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古冰川
达古冰川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鲁花镇马桥,旅游面积210平方公里它是一个高原气候区,有13个现代冰川和6个冰区.04平方公里,拥有金丝猴海、泽娜措、达古湖、情人滩、著名的自然风光,如罗吉斯。它是中国青藏高原最东缘最接近大都市的现代山地冰川。走进远古、探古溯源,'达古冰山'因此得名。
达古冰川有两个公园,达古冰川公园和卡龙沟公园:达古冰川公园冰川遗迹丰富,卡龙沟公园地貌类型丰富。达古冰川公园占地33平方公里,是现代冰川的集合、古冰川地貌、红色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园内有丰富类型的古冰川遗迹公园内的现代冰川是青藏高原东部小型山地冰川的典型代表,公园内冰川遗迹类型丰富,冰川侵蚀地貌多样。卡龙沟公园占地18平方公里,在中国的意思是“花海沟”区内有大规模的喀斯特钙华景观,其不同的地貌类型是横断山区高山喀斯特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评定达古冰川景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18年,达古冰川获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2022年,达古冰川被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
形成原因 编辑本段
达古冰川位于四川西部高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藏—三江造山系(VII)巴颜喀拉地块(VII-1)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VII-1-2),位于松潘—毛文巴彦喀拉茂地槽褶皱带甘孜地槽褶皱系—丹巴地背斜。黑水褶皱束受制于秦岭的带状构造、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康藏巨型“歹”锯齿形构造对三大系统的严格控制可分为南部弧形构造和北部弧形构造“山”字形构造了两个主要部分和附属迹组。受三叠纪末印支地槽恢复褶皱造山运动发展的制约,出露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出露地层均表现出沉积变质特征,区内出露地层及岩性较为简单。其地层划分属于玛多巴颜喀拉地层区-马尔康地区的地层划分为金川群,主要为上三叠统两河口组(Tlh)侏倭组(Tzw)中三叠统西康群杂谷脑组下段(Tz 1)河谷地区分布着第四纪地层。
自然地理 编辑本段
位置
达古冰川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境内,旅游区面积210平方公里,风景保护区面积632平方公里,海拔3800米-5100米。地理坐标是102° 41′12″~103°21′57″北纬32度11分′29″~32°25′35″
气候
达古冰川地处高原气候区,旱季雨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5°C。春天观山花、秋天观彩林、夏天观冰川、冬天观雪景”是达古冰川最显著的特征。达古冰川具有发展冰雪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每年有十个月的冰雪覆盖期和八个月的最佳冰雪享受期每年10月开始陆续开展冰雪旅游活动,时间可持续到次年7月。
地质
达古冰川的地质构造多为中小型构造,包括“X”节理组、褶皱、主要景观如阿莱萨的断捆。达古冰川地质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缘邛崃山北部它是一个高山峡谷地带,从青藏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西部是典型的冰川地貌和地表钙华堆积地貌。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可分为 3 大类8 小类和 103356小类。
地貌
达古冰川的主要类型是地貌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构造有三种类型,包括1-以12号冰斗群为代表的冰川刨削景观,以红柳滩冰川气泡群为代表的冰川堆积景观。达古冰川公园内有多种类型的冰川遗迹、典型特征,既有现代冰川,又有古冰川地貌,是亚洲最东端极其重要的冰川区和中国海洋冰川最发达的地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区内分布着众多大规模的喀斯特钙化景观,是横断山区高山喀斯特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古冰川是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的最东端、第四纪冰川末期,是现代山地冰川的中心区之一,也是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
海拔
就冰川而言,世界上大多数冰川分布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如5000-8000米以上的地区,而黑水县海拔只有2350米,达古冰川海拔只有3000米-5000米;冰川不存在全年都不会融化,全年的温度都需要在零度以下-大概在40摄氏度左右,黑水县的气温一般在零下14摄氏度左右无论从海拔还是温度的角度来看,达古冰川的形成和保存都非常罕见。同时,冰川的形状大多是垂直无序的,而达古冰川是分层有序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生物
达古冰川独特的地形和气候为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条件。大沽冰山风景区又名三大沽自然保护区,2003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1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两种单子叶草红色绿绒蒿、四川红杉、桃儿七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多种重点兰花保护植物。
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生活着153种野生动物,其中就包括川金丝猴、扭角羚、林麝、这里有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还有西藏酋长猴、豺、黑熊、有黄喉水貂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9种,达古冰川还有西藏酋长猴聚集形成的特殊景点“金猴海”达古冰川管理局高度重视动植物资源保护,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开展合作、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交流合作。
主要景点 编辑本段
