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十番锣鼓是国家级项目编号Ⅱ-44,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代表性项目。楚州十番锣鼓,亦称“武昆”,是一种传统吹打乐,由清代道光年间,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民间曲家孙育卿将清高宗南巡时带来的昆曲音乐融入具有地方风俗特点的唱词及独特的打击乐,所形成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音乐形式,已近两百年历史。是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公布的传统音乐类扩展项目。楚州十番锣鼓集唱、奏、敲打三个声部为一体,演奏乐器包括10件打击乐器和16件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亦称“双管制”)。乐曲中常加入锣鼓曲牌,结尾也多以锣鼓曲牌为主,器乐曲高潮处为衬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常加入锣鼓与器乐合奏。在曲名、唱词、锣鼓曲牌、演奏乐器、演奏方式等方面,楚州十番锣鼓显示出独特的个性特征。《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等曲名,我国各民族艺术作品中都较为罕见。《出云山》、《金钱花》、《四季花》、《双飞蝶》、《绕花乐》等锣鼓曲牌名亦与戏曲和民间锣鼓牌名迥然有别。楚州十番锣鼓采用对笛、对箫、对竹笛、对笙、对琵琶、对三弦等组成的双管制乐队配置,以弥补单管制声效不足的缺陷。此外,楚州十番锣鼓的打击乐器也很有特点,声效由高到低,层次十分清晰。 www.qwbaike.cn
楚州十番锣鼓由宫廷昆曲音乐融入民间音乐家的创造演化而来,其形成发展过程可以为传统音乐史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但由于老一辈艺人相继谢世,传承人群日益萎缩,楚州十番锣鼓的生存已是岌岌可危,迫切需要得到系统的研究整理和抢救保护。
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十番锣鼓是一种传统吹打乐。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历史上曾有“十番箫鼓”、“十番鼓”、十番锣鼓“十番”、“十番笛”等称谓,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民间则称之为“吹打”或“苏南吹打”。
www.qwbaike.cn
十番锣鼓的演奏主要用于宗教的超度、醮事与当地民间各种风俗礼仪活动。历史上曾有“十番箫鼓”、“十番鼓”、“十番”、“十番笛”等称谓,僧、道两家称之为“梵音”,民间则称之为“吹打”或“苏南吹打”。十番锣鼓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根据其所用乐器的不同,可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为“清锣鼓”;兼用丝竹乐器演奏者称“丝竹锣鼓”。十番锣鼓乐队的人数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乐器,少则十余件,多则三十余件。十番锣鼓的主奏乐器为笛(极少量乐曲为笙),配合使用的打击乐器比较丰富,有同鼓、板鼓、大锣、马锣、齐钹、内锣、春锣、汤锣、大钹、小钹、木鱼、梆子等。十番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其打击乐部分,以一、三、五、七字节为基本单位,按数列规范程式组合成节、句、段;十番锣鼓套曲曲式结构中,以“身部”出现“大四段”(以锣鼓或锣鼓丝竹相间组成的段落,必需变化演奏四次)为标志。现存的比较流行的曲目有、《小桃红》、《万家欢》、等。
十番锣鼓的演奏者,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们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招聘去参加民间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船等节日,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
十番锣鼓于万历末年(约1620年)在苏州一带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乡各地相当普遍,仅古城区知名的“堂名”便有几十个,如在临顿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荣和堂”,还有“永和堂”、“万和堂”等。 明朝时余怀(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中已提到万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带游客演奏十番锣鼓的情景。清时钱泳(1825年序)所载:“忆于嘉庆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楼,其它与圆明园相近。景山诸乐部演习十番笛。每于月下听之,如云敖叠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纪初叶,十番锣鼓亦在北京宫廷盛行。清李斗撰写的(1893)中,还详细地记载了扬州虹桥“歌船”中演奏十番锣鼓的情况和乐队编制待点:“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龟鼓紧缓与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是乐前明已有之。” 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亦可上溯到清中叶。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等。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
