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项目。春秋战国时期,阖闾大城、馆娃宫、南宫、姑苏台等大型建筑的兴建,孕育了该技艺的形成。明清,皇家宫殿和大量园林的建造,将其推向鼎盛。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改革开放后渐复生机。

www.qwbaike.cn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匠领衔,集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建工种于一体的建筑技艺,能巧妙运用各种营造手法,使山石、水池、花木、亭榭等在有限的空间内步移景换、变化无穷、宾主分明,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等特征,尤以奇巧的梁架结构、精美机变的腰檐转角最具特色,给人以“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感。 “金刚腿”(俗称“活门坎”)和石门框结构的设计,体现了香山帮匠人的匠心独运。漆匠中的“苏式”彩画技艺水平高超,以苏州东山的凝德堂和常熟的彩衣堂为明清两代代表。代表作品可分五类:宫殿类建筑,如北京故宫、明代皇陵等;园林类建筑,如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等;民居类建筑,如苏州东山雕刻楼等;寺观类建筑,如苏州西园寺、苏州虎丘塔等;海外建筑,如美国纽约明轩、波特兰市兰苏园和加拿大温哥华逸园等。该技艺项目内涵丰富,根植于吴文化,是我国著名的古建、园林建筑流派,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www.qwbaike.cn

目录

概况介绍 编辑本段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江苏省苏州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香山帮古典建筑传统工艺得到继承和迅猛发展。 www.qwbaike.cn

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他们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巧妙结合起来,创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一脉——“香山帮”,后来,以香山帮模式建造的房子,就叫“苏派建筑”。在苏州,城里城外,到处可以看到这种苏派建筑。而香山帮和苏派建筑艺术的发源地,是在苏州的胥口。
史书上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从江南民间宅第、苏州古典园林到寺庙道观建筑、京城皇家宫殿,香山帮工匠营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作品。其中,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溯源 编辑本段

苏州园林是香山工匠智慧和高超技艺的结晶
苏州园林是香山工匠智慧和高超技艺的结晶
苏州的香山位于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2500多年建筑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北京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是以祥、姚承祖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用超群的建筑技艺,在中华建筑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州佛道文化的高度发达,从另外一个层面和区域上促进了香山帮建筑的发展。
数百年来,苏州工匠以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而远近闻名。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也出生在这里,因其建筑技艺高超而被尊为香山帮的鼻祖。在几个世纪的传承中,香山帮还涌现了许多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匠人世家。早期的香山匠人以木工、泥水工为主体,木雕由木工兼营,砖雕由泥水匠兼任。明清以后,随着建筑雕刻风格日益细腻繁琐,业务需求量大增,香山匠人的分工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香山帮逐渐形成了一个集木作、泥水作、砖雕、木雕、石雕、彩绘油漆等多种建筑工种匠为一体的庞大群体。据称,香山一带工匠最多时达5000多人。
1979年,为继承和发展香山帮古典建筑传统工艺,有关方面召集60多名香山帮能工巧匠,成立了吴县古代建筑工艺公司。其后,千余香山匠人聚集麾下。20多年来,这支香山匠人队伍,应邀参与营造和修复了大批古典园林、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仿古街景和主题公园。著名的南京夫子庙景区仿古建筑群即是新一代香山帮匠人的杰作。

营造技艺 编辑本段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誉为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业的重要流派。香山帮的建筑技艺,在土木工程上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彩画见长。香山工匠的木雕工艺精良,向来与浙江金华、东阳木雕并驾齐驱。砖雕在苏州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香山匠人的砖雕,以线条蜿蜒有力、形象生动传神、风格柔顺秀逸、图案寓意吉祥、情趣雅俗兼备、刀法洒脱而著称于世。
虎丘“断梁殿”建筑技术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虽然是对接的两段栋梁,但仍然十分坚固,反映了香山帮建筑特点:矩形构架系统,每一个部件的构形和部件之间都是木与木的连接,其刚度全靠榫卯结合,不用一钉一铁。既精巧美观,又十分稳固。
开元寺无梁殿江苏省现存五座无梁殿中制作最精的一座。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以磨砖嵌缝纵横拱券结构,不用木构梁柱檩椽,故习称无梁殿。整座殿阁宏伟庄重,故有“结构雄杰冠江南”之誉。在数百年前能造这样的无梁殿,充分表明香山工匠的高超建筑技艺。香山帮建筑具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巧和布局机变的特点。可谓是技术精湛,名享天下,代代相传。
香山帮是吴文化的产物,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蒯祥和姚承祖等。蒯祥主持明皇宫三大殿、天安门和王府六部衙署的营造,发明创造了“金刚腿”,被宪宗皇帝誉为“蒯鲁班”。姚承祖的传世之作有现存怡园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他最大的成就是撰成《营造法原》,这部记述香山帮传统技法的专著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传承意义 编辑本段

香山帮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建筑流派,到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北京故宫、天安门和苏州园林等举世闻名的建筑均是以蒯祥、姚承祖等为杰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匠人所造,香山帮凭借这些建筑作品在中华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园林,也是历代香山帮匠人造园技艺传承发展的见证。事实上,不但苏州园林,江南一带古典园林的建造大多都有香山匠人的参与。
近年来,香山工匠不仅把传统的建筑工艺带到全国各地,还跨出国门,在异国他乡建造起一座座中国风情的仿古园林。香山帮工匠先后在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美国西班牙、俄罗斯、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建造了仿古园林、各种单体建筑、小品陈设和园林微缩模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香山帮建筑的特点是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造精细、布局机巧。但是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香山帮逐渐衰落,近几年来虽恢复了一些生机,但仍未摆脱濒危的困境,匠人收入低、劳作苦,传统营造技艺后继乏人,亟待采取措施予以保护,才能确保其传承有序。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下一篇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