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其他艺术    生活科普   

竹笛

竹笛,原名为“涤”,又称“横吹”由天然竹子制成,已有八年历史、已有9000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管乐器,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竹笛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大小不一通常以竹筒为管体,再贴上笛膜,通过气流振动笛膜发出声音是一种表现力强演奏风格丰富的乐器。其音域为两个八度一个音,音色松散、浑厚、圆润、明亮,播放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圆亮如龙,为古人所称道“龙吟凤鸣”有独奏、伴奏、合奏等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民乐、地方戏曲、作为民族歌舞的重要伴奏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团的主要成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各地区都有发展,形成南北两大派别,地域鲜明。主要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此外还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也用,演奏风格不同,各有特色。

目录

历史发展  编辑本段

竹笛的起源一直有争议,学术界一直有多种说法。中国学者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认为竹笛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到中国的“横吹”,后来叫横笛;《乐器生命》比利时学者萨克斯认为长笛起源于南美洲;日本流行理论家认为,印度可能是竹笛的发源地;说法很多,很难下结论。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笛子是1999年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距今约9000年;1986年,在内蒙古赤峰市三汉旗兴隆主遗址发掘出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1977年浙江余杭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居民使用的骨笛,距今约7000年;这些骨笛状结构相继出土、规模结构 、吹笛的方式与现代竹笛相似,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笛子乐器;根据《吕氏春秋 . 古乐篇》年的记载,大约在皇帝 它正式确立了竹笛历史的开端,至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来自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县萝卜湾一号墓出土的竹笛,在形制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统一发展时期

先秦至明清竹笛艺术的发展统一于历代主流音乐之中。先秦时期,竹笛艺术主要用于宫廷祭祀的雅乐中,演奏音乐的方式有严格的规范和准则;秦汉时期,竹笛艺术的发展以中原音乐特色为主,同时具有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主要用于鼓乐的钹和横吹是重要的伴奏乐器。词曲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少数用于宫廷宴饮,但大多流行于军营,或用作庆祝或赠俘的凯歌,或用于展示士兵的雄姿厌倦战争、思归和恋情。横吹又称“骑吹”是从北帝传入的一种马音乐,分为军营马音乐和少数民族牧民马音乐,自汉武帝时期开始流行。

唐代是竹笛艺术繁荣发展的时期。由于统治者偏爱竹笛,导致了这一时期竹笛在音乐文化上的发展,出现了音乐机构教学作坊、梨园等地也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演奏人才,使竹笛在宫廷宴席等艺术载体上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但随着安史之乱、随着藩镇割据等动乱,唐朝国力逐渐衰落,竹笛失去了赖以兴盛的和平稳定的社会条件随着唐乐的衰落,竹笛枯萎了,现在仅存福建南音和Xi 一种带有竹笛痕迹的鼓乐。

宋元时期见证了竹笛艺术的发展,竹笛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这一时期也是竹笛发展的变革时期竹笛的使用逐渐从达官贵人流向平民,音乐文化的主流从宫廷流向民间,音乐形式也从歌舞走向戏曲,是宫调、杂剧、散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南北分化时期

明清至20世纪末,竹笛艺术发展进入南北分化时期。明清至50年代,竹笛艺术开始南北分化,南方昆曲相伴“曲笛”和北方梆子戏的“梆笛”

明代竹笛是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间广为流传,后由民间进入宫廷,形成宫廷风格的戏曲品种在昆曲的影响下,竹笛艺术继续发展,发展了小腔演奏技术。

梆子戏是在清朝康熙时期逐渐形成的竹笛是高腔梆子戏曲牌中的一种重要伴奏乐器,是曲牌中的一部分。梆子 s语言通俗易懂,粗犷有力,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以蒲州梆子、通州梆子的历史最多。乾隆年间,河南梆子开始兴盛,民间称之为汴梁腔或土梆子。

民国时期,竹笛艺术伴随着优美缠绵的江南丝竹,以及粗犷豪放的二人转、吹打乐不断发展。在这一时期,各种音乐和地方戏剧繁荣发展竹笛继承了昆曲的特点,吸收了江南民歌形成江南丝竹,吸收了晋代、陕、以蒙古族民歌为基础的二人转和北方打击乐为主要乐器。

南北分异形成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戏曲音乐和地方音乐的影响下,正式形成了竹笛艺术的南北分化。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进入专业艺术团体,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演奏家,音乐院校开设民族器乐专业,民族器乐登上世界艺术舞台。艺术家们整理、大量的民乐被改编,《喜相逢》的出现标志着竹笛作为独奏乐器进入了现代专业音乐舞台,极大地促进了竹笛艺术的发展。

竹笛竹笛

20世纪5060年代,竹笛独奏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竹笛艺术的发展以传承为主,是作品创作的繁荣期,也是南北差异的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末,南北方两大流派正式形成,分别形成了以陆春龄为代表的南方独唱派和以冯子存为代表的北方独唱派。南派曲风以秀美、典雅、华丽特色擅长,北方流派粗糙、明亮、刚劲为特色见长。赵松庭 s长笛艺术自成体系,收藏长笛演奏、创作、制作、科学研究、写教于一体,吸收了南北学派的特点,又借鉴了其他国家笛子的一些技巧,形成刚柔并济、刚柔并济的“浙派”唢呐特殊的循环通风方式也被运用到竹笛的演奏中,丰富了竹笛的表现手段。年轻的音乐人刘森也出现了,他创立了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表演学派―刘森派。将复调运用到音乐中,使他演奏的音乐独树一帜。他用按半孔法变音演奏中外音乐,用独创指法演奏超高音,促进了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

