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其他地理   

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旭日街2号,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也是最大的一座、最完整的海神庙。南海神庙建于隋开帝十四年,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海神的地方(公元594年)唐代以后,宋代达到顶峰,民国以后逐渐衰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进行恢复重建,恢复历史风貌,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海神庙占地30000平方米,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为头门、仪门、礼亭、大殿、昭灵宫,其他建筑以五座主体建筑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整体建筑采用悬顶式、建筑结构有单檐歇脚式和硬顶式三种,具有明代宏伟古朴的建筑风格。除了主体建筑,南海神庙还有大量的古代碑刻、码头遗址、牌楼和古树名木等,广州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博罗生日庙会,每年都会在庙里举行。

2011年,南海神庙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2013年,国务院选定海南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始建

在古代,航海技术相对落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人们认为航海安全是由波塞冬决定的为了得到波塞冬 的保护,古人经常祈祷波塞冬平静的海面时,船只进出港口,以确保顺利航行。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隋文帝根据大臣的建议,决定在河口建庙祭拜波塞冬,并把朱融奉为波塞冬,朱融奉为火神古人认为“火之本在水”于是祝融就成了水火之神。扶胥镇(今黄浦区南海神庙东侧庙头村)地处海上交通要道,可通达南海各国寺庙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既可以方便出海祭祀,也可以作为归家的标志而且当地经济发展快,人口多,也能保证寺庙的长寿和香火。

扩建

唐开元十四年间(公元726年)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到达南海祭拜波塞冬,唐天宝活了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封南海神“广利王”并重修了南海神庙,在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广州慈氏孔昆扩建南海神庙,将院内原有的祭坛改为东西向的阶台和斋戒祭祀的厨房,并请韩愈在南海神广利王的庙碑上题词。

北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广州周知的俞京,全面大规模兴建南海神庙(公元1068-公元1077年)广州周知程师孟,在广州西城通航门西侧建南海寺西殿,并分别在惠州东关设立分殿,历时八年(公元1472年)当地官员对南海神庙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整修,并整修了道路、大门、仪门、东西廊房、拜厅、大殿、后殿、厨房和斋堂等建筑。此后,南海神庙经过多次局部修缮,直至清末。

南海神庙南海神庙

损毁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政府逐渐忽略了南海神庙,不再维护西方的思想和习俗被引入中国于是,百姓停止了修官庙,南海庙逐渐衰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广东巡抚陈的夫人莫秀英到南海神庙烧香,见庙内一片狼藉,出资修缮,主要是修复拜亭和后亭,修建秀英码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南海神庙,将其作为军事驻地。

1964年南海神庙作为广州航海学校的办学场所,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南海神庙大部分建筑被毁,佛像全部被砸碎,三分之二的古碑文被推断,南海神庙受到重创。

重建

1983年后,南海神庙的土地使用权移交给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委决定重修南海神庙1986年,该项目正式启动“修旧如旧”南海神庙的修复工程于1991年完成。2006年,再次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瑞典国王和王后抵达南海神庙,观看了祭海仪式。

主要建筑 编辑本段

南海神庙占地约3万平方米,进深五步,坐北朝南,以中轴线为中心,其他建筑对称分布中轴线上的主题建筑依次是南向北的头门、仪门、礼亭、正殿和后殿两侧有回廊,西南山上有沐浴亭。

头门

头门为砖木结构,宽三间,东西两侧设八字墙,寓意稳固牢固。横梁上的木雕保留了宋代的雕刻特色,屋顶采用硬脊设计,天花板的吊顶呈现清代的经典风格。头门东西两侧有书桌,起源于周朝。

仪门

仪门,也就是礼仪之门,就挂在正上方“圣德咸沾”清代牌匾,意为圣者与大众皆可触摸,中间有三门,俗称“山门”在古代,讲究等级观念,只有高管和贵族才能从中门进出,其他官员和级别较低的人只能走侧门。仪门入口处有一对石鼓,鼓脚刻有蜜蜂、猴子、有四种动物图案,鸟和梅花鹿,它们的谐音是“封侯爵禄”希望来祭拜南海神的人能升官发财。

礼亭

礼亭又称“拜亭”建于明代,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占地很广,单檐歇山顶、进深三间,四面通透,与正厅相映成趣。

