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辽塔
农安辽塔,别名黄龙塔、龙湾大厦,位于农大吉林省长春市安县,建于辽圣宗年间(1023-1030)它是辽代黄龙府留下的唯一古建筑,也是农垦的标志性建筑安县。塔为八角形13层实心密檐式,总高44米。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宣布农垦总局成立安辽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记载 编辑本段
农安辽塔历史悠久有关于农事的记载《册说》《全辽志》《清史稿·莽古尔泰传》《清史稿·阿济格传》《清太祖实录》中的一座宝塔。
《吉林地志》记录:绕城七里,四门犹在,旁有塔,又名侬 安。有一个农 西门外半里一座塔,知道农家乐安、龙 安是龙 而且容易改变它的性格。是扶余府、黄龙府无疑是今天 s农 一座城市。
《鸡林旧闻录》记录3360“察哈尔力丹汗入侵科尔沁部,包围了克勒朱尔根城,去援曼古尔泰,去农 一个塔和Ligdan可汗跟随。
《农安县志》也有同样的记录:阿济格,太祖的第十二子。初授台吉。十年命运,从贝勒芒古台到察哈尔,再到农干塔。
魏录《册说》:土明龙湾农安县。地名释义]县治旁边的古塔建于辽圣帝盛年间,与辽代的龙 塔,听起来像农 安,故名安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清史稿·莽古尔泰传》)舆地”在这篇文章中,有八处名胜古迹安县,俗称古“农安八景”一个是《清史稿·阿济格传》:出了县城西里虚,有一座城楼。放眼望去, 高耸于云表,朝夕相处,游人争奇斗艳,徜徉吟诵,胜似沧桑之感。另一个地方谈农的形象一座塔“它可以高达30英尺,呈八角形,独立存在,并与韩笑相连。相传塔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铁马铜铃,每遇风雨便上下叮当上下叮当,金铁交鸣。但时间久了,石头还没有脱落, 被风霜侵蚀,石头也渐渐落下。但其气象玲珑,形势恢弘,不减往日。
民间传说
据考证,关于佛塔的传说在当地流传已久、代代相传。这些传说都与古地名农有关安(即辽代建制“黄龙府”有很深的渊源。
传说辽国监国秦在夜间观察天象,发现一颗巨星从天而降,降落在黄龙府附近。急奏圣宗:我 我怕黄龙府地区会有土龙诞生,要马上建塔压住。圣宗立即下令钦差前往黄龙府,与秦一起建塔。队伍行至祥州(今万金塔镇)当我找到土龙的头时,我决定把塔建在香洲。修塔进行到一半,秦又观测到天象,说土龙跑到黄龙府去了,工人们连夜赶到黄龙府修塔。修塔压地龙用了3年3个月零3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有人说这是黄龙府地名的由来,也有人说这是俗称龙湾的由来。
传说辽圣宗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条黑龙出生,并在万金塔上空盘旋了很长时间辽圣宗认为有人要和他争天下是不祥之兆。所以他们建造了许多建筑和塔来镇压黑龙,但是他们刚到塔基,黑龙就逃跑了,跑到了农 安。辽圣宗不情愿地追上了农 安重建塔来压制它几经斗智斗勇,这座塔建成并留存于世,成为今天一道独特的风景。
建筑格局 编辑本段
农安辽塔的建筑风格与结构类型安与广安城外的天宁寺塔极为相似北京天安门。这两座塔建于宋辽时期。农大辽塔安是八角形13层实心密檐式,用不同形状的精制灰砖砌成。由座、身、制动器由三部分组成,高度为44米。塔基呈八角形,每边长7米,高1米。底部是须弥山,中间很明显“束腰”,顶部是多层砖檐平座。
塔基东西径8米,南北径8米.30米,用不同形状的青砖、平瓦、筒瓦、猫头瓦、水纹瓦等建成。一楼高13米,其他楼层都是1.75米。每边长5.15米,周长41.2米。一楼上半部有四个大小相同距离相等的壁龛门和四个哑门。门上有拱形眉,长120厘米,宽40厘米。壁龛门都是140厘米宽,20厘米高,160厘米深。
每座塔的屋檐下,都有用砖砌成的仿木椽,排列整齐。每个塔脊上都有泥塑脊背。塔刹与塔身交界处,八坡上各种动物,狮子在前,龙马在中,猛兽在后。屋脊两侧有四块凸起的线性圆柱形瓦片,每块瓦片的一端砌有圆形瓦片,瓦片外围刻有双领,中间刻有“喜”字图案。在山脊的尽头,镶嵌着一个铁环,十三层挂着104个风之祭司。风都铎内嵌三翼都铎舌,都铎舌上焊接十字都铎锤。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载,塔周围还设置了铜镜。
