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黔灵山动物园
贵阳黔灵山动物园是坐落在贵阳黔灵公园群山峻岭之中的黔灵山动物园,位于杖钵锋山坳台地上,是一座繁育、研究野生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园地。黔灵山动物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7.55公顷,地势较为平坦,从大门向后呈台地形上升。
历史回顾 编辑本段
贵阳黔灵山动物园始建于1958年,1959年建成开放。园内的第一批不足10个品种的动物,最早是从河滨公园搬迁过去。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形成拥有70多个品种、400多只动物的城市动物园,大熊猫、华南虎、金钱豹、非洲狮、金丝猴等珍稀动物都一度是动物园的“活招牌”。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的死去,加之多年缺少资金维护,黔灵山动物园逐渐败落。2012年3月20日,由贵阳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的黔灵山动物园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改造计划
2010年11月,贵阳决定投资1000万元对黔灵山动物园内动物笼舍、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这一举措把贵阳市民的目光又重新拉到了这个如今老态龙钟的地方,“凄凉”已久的动物园何去何从,又引起贵阳市民关注。
黔灵山动物园的危机
在黔灵山公园之外,城市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风光不再的动物园却正老态龙钟地从市民的视野中渐渐淡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场景,令许多老贵阳人颇为伤感和担忧:“这样下去迟早会关门。”
从昔日的繁华沦落至如今的落寞,几十年间,动物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这么多年,动物园获得的最大一次政府投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100万元新建了狮虎馆、改造了排污等基础设施。此后多年,花在动物引进上的专项资金不超过十万元。2000年后,申请到的资金更是屈指可数,动物园不仅多年无钱粉刷笼舍,而且只能通过与别的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的方式来接收新动物。”黔灵山公园负责人何明会说。
依赖政府和财政的拨款,对急需发展的动物园来说是“杯水车薪”,资金缺口导致了人才流失和无法构建一整套科学的动物饲养、繁殖、交换和引进模式。
“要不是对动物有一份感情,恐怕我们也难以支撑下来。”动物园的技术人员吴忠荣说,动物园鼎盛时,在岗工人达40多个。而现在她和另外三名工作了十多年的技术人员,几乎是动物园的全部技术力量。多年来,临时聘请的饲养员和清洁工因工资太低来来走走。在人手不足的日常工作中,四个技术人员既当兽医,又当维修工,还兼做饲养员和保洁工。
“鸡肋”现状盼改善
2006年,民营性质的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在修文县扎佐开园,丰富的动物品种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参观游览。黔灵山动物园也因此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黔灵山动物园破败了,但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却人气渐旺。自从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雌一雄两只大熊猫抵筑以来,游客数量大幅度攀升,日均接待游客在1万人以上。除贵阳本地游客外,省内桐梓、凯里、毕节等地及省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仅端午小长假就接待游客3.5万人。而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当日,森林野生动物园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创下建园以来接待量最高纪录。
“黔灵山公园在市区,交通方便,门票便宜,去这里看动物当然是最佳选择。可动物园里内容太少了,好多笼子都空了,没意思。还是宁愿多花一两百元钱去扎佐看个舒服。”市民赵女士说。但来自龙里的农民工皮先生说,“即便舍得花上半个月的血汗钱带家人去扎佐看动物,也最多一年看一回。”节假日里,带着一家老小花个二三十块钱,爬爬黔灵山,逛逛动物园,绝对是来得最实惠的幸福。