大殿

正殿是南海神庙中最宏伟的建筑这是一座模仿明朝建筑风格的建筑这是一个单檐,山顶休息结构十二根椽子以四根柱子的形式使用大厅上梁的驼峰上刻有云纹,上下梁由斗拱支撑所有的光束都是没有钉子的猎鹰形状。大厅的中央供奉着南海之神朱荣的雕像据说祝融被封在楚国,是楚人的祖先。

后殿

后殿又称“昭灵宫”20世纪30年代,陈任广东巡抚时,用钢筋混凝土重建后堂1991年建成时,重新安装了瓷砖脊。后殿是南海夫人的住所在宋朝,她被命名为“明顺夫人”相传三拜后堂拜石上的明顺夫人,可得生儿育女,吉祥如意,家庭和睦,所以后堂一直香火鼎盛当游客来参观南海神庙时,他们会祭拜他们的妻子,为上帝祈祷祝福和祝福他们的家人和平。

浴日亭

尤里阁位于南海神庙西侧的土府章丘上,现存建筑为清代。浴亭是宋元时期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的名胜地。苏东坡 s 《浴日亭》诗碑立于亭中南宋时期,刘芸,广州周知人,临摹苏东坡的诗的笔迹,并把它刻在石碑上;碑文背面有明代著名岭南学者陈宪章与毛龙弼合写的《浴日亭追次东坡韵》诗碑。

建筑特征 编辑本段

建筑构造

南海神庙主体建筑多为砖石结构,以木梁承重为主,建筑体量通常较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各个朝代维修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另一种是近几年对古建筑的破坏,按照传统的结构建筑风格进行修复。如古建筑的头门为砖木结构,三间房宽,硬顶形式,春秋时期一派四校的建筑形制和风格。例如,修复后的建筑大厅采用岭南大厅形式的休息顶设计和梁框架,具有灵巧和优雅的特点。

建筑用材

南海神庙的主要建筑,如头门、仪门、昭陵殿屋顶均为绿色琉璃瓦屋顶,由青砖砌成的砖墙支撑,地面铺长花岗岩建筑材料方面,大部分是混凝土。牌坊石碑等古建筑,大多是花岗岩制成的。

建筑装饰

南海神庙的屋顶悬挂在山顶、由一檐歇脚硬顶三种风格组成,屋脊饰以双龙、水族馆的动物,比如章鱼,主要装备的是云、以水的图案和花草作为装饰,整体墙面比较素雅。房子的砖块排列整齐紧密,墙壁保留了原来的颜色,体现了朴素的特点格子门菱形窗门窗都用,没有过多的装饰。地面以冷色为主,风格简单,线条笔直,地块大,显得严肃稳重。

南海神庙的建筑装饰大多古朴典雅,颜色以大灰色为主、黑色、红色是主色调,屋顶使用明亮对比色,如红色和绿色,房屋主体使用灰色、红、黑、白、黄五色,底座采用灰青砖,整体色调比较平淡,传承了中国传统寺庙的古朴干净风格。

文物遗存 编辑本段

古碑刻

南海神庙的碑刻共有47种,其中有一种是唐代的、有宋3片,元10片,明17片,清4片,复制10片,现代名人古诗词9片因此,南海神庙有“南方碑林”的美誉。

御碑

南海神庙一门东西廊(内廊)山上竖立着许多帝王碑,是历代帝王祭祀南海神时所建帝王碑大多在上部和两侧刻有龙纹,中央部分刻有重要注释,是历代帝王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南海寺保存有唐代、宋、元、明、清代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碑刻很多,所以南海神庙也被称为“南方碑林”

唐碑

唐碑是南海神庙的主要碑刻,位于南海神庙头门东侧,有专门的亭子保护,又称唐碑亭。唐碑是唐玄宗册封广历皇后孔琨为南海神,并请韩愈题字,由州刺史书写,李刻制而成它叫做“三绝碑”

宋碑

宋碑又称“开宝碑”它是南海神庙中仅次于唐碑的重要碑文它建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位于南海神庙头西侧,立于《大宋新修广利王之碑》。

明碑

明碑又称“洪武碑”,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明碑规模较大,体现了明代的建筑氛围碑下是一个叫罗的神兽。

