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
天目山(英文名:Tianmushan ),古称浮玉山、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天目山,隶属林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安区。它毗邻太湖之源镇夏村东有安市,南有天目山镇白鹤村、前镇朱湾村西徐村、杨红村毗邻安徽省宁国市,北依湖州市安吉县王龙山,距浙江省会杭州94公里,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9° 23°'47'~119°28'27'北纬30° 18'30'~30°24'55'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燕山运动期间天目山山体上升,第三纪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基本形成天目山地貌格局。山地地貌一般为马蹄形盆地,东、南、西部三面环山,包括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主峰是仙人顶,海拔1505.7米。东南是天目山的主体部分,向东西两侧延伸南北两侧山麓坡度平缓,山间宽谷小盆地交错。同时形成了火山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堆积地貌等。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长江(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两大水系部分支流的发源地。而且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天目铁木就在这里、元宝枫等稀有物种。
太平军在天目山作战、抗日战争等战争,导致房屋树木等被毁。90年代左右,天目山开始发展旅游业,有天目山景区、太湖源头景区等景点自然风光优美。这里也进行了科学研究,出土了许多文物古迹。另外,天目山是宗教圣地,道教、佛教先后在此建址,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同时,历代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篇。
地理特征 编辑本段
气候
天目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并举。
这个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是8度.9℃~15.8℃之间,冷月1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温度为-17.4℃,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温度为40℃.8℃。受地形影响,垂直气候差异显著。从海拔不到300米的山麓到海拔1500米左右的仙人顶,年平均气温从16℃下降到9℃,年温差7℃。
天目山是多雨地区每年5月至9月,太平洋暖湿气流给这一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6月至7月初为雨季,7月中旬至9月为台风暴雨期。10月到2月是比较干燥的季节,5个月的总降雨量在352左右.6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4%天目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822.2 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81.4天,相对湿度76%~82%
天目山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5年.5小时,无霜期200226天。另外,天目山脚下的风向一年四季多为东北风,春季为西南风,秋季风向最不稳定,春夏山顶为西南风,秋冬为西北风。
地质
天目山位于天目山火山构造盆地南缘。位于天目山火山盆地下扬子地块江南隆起带的东北端,是一座中生代晚期大型复活火山,其西边界明显受东北鸡西断裂带和雪川的影响—湖州断裂控制。区内的次生火山构造以中央火山构造为主,以破火山和穹丘火山为主,穹丘火山内也发育有大小不一的火山口。火山喷发晚期还发育大量的次火山岩和侵入岩,其中盆地中南部的指南山和东坑是典型的例子。
天目山主体部分由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喷发岩系流纹岩组成,岩性较为坚实,垂直节理发育。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岩石呈酸性至中等酸性。山势为东北西南走向,两侧沉积地层由中心向外,由老到新,依次为寒武系长山灰岩下奥陶统印支期页岩中奥陶统岩洼山页岩。
该区有铅锌矿、钨矿、金矿等矿产资源。西天目门口、武山垭口铅锌矿是万金山多金属矿床的东延部分。其下盘为来自杨柳岗组灰岩和硅质岩的大理岩和角闪石,西南 30003356米有花岗岩枝,围岩为碳酸盐岩、硅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并与矿体密切相关。成矿条件好,东部有铜、铅的次级异常弥散流。西天目天目村、周家坦有钨、该金矿是万金山多金属矿床的向西延伸。在鲁恒乡周家滩东西向断裂带的复合部位,出露的地表为杨柳岗组、华严寺组和西洋山组,其下盘为奥陶系银珠卜组。天目山的非金属矿主要是石灰石。
地形地貌