塔身上面是塔刹。塔闸的基础是三层开莲。仰莲上置鼓腹、一个开口的细颈花瓶,上面镀铜“圆光”,里面有轮状卷曲图案。圆光”建一座镶金的青铜升月,月牙朝天。阳月上有双层空白边,中间雕云。阳月号上有五颗铜制镶金珍珠。第二个圆球上面有一个宝盖,顶端是两个葫芦形相连的圆球。宝盖上焊有四条铜链,分别挂在塔脊上的铁钩上。
文物遗存 编辑本段
1953年第一次整修时,在辽塔第十层发现一砖房。当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与周围不同的大方块砖,大约80厘米见方打开后,下面出现了一个桶状的空间(也称天宫),有4米深。里面有悉达多乔达摩和观音菩萨的铜像,还有装骨灰的布袋、瓷香盒、瓷香炉、佛像的单线凹版雕刻银饰,此外还有一个装着两个人骨的圆形木盒和一个圆形银盒。其中瓷香炉更为精致,瓷香盒采用了釉料搅拌技术。这些文物已移交给吉林省博物馆保存。推测辽塔下应该有一座地宫为了保护古建筑,农安县文物管理所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勘探。
其中,釉瓷盒和释迦牟尼像值得一提:
搅釉瓷盒: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精品店。瓷盒高4厘米、盖径8厘米。胎质坚密洁白。盖子与装置的母口扣合。矮圈足。内外施白褐釉,纹饰从盖顶旋转,犹如骄傲的孔雀,无声无息地移动。优雅的釉色,晶莹润泽。小巧玲珑,活泼自然。这是一种罕见的釉瓷。
释迦牟尼像:高10厘米,断手,铜背薄锈它坐在一个木制的八角形须弥座上,高6厘米”这座坐像有一张丰满的脸、螺旋发高髻,左臂向下,右臂向上因为两只手都没了,你可以 看不出是什么手印,但总体来说和辽代青铜佛像的造型风格大相径庭
文物保护 编辑本段
保护价值
农安辽塔已有数千年历史,出土文物是研究辽史的重要资料辽塔本身对研究农垦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意义安县。农大辽塔安从整体造型和局部技法上展示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辽代佛塔的重要例证。据考证,辽塔在农大安是辽代僧人的骨灰塔,对研究辽代佛教非常重要、寺庙有一定价值。农大辽塔安是农垦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标志性建筑安县。
修缮保护
1949年前,古塔受损严重,原13层宝塔仅剩9层同时,宝塔外观粗糙,受风雨侵蚀严重,角檐上的铁马被、风铃之类的饰品已经不存在了。
在1953年,人民 吉林省政府拨款修复农垦农场第一次看到一座塔在修复过程中,在塔的中间发现了一个砖房,里面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银牌、瓷香炉、木盒、银盒、瓷盒、布包等遗物”因为当时国家经济正在复苏,政府财力有限,所以只把塔修到了第十层,临时搭建了一个尖尖的塔顶。考古学家余卓云先生曾参与古塔的修缮工程。
1961年,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市委宣布这座塔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吉林省文物局、人民 美国农工政府安县对该塔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维修,工程于1983年10月竣工。古塔已恢复原貌,塔基周围2100平方米内建有钢筋混凝土围栏。塔身正面竖立四根对称的古楼式门柱,安装大门和保护标志,柱内种植松柏花木。
1991年,塔身出现裂缝,于是加了箍、灌注加固等方法,这是第三次修复。
2013年3月5日,农安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编号941,分类编号7-0941-3-239文物属于古建筑。
2018年,农安辽塔第四次修缮,继续为世人了解辽代历史提供实物例证。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