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
梭子蟹,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其头胸甲前缘左右两侧备有九枚锯齿,最后一齿最为长大,横向侧方突出,使头胸甲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梭子蟹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沿海。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
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种群分布 编辑本段
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沿海。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梭子蟹生长在近岸浅海,栖息水深10—50米的海区,以10—30米泥沙底质的海区群体最密集。梭子蟹畏强光,白天多潜伏在海底,夜间则游到水层觅食,最喜食动物尸体,一条死鱼或死虾,常会招来蟹群争食。
水温
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以下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眠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盐度
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其他
光照
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活动
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5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伏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
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特征 编辑本段
春夏之交是梭子蟹的繁殖季节,在中国沿海产卵期由南向北向后推移。广东、福建沿海产卵期较早,为3—4月,黄渤海为4—5月,在浙江沿海,每年4—7月为产卵季节。雌蟹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一般5一10万粒,附着在雌蟹腹肢刚毛上,形成抱卵亲蟹,涸游集群在河口区,此时即春季捕捞生产季节。
梭子蟹受精卵孵化后变成幼蟹,要经过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3个阶段。在自然海区,溞状幼体要经过4次蜕皮,变态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仅为l期,蜕壳后即发育成与母体相似的第l期幼蟹。从幼蟹到成蟹要经过多次蜕壳,每蜕壳一次,甲壳增大,体重增加一次,而且只有在身体长到特别丰满的时候才会蜕壳。
春季孵化出的幼蟹生长速度很快,当年蜕壳约8一10次,体重3两左右达到性成熟,成为补充群体。中秋节后,水温渐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育肥和成长后,剩余群体和补充体,陆续向越冬场涸游,此时正是冬季捕捞生产的最好时机。冬眠后的雌蟹来年产卵后,可继续蜕壳生长,第3年还可产卵繁殖。雄蟹在第2年越冬泅游前大量死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金枪鱼 下一篇 泰裤辣曼城首夺欧冠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