2010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意见指出“动物园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动物繁殖保护、休闲娱乐等功能,要求各地加大投入,保障动物园可持续发展。
11月,贵阳市政府决定投资1000万元对狮虎馆、灵长类馆、草食动物区笼舍和部分道路等进行改造。据称,下一步还将投资引进动物。这个等待了多年的喜讯让在动物园工作的几个老员工欢欣鼓舞。
但也有人在质疑,黔灵山动物园背的‘债’实在太多,大刀阔斧地改造需要花大气力,需要依靠政策、资金、机制、人才全方位的配合。1000多万元的资金,对一个城市动物园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捉襟见肘,恐怕难以彻底扭转贵阳公益动物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现状。
黔灵山动物园败落原因
黔灵山动物园作为贵阳的城市窗口之一,已经滞后于贵阳的城市发展。原本,城市动物园作为公益事业和科研机构,享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并不担忧生存问题。但实际上,黔灵山动物园却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考验。有关人士认为,动物园的陈旧和老化是多方面原因使然,包括体制老化、创新不够、民营大型纯商业性野生动物园的冲击等。但是,政府投资偏少是最主要的原因。
自身原因:机制僵化 改革困难
城市动物园是公益性单位,由于体制原因,决定了它不能自主搞项目创收,不能自己决定门票价格,也不敢放开经营。再加上创新意识不强,这就使得动物园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尴尬境地。在人事制度方面,由于动物园是几十年的老单位,要改就更不容易了。
黔灵山动物园发展不起来,还有一个问题,动物园作为黔灵山公园的一部分,隶属于黔灵山公园而不是贵阳市园林局,所以在行政上、财政上没有支配权。因此黔灵山动物园不是一个专业动物园(专业的动物园不是指面积大,而是从行政上、科研研究上来比照,如同省的遵义动物园就是专业动物园)。
体制上的局限,也让动物园人才流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随着商业性野生动物园的增多,一些有经验的饲养员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被野生动物园高薪挖走。
政府资金:每年30万元“不够动物吃”
黔灵山动物园是公益性质的,政府应该给予适当补贴。自1992年起政府每年都会下拨30万元的动物饲料费,近二十年过去,物价涨了好几倍,但经费还是这些,已远远不够动物园的开销。一个城市动物园要想发展,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不断引进和培育新的动物品种,可如今这些钱还不够动物吃,更别提引种了。
从2000年开始,动物园取消门票,将动物园的3元门票一并列入整个黔灵山公园门票内,而公园每年的门票收入仅能维持收支平衡,要想更新设备、引进新动物就需大笔资金,但政府下拨的饲料费无疑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上的缺口越拉越大,黔灵山公园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把园内的商业经营点拿出来由公司或个人承包,有了这笔稳定的收入后,再从中划拨一部分给动物园。
黔灵山公园2008年的门票等经营性收入为2000万元左右,整个公园包括动物园职工工资在内就花费1000多万元。剩下的费用首先要上缴150万元给林业绿化局,然后由林业绿化局返还30万元,专门用于动物园。除此之外,动物园的所有支出都来自公园。仅2008年,公园就划拨了300万元给动物园,包括动物的饲养费、防治疾病费、笼舍维修费等等。余下的收入只够勉强维持日常的正常开销,更别说搞什么大的改进和建设项目了。
在政府的经费拨款上,周边城市的动物园明显阔绰许多。成都动物园每年的常规经费在9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费、人工费、基础建设维修等方面。如果要修建动物笼舍或其他,还有单独的专项资金。
外来挑战:商业野生动物园抢占市场
和其他城市相比,贵阳野生动物园对黔灵山动物园虽有一定冲击,但尚不明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娱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设施不再改进,动物种类不再增加,不积极自筹资金谋求发展,只能“望园兴叹”,最后消失。位于修文的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环境清幽、物种丰富,既“年轻”又有活力,抢走了很多喜爱动物的高端消费者。
