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
莫斯科(俄语:Москва,罗马化:Moskva;英语:Moscow;Moskva),俄罗斯首都以及最大都市,是俄罗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积2,510平方公里,与莫斯科州和卡卢加州接壤。2022年城区人口超过1263万,都会区人口超过1700万,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0以上。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在沙皇俄国、苏联及今日的俄罗斯联邦时代,都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的角色。它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并做为上述政权的总部,是俄罗斯数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群之一。
城市简介 编辑本段
莫斯科城市大部位于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丘陵,东南部属美谢拉河间低地。地势呈微波状起伏,平均海拔120米,城西南的列宁山(海拔253米)为全市最高点。莫斯科河由市西北向东南流经市区的西部和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1月平均气温为-10℃,绝对最低温度-42℃;夏季温暖,7月平均温度18℃。年降水量580~600毫米,主要集中于7、8两月。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政权都一直担任著国家首都的角色。它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并一直作为上述政权的总部,为俄罗斯数个被列入世界遗产之一的建筑群。
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古老城市之一。15世纪成为俄罗斯的政治中心。1589年成为沙皇俄国首都和最大工商业城市。1592年及1638年城市又两次向外扩大并构筑环城土墙,其边界已达到现花园公路一带。1712年俄首都迁往圣彼得堡后,仍是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1812年俄法战争期间,大火烧毁了全城建筑物的2/3以上,1813年重建。18世纪末全市有工厂300家,一半以上为纺织工厂。1861年沙俄废除农奴制后,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兴起现代纺织、机械、化学及食品工业等,并成为连接全俄各地9条铁路的最大交通枢纽,城市范围也从1830年的78平方千米扩大到1917年的170平方千米。十月革命后,1918年3月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22年12月成为苏联首都。1928年后工业化进程加快。1940年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长20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2.5%。其中机械工业发展最快,兴建了汽车、飞机、精密机床、量具刃具、滚珠轴承、电工仪表等新兴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短暂的恢复后,城市建设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和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更新步伐加快,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规模从1953年的380平方千米扩大到1980年的878.7平方千米。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莫斯科城市建设独具风格。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群区同十月革命后发展建设起来的新区相结合,构成现今城市的几个圈层。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布里维雅特圈(包括克里姆林宫、中国城及白城)、花园圈、环形铁路圈和环形公路圈。这四个圈层同放射形的路网与城市广场相结合,形成了莫斯科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市中心区位于花园圈层以内,为全市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克里姆林宫、红场、列宁墓、俄罗斯联邦政府和议会均位于区内;大剧院、博物馆和文物古迹亦多集中于此。改造后的斯韦尔斯卡亚街(曾名高尔基大街)商业繁华,加里宁大街两侧高楼林立,阿尔巴特大街保留了许多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物。该区还具有典型的中心商业区功能。城市的东半部为工业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东北区与东区以机械工业为主;东南区有计算机中心和汽车制造厂,南区以轻纺工业较集中;西南区为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集中分布区,这里也是新发展的住宅区;西区与西北区以住宅区为主;北区为功能相对完整的新城区。
莫斯科市的近郊和远郊分布有50多个大小卫星城镇,它们大多同市区在生产、生活、休闲度假、对外交通及科研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如位于环城公路以外10~15千米森林公园带中的松采沃、维德诺耶、希姆基、普希金诺、列乌托沃(以上为“卧城”性质),以及梅季希(地铁车辆、化纤),绍尔科沃(纺织、化工),柳别尔策(石油加工、农机、核电站)等;位于森林公园带以外30~90千米的泽列诺格勒(电子、精密仪器)、波多尔斯克(纺织机械)、埃列克特罗斯塔利(即“电钢城”,生产优质钢)、奥列霍沃–祖耶沃(棉纺织)、巴甫洛夫斯基(毛纺、丝纺)、诺金斯克(拖拉机)、杜布纳(核物理)、多尔戈普鲁德内(航天试验基地)等。
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设施众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学校和84所高等学校。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1.3万余)为最著名。俄罗斯科学院及所属的80多个研究所、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及国家图书馆均分布于市内。全市有博物馆67个,其中著名的有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文学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及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等。有剧院121个,其中歌剧舞剧院4个,包括世界知名的国家大剧院和莫斯科艺术剧院。出版34种报纸。全市有大型体育场馆近100个,其中最大的是1980年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卢日尼基文化公园奥运场馆。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莫斯科的历史是从14世纪开始,在克里姆林宫周围逐渐成长。或说可以追溯至中古时代。在1147年,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不过在石器时代久已经有人类居住在莫斯科附近。
