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China Ocean Museum),简称“中海博”,全称“中国海事博物馆”它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海洋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为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所有、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的上海。
2005年7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美国政府决定在上海投资建设一座国家海事博物馆。次年1月20日奠基,2010年7月5日全面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基于此,对航海史进行了划分、船舶、海员、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明代福船等6个军事航海展厅、大明混一图、大翼战舰和其他主要收藏,并建立了儿童 s活动中心、天象馆、4D电影院等设施,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
2010年12月,中国海事博物馆授牌“上海主题科普场馆”称号,2011年8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2年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并于2023年2月20日荣获首届“全国交通运输十佳博物馆”称号。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成立背景
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下西洋后,党中央国务院举行了庆祝活动。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和国家有关机构联合举办了《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博览会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并获得国务院批准中国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建国家海事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
建设历程
工程启动(2005—2006年)
2005年7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美国政府决定在上海投资建设一座国家海事博物馆。2006年1月,中国海事博物馆项目选址于南汇区临港新城中心区B2路深港大道南侧、基石被放置在C2路和C3路之间。
建设过程(2006—2009年)
2006年7月,交通部部长李与上海市市长韩正合作“中国航海博物馆”馆牌揭牌。同年1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会议室召开美国政府会议审查并原则同意展览的大纲。2007年9月,上海市市长韩正发布市政府74号令,颁布实施《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捐赠办法》,中国海事博物馆举行了首次捐赠仪式。交通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上海市政府发布政府令,鼓励各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文物。在文物收藏者的不懈努力下,博物馆的收藏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刚开始每个月只收几件实物文物,逐渐增加到每个月上百件。这使收藏数量迅速增加到2万多册,还收藏了5万张图表和2万本文学书籍。
工程完工、开馆(2009—2010年)
2009年9月,中国海事博物馆土建工程竣工。2010年1月,中国海事博物馆筹备人员迁至临港博物馆。3月,中国航海博物馆委员会成立。6月,中国海事博物馆完成展览,进入试运行。7月5日,中国海事博物馆正式开馆。
方位布局 编辑本段
场馆设计
中国海事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海事博物馆它是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由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所有、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该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滴水湖。博物馆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建筑面积24830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
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由两层基础建筑和两个侧楼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70米高的钢制中央帆,矗立在两层的基础建筑上,成为整栋建筑的亮点。中央帆的形状像两片白帆,突出了海洋的主题。中央帆采用三铰拱、空间管桁架和双曲线索网玻璃幕墙等结构元素相结合。帆顶高度达到58米,左右帆在40米高的三铰拱顶部相连,顶部悬空18米。两个船帆之间的下部由两个单层双曲面索网玻璃幕墙相互连接,与船帆屋顶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展示空间。
馆内布局
中国海事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海事博物馆,室内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馆内展区分为三层,入口位于二楼博物馆一楼,东侧是海事历史博物馆,东南端是临时展厅;中间从北到南,依次是明代幸运船的收藏、中央船模展区和海洋展区;西侧是船亭,西南端是海员亭和儿童 的活动中心。二楼东侧是航海与港口馆、海上运动休闲区,东北端是4D电影院,东南端是天文馆;海事与海上安全博物馆在西侧,军事航海博物馆在西南端。三楼中间是帆馆,西侧是临时展厅。
展厅陈列
