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主体专业在我校建立较早,1958年就开始招生“电厂热工专业”和“内燃机专业”本科生,“工程热物理专业”和“内燃机专业”1981年,第一批被授予硕士学位国务院授予的博士学位。50年来,通过几代教学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我院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经济发展。
学院简介
学院已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组成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能源和环境系统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热能动力工程”和“交通运输”3个本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该专业是国家级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热能工程专业学位授予点、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五大专业均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交通运输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设有“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研究流动站。 “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是“211工程”985”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和“热能工程”3个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环境热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能源碳减排技术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热交换、节能工程、工业生态、能源与环境四大山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本科生1068人,研究生148人本科生的培养,前三年以强化教学为主,第二年以专业实践和研究为主。研究生分布在各种特色实验中,开展科学和工程研究。
师资力量
学院专任教师中有25名教授19名博士生导师32名副教授和具有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一名杰出教授被选入教育部“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
科研成果
学院正在加强传热理论及应用、清洁燃烧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内燃机与新能源汽车、制冷及低温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此外,学院还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学技术研究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6项,山东大学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学院参与了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在软件方面,热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取得了重要进展。
学院文化
学院努力构建一个既能获得智力动力,又能保持愉悦心情的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和影响深远的科学研究,做出重要发现。
学院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中心任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工程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注重面向现代社会和新行业的学生、新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目标是在大工程理念的工程科学平台上,建设工程研究的智库,面向朝阳产业,致力于国家重大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合作战略
学院坚持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学者互访、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麻省理工学院、KTH皇家技术学院、香港大学、德国奥格斯堡的应用技术大学等海外著名研究机构、各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院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机制。研究生修1 2门、博士生采用31模式,即硕士生在学院学习1年,在瑞典学习2年,在瑞典学习3年,在学院学习1年。双方互相承认 s学分,考试合格后分别领取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学院还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留学生常年在热科学中心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