由来及变迁
莫斯科得名于如今穿越整个城市的莫斯科河,而莫斯科河的名字来源有三种解释,分别是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1263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间,莫斯科被金帐汗国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号为俄罗斯沙皇国,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1610年,被波兰将领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攻陷,遭受劫掠。1700年后,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
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俄国和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并于1922年12月正式成为苏联首都。1991年苏联解体后,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历史上的经济及文化
莫斯科从最开始建立之初就首先考虑到了坚固性、可靠性,起初从莫斯科的南部和东部游牧部落的联盟经常威胁着它,而在西部的东欧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军队也虎视眈眈。所以弗拉基米尔、特维尔、诺夫哥罗德盟军同时建立了坚固的堡垒。
15世纪时,莫斯科的人口和领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伦敦、布拉格和欧洲一些大的城市。1861年农奴制度被废除后,资本主义在俄罗斯盛行起来,莫斯科逐渐发展壮大,它已经成为巨大的工业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莫斯科各类工业和贸易的企业已达20000多个,其中工业企业有10000多个,工人人数达到12万人,不少于16人的中小型的企业占绝大多数,但只有2%的企业人数超过50人。
在莫斯科的工业企业中纺织工业占多数,多数是建筑业,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造纸业、制革业、汽车制造、工具生产厂家等等。在莫斯科工业发展百年历程中初期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社会化生产。
1910年莫斯科6%大企业中集中了大约49%的工人。在那段时间里,超过500或更多的工人被认为是大型的企业。在工业大发展阶段,外国的资本工业大量涉入,莫斯科所有的化学企业和电子技术企业都掌握在外国财团的手里(如德国工业巨头)。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政府在莫斯科大力发展了制造业(从车床制造到手表制造),从轴承加工到小汽车生产,纺织加工,它极大地推动了金属加工业的发展。
莫斯科所谓的“印花的”大企业不得不退出了汽车制造业和电子技术业生产线,无线电技术,代表生产等领域。生产生活必需品为国家保障自给具有深远意义。莫斯科成为俄罗斯工业强劲的生产和技术基地。在战争年代城市工业的结构转变到汽车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几百年间,莫斯科扮演了俄罗斯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这里汇集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及纪念碑,克里姆林宫、新圣女修道院、莫斯科大学、凯旋门及圣山上的胜利公园等。莫斯科的权力机关充分认识到了这些文化遗产的宝贵,因此他们从没间断对这些遗产的保护。
地理环境 编辑本段
地形
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东经37度到38度之间,地处俄罗斯平原中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两河间的中俄罗斯高地。城市面积1080.47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平方公里。莫斯科位于三种地形交接处。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75-185米)。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海拔200-250米的乔普雷斯坦高地,沟壑众多)。东面是梅晓拉低地,有坚硬的沙丘,海拔约160米。
气候
莫斯科属于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极端气象十分频繁。十二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而夏天可能气温陡降,阴雨连绵。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总计全年天气晴朗时间1568小时。最近十年冬季常有相对湿度(高于70%)和温度(高于0度)较高的记录。年平均降水量190-240毫米。降水高峰期为八月和十月,降水量最少的是四月。冬季多刮西风、西南风和南风。自五月开始西北风和北风较为频繁,另外,五月和九月是最好的旅游季节。
环境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从飞机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蓝天下葱绿的树丛和清澈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洁干净。莫斯科市政府十分关心市内及郊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市内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绿化总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一,达4.56万公顷。市区森林面积1.16万公顷。此外还有莫斯科市动物园,占地20公顷。在覆盖着草皮的灰化土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松林。一些地方沼泽较多。莫斯科附近的森林里有各种野兽:麋、野猪、鹿、狐狸、白鼬、猞猁、貂、兔子,以及各种各样的飞禽。
行政区划
1991年以后,莫斯科市被划分为10个行政区划,分别是:
中央行政区
北行政区
东北行政区
东行政区
东南行政区
南行政区
西南行政区
西行政区
西北行政区
绿城行政区
新莫斯科行政区
特罗伊茨克行政区
每个行政区划再细分地区。其中11和12是2012年7月1日从莫斯科州划入,使莫斯科市面积增加至2,510平方公里,并使莫斯科市与卡卢加州接壤。
政治体系 编辑本段
莫斯科市杜马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总共有35个席位。
莫斯科市徽是由深红色的盾牌构成的,宽和高的比例是8:9,骑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黑色的蛇状怪物。它是于1781年在“乔治十字勋章”里关于蛇魔的传说的基础上建立的。莫斯科市的市旗是深红色的,长和宽的比例是3:2,莫斯科的市徽位于旗帜的中心。莫斯科的市歌是由音乐家伊·奥·屠纳耶夫斯基在诗歌“我的莫斯科”基础上谱写成的。