天目山东部是一个马蹄形盆地、南、西部三面环山,包括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有许多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仙人顶主峰西天目山海拔1505.7米,东天目山,大仙峰主峰,海拔1479.7米。东南部是天目山的主体部分,海拔800~1000米以上。由此向东西两侧延伸,东部盆缘山600米以下,西部盆缘山800米以下,中部丘陵区500米以下,向东北方向逐渐下降。南北两侧山麓坡度平缓,山间宽谷小盆地交错。
天目山地貌按成因可分为火山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堆积地貌。火山地貌分布于七里亭至开山老馆―带,形成悬崖、陡壁、深溪形成四峰、倒挂莲花峰、狮子口、象鼻峰等奇峰。喀斯特地貌分布在海拔450米以下,华岩洞是典型的天然洞穴之一。堆积地貌位于金基石以东、在吴丽婷以上的地区,岩石可达几十立方米,形成了一条东西堆积的玉溪、钟楼石、眠牛石等。
水文
天目山是长江(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两大水系部分支流的发源地。东天目山的水流经南苕溪、东苕溪流入太湖,流入长江,西天目山的水通过天目河流入钱塘江。
小南在古代被称为楠溪江、苕溪,位于吉林省东部安市,是苕溪的主要源头,属于长江(太湖)水系。它发源于东天目山马涧岗南麓的水竹坞,其干流从源头到浪口称为浪口溪在浪口与南溪汇合后,称为南苕溪,流向余杭通济桥,以下称为东苕溪。南苕溪林剖面图安长55公里,天然落差895米,河床最宽处118米.8米,最窄处21.5米。
天目河,古称西溪,贯穿林的中部安市,是分水河的主要支流,属钱塘江水系。发源于西天目山北与湖州市安吉县交界处的通航港。其支流正清溪、双清溪、东关溪和西关溪是天目山地区的主要溪流。正清溪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从犹大村流入双清河;双清溪全长6.2公里,流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从白河村流入天目河;东关溪全长36公里,流域面积约173.3平方公里,是天目河的主要源头;西关溪全长9.5公里,流域面积约27.2平方公里,经西关至钟家入东关溪。
此外,天目山的地下水质多为盐度小于0的碳酸氢盐水.1克/l,pH值在7左右。
土壤
天目山土壤垂直分布明显,从山脚到山顶分为四个土壤带:山前红壤带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前低丘、阶地和河谷;山脚下的黄红壤带分布在海拔500800米;山地黄壤带,分布在海拔800 ~ 1200米,与山脚下的黄红壤带交错;黄棕壤带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黄红壤、红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有6个种10个亚类、33个土属、65个土种。其中黄红壤和水稻土分布较广前者分布在西部丘陵地区,后者是平原地区的主体部分。
山前红壤带,植被和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深,自然树木很少再存在,一般是二次灌溉和杂草;山脚下的黄红壤带,森林保存完好,林下多胸甲和苔藓,大面积分布有杉木林和毛竹林;山地黄壤带,树木高大茂密,林间阴暗潮湿,树上挂着云雾草;在黄棕壤带,大部分植被仍保持天然林状态,属于亚高山落叶阔叶杂木矮林,还有一些以草本为主的次生杂草和灌木。
山地土壤和母质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天目山地区成土母质类型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包括凝灰岩风化残积物、花岗岩风化残积矿床、砂质泥质岩风化残坡积物、碳酸盐风化残积物和红色砂砾岩风化残积物。其中砂质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成土性较好,砂砾岩成土性较差。而平原地区土壤的母质与下部或深部基岩无继承关系,多为外来冲积物和冲积湖积物。
就酸碱度而言,红壤的酸度最高,水稻土的酸度最低。而且河谷平原面积比丘陵面积小。天目山地区土壤总体pH值在酸性土壤范围内。
植物
天目山区约有高等植物2351种,隶属于249科1042属。共有种子植物1882种,隶属于155科827属;蕨类植物约有184种,隶属于35科72属;苔藓植物约有285种,隶属于59科143属。天目山有17种特有种,天目铁木、天目朴树、天目蝎子草、天目木兰、天目木姜子等“天目”命名。天目铁木、鹅掌楸属二级濒危植物,元宝枫属三级濒危植物,其中,铁木真、元宝枫只分布在天目山。此外,孑遗植物中珍稀野生种银杏仅分布于此。
植被区系,植被基本属于亚热带阔叶林,植被种类分布呈现垂直地带性。海拔870米以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海拔870米至1100米之间,以常绿为主、落叶阔叶混交林占优势;落叶阔叶林位于海拔1100米至1300米之间;海拔13001500米,以落叶矮林为主。
动物
天目山的动物约有5018种,隶属于67目507科。哺乳动物有75种,隶属于8目22科;共有鸟类171种,隶属于14目42科;爬行动物有50种,隶属于3目11科;两栖动物有22种,隶属于2目8科;共有鱼类55种,隶属于6目13科;共有昆虫4467种,隶属于33目380科。
以“天目”命名的动物有135种,如天目竹、天目山小蜉、天目山原螳等。其中,云豹、金钱豹、华南虎﹑黑麂、梅花鹿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穿山甲、豺、黄喉貂、果子狸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主要景观 编辑本段
天目山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天目山风景区、太湖源头风景区就坐落在这里。
天目山景区
天目山风景名胜区,包括西天目山和东天目山风景名胜区及周边村镇,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也有人文建筑。