清碑

清碑又称康熙碑,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93年)解禁海禁,再设广东、闽、浙、江苏省四大海关全面开放海上外贸。康熙帝认为南海神可以保护海上贸易的和平与繁荣,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他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他自己写的“万里波澄”四个字,又命人做一个金匾送到南海寺。

扶胥古埗牌坊

伏秀古牌坊位于广东珠江口伏秀镇,毗邻伏秀河。东临狮子洋,南接虎门,背靠广州。这座古老的牌楼曾经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是进出广州的主要通道通过这个地方,可以到达南海各国。

海不扬波牌坊

海傍洋波牌楼位于南海神庙前,为阿清王朝建筑,三室四柱,花岗岩砌成,呈飞升式设计。清道光二十九至三十年(1849-1850年)在此期间,广东巡抚叶对南海神庙进行了修缮,将原有的红石牌楼改建为牌楼,并题写“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对平安吉祥的期待。

明代码头

2005年发现明代码头,用于改造南海神庙周边环境它位于章丘脚下的尤里亭南侧,由山脚风化岩石修筑了一条通往珠江的道路,全长约125米。明代码头由埠头、接官亭、用红砂岩铺成的小桥和官道。为保护码头,回填工程已完成,2018年采用红砂岩基底进行地面模拟展示。

清代码头

清代桥墩是2005年庙头南广场改造时考古发现的整个场地包括码头和道路,总长20多米。码头保存完好,有九级石阶,五板石路通往南海神庙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明清时期由于泥沙淤积,庙前河堤线逐渐移向黄埔古港。清代码头见证了古代海上交通的变迁和延续。

明代石狮

南海庙前有一对红砂岩制成的石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但由于红砂岩易风化,石狮已被严重腐蚀为了防止石狮受到风化的破坏,人们用玻璃板进行保护。

清代华表

南海神庙里的两只中国手表是清朝的遗物,柱子上盘旋的龙是石雕艺术品。

古树名木

南海神庙种植了许多古树名木,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诗人屈大均朗诵过的木棉树、大西司空种植的来自波罗的海国家的菠萝蜜树、无忧树和菩提树等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

波罗树

波罗树起源于印度据说大西去南海神庙游玩时,在庙前种下了两棵Polo树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波罗树越长越大直到抗日战争,日军摧毁了第二棵树,大西自己种的波罗树也消失了。

波洛树是南海神庙的重要树种,最著名的是2006年的瑞典古董商船“哥德堡”当瑞典国王抵达广州时、女王和工作人员参观了南海神庙,并亲手种植离大西雕像不远这棵树也是中瑞友谊的见证。

木棉树

南海神庙的1号2号木棉树已有264年树龄,是南海神庙木棉树树龄最长的两棵木棉树分别位于明洪武御碑亭和万里伯承碑亭前,可见古刹的庄严。木棉是广州的市花,也是南海神庙的庙花,红棉树也成了南海神庙的圣树。

红豆树

南海神庙沐浴亭的山坡上长着一棵红豆树树龄324年,是寺内唯一的国家二级保护古树。为了更好的保护这棵古树,周围设置了护栏。广州市黄埔区古树办每个月也会派专家检查古树的情况。

文化活动 编辑本段

波罗诞庙会

波罗诞又称“南海神诞”每年农历2月11日至13日在南海神庙举行庙会,附近的人包括香港、澳门、东南亚的华侨都来这里参加庙会博罗生辰是广州最大的民间庙会,也是中国唯一的纪念馆“海神”的活动。博罗生日庙会始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庙会主要包括祭海仪式、章丘诗会、岭南民俗表演等,波罗鸡、庙会上还会出售博罗粽子等民间商品。2023年,第十六届博罗生日庙会迎来“正诞日”,举办3天,接待游客近22万人次。

2011年,博罗生日庙会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五子朝王

传说南海神有五个儿子,分别被不同的乡镇供奉。在博罗生日庙会上,15个乡镇的人们将举行拜神活动,南海神的五个儿子都将去南海庙为他们的父亲 的生日这个自定义活动称为“五子朝王”其习俗是每年小贡,三年中贡,五年大贡(大会景)传说是因为南海神的第三个儿子石安性格倔强,与南海神不和,在进庙祝寿时背弃了南海神。