野生动物园的动物是半散养式;散养的动物品种较多,种群较大,场面更壮观,观赏性更强;由于是新建动物园,设计和设施都较好;表演水平高,趣味性强,很容易调动游客的兴趣。这些因素都是黔灵山动物园所不及的,因此自开业以来,游客量节节攀升。
不同于城市动物园,森林野生动物园由于是修文县的招商引资项目,除了在2005年初期得到当地政府一定的经费支持外,很大程度上都靠自身解决经费紧张问题。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动物园通过向社会各界开展动物认养活动、与其他动物园进行动物交换、在园区内出售动物食物等多种途径,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资金。
在市场经济中,动物园行业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力的较量,原先和新建的动物园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仅靠引进动物的种类,模仿其他动物园的新项目,落伍和不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2012年3月20日,黔灵山公园环境整治(动物园)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这次改造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项目是:将在原有园区深处,分别建造猛兽园、百鸟园和食草动物园及爬行动物园,将动物分类集中,增加笼舍面积,采取露天自然照明,用玻璃替代钢铁栏圈养动物,给动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观赏效果将大大增强。
动物园新建动物笼舍及维护面积为7835平米,含百鸟园、灵长类动物区、猛兽区。改建入口展示厅及狮虎馆区域为995平米。另外,为了让园内的动物有安静的生活环境,改造后,原来设置的儿童游乐设施将撤掉,不再设置。而动物园老园区的面积为2445平米,此次新建区域面积就有3个老园区大。工程预计9月下旬完工,国庆期间重新开放。
展出动物 编辑本段
黔灵山动物园内各种笼舍和饲养场依山顺谷修建,建有黑叶猴馆、熊猫标本陈列室、狮虎馆、熊池、鹿园等,笼舍面积3300平方米。展出动物40余种,200多只(头)动物。其中有珍稀动物白虎、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鸵鸟、鸸鹋、大天鹅、羚牛等,有贵州特有的名贵动物黑叶猴、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鹇等。园内外翠岭环抱,鸟语花香,虎啸猿啼。已成为广大游客及青少年观赏娱乐,科普宣传,进行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
华南虎饲养史
在饲养和繁殖华南虎方面,黔灵山动物园1963年至1979年共繁殖24胎,产仔61只,存活30多只,除公园自己留养外,提供了33只(其中6只野生虎)到北京、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哈尔滨、苏州、宁波、洛阳、宜昌、佳木斯、鞍山、大连、遵义等14个省市及朝鲜、苏丹等国动物园饲养,使贵州华南虎不仅走出省门,还走出了国门。目前国内城市动物园内的华南虎80%都是贵阳笼养华南虎的后裔。
收购野生虎
1957年,贵阳动物园从贵阳河滨公园搬到了黔灵公园,当时园内只有十来只猴子和几只孔雀。为了增加动物种类,扩大动物园规模,黔灵公园开始在省内各地收购动物。当时正值野生华南虎遭到大肆捕杀的时期,人们将成年虎杀死后,把捕捉到的虎崽拿出来售卖。于是,“极具观赏价值”和“吸引力”的华南虎被黔灵公园动物园收购。
从地方政府部门处得知民众捕捉到虎崽的消息后,动物园工作人员会很快赶往收购,其中也有农民主动送上门来的,曾经有一个农民带了两只华南虎崽从清镇赶到贵阳,卖给黔灵公园动物园。当时,华南虎的收购价格极其低廉。根据虎崽的大小,从50元到100元不等。
1957至1963年,黔灵公园先后从铜仁、威宁、毕节、修文、清镇、长顺等地共收购野生华南虎12只,建立起了全国首座华南虎人工繁育种群基地。
繁殖研究
与此同时,黔灵公园开始人工繁育华南虎的尝试。在早期,黔灵公园动物园一共将5只野生华南虎送往外省市,其中3只雌虎、2只公虎。本园仅留1公4雌5只华南虎作为种虎。仅有的一只公虎是1958年从清镇收购的,因此被称为“清镇虎”。黔灵公园动物园人工繁殖的所有华南虎均属于它的后代。清镇公虎于1963年分别与1958 年从长顺、1959年从毕节捕获来的两只母虎交配,当年毕节母虎产下一只雌仔,长顺母虎产下一雄一雌两只仔。后来本园留养了二只雌仔,大的一只因患胃病取名叫“胃病虎”、小的一只叫“二母虎”。1964年出生的“大公虎”,与“胃病虎”系“同父异母”兄妹,与“二母虎”为“同胞兄妹”。