60年代末,从民族器乐家到民族音乐再到民族乐器,都被批判和破坏,竹笛也不例外;70年代末,艺术创作逐渐复苏,但竹笛艺术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突破;80年代以后,竹笛艺术南北交融的趋势愈演愈烈,作曲家们拓展了创作题材,尝试了多种创作风格,融合了南北风格的技法、方法融入到创作中,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音乐艺术的精华,竹笛艺术的发展趋向多元化。 

当代竹笛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竹笛的发掘上美国传统音乐素材与西方作曲理论和技术的引进、借鉴管乐器的演奏技法,与现代电声乐队合作演奏,与钢琴管弦乐队共同演奏等。比如《别离》《涉江采芙蓉》是吸收欧洲十二音体系创作的竹笛作品,《苍》《竹迹》是现代与传统紧密结合的结果。 

20世纪后期,新一代竹笛艺术家崭露头角,他们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随着各种形状笛子的出现,演奏形式的多样化和演奏技巧的不断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充满时代气息的新作品。

随着现代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和演奏形式给竹笛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竹笛在音色、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学习了其他国家的器乐理论,丰富了中国竹笛的演奏形式,使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竹笛艺术从中国舞台走向世界舞台。此外,中国 中国的竹笛艺术传播到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器乐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器乐发展吸收了中国竹笛的优秀成果,而中国竹笛也因为其他国家的引进而得到了很好的宣传。

构造种类 编辑本段

竹笛结构简单,中国所有的竹笛都贴有笛膜目前,六孔竹笛广泛流行。通常由竹子制成,为了防止管道开裂,玻璃钢也很有用、玻璃、牛角、陶瓷、木头、塑料和其他材料制成。主要由笛头、笛塞、吹孔、膜孔、按音孔、基音孔、出音孔、笛尾等部分构成。拿一根竹筒,竹筒内部空心中空,外部呈圆柱形,筒身上有一个吹气孔、1个膜孔、6个音孔、两个音孔和两个辅助音孔,尾部的音孔用来调音,下面的辅助音孔起到美化音色的作用、为了增加音量,还可以在这里系上浮耳;为了弥补竹笛的不足,开发了七孔笛、八孔笛、十孔笛、键控槽和其他类型的槽;还出现了丁字笛、弯管笛、排笛、口笛和其他类型,以方便长笛演奏。

竹笛种类繁多,大小从3厘米左右的口笛到4米左右的巨笛不等。根据使用类型和南北派别,它可以分为两类曲笛和邦迪曲笛因经常为昆曲伴奏而得名“大笛”或“苏笛”笛子长而粗,音色温暖柔和,清新圆润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是昆曲、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长笛组,锣鼓和其他地方音乐、戏曲音乐中重要的伴奏乐器;梆笛常因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又称梆笛“小笛”笛身短而细,音色通透、明亮,是演奏高音的主要乐器,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是一种演唱音乐会、评剧和梆子的重要伴奏乐器。

或者竹笛可以按音区大致分为高音笛、中音笛、低音长笛有三种类型如果加上细分的低音笛和低音炮笛两种,一共五种;或者竹笛按其制作材料可分为鹰笛、猿臂笛、鸡骨笛、铜笛、铁笛、塑料笛、玻璃笛、红木笛等类型;或者按地域分为四川羌族的羌笛、侗族长笛与广西其他类型的侗族;还有带键的新竹笛和不带膜的新笛子;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兄弟民族为自己的民族歌剧伴奏所需要的笛子。

音域特点 编辑本段

竹笛的音域是十六度,同一支笛子上可以换四个音。现在研发出来的竹笛可以达到18度。

根据音区大体为:高音笛:F调~C调;中音笛:bB调~E调;低音笛:A调~C调

代表作品 编辑本段

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竹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流传的乐曲不计其数。有个南派独乐《梅花三弄》《欢乐歌》《鹧鸪飞》《姑苏行》《早晨》;北派Solo 《秋湖月夜》《水乡船歌》《幽兰逢春》《喜相逢》;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音乐;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精华的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五椰子》《挂红灯》《荫中鸟》;以及《陕北好》《百鸟音》《牧民新歌》《牧笛》等众多名曲。

演奏方法 编辑本段

演奏技巧

演奏时有坐式和站立式,视具体表演场景而定,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持笛姿势有两种持笛或持笛,以保持笛子在演奏中的稳定性和手指的灵活运用。用胸式、腹式、采用混合等呼吸法,通过循环换气使演奏连贯。

演奏时,口型是由唇肌和两颊及面部肌肉协调形成的演奏时,人对准吹孔的中心,按下吹孔的四分之一,两边嘴角的力量平衡,向两边拉;气体的流速由调节器控制演奏高音时,曲调尖锐,即流速快,演奏低音时,曲调缓慢,即流速慢;用音调声控制风门的变化和调整弹低音时气流缓慢,风门加大,弹高音时气流急,风门缩小;口劲用来控制风门的大小和突音的力量弹贝斯的时候,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演奏高音时,延音器较小、口风急、口劲相对大一些。

演奏特色

笛声产生的原理很简单空气通过吹气孔吹入笛腔,使笛膜和竹筒内的气柱振动。尾部的音孔可以用来调音,下面的辅助音孔可以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有轻吐、单吐、双吐、三吐、打音、叠音、倚音、颤音、虚颤音、花舌、滑音、垛音、厉音、腹部颤音等20多种演奏技巧。有独奏、伴奏、合奏、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曲笛 s音色温润柔和,清新醇厚,主要用于中国南方的昆曲、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戏曲音乐伴奏。梆笛音色通透、明亮,是演奏高音的主要乐器,在中国北方主要用于吹歌、评剧和梆子的伴奏富有地方风味和色彩。此外,还可以独奏或合奏,用于各民族的民歌和舞蹈伴奏中,演奏风格丰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马林巴    下一篇 管乐器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