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兔尾鼠
草原兔尾鼠(学名:Lagurus lagurus)为仓鼠科兔尾鼠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等地,主要生活于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UralRiver,Russia。
草原兔尾鼠新疆亚种(学名:Lagurus lagurus altorum),Thomas于1912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巴尔鲁克山。
草原兔尾鼠是一种小型鼠类,体小,尾极短,小于后足长,耳小。自吻端到尾基部呈沙黄褐色,毛基深灰色。体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腹毛灰白色,毛基灰色,毛尖端略带土黄色。尾被沙黄色短毛。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草原兔尾鼠体长80~120mm;尾长7~19mm,通常短于后足,有时约相等,或略较长;后足11~15 .5mm,耳短圆,略露出毛外,长8~10mm。颅长21~26mm;颧宽12~16 .6mm;乳突宽10.5~13mm;眶间宽2.7~3 .8mm;鼻骨长6~7 .6mm;听泡长6.6~8 .2mm,宽4.6~5 .7mm;上颊齿列长5.1~6 .6mm。
体背面从暗褐灰或灰褐到鲜明灰浅黄色,并有一黑色或黑褐色纵纹,从鼻延伸至尾,宽窄和颜色深浅有所变异;体腹面浅黄色,尾背面毛色似背,腹面淡黄色;足背浅黄微带褐色;后足足底被毛,肉垫4个。乳头胸部2对,鼠鼷部2对。染色体数:2n=54。
颅骨后头宽略窄于颧宽。眶间较窄,左右眶上嵴之间有纵凹,较黄兔尾鼠的狭小。前颌骨后端超出鼻骨后端。听泡相当发达,长约为颅长的32%,但其后端不超出枕髁后缘水平线。门齿孔不达第1上臼齿基部前缘水平线。臼齿见属的描述,但与其他两种不相同,第3上臼齿内侧有3个突角,外侧有4个;第1下臼齿在后横叶之前通常有5个闭锁三角形齿叶,其前端齿叶的前部一般呈圆形,后部有3突角。第3下臼齿和其他两种一样,在后横叶之前有4个几乎闭锁的左右交替三角形,内外侧各2个。
生活特性 编辑本段
草原兔尾鼠为典型的草原和荒漠草原鼠类。栖息于草原、半荒漠和荒漠,也生活在森林草原,尤以洪积扇地区数量较多。在新疆境内的栖息地可从海拔700m的山前平原或丘陵平原上升至海拔2800m的亚高山草甸带。极度干旱的荒漠则无其踪迹。平原上的草原兔尾鼠多栖息在蒿属天然草场、灌溉草场、老苜蓿地、耕翻地、道路两旁和渠沟两岸。山地的草原兔尾鼠多栖息在山地森林草甸草原,以及亚高山草甸带内地形微有起伏的丛生禾本杂草地段。
洞穴相当复杂,洞口和洞室均多,往往利用黄鼠、鼹形田鼠等其他啮齿动物的洞穴为栖居场所。密度高时,洞穴呈集群分布,形成具有数十甚至上百个洞口的洞群。洞道短浅,距地面仅10~20cm,但迂回曲拆,长达13~20m。洞群中每一栖息洞具多个洞口,少者3~4个,多者10余个,洞口与洞口间常有明显的跑道相联接。每一栖息洞有1~2个巢室,巢室呈圆形或卵圆形,四周铺塞干草,中央留有空室为巢。栖息洞周围,尚筑有一些短浅无巢的单出口洞道,作为临时休息和进食场所。
在新疆玛纳斯农田中,一般是单洞独口,未见到形成洞群,洞深18~25cm。然而在奇台小麦地内栖息的草原兔尾鼠群栖形成洞群,一个洞群有洞口几十个,多则上百个,洞口大小不一,洞口外常有推出的土堆,洞口四周具放射状多条取食活动的鼠道。
昼夜断续活动,但主要在夜间较为频繁。温暖季节以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深秋及严冬时节多在晴朗的中午活动,或在雪下活动。 6月初,在新疆巴音布鲁克天山山地牧场上,草原兔尾鼠幼鼠活动十分频繁,每日出洞达40~48次之多,每次洞外觅食活动时间5~10min,长者可达28min;活动范围多在洞口周围和“跑道”附近。成鼠的洞外活动次数和停留时间均不及幼鼠之多,往往在几分钟之内将植物茎叶咬断,拖入洞内啃食。
冬季,草原兔尾鼠在雪下挖洞寻食。这种“雪道”纵横交织,其中可见被鼠啃食过的植物残枝碎叶和鼠粪。当积雪融化后,在地面上留有明显的“雪道”遗痕。
山前平原或丘陵平原栖息地,由于受到耕作和灌溉等人为的干扰,常迫使草原兔尾鼠进行季节性的短距离迁移。山地栖息地由于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比较恒定,故这里的草原兔尾鼠得以保持相对的栖息稳定性。
草食性,主要食物为羽茅、狐茅(Festuca elatior)等喜旱窄叶禾本草类和一些蒿属植物的茎叶。在农田最喜食返青后的鲜嫩麦苗、苜蓿等的茎叶和瓜类的蔓枝幼叶。夏秋季,将咬断的植物茎叶,堆放在洞口附近晒干,以备冬季食用。
草原兔尾鼠繁殖力较强,通常在4月开始繁殖,孕期约14d,1年繁殖5~6胎。每胎4~5只。多达11只。
地理分布 编辑本段
在我国分布于新疆西部的阿拉套山、塔城一带和准噶尔盆地面部的奇台、木垒、博格多山、巴里坤、东天山以及新疆西部的伊犁谷地和天山南部的阿克苏、马督等地。国外分布于蒙古西部、俄罗斯南部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