现任莫斯科市长为谢尔盖·苏比雅宁(2010年10月28日至今)。2010年当时他被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提名为莫斯科市长,其市长任期本应于2015年10月结束。他以希望成为民选市长为由在2013年6月向总统普京提出辞呈,并建议莫斯科社会院提前举行市长直接选举,在同年9月8日举行的第一轮市长选举投票中获得57%的选票,成为莫斯科近10年来第一位民选市长。
治安
莫斯科在2008年以前的治安之差普为人所知,2007年国际知名媒体有线电视新闻网列出十大治安最差都市,莫斯科与巴基斯坦喀拉蚩被列为欧洲与亚洲治安最差的城市之首,这普遍被认为是警察公器私用与黑帮组织化尤其是俄国黑手党的跋扈关系所造成的。
经济综述 编辑本段
莫斯科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是欧亚大陆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莫斯科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总共拥有20000多家工厂,其中有数量众多的动力机械制作厂,以及专门制造机床,船舶,和精密仪器的厂家;同时城市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这其中铝业特别发达;除了重工业外,发达的化工业,轻工业,以及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
莫斯科政府首先建设和发展首都自由经济和活关自由贸易区。首选是绿城行政区,以及西部的河港。
发展经济银行和交易网在俄罗斯金融市场起了重要作用,现在首都有1000家商业银行,其中40%是俄罗斯的,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网所进行的投资和商业活动90%在俄境内进行的。莫斯科的进出口业务得到了海关方面的大力扶持;248个海关口岸提供出入境服务。
人口民族 编辑本段
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统计,莫斯科常住人口为1000万,连同外来人口约为1200万。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达29000人/平方公里。根据1976年的人口统计,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仅为0.25%。由于人数量下降过快,莫斯科市政府加强了宣传及奖励生育措施,市长尤里·卢日科夫曾经表示,通过举行"儿童年",以及进行"家庭年"计划,2008年莫斯科共出生了10.2万个婴儿,该年莫斯科人口出生率达到二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指标是从1988年以来最高的。
社会民生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教育
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设施众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学校和84所高等学校。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学生1.3万余)为最著名。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学工作者人数达20多万。其中就有俄罗斯科学中心之称的俄罗斯科学院,此外其他90多个科学机构,包括78个科研院校以及艺术、医学、教育和农业研究院。另外还有数目众多的研究所,各种专科院校,博物馆,剧院,图书馆以及这些设施的分支机构。莫斯科基本保留了从前的基础教育模式,大多数的义务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其中的专业和高等教育初纳入国家预算结构之中,这些教育都是免费的。最近几年在莫斯科有偿受教育也已广泛实行,城市的教育体系满足了人口各种不同教育需求。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藏书3570万册(1995年)。每年出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莫斯科现有72个剧院109个电影院31个音乐厅,78个博物馆、142个展览馆。其中莫斯科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家中央木偶剧院、莫斯科国家马戏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享有世界声誉。美术馆中以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以及兵工厂(克里姆林宫内,实际是一个小型的历史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等较为著名。
体育
体育设施有大型体育馆(座位在1500个以上)1970个,体育场96个,其中奥林匹克综合运动场面积达11557平方米,1980年曾在此举办第22届奥运会。还有65个游泳池、2900处足球场、1200个健身房、4个赛车场以及1600个篮球排球场。莫斯科由于其在政治于经济方面在俄罗斯处于特殊的地位,城市中的各个体育项目的运动队也在俄罗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队即使在欧洲范围内也是耳熟能详的强队,为莫斯科和俄罗斯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卫生
医疗设施包括193所医院和1000个诊所。
旅游
莫斯科是欧洲一个很著名的旅游城市,绿化面积高,有“森林中的首都”美誉,市内的人文经典数目也非常众多。
以下列出莫斯科主要旅游景点:
克林姆林宫
红场
圣巴西尔大教堂
莫斯科地铁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普希金艺术馆
新圣女公墓
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博物馆
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中心(全俄展览中心)
武装力量博物馆
奥斯坦基诺(庄园、剧场、电视塔)
阿尔巴特大街
驼鹿岛国家公园
城市交通 编辑本段
莫斯科是俄罗斯国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市有五个民用机场(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和伏努科沃国际机场为最大的三个),九个火车站(列宁格勒站、喀山站、雅罗斯拉夫尔站、库尔斯克站、里加站、基辅站、白俄罗斯站、萨维奥洛夫站和帕韦列茨站),是西伯利亚铁路的起点。环绕首都边缘的是莫斯科环城公路;市内有莫斯科地铁,由10多条扩散线和一条环线构成;拥有世界第一大无轨电车系统。由于临莫斯科河,又有莫斯科运河和伏尔加-顿河运河接驳,故有“五海之港”的美誉。
体育事业 编辑本段
足球
莫斯科迪那莫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火车头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鱼雷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中央陆军足球俱乐部
室内足球
莫斯科迪纳摩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斯巴达克足球俱乐部
莫斯科中央陆军足球俱乐部
冰球
莫斯科迪那莫冰球俱乐部
莫斯科斯巴达克冰球俱乐部
莫斯科中央陆军冰球俱乐部
苏维埃联队
篮球
莫斯科迪纳摩篮球球俱乐部
莫斯科中央陆军篮球俱乐部
排球
莫斯科迪那莫排球俱乐部
水球
莫斯科迪纳摩水球俱乐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