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丘头遗址
壳丘头遗址位于中国福建省平潭县平远镇南龙村。距今约5590-7450年,是福建省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场地占地约3000平方米,有、中、下三层文化积淀与东华丘遗址、龟山遗址构成了壳丘头遗址群。
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壳丘头文化遗址代表了闽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和南岛语族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并能进一步证实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省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发掘历史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58年,在福建省文物普查中,平潭县平远乡南龙村壳丘头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可惜当时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没有进行细致的考古发掘。当地村民在废墟区挖出贝壳灰,用作粉刷建筑的材料,对废墟造成了严重破坏。1964年考察时,东台被X163 截断,1984年命名“南龙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5年,福建博物馆考古队(福建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在林公公先生的主持下,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1988 年,该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月,更名为“壳丘山遗址”经过考古学家安志敏的调查,它被正式命名为“壳丘头文化”199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美国政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 ,福建省博物馆和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的主教博物馆配合了壳丘头遗址的第二次发掘。2017年11月,依托壳丘头遗址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馆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建“平潭国际南岛玉足考古研究基地”正式挂牌。2018年4月,厦门大学在此设立考古实践基地,入驻开展考古发掘工作。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10月,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范围“十四五”专项规划。2022年2月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壳丘头考古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
考古发掘
文化堆积层
壳丘头遗址损毁严重,其余文化积淀大多残缺不全,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遗址基本全面暴露,贝壳堆积层有所划分、中、下三层。
上层灰褐色,灰坑底部堆积着30多厘米厚的海贝壳,波光粼粼的陆地十分醒目;中层厚约40 cm,主要混有蚌壳和棕壤,含少量遗迹;下层有15厘米厚的红褐色土层,夹杂着许多贝壳和陶片,保存完好。三个文化层之间没有发现自然积累层。
第二次发掘区分了两个新石器文化层,其间未发现自然堆积层。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如果在两个文化层之间没有发现大面积的自然堆积层,一般认为两个文化层之间的自然环境不是突然发生的、剧烈的变化。
出土文物 编辑本段
1985年秋,清理了21个贝壳坑一座墓和一批石器、骨器、玉器、贝器、有200多件陶器,以及数千件陶器标本。
工具
遗址出土的捶打石器与打磨过的石器并存,打磨过的石器并不精致,捶打的工具是劈刮器。磨制石器主要是小梯形铲,还有穿孔石斧穿孔石刀石杵、石臼等。陶器以混砂陶器为主,胎厚、松散易碎,方法原始。比较完整的陶器主要由不同形状的纺车和腿组成,陶器的主要类型是水壶、罐、盘、碗、壶、豆等。可见,壳丘头居住的百姓,依山面海,主要靠讨海为生,农作物是土豆、芋头为主,猎鹿、野猪等中小型动物;还有“树皮布打棒”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用树皮做衣服了。
陶祖
丘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先民都是顶部呈蘑菇状或弧形,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表面还刻有线条交叉,底部附有喇叭形的拱门。高11—它是14厘米,底部直径约为9厘米其形状和中空的内部结构与男性阴茎相似,应该是男性生殖器崇拜的信物。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流行的习俗,是性崇拜的普遍现象,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产物。
出土墓葬
壳丘头遗址发现的墓葬残缺不全,编号为 85PKM1。该墓位于遗址东南,为竖穴坑墓,高出地表142厘米,平面略呈长方形,长105厘米、宽93厘米,距墓底12厘米,东南150。大部分人骨已被破坏,可能是人为扰动后的第二次掩埋。经初步鉴定,人骨属于三个未成年女性个体,年龄不超过10 岁。可能与英年早逝或虐待女婴的习俗有关。与同类遗迹相比,新石器时代就有重男轻女虐待女婴的习俗,这些习俗在现代的原始部落中依然盛行。新石器时代人群中确实存在食物占有和分配不均的情况,或者说存在一些饮食差异,导致了年轻女性的过早死亡。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地理概况
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省海峡;西接海坛海峡;莆田市秀屿区日南岛南部;北部的百泉群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块岩石组成,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地势低平,多丘陵、平原为主,最高海拔432.72米;地貌类型主要有构造侵蚀和剥蚀丘陵、侵蚀剥蚀台地、海岸海滩平原和侵蚀沉积海岸。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度适中,罕见霜雪,年平均气温19.4℃。
遗址环境
壳丘头遗址位于南龙村东北壳丘头,西北面向东南,北为低矮的马后铺山,南为古湾滩,海拔仅5米,地势平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海湾东面不到100米,北面是连绵的低矮丘陵。该遗址距今近65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岔坑文化”类型。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中、下三层文化堆积。遗址上还刻着两块“壳丘头遗址”和“壳丘头遗址于1988年成为第一批平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价值意义 编辑本段
壳丘头遗址和壳丘头文化的发现,完善了闽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年代序列,为福建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土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材料。通过类似的史前遗址,说明这样的遗存是后来形成的百越族群的祖先文化。这种文化遗存从大陆分布到岛上,为研究承载这种文化的族群迁徙交流互动提供了考古学证据。保护与研究意义