五子王的仪式结束后,南海神的五个儿子被抬回各自的村庄拜神为了迎接国王的归来s队,三个乡的所有祠堂都搭了贡品棚,村民在村口等候五子王进村,立即敲锣打鼓,舞狮放鞭炮人们欢呼雀跃为了寻求好运,村民们触摸神灵,并向他们供奉金钱在到达祠堂之前,他们受到村民和宗族的崇拜。晚上每个祠堂都要摆百桌酒席,招待村民和外地宗亲,一起喝酒“朝王酒”至此,五子对王的活动完成。

五子朝王”这是博罗庙会最热闹的一天许多游客会来到这里,一睹五尊浮雕的风采,并触摸它们以求好运有的人还会抢一些供品回家,送给自己的子子孙孙,让他们快点长大有些人还会抓住装满供品的篮子,这被称为“携男回家”

宗亲聚会

十五个乡镇的人都把南海神庙当做家庙宗族聚会是指爷爷出面邀请远近的亲戚参加聚会,其余的村民也会邀请自己的村民参加场面非常热闹隆重。

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挑菜节”花神节”百花生日”根据古代的记载,以前的花节通常是在Polo 南海神庙的生日。传说武则天很喜欢花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花朝节,她都会命宫女去采花,把米和花捣碎,拌在一起,蒸成花饼,送给大臣们后来,花节逐渐从宫廷流传到全国,逐渐演变为少女祭花、爱花、享受春天和美丽的一天。黄浦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黄迎丰说,在古代,女性不能随便出门,但在“花朝节”这一天,姑娘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去玩,她们会在庙会上祈求婚姻幸福。

开发保护 编辑本段

开发

2003年,广州市黄埔区有关部门拆除了南海神庙周边2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其中临时商铺20间,违章建筑77间拆扩建后的南海神庙面积将达到41公顷。

2004年,广州市黄埔区委、区政府将南海神庙开光工程列为重要项目,先后编制制定了《南海神庙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南海神庙周边环境整治规划》等规划。根据规划,南海神庙的扩建将分为五个区域,即北广场区、西侧公园区、南广场区、南区水道、旭日商业区,其中北广场将建在南海神庙以北8万平方米的区域,作为停车场和市民休息游玩的场所南海神庙前广场将扩建至1900平方米,原有古树将进行适当改造建成的广场不仅供市民休息,还将作为庙会期间举行大型庆典的场所。此外,还将建设湿地公园和停车场,改善南海神庙的旅游环境,缓解庙会期间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完善航道码头建设,沿河植树,加强环境整合。

2011年4月,南海神庙举行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南海神庙将继续扩大规划,下一个目标是5A级旅游景区。黄浦区也在加快南海神庙海事博物馆的建设。广州海事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620平方米,其中海事博物馆主楼3840平方米,古码头保护遗址1780平方米到2011年,广州海洋博物馆的总体规划和调整已经完成、勘探设计和文本粗编工作。2021年6月,广州海事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

2013年,广州市规划委一致通过《黄埔区广州海事博物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号规划,规划中表示将在南海神庙东侧建设海洋博物馆,南海神庙与其共同开发,打造海洋文化产业区。

保护

1983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接管了南海神庙由于寺庙年久失修,正殿被拆除,寺内碑刻被毁于是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在1986年重建南海神庙这一建设项目包括修复寺庙中的基本建筑,如一门、复廊、浴日亭、霍尔等,同时修复寺内20多处古迹。

2016年,广东省文物局启动了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的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海傍阳波牌坊、浴日亭、明代码头、2019年,整个工程完工,更好地保护了南海神庙的文物和遗址。

文物

2012年,南海神庙和古码头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2013年,南海神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6月9日,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遗产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这也是广州首个研究区级历史文化遗产的机构。研究所聘请了一批文史专家,他们会深入挖掘、整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黄埔军校文化、香雪文化和创新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使文物得到传承“活”过来。活动当天,研究院发布了第一项研究成果,——《“嗨皮”十古说黄埔》这部作品以苏轼贬谪岭南,途中拜南海神,到日光浴亭观海,留下诗《南海浴日亭》的历史为背景,放上广东音乐、说唱、动画等当代元素展现南海神庙、波罗鸡、浴日亭等古文化、古建筑的风采。

2023年2月,广州市文物局批复了南海神庙石刻保护办法,强调保护工程要严把质量关,也要注意文物安全工程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资料,并上报广州市文物局。由其验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瓦台    下一篇 广化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