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主要成分采用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药性分析 编辑本段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产品性状 编辑本段
六味地黄丸为棕褐色的水丸、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道甜而酸。
主要作用 编辑本段
滋阴补肾。
用于缓解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状。
治疗病症 编辑本段
用于治疗由先天不足、年老肾亏、久病伤肾导致肾精不足、髓海失养造成的眩晕。缓解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耳鸣等症状。
用于治疗由肾阴亏耗、无以滋养耳窍引起的耳鸣。缓解耳鸣、眩晕、腰膝酸软等症状。
用于治疗由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导致的发热。缓解午后潮热、骨蒸劳热、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口燥咽干、腰膝酸软等症状。
用于治疗由烦劳过度、肾阴不足以制约肾阳、虚火内生造成的盗汗。缓解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五心烦热、颧红、口渴咽干等症状。
用于治疗由恣情纵欲、房室劳伤、禀赋不足、手淫过度、肾精不畅造成的遗精。缓解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用于治疗由素体阴虚、热病伤阴、劳欲过度、阴虚燥热造成的消渴。缓解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浑浊如膏脂、形体消瘦等症状。高血压、神经性耳聋、性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
使用须知 编辑本段
六味地黄丸为非处方药物(乙类),可以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对六味地黄丸过敏者禁用。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各种类型肝炎、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
过敏性体质及曾有中药及中成药过敏史者,谨慎服用。
怀孕、哺乳期女性及儿童禁用。
包装规格 编辑本段
丸剂,大蜜丸每丸重9克,水丸每袋装5克。
服务方法 编辑本段
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服用。
服用方法:口服,温水送服。
服用剂量:水丸一次5克,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天2次。
不良反应 编辑本段
监测数据显示,六味地黄制剂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胃肠不适、食欲不振、便秘、瘙痒、皮疹、头痛、心悸、过敏等不良反应报告。
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服药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生冷寒凉食物,宜低脂、低蛋白饮食,忌饮酒、饱餐,以免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同时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服用六味地黄丸2周后,如果眩晕、耳鸣、发热、盗汗等症状没有改善,请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六味地黄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六味地黄丸性状改变时,禁用。
忌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
感冒患者慎用。
服药期间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停药,如症状不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药2~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