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分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和兼用管弦乐器的丝竹锣鼓两大类。
清锣鼓(俗称素锣鼓)的乐队组合有粗、细之分。粗锣鼓用云锣、拍板、小木鱼、双磬、同鼓、板鼓、大锣、喜锣、七钹演奏。细锣鼓在粗锣鼓所用乐器的基础上,加用小钹、中锣、春锣、内锣、汤锣、大钹演奏。清锣鼓演奏形式的乐曲结构特点为锣鼓牌子的联缀。如清锣鼓(粗)乐由十段组成,各段锣鼓牌子的名称为:一、《急急风》;二、《求头》;三、《七记音》;四、《细走马》;五、《十八六四二》(变奏三次),六、《鱼合八》;七、《细走马》;八《金橄榄》;九、《急急风》;十、《螺丝结顶》。其它清锣鼓曲目还有《擒锣》、《清钹锣鼓》等。
丝竹锣鼓因其演奏中主奏乐器和乐队组合的不同,又可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古称“鸳鸯拍”)等多种。笙吹锣鼓乐队编制其管乐器有笙、箫,拉弦乐器有二胡(托音二胡)、板胡;弹弦乐器有三弦、琵琶、月琴;打击乐器用粗、细锣鼓两种编制。曲目有《寿庭候》(细锣鼓)、《阴送》(粗锣鼓)。笛吹锣鼓乐队编制在笙吹锣鼓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曲笛、梆笛,打击乐器用粗锣鼓编制。曲目有、《翠凤毛》、《万花灯》、《大红袍》、《喜元宵》。粗细丝竹锣鼓乐队编制在笛吹锣鼓丝竹基础上加用管乐器大唢呐、小唢呐、招军(俗名长尖,非旋律乐器,多用于乐曲首尾以烘托气氛);打击乐器用细锣鼓编制。曲口有《香袋》、《十八拍》。
十番锣鼓中的丝竹锣鼓演奏形式其乐曲的结构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丝竹段落交替(有时重叠)进行为其主要特点。如笛吹粗锣鼓曲《万花灯》由十六段组成:一、锣鼓《急急风》;二、旋律《万花灯》;三、锣鼓《急急风》;四、旋律《小桃红》;五、锣鼓《细走马》;六、锣鼓与旋摔交错进行的《大四段》(变奏三次);七、旋律《春景》;八、锣鼓《细走马》;九、锣鼓《蛇脱壳》;十、旋律《把花灯》;十一、锣鼓《细走马》;十二、锣鼓与旋律交错进行的《小四段》;十三、旋律《呀》;十四、锣鼓《细走马》;十五、锣鼓《急急风》;十六、锣鼓《螺丝结顶》。
从楚州十番锣鼓的艺术性、曲名、锣鼓曲牌、演奏乐器、演奏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它是由宫廷的昆曲音乐传至古楚,再由一方水土养育的民间音乐家孙育卿二度创作,加上了打击乐形成的民间色彩很浓的音乐体系。
清道光年间,楚州著名曲家孙育卿,将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为奉献皇上欣赏的音乐(昆曲宫廷音乐)加上地方风俗的唱词及打击乐(锣鼓点子)改创成为雅俗共赏的楚州十番锣鼓(又称武昆)。这一独特的文化形式曾在这里盛兴过200多年的历史,给文明的古城添上了精彩的一幕。楚州十番锣鼓的演奏乐器文场有两支曲笛(为领奏乐器,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坠有丝穗,给人以美感),两支箫,两支竹管,两盘笙,两面琵琶,两把三弦,两把硬弓,两把软弓,共十六件。武场有班鼓、板、堂鼓、大锣、皮又、小锣、木鱼、碰铃、糖锣、号筒共十件。道具:一个较大美观的棚子,由八人抬着,加上一人演唱。曲名如《金盆捞月》、《咏花》、《咏蝶》、《到春来》等,它在中外各民族从古到今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实为罕见。锣鼓曲牌名也为独创,如“出山云”、“金钱花”、“四季花”、“双飞蝶”、“绕花乐”等,它区别于戏曲和民间锣鼓曲牌名。演奏乐器是由对笛、对箫、对笙、对琵琶等双管制乐队配置,给行走带来了美感,弥补了单管制声效不足的缺陷,证实楚州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双管制乐队,也就是交响乐的雏形。打击乐配置为十件,而戏曲、民间打击乐一般是四至六件齐敲,由此又可见它发出的音响独特,声效从高到低、层次清晰。最为罕见的是它在打击乐里编配了一面2.8尺低音大锣和一支低音奇特的号筒,时而发出乌、亚、打、一的节奏音效,敲打起来带着古老深沉又壮观奇特的音乐形象。其它艺术形式乐队演奏一般是坐式,而古楚“十番锣鼓”可以上街走动演奏,设置了一个较大的棚子,由八人抬着,这是演奏“十番锣鼓”唯一的道具,它解决了班鼓、大锣、堂鼓不好携带的问题,给整个演奏队伍增添了气势,走在街上人们一看便辨别出这是“十番锣鼓”演奏团体。与古代其他民族地区的音乐内容、形式等比较,楚州十番锣鼓在各方面都有它的独特性。 楚州十番锣鼓不同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和锣鼓敲打法。它的音乐旋律、唱词、锣鼓点子与其它音乐没有相同之处,所用打击乐点子、演奏方式独特,古老的宫廷音乐韵味很浓,音乐给人以美感,锣鼓点子的节奏平稳。唱词贴近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文学性较强。手抄本工尺谱正本书法功底深厚。