中国海事博物馆“博物”基于此,中国 美国海运业是系统地展示。展厅内展示了约260件实物展品约130张照片和视频资料约70份文献约30个模型约10个场景和沙盘。这些展品包含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民国时期的船员文件、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所有权证书,以及1875年东海岸海图等重要资料。中国海事博物馆以其多样化的展品展示了国内外海事产业的发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探索海事文化的场所。
常设展览 编辑本段
航海历史馆
航海历史博物馆位于博物馆一楼东侧,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厅。博物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现代和现代展区,通过展示从古代到现代的航海历史,让参观者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发明和演变美国的海事技术。历史博物馆,辅以技术辅助线,推出浮力穿越、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橹、舵、船舶和指南针等航海技术的发展。
中央船模展区
中央船模展区位于航海历史博物馆的西南面,在博物馆一楼的中间。该地区以军事航行为主,其中“辽宁”以1号航母为核心,配有展示中国海军目前主力舰艇的模型舰阵。除“辽宁”航母外面,主要是导弹驱逐舰在展示、导弹护卫舰、潜艇和补给舰等。其中,051C型导弹驱逐舰和054A型导弹护卫舰组建时期为2013年11月至12月“辽宁”1号航母编队首次海上跨区训练;052C型导弹驱逐舰和052D型导弹驱逐舰参加“辽宁”美国航空母舰USS随后的海试。
海洋展区
海洋展区位于中央船模展区南侧,博物馆一楼。该区域是自然杂志2021年新的永久展区,分为蓝色星球、多彩生命、水中宝库和守护蓝是四个部分。展区普及自然科学和海洋知识,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等,并融入海洋人文内容。这个地区的展览包括北极狼、帝企鹅、玳瑁、砗磲、珊瑚、大约有100种海洋生物标本,包括南极磷虾和世界各地收集的海水美国的四大洋和中国 还展示了美国的四海、南极石、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旗帜、雪龙2号”船模等展品。
船舶馆
船舶馆位于航海历史博物馆的西面,在博物馆的一楼。该博物馆分为船舶结构和设备、造船的两个部分。通过对船舶结构的分析、设备和施工过程的分解、介绍和展示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清晰的画面、透明的船舶“图纸”展馆将互动、环境模拟、观众的参与,文物与实物的结合,给观众提供了全面的体验。其中船舶结构和设备部分展示了船舶的各种部件和设备,制作了1:6大型万吨货船的高仿真剖面模型。这个模型长约25米,贯穿两层展览空间。此外,展厅内还有虚拟焊接、270环幕影院等项目,并展示了包括明代快船在内的藏品。
海员馆
海员 s馆位于船馆的南面,在博物馆一楼的西南面。博物馆主要展示与海员有关的实物和文件工作和生活。展厅中央的航海模拟器以一艘大型集装箱船的驾驶室作为模拟器的原型通过展示现代船舶驾驶的特点,让游客主动操作船舶,有船长体验项目。2020年7月1日,升级后,“海员馆”开放。新“海员馆”分海员溯源、苦难前进、恢复发展,铸造辉煌四个部分,展示卢作孚、方枕流和等著名中海发展名人的实物。
儿童活动中心
孩子们 美国的活动中心位于西曼 在博物馆一楼的西南端。该中心向3至10岁的儿童开放,供他们活动、以游戏和动手参与为主要目的,旨在通过艺术和知识普及向孩子们传递保护海洋和科学航海的理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玩和欣赏,他们对航海和船只感兴趣和了解,并能了解海洋、海洋生物以及各种与船舶和航海有关的知识。
航海与港口馆
航海与港口馆位于博物馆二楼东侧,主要展示从古至今保障船舶航行的海洋环境和仪器仪表等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地文航海、天文导航和无线电导航。此外,展馆还展示了海洋和地球、罗经、集装箱装卸操作员、洋山港沙盘、天文钟等珍贵收藏品。同时,还有大量展示港口和水路的文物和实物,包括100多张图片、船舶模型、飞机模型、沙盘等实物。
海上运动休闲特别展区
海上运动休闲专题展区位于海事与港口馆的西面,博物馆二楼的东面。该区域主要展示与海上运动和休闲相关的物品和模型,包括帆船、帆板、摩托艇、皮划艇和赛艇等。
天象馆
天文馆位于航海和港口馆,在博物馆二楼的东南端。该博物馆是集天文演示和穹顶电影双重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数字穹顶影院,同时提供教育和娱乐体验。博物馆位于一个内径16米倾角22度的钢珠内,可同时容纳150名观众。作为中国大陆较早采用数字穹顶3D技术的场馆,影片通过数字放映设备投射到球形屏幕上,整个画面充满球体,配备5个.1个立体声音响系统和多个扬声器,同时播放音乐和特殊音效。
4D影院
4D电影院位于航海和港口馆的北部,在博物馆二楼的东北端。电影院可容纳180名观众,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放映技术。座椅配备了多达7种特效,包括吹头发、雨滴、烟雾、环境效应,如闪电和特殊照明,以及5.1声道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偏光眼镜看到圆形银幕上形成的三维影像,动态座椅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通过电脑控制产生各种特效。
海事和海上安全博物馆
海事与海上安全博物馆位于航海与港口博物馆西侧,博物馆二楼。该博物馆由两个独立的展区组成海事和海事安全。海事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和辅助图文介绍,展示海事演变和海事监管执法的内容。海事安全博物馆使用实物、模型、多媒体和电子地图被用来展示海上救援、海上救助反海盗等专题。展厅里的藏品包括振华四号航海日志、十面牛眼透镜等。
军事航海馆
军事航海博物馆位于海事与海上安全博物馆南面,博物馆二楼西南端。博物馆分为两个部分中国人民的建筑和美国海军和军舰的知识。集中展示各类战舰模型、海军旗帜和海军制服,并高度模拟了潜艇指挥舱。此外,户外还展示了舰载火炮等物品。
重要馆藏 编辑本段