穿过平潭的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通过对东华丘遗址的考察,可以推断平潭或波利尼西亚 南岛语族是海上迁徙的第一步。发掘的几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显示了平潭与太平洋诸岛的联系。而且壳丘头文化遗址代表了闽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和南岛语族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验证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壳丘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也是为了研究新石器时代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生产方式、经济模式和社会进程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东南地区的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探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海峡两岸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研究南岛语族在西太平洋的起源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遗址影响 编辑本段
文化推广
2019年,“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国际高端研讨会”在平潭举办,进一步提高了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和壳丘头遗址群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2021年,“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论坛”在平潭举办。来自萨摩亚、密壳罗尼西亚等地代表参观了南岛考古研究基地,共商经贸合作、海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讨论。
福建省文物局还对CPPCC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大对南岛语族文化研究的建议》提案进行了专门答复:厦门大学将得到国际南岛考古研究基地的支持、福建博物院、平潭南岛语研究所等机构,深入开展考古等南岛语多学科研究、语言学等研究;继续进行南岛语族相关遗址的考古发掘;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平潭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壳丘头遗址与南龙传统村落开发相结合,帮助当地打造壳丘头文物旅游品牌;继续支持平潭发挥国际南岛语考古研究基地作用,指导和帮助平潭进一步建设研究基地,开展进一步展示建设,助力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
寻根之路
2010年初冬,几个南岛语族后裔效仿他们的祖先,制造并驾驶独木舟,沿着我们的祖先当年迁徙到太平洋的路线向相反的方向航行用了116天,终于回来了“南岛语族最早的发源地”福建。
这场“寻根之路”这项活动由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由六名波利尼西亚人组成。他们驾驶着一艘长15米宽7米重约1.5吨,而且没有任何人工动力、导航设备,甚至现代食物的古董独木舟,按照古老的传统方法,借助占星术、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开始,经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时近4个月,经过1.历时6万海里,最终到达中国福建。他们开始了寻找祖先的旅程足迹遍布平潭,并在壳丘头遗址立碑寻祖。
研究结果 编辑本段
文化特征
该遗址出土的石器以平面呈梯形的小石簪为代表,并有少量穿孔石器。石锛刃部宽平、弧顶或平顶,有些是通过打浆粗磨精磨形成的。并发现大量动物谷制作的骨刀、骨锥。陶器以混砂陶器为主,泥质陶器较少,有少量红陶。陶器表面颜色不一,一般都是灰色的、黑、灰黄、红、褐色陶器占主导地位,其中灰色陶器占很大比例。轮胎一般为灰黑色或灰色,有片状节理,器面典型纹饰为浮雕扇贝花纹、戳点纹、刻划平行条纹、雕洞等,也有组合纹,沿唇印短斜线或花嘴更常见。陶器是手工制作的,内壁有凹点,表面有湿手工打磨的痕迹口边用慢轮修整,底部装置流行、圈足器、零星的平底器。釜、罐、豆、圆盘是典型的器皿形状,尤其是水壶,口径较大、敞口或侈口、沿着嘴的外侧刻有平行的条纹、内侧沿面内凹、唇面呈波浪状,颈部有明显的压筋,肩腹部有扇贝状浮雕。
生活形态
出土的生产工具中,石簪一般都比较小,小的长度只有3.5 cm,很难作为单一的农业工具使用,只能作为带手柄的复合工具使用。陆生动物骨骼和骨箭头、石球表明狩猎在壳丘头原始居民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的海生贝类、鱼骨的发掘表明,捕鱼是当时更重要的食物来源。获得贝壳后,使用骨锥、骨刀和凹石用于通过撬或砸来获得壳中的肉质。拿到食物后,用支架支起一个巨大的陶罐做饭。当时陶器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虽然简单,但种类繁多、色彩多样,体现了壳丘头先民的原始审美观念。出土的骨针和纺车可以推断,当时的居民已经能够纺出用于缝制衣服的纱线。墓葬及各种“祖”t型支架揭示了早期的丧葬习俗和祖先崇拜信仰。
遗址共性
福建“壳丘头文化”和台湾“大岔坑文化”这两个遗址都属于沿海文化的范畴他们都面朝大海,面朝群山农作物主要是土豆和芋头,狩猎目标是中国、小动物为主。两种文化中贝壳的堆积,反映出民主首先要靠钓鱼、捡贝的“讨海经济”为生。壳丘头文化出土的陶器纹饰伴随着大量的绳纹纹饰,说明先民广泛种植和应用纤维植物,是原始农业的象征。出土的工具反映了原始农业的面貌。大茶坑文化在内涵和外观上都是相似的。这两个地方的文化都是6000多年前的,证明闽台自然环境相似、同样的经济形态,是闽台先民创造的“壳丘头文化”和“大岔坑文化”它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台湾海峡两岸的原始社会文化。另外位于闽侯的“昙石山遗址”一期文物中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器型与“壳丘头遗址”出土的器物几乎一模一样,应该是同宗同源,两地先民也应该有或者延续着共同的精神信仰。
海外迁徙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的开始( 6500 ~ 5500年前)经济形式基本以海洋捕捞为主,水稻种植基本不存在,航海比较发达。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与南岛语族向大海迁徙的时间点重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具备向大海迁徙的最佳条件。从出土器物的类型来看,壳丘头文化起源于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壳丘头遗址与大古坑遗址非常相似,可能是南岛语族的祖先文化。通过对各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勘探和发掘,平潭很可能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迁徙的第一块踏脚石。福建南岛语族的起源、扩散和发展过程是福建史前文化的主要内容,福建史前史是南岛语族史的一部分。
南岛语族
南岛语族”是人类群体的语言划分,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是指“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至太平洋诸岛等海域、具有相似民族语言亲属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土著群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系,也是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系。他们是一个海洋民族,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总人口约2.7亿。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达加斯加,东部的复活节岛,北部的中国台湾省岛和夏威夷群岛,南部的新西兰广阔海域的岛屿东西跨度约为地球周长的一半。主要居住国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