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庄秧歌灯
谈庄秧歌灯是传统舞蹈,起源于明朝末年,流传在今金坛经济开发区谈庄村自然一带。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浴血攻克金坛城,城内戴王府前搭起高台表演各种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坛戴王府内的墙壁和房梁上,至今仍清晰可见与谈庄秧歌灯吻合相关的彩绘图案。自太平天国后,谈庄秧歌灯活动一度沉寂。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浴血攻克金坛城,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戴王府前搭起高台表演各种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今戴王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府内墙梁上仍留有与秧歌灯内容相关的彩绘)。自太平天国后秧歌灯曾消失了几十年,于民国二十七年由传承人陈全宝等领头在谈庄复兴,并频繁在金坛、武进、丹阳交界地区及茅山、句容一带演出。此后,秧歌灯年年延续,现为第六代传人。因秧歌灯活动的季节一般在春夏间,始称为“谈庄舞秧灯”,后称作“秧歌灯”。
民国二十七年,当地艺人陈全宝和祁锁庆等,将秧歌灯活动在谈庄兴起,始称为“谈庄舞秧灯”,又叫作“谈庄秧歌灯”,此后频繁在金坛、武进、丹阳交界地区及茅山、句容一带演出。 www.qwbaike.cn
谈庄秧歌灯的表演人物有13个角色,从身份、服装到脸谱形态,一概扮成古代戏剧中的相应角色。表演器具及制品主要有花灯、折扇、吹打器乐等。曲调主要有《秧曲》《马曲》《万调》《鸡声曲》等,唱段有《浪子游春》、《看花灯》、《嬉莺莺》等几十种。 www.qwbaike.cn
谈庄秧歌灯既有源于古代戏剧人物表演的成分,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的吸收,又有从曲艺、乐曲中的引进,还有从外地民间吹打演唱中的移入。所演唱的声腔充满江南水乡风味,曲调抒情悦耳,舞蹈动作柔美朴实、轻松愉快,歌词通俗流畅、动人以情,享有“九腔十八调,调调有花色”之誉。其配对表演、队形变化及相关道具有规律,均以“圆”状为主,舞蹈动作轻柔文雅,舒缓秀气。同时,演员讲究表情,含蓄儒雅,脉脉传神,达到维妙维俏的表演效果,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自1953年起,江苏省、上海市的歌舞剧院、艺术研究所、舞蹈家团体以及一些艺术院校,曾纷纷派专家学者或专业人员观摩采访谈庄秧歌灯。1983年,谈庄秧歌灯应邀赴南京参加了全省民间歌舞汇演并获得了表彰。1988年,谈庄秧歌灯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6年,金坛档案馆邀请曾在1950年代搜集整理过民歌民舞的范学贵和华明老人,对手抄本《秧歌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工尺谱翻译成简谱。作为江南民间舞蹈艺术的“基因库”,其主体舞蹈动作和曲调相继被江苏省歌舞团、常州市文化馆等多家专业文艺团体移植,其移植后的作品《好一朵茉莉花》、《太阳雨》等,分别在全国和省级赛事中获奖。
www.qwbaike.cn
舞蹈特色 编辑本段
表演在锣鼓打闹场中开始,舞灯队进圈先“走圆场”。由一个“渔公”领头在前,然后依次走出“渔婆”、“万先生”、“车把子”、“和尚”、“张生”、“莺莺”、“红娘”和“鞑公”、“鞑婆”、“连响婆”(“连响婆”为姑嫂两个,嫂在前姑在后),最后为“浪子”。13个角色每人左手挑一盏形状各异的彩灯,右手拿一把扇子,做“打莲湘”或“翻腕花”动作。扇子是花式各异的折扇。灯是以竹篾和纱布扎制而成,形状图案依角色而各异,如“张生”持飞虎(蝙蝠)灯,“浪子”持绣球灯,“莺莺”、“红娘”持花篮灯,“鞑公”持灯笼,“鞑婆”持鸡灯,“渔公”持渔篓灯,“渔婆”持鲤鱼灯,“万先生”持角牌灯,莲湘姑莲汀嫂持花鼓灯……各式的灯内均点亮蜡烛(现已改用电池灯)。浪子的挑灯竿为最长,约有两米左右,顶端的彩灯随着手部碾动竿柄而不断地转动。其舞步除了“渔公”、“和尚”以跳步和“浪子”以四方步外,其余人皆为平步,上半身作左右轻摇。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主要特征 编辑本段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