至1972年,由于公园缺乏资金引进其他公虎,也无钱送母虎出去交配,加上认识不足,没有经验,为维系老虎种群,于是将“大公虎”分别与两只近亲母虎交配,“胃病虎”于 1972年至1975年每年各产一胎二仔,1976年为一胎三仔,共产下11仔;“二母虎”于1972年至1975年每年产下一胎三仔、1976年产二胎每胎三仔,共计产下18仔。
1979年,由于“大公虎”已年老,为保证交配成功,将1973年所生的“青年公虎”用来一道与“二母虎”进行双重交配后,于当年9月12日生下一胎3仔,其中雌虎“黔灵”于1980年送往重庆动物园,雄虎“敏敏”于1985年送往合肥逍遥津动物园,雄虎“黔黔”留园。这是黔灵公园人工繁殖的最后3只虎,以后再无繁殖能力。
黔灵公园对华南虎进行“双重交配”的成功,是动物园高级兽医乐正中的一项科研成果。他采用“双重交配法”提高母虎的受孕率。他带领繁殖组饲养员杨永福等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用了6天时间,两只公虎分别与母虎进行了66次交配,母虎终于怀孕了。之后又经过102天精心护理,顺利产下3只幼虎。这一成功实验,为华南虎的人工繁殖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科研成果受到1980年贵州科学大会的奖励。当年,新华社播发了记者任用昭采写的通稿,《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香港《大公报》、《贵州日报》、《贵州画报》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对外输出
1959年,黔灵公园就曾将一只野生华南虎送往北京动物园,这只虎是1957年从铜仁地区购入的。1963—1976年繁殖高峰期时,黔灵公园的华南虎依旧在源源不断地“支援”着国内的各动物园,甚至有6只被送往朝鲜、苏丹等国。
据说,当时的黔灵公园三里湾招待所高朋满座,每天要接待两到三家外地动物园前来洽谈华南虎买卖事宜的负责人。每只华南虎的售价大约在2000至3000元,相比之下,东北虎的同期价格要高出一倍,每只达到5000至6000元。在当时,华南虎并不被重视,黔灵公园动物园曾将两只华南虎送到了北京动物园,却只换回了一只斑马崽。
最后的饲养
黔灵公园在多年人工繁育华南虎过程中,由于前述主客观原因,近亲繁殖现象十分严重,血缘关系混乱,致使后代虎的体质、体形和生育能力一代不如一代,有的出现明显凹背、矮脚等畸形现象,甚至不孕不育了,至1983年仅剩下6只华南虎。1992年转移出去两只,其中一只到了水城钢铁公司笔架山公园。余下的4只,不久先后年老病死。以贵州野生华南虎为种源进行人工繁育的这支华南虎谱系,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全国最早的人工繁育基地贵阳黔灵公园消失了。
上述谱系中,现在能找到的其他繁育支系的情况是:“大公虎”与“胃病虎”1973年交配所生的雄虎“威威”、“大公虎”与“二母虎”1974年交配所生的雌虎“婷婷”,分别于1973年7月和1974年11月送至重庆动物园,并于1978年开始交配繁殖,共产仔19只,存活13只,这支谱系至今尚存。送往北京、上海等地动物园的情况大致相同。
1984年全国华南虎研究会上曾作出决定,在重庆、贵阳、上海等地建立华南虎繁殖种群基地。黔灵公园由于未争取到具体扶持而痛失了机遇。
黔灵公园华南虎从1980年完全失去繁殖能力后,1985年10月,该园从上海动物园引进一雄一雌两只华南虎,因为虎的本身原因也没有繁育成功。上海公虎于1990年病死后,1997年又从苏州动物园引进一只公虎与上海母虎交配,仍不孕。苏州公虎于2001年病死,上海母虎于2005年7月12日病死。至此,华南虎终于在黔灵公园完全消失了。
大事记 编辑本段
1989年―1990年,公园投资20万元建设黑叶猴笼。
1993年―1995年,政府投资100万元安设狮虎馆。
1997年―1999年,动物园用节约了近八年的正常业务开支30万元扩建120平方米黑叶猴笼。
2001年―2002年,出售梅花鹿和黑叶猴等动物获10万元,引进水鹿和马鹿共8只。
2004年,出售梅花鹿获5万元,从成都引进一只豹子。
2009年,获得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赠送白虎一对,用四只黑叶猴与贵阳野生动物园交换两只东北虎。
2010年,两只东北虎成功繁殖三只小宝宝。11月,贵阳市决定投资1000万元对黔灵山动物园内动物笼舍、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2012年3月20日,黔灵山动物园开始全封闭改造施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