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滑稽戏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2023-08-17 10:30 历史版本1 345788 1 3 调整页面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滑稽戏

滑稽戏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发源于苏州地区,以江、浙、沪的城镇码头为传统的演出基地。 

目录

历史起源

上个世纪初,苏州籍作家徐半梅首创“趣剧”,人称“下笔皆滑稽,出口尽诙谐 ”,被誉为“东方卓别林”。同时代的苏州曲艺家王无能创造了独脚戏,极大丰富了趣剧的滑稽表演手段,使独幕滑稽小戏迅速发展成为多幕的中型或大型滑稽戏剧。解放前后,苏州滑稽戏艺术家张幻尔、张冶儿、方笑笑等各树一帜,形成了苏式滑稽戏支流,并于五十年代合并于苏州市滑稽剧团。

春秋时期的“俳优”可谓“滑稽”的萌芽。《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滑稽”一词的最早记载。后历经唐参军戏、宋杂剧、明昆剧净丑角色的表演得以不断发展,在近代迅速成熟成为独立剧种。

艺术特征

以苏州方言为舞台语音,综合苏州地区的独脚戏、滩簧、双簧、隔壁戏、小热昏、民间小调等多种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而成。近代又吸收了文明戏的某些结构方式,基本元素是“滑稽”。以讽刺为己任,以致笑为手段,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编剧、导演、舞美、作曲、表演机制,积累了一大批反映古代、近代和当代市民生活的剧目。苏式滑稽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说、噱、做、唱。通过铺设和释放包袱、利用吴地方言俗语的幽默,以及外地方言与吴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造成的误会,触发笑机,并在笑声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

获奖记录

20世纪80-90年代,《一二三起步走》《快活的黄帽子》《小小得月楼》等一系列优秀剧目多次荣获大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