中国海事博物馆积极与当地文化遗产机构合作,包括联合展览、文物借展、征集等活动。与相关行业博物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和模式,资源共享、展品陈列、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将共同促进中国博物馆的繁荣与发展。此外,为了确保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航海博物馆系统地收集历史文物,同时“今天的实物、明天的文物”以进一步发展近现代文物收藏为指导思想。展品中,有几千年历史的木桨、青铜器、船模和其他见证中国的珍贵文物美国的航海历史和航海技术,以及有数百年历史的地图、海图、航海仪器、舵杆等。这些展品被视为博物馆和博物馆南“镇馆之宝”此外,还展示了一些当代和现代的文物,如在亚丁湾成功击退海盗的实物船“振华4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道具船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承载光荣与梦想的旗船等。这些展品丰富多彩,展示了中国的历史和科技成就s导航。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学术成果
中国航海博物馆不仅收藏和保护航海文物,还进行研究、传播和交流海洋文明的作用。在筹备过程中,该馆先后出版了4种电子出版物,为文物的收藏和展示提供了学术研究支持。作为开幕活动的一部分,中国海事博物馆和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船舶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13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了80多篇论文进行共同讨论'中国的地位和使命美国航海文化'此外,交通运输部已决定将中国海事博物馆作为中国海事研究和交流的基地的海洋文化。目前,中国海事博物馆已与意大利合作、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5个国家的海洋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努力搭建国际海洋文化交流平台。
学术机构
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中国博物馆协会领导下的公益性群众组织。该委员会由航海、水运、船舶、海洋及相关领域的博物馆、社会组织、专家学者自愿组成。旨在加强国内外海事博物馆的交流,促进博物馆与航运业海事相关产业集团的对接,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协同发展。专委会致力于推动海洋博物馆的发展,促进海洋文化的繁荣,全面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服务。
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航海学会下属的二级机构,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中国航海史研究会。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旨在加强国内外海事机构和海事工作者的合作,促进中国海事的对外宣传美国的航海历史和文化、研究和传承。通过发扬中国 中国优秀的航海传统与强国富民专委会致力于促进海洋历史文化的繁荣,为现代海洋事业和航运强国建设提供支持。
学术出版
《国家航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国内知名,专注航海历史文化研究、具有国际特色的专业学术期刊。他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外海洋文史研究方面,涉及海洋史、海上贸易、交通航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海洋文物等,同时关注相关领域的书评信息和学术动态。此外还陆续出版了《风正一帆》《海帆远影》《航运江南》《图说中国》《向海而兴》等一批书籍。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开馆后,中国海事博物馆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公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宣传教育的方式,开展各种普及航海知识的活动。目前,在市科委、市教委、市旅游委、在浦东新区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海事博物馆与市内各大高校合作、部分社区、中小学校、群众组织和其他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
获奖情况 编辑本段
2010年12月20日,中国航海博物馆获得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授牌“上海主题科普场馆”称号。
2011年8月,中国航海博物馆通过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中国航海博物馆与加拿大等5个国家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
2020年10月25日,中国航海博物馆接收100件“泰兴号”沉船珍贵瓷器。
2020年1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0年1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荣获2019年中国郑和航海风云榜——年度航海风云人物奖。
2021年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第一届“关爱海洋”荣获文化出版与媒体创意作品大赛“团队贡献奖”。
2022年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首批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7月25日,虹口船务服务所与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成立中中国航海博物馆北外滩分馆。
2022年12月,中国航海博物馆被评为上海博物馆第六名的社会影响力指数。
2023年1月,中国航海博物馆入选2022年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
2023年2月20日,中国航海博物馆获得首届“全国交通运输十佳博物馆”。
2023年4月,中国航海博物馆获得2021-2022年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核评比先进单位和品牌项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