峡谷、瀑布、森林、云海、奇峰是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如东崖瀑布、九连瀑、四面峰、倒挂莲花峰、七星石、华岩洞等。东瀑布大峡谷全长1.2公里,是天目山脉最典型的峡谷。
天目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景区内有宗教建筑。禅院是一座佛教建筑,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占地2.67公顷,禅堂500多间小屋、周围有16个院子。1941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又陆续重建1947年,韦陀堂重建,2000年,大雄宝殿相继建成、药师殿、弥陀殿等。2012年,佛经楼落成、方丈院、禅念佛堂、居士楼等。正宗狮子庙,又称山老庙,是元代高峰禅师及其弟子的断崖之地、中峰是在致远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285~1287)立,为林济宗中兴祖庭—天目山是正宗狮子庙的旧址,长期以来一直是林佶教的主要道场。
太湖源景区
太湖之源景区,又称龙须沟景区,位于天目山南麓的太湖之源镇,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貌。太湖的主要源头就位于这里,因此得名太湖源头。太湖之源生态旅游景区于1998年开发成功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
太湖源头的主要景象是长谷的龙须峡景区内有华东最大的玻璃观景桥和龙须墙、云碧潭、思源廊、嬉猴坪、千仞崖、神风谷、双龙潭、古佛院、百丈漈、仙人台、祭坛等十五个景点。景区有黑麂、猕猴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植被覆盖率达98%,有三角枫、柳杉、金钱松、野生石南等国家珍稀植物,并拥有国家保护的千年古树群,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被称为小九寨沟。
开放保护 编辑本段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在天目山区,农民 经济主要来自竹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外的森林,在坡度允许的情况下,几乎都种上了竹子。农民和农民协会保护区内的山地、承包的山及其周边基本都变成了竹园。劈山种竹需要把坡地变成梯田,原来的树、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根部移除。还有少数农民在保护区种植高山蔬菜,造成原生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下降
天目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约有1120种。一些村民受利益诱惑进入自然保护区乱挖药材,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毛竹价值下降,许多竹林无人管理,逐渐蔓延,对周边植被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不允许人工采伐干扰,竹林可以迅速扩张,形成单优群落,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
环境保护
1986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建立。1996年,他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其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总面积4284公顷,其中核心区1191公顷,缓冲区381公顷,过渡区2712公顷。
1987年7月,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成立。第一次会议议决:在石鸡塘开辟5公里火线,教育群众不要在国有山上砍柴、放牧、采集草药和保护自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少数人擅自进入核心保护区,从组织上、制度、加强设施保护等。会议还通过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公约》。
20052006年,天目山开展了柳杉古树防治工作,以增强柳杉的抗逆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全面开展柳杉病虫害防治和复壮。另外,对松材线虫进行了研究、柳杉病原菌、陆生野生动物流行病、酸雨等六个项目的自然生态监测。
2006年,天目山管理局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成立相关队伍,编制实施《天目山森林灾害远程视频预警监控与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提高预防管理科技含量和灾害处置应急能力。
2015年将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部分竹林进行皆伐作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2022年,天目山管理局严守森林防火底线,推进创建“保护区-属地镇-联防村-驻山单位”四位一体”党建共建机制,推进自然资源备案和保护区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控网络系统,开展监管执法和宣传。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