探讨生命的底蕴。余秋雨的散文如《十万进士》《苏东坡突田》《西湖梦》《柳仗柯》《流放者的土地》等以理性展示了传统文人由入仕而平庸的无奈和想象,照见了官格与文格的严重背离,同时也深情歌颂了那些因遭贬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价值的文化名人。这种对传统文化人格的观照为当代文人走出迷乱的困境、实现人格的重构提供了范例。
珍视文明
余秋雨认为,文明是克服了愚昧和野蛮之后达到的境界,是对前者的摆脱,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重复上演这个过程,总体的人类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中国人还是在于愚昧和野蛮作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正体现出文明的珍贵性。余秋雨认为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文化需要公开、透明、传播、共享、沟通、化解,文化要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就要能够克服障碍,只要能够跨越障碍的文化才能够像生命一样延续下去,才能够形成文明,余秋雨散文是通过深深思考后形成的喟叹,是对文化的尊重,对文明的向往,期待和呼喊。
忧患意识
余秋雨散文透露出的对文化的反思和忧患意识,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余秋雨具有文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并鲜明地体现在文章当中,在面对民族文化在多元冲击时的这种时代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更为明显,对文化的反思是余秋雨文章的一大值得探讨的主题,因此,余秋雨的散文多关于历史的探寻、访古寻古,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古文化深刻思考,短小精悍的文章中蕴含了文化内涵和思想力度。余秋雨在散文中强调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都需要进行反思,民族文化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反思进步的民族,才能继续生存繁衍。
艺术特色
结构艺术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善于挖掘山水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并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描写景物,同时通过集中简短的手法安排人物、描写故事。如余秋雨将《莫高窟》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叙述的手法通过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开凿时间阐述了莫高窟的由来,第二部分以历史为主线,描写了各个时代莫高窟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描写了莫高窟的价值,在最后作者提到虽然自己到了另一个佛教圣地,但心中仍想着莫高窟,体现了莫高窟对自己带来的震撼。
语言风格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多将描写、叙述以及议论等形式融汇贯通,通过旁征博引以及典雅敦厚的语言来描写景物,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变迁。例如收录于《文化苦旅》一书中的《三峡》,为了体现李白的诗情与人格,他引用了余光中《寻李白》的诗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短短几句便使读者看到一个豪情万丈的诗人,同时还引用郦道元的《水经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6个字便写出了三峡春冬季节的清荣峻茂,同时文中的对偶句与散文兼具,使文章充满节奏感。此外其在《苏东坡突围》中借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通过典雅绮丽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在被释放到黄州后生活的凄苦以及精神上的孤独。

获奖记录

▪ 2014    全国美术书籍金牛杯金奖(书法集)    (获奖)    
▪ 2010    台湾桂冠文学家奖(设立至今几十年只评出过五位)    (获奖)    
▪ 2006    全球数据测评系统推荐影响百年百位华人奖(获奖)    
▪ 2002    马来西亚最受欢迎华语作家奖(获奖)    
▪ 2002    台湾白金作家奖(获奖)    
▪ 2001    香港电台最受听众推荐奖(获奖)    
▪ 1998    北京《中关村》“最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奖(获奖)    
▪ 1997    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获奖)    
▪ 1995    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获奖)    
▪ 1993    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获奖)    
▪ 1992    中国出版奖(获奖)    
▪ 1991    上海优秀文学艺术奖(获奖)    
▪ 1986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获奖)    
▪ 1984    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获奖)    
2020年12月18日,位居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第351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