景区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分为达古冰川公园和卡龙沟公园达古冰川公园以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冰川为主要景观,卡龙沟公园也很有名“小九寨”作为高寒山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带,卡龙沟公园地貌类型多样,有黄龙钙华堆积地貌。
金猴海
每年冬天,达古冰山上的西藏酋长猴都会在金丝猴海停留5个月左右大胆的西藏酋长猴子经常聚集在高速公路旁乞讨食物当游客进入孤山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群山环绕的金丝猴海和清澈的湖水。
泽娜措
藏语中Zenacho的意思是“放生”湖面宽阔清澈,雪峰和山峰的倒影在湖中交相辉映。
达古湖
藏语里'达'有'冰川'的意思,'古'是'深沟'之意,'达古'即为'深沟里的冰川'大沽湖是由千百年来冰山融化的冰水构成的,它的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情人滩
情人滩位于达古冰川脚下,原本是藏民的相亲胜地。情人海滩位于纯净的雪山脚下,这意味着情人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它位于常年冰川脚下,代表着恋人之间坚定不移的爱情。
花楸
花楸四季景色各异初夏的时候,白色的花像雪一样,紫色的果实在秋天的叶子上是红色的,深秋的时候叶子是彩色的三三三五六的冬天,枝叶脱落,红果累累。
洛格斯圣山
Logi是藏语“群山守护神”之意。罗吉斯圣山集高山草甸、瀑布、雪峰于一体,气候温暖,水源充沛,森林茂盛,植被覆盖率高,适宜休闲避暑。洛吉斯也是西藏人的朝圣地,每年五月、9月,村里的藏民会念经、通过跳入天空等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冰川
达古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冰川也是离中部城市最近的冰川。冰川积雪常年不融化,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最壮观的三段冰川是该地区的I、II、冰川III,面积约8.25平方千米。
Ⅰ号冰川
I号冰川属于冰斗谷冰川,平均长度为900米,平均宽度为1100米,裸冰为0.88平方公里,冰川厚度20-40米,冰储量3500万立方米。
II号冰川
二号冰川位于一号冰川左侧,与一号冰川相连,一直延伸到古雪山山顶。二号冰川上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冰洞从边缘向内看,洞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冰脊、冰柱,别具特色。
III号冰川
三号冰川位于一号冰川左侧,与一号冰川并排相连,靠近二号冰川冰川之间有200多个冰川湖,湖水或蓝或绿,是纯白冰川中的独特景观。
黄龙钙华
黄龙沟的水质呈中性至碱性,来自深层碳酸盐上升泉的地表水流有利于钙华的沉淀同时,早期钙华池消失,新的钙华海滩形成、盆、池塘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形成,在碱性植物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钙华景观,耗时一万年。
仙女池
仙人池位于玉金坡顶部附近,因此被称为仙人池,因为从池底向下看,可以看到一个钙华堆积,看起来像一幅肖像“躺”在水底。当地人视仙池水为神水每年藏历年,藏民都会聚集在这里喝酥油茶、喝青稞酒,撒酒撒钱入池祭拜。
玉龙沟
玉龙沟是卡龙沟公园的另一条支沟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露天钙化景观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点缀着高山湖泊,还有一个银白色的钙华乾斜坡,长200米,宽约70米。
重要事件 编辑本段
2019年11月6日达古冰川进行了“达古冰川影视基地”颁奖仪式成了央视纪录片《长征》、电视剧《雪震》《藏地密码》、电影院《职场是个技术活》《中国机长》《红色土司》《我就是我》、综艺节目《痞子爱人》的地点等。
2018年,达古冰川获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2020年,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评定达古冰川景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2年,达古冰川被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开发
自2010年以来,达古冰川已成功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冰川旅游目的地,并举办第20届国际冰川七彩森林节;
2019年11月6日为积极融入阿坝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发展格局,“大沽冰山景区”正式更名为“达古冰川景区”
2020年,达古冰川地质博物馆落成作为阿坝州首个单体室内国家地质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将推动达古冰川景区向综合性景区发展,形成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生态文化旅游格局。
保护
2014年以来,经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多次科学考察,达古冰川景区现代冰川形态多样,地质地貌和坡度丰富、悬冰川、冰斗冰川、冰斗悬冰川、冰桶谷冰川,U形山谷、石冰川、冰蚀湖、冰碛湖、冰崖、冰川弧拱、鲸背岩石的地质敏感性和脆弱性不仅对冰川地质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以来的演化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纪古地理气候和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达古冰川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020年8月5日至6日,达古冰川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联合推出国内首个应用“地球工程学”减缓冰川融化措施的试验。本次实验在达古冰川中下游消融区设置了500平方米的试验场,利用光热屏障减缓冰川消融,即在冰川表面铺设隔热和反光材料,通过隔热和增加冰川表面反照率来减缓冰川消融。
2021年10月15日,达古冰川管理局局长温定庆在达古冰川应对气候变化与减缓冰川融化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冰川情况“盖被子”一年后,冰川融化的厚度将减缓到1.为景区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做出了有益探索。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