它的曲名文学性较高,如《金盆捞月》(唱词大意劝好男儿不要去妓院),全曲演奏约30分钟,故称古代民间交响乐。《咏花》赞美各种花的美色,以季节为序依次歌唱了春梅、桃花、杨柳等十二种花卉,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图景。《咏蝶》,赞美蝴蝶的19种美势。《到春来》,器乐曲1/4板,羽调式音乐旋律优美,表达人们向往春天的到来,结尾加上了打击乐与器乐合奏,给乐曲又增加了色彩,古人用其暗淡的羽调式为主音奏出了春天旋律的音乐,现代音乐中实为罕见。每段曲子后加入的锣鼓牌子定位很讲究,如《咏花》曲后用的锣鼓牌叫《穿风花》,《咏蝶》曲后用的是《四季花》等等,其风格较稳合。
楚州“十番锣鼓”不同于普通的民间音乐,它受楚州地理、气候、环境和语言形象所制约,源于宫廷的昆曲音乐,加上了10件打击乐的渗入,强调了演唱演奏的音效,蕴涵着古老江淮一带的生活风俗,节奏以中慢板行板较多,锣鼓曲牌、音效、语气感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韵味十足,给人以美感,锣鼓点子的节奏平稳舒缓;唱词贴近生活,寓意深刻明确。其中的《咏花》、《咏蝶》反映了古城园林般的春季美景,《金盆捞月》则是劝导男子要正直、勤学,不要去烟花之地。“十番锣鼓”中的点子舒缓平稳,渐进有序,听来高雅致至。因此说楚州“十番锣鼓”不是昆曲,仅仅能发现它有昆曲的味道。
楚州“十番锣鼓”分为只用打击乐器的“素锣鼓”和兼用管弦乐器的“荤锣鼓”两类。荤锣鼓根据主奏乐器和演奏形式的不同,又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粗吹锣鼓”等多种。素锣鼓分“粗锣鼓”与“细锣鼓”两类。粗锣鼓用云锣、拍板、小木鱼、双磬、同鼓、板鼓、大锣、喜锣、七钹;细锣鼓除上列乐器外,加用小钹、中锣、春锣、内锣、汤锣、大钹。
楚州“十番锣鼓”音乐共分三个声部:第一声部是器乐曲,第二声部是唱腔,第三声部是打击乐。器乐曲旋律优美、古曲韵味很浓。唱腔的唱词文学性较高,大部分是健康向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词句。打击乐的锣鼓点子不同于现代戏曲、民间的打击乐节奏,它的特点是节奏稳捷,轻重分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具有独特性,大部分是行板。三个声部可分为器乐和唱腔为一体加上打击乐,唱一段后再由打击乐单独出现打出各种锣鼓点子。楚州“十番锣鼓”以唱、奏、敲打三个声部为一体。曲中时而加入锣鼓曲牌,乐曲结尾大部分以锣鼓曲牌为主。也有器乐曲,器乐曲高潮处为衬托气氛时而加入锣鼓与器乐合奏以增加渲染力。
楚州“十番锣鼓”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场有两支曲笛(为领奏乐器,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都坠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形态总是形成在一定的有形文化之上,楚州“十番锣鼓”也不例外,它的有形文化遗产根源就是漕运总督府(署)。清朝年间的楚州城内,凡府署官员家中贺寿、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都要演奏“十番锣鼓”,一时间“十番锣鼓”成为了不入寻常百姓家的上乘音乐。漕运总督府设在楚州,给古城楚州带来了繁华的经济,同时它孕育了楚州“十番锣鼓”,使它在这块繁华的土地上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楚州“十番锣鼓”也丰富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艺术生活。
清朝末年,清朝颁布停漕改折的命令,漕运总督府的职能也随之撤消,楚州“十番锣鼓”也渐渐销声匿迹。抗日战争爆发,楚州城内已经没有一支团体能演奏“十番锣鼓”,而曾经演奏的艺人或辗转流离或下海经商,“十番锣鼓”几近绝迹。
楚州艺人们最后一次集会是1939年正月初七,后因日本军队入侵驻楚后,渐渐销声匿迹。
近几年来,为抢救这一特色文化遗产,楚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已由区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作抢救性发掘整理,搜集整理了《金盘捞月》、《咏花》等20多部曲目,并组成10多人的民间表演队伍,使这一“声音遗产”重现天日,得到保护和传承。
楚州“十番锣鼓”传承谱系:第一代传承人:孙毓卿,男,汉族,楚州人,约1775年出生,“十番锣鼓”创始人,漕运运粮官;第二代传承人:丁健刚,男,汉族,楚州河下镇人,约1847年出生,丁健科,男,汉族,楚州河下人,约1849年出生(二人兄弟);第三代传承人:陈宝富,男,汉族,楚州河下人,1914年出生,小时读过几年私塾,18岁学纺织技师,解放后在楚州袜厂任技术员。能演奏竹笛、箫、管、扬琴、二胡、三弦乐器;第四代传承人:周宝洪,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楚州。1974年高中毕业知青插队。1975年起先后在专业剧团、戏剧学校工作过。1987年调入楚州区文化馆工作。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三级演奏员。擅长演奏竹笛、二胡,音乐创作。歌曲“编一个红红的中国结”曾获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赛银奖,并入选中国“东方之春”歌曲集。歌曲“春满中华、福满中华”获金品铜奖,入选中国“文化之春”歌曲集,曾获中国民族歌曲优秀创作专家奖。自幼与陈宝富结为忘年乐友,1991年开始调研整理“十番锣鼓”,历时10余年搜集的两本保存完整的工尺谱手抄本,一本传于清道光16年(1836年),另一本原手抄本据有关专家考证为约明末清初,并翻译成现代乐谱。2007年4月,楚州“十番锣鼓”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08年元月,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