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
廿八都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处,总面积约183.3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95米。属中亚热带温和季风气候,具有立体山地气候和盆地气候特征,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2017年,它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廿八都,原名稻城,是福建到浙江的第一个集镇,它被称为“枫溪锁钥”之称。全镇保存完整、大型古民居建筑、有36个大厅和带有孔庙的公共建筑、大王庙、万寿宫、文昌阁等11幢。有4000多人,13种方言,142个姓氏。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歌、剪花纸、牵木偶等。被誉为“方言王国”天然民俗博物馆”文化飞地”等。
1991年10月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5月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11月,廿八渡镇凤西村和花桥村被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它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位置
廿八都位于北纬28度17分′东经118° 28′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仙霞岭山脉西南侧,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北距浙江省江山市约70公里,南距福建省浦城县45公里,西距江西省广丰县55公里。南北宽约9.8公里,东西长21公里,总面积约183.3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95米。
气候
年八都属中亚热带温和季风气候同时,由于地处仙霞岭腹地,四面环山,具有立体山地气候和盆地气候的特点。受季风影响,全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这里冬暖夏凉,平均最低气温5℃,平均最高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以上,部分村庄年平均降水日可达186天。
地貌
年八渡位于仙霞岭山脉西南部,西部和西南部有宋风支脉,中部和东部有龙梦岗支脉,东部有大龙岗支脉。属东北高西南低的丘陵山地地貌境内最高峰是大龙岗,海拔1500.3米,最低海拔210米,其他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
重要景点 编辑本段
廿八渡镇巡礼村、花桥村和凤溪村组成。古镇地区有许多类型的建筑,包括寺庙、宫阁、门楼、石拱桥等。主要景点有文昌阁、枫溪老街、珠坡桥、水安桥、水星庙、大王庙等。
文昌阁
廿八渡文昌阁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廿八渡镇李勋村它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始建于清代宣彤元年(1909年),其整体由外到内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和寝殿大体沿中轴线铺展,左右各有两翼,面积1576平方米。
廿八都镇有两座,分为大文昌宫和小文昌宫。当地的文昌阁除了供奉文昌帝君外,大多用作书院、私立学校或处理公共事务。
年八都的文昌阁以其壁画最为著名,这些壁画是在宣彤历时三年绘制的(1911年)主流观点认为,这些壁画是民间艺术家吴兰亭及其弟子用天然矿物创作的。年八都文昌阁共有壁画451幅,其中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壁画71幅,以山水花鸟为主题的壁画380幅,面积最大的为21平方米,最小的为0.1平方米。比较有名的有《渔舟野渡》《五子登科》《渭水垂钓》等。
枫溪老街
枫溪老街位于廿八渡镇枫溪村。古街两旁有整齐的店铺,大多是前店后屋的形式街道两侧屋檐相对,商业氛围和生活氛围浓厚。
珠坡桥
朱坡桥位于廿八渡景区入口处,是一座横跨枫溪河的木廊桥。珠坡樵唱”是廿八都古镇十景之一。
水安桥
水岸桥始建于唐代,清光绪十七年重建(1891年),一座带木亭的单孔石拱桥,长20多米,宽6米,高约8米。它的桥身是黑色的,有一个双坡灰色瓦顶,有9个开间和24根柱子桥的左边第三个海湾的上部突出于山顶的亭子,有三重屋檐,很有滇黔侗族的特色。
水星庙
水银寺又名真武庙,位于凤溪村凤溪街10号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占地面积448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左为枫溪桥,右为老街。整体坐北朝南,有三个开间两个入口和一个天井,主入口有题字“灵腾武当”,二楼上题“敦本存诚”
大王庙
廿八都大王庙又名东岳庙,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它在面积和规模上是年八都仅次于文昌阁的第二大公共寺庙建筑。大王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4年),毁于清咸丰戊午年间(1858年),清同治乙丑年(1865年)民国十二年重建(1923年)由乡绅杨秀东按照原建筑的结构和风格重建。庙里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文革”时期被毁。
重要事件 编辑本段
1991年,年八都被人民日报列为浙江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7年,廿八都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11月,廿八渡镇凤西村和花桥村被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