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教育院校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简称“法大国际法学院,TheSchoolofInternationalLaw,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建制于2002年,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时创立的国际法学学科,老一代的国际法学家如汪暄、朱奇武等为中国国际法学各方向研究和学院学科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际法学院成立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89年3月12日成立的国际经济法学系。

 

目录

学院简介 编辑本段

1952年,随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开始,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一批法学专家开拓者,在建立新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司法体制的背景下,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所政法高校——北京政法学院。在学校成立之初,国际法的教学与科研已经成为学校法学教育重要的内容,钱端升、王铁崖、汪暄、朱奇武、姚兆辉、钱骅、周仁等老一辈国际法学人以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打下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发展的基石。1978年学校复办后国际法学科恢复教学,并于1989年设立国际经济法系,2002年正式更名为国际法学院。三十载悠悠岁月走过,在先辈的指引下,国际法学院全体同仁不忘初心、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把学院建设成为了中国国际法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机构设置 编辑本段

教学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国际公法研究所

国际私法研究所

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科研中心

国际刑法和国际人道法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反垄断和投资研究中心

国际法研究中心

国际经济法研究中心

wto法律研究中心

欧盟法研究中心

贸易救济研究中心

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

海商法研究中心

国际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

国际商事法律中心

国家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粮食安全法律研究中心

行政机构

外事办公室

学院综合办公室

教学科研办公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师资力量 编辑本段

国际公法研究所

郭红岩,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院国际公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公法、国际环境法、国际海洋法和极地法。

马呈元,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研究生、法学博士。长期从事本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教学与指导和国际公法、国际刑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和研究能力,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李居迁,法学博士,教授,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国际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航空与空间法中心副主任,外事委员会委员。

高健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辛崇阳,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国际法、日本法。

朱建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法。

金哲,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国际法、国际环境法、中日韩环境法比较、难民法。

兰花,法学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国际法、国际环境法、欧盟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组织法。

国际私法研究所

霍政欣,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暨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兼任教育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观察员、国际比较法学会联席会员、英国阿伯丁大学国际私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国际法学副会长、北京一带一路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法、文化财产法、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杰出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等高端人才计划,系“北京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及“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薛童,讲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硕士、德国科隆大学法学硕士(LL.M.)、法学博士(Dr.iur.)。德文出版《DieParteiautonomieimChinesischenIPR》专著;在《比较法研究》、《国际法研究》、德国IPRax期刊等发表论文、译文十数篇。英文、德文授课,通晓拉丁文。

覃华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2008年就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3年就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2000年就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宋连斌,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私法、仲裁法。1996.9—1999.11,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1990.9—1993.6,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1984.9—1988.7,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本科。

杜新丽,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国际法协会理事。

宣增益,法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博士,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1994年至1995年曾赴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国际私法和GATT/WTO法律。

齐湘泉,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私法协会理事。

赵一民,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成果:国际私法(教材)》(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司法部科研项目)(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票据抗辩研究》,载于《民商法论丛》1998年10月版,《析我国票据法>关于涉外票据法律适用的规定》,载《国际私法论丛》2005年8月版,《国际借贷协议先决条件的性质探析》,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3期。

朱子勤,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1981年—198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习,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私法专业学习,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学习,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专业及专长: 国际私法  国际航空法、国际民事诉讼程序。

马灵霞,法学院国际私法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北京万企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1983.9-1987.6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本科生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1999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研究生获民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自1987年7月至今于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海商法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研究领域及专长: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海商法。尤长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信用证、海运提单的理论与实践

冯霞,法学博士,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台北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顾问,北京国际法学会理事,北京商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力,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国际法协会(伦敦总部)成员。国际私法、国际民事诉讼法、非营利组织。

曾涛,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现从事专业及专长:    主要学术领域:国际私法、法律统一化、国际法发展史。

张玲,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1994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私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于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国际私法、国际商法、跨界破产与重整法的教学科研工作。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国际破产协会会员,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赵相林,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国际私法(教材)》(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版,《国际私法(教材)》(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际民事诉讼中的挑选法院》,载于《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月,《WTO与我国的涉外民事审判》等,载于《政法论坛》2002年7月。

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戴龙,教授,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东渡日本留学,获得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归国加入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参加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多项立法研讨活动,主持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用中、日、英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竞争法、WTO法律、数字贸易法和平台治理等相关领域研究,深度参与各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政府委托、企业合作与社会实践活动。

丁如,副教授,2006-2010年清华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10-2011年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学位(LL.M.),2012-2018年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DoctorofJuridicalScience),2014.9-2015.5月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学术研究兴趣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律制度、国际贸易和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国际规则。曾担任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授课讲师,在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秘书处实习,并受邀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数据司的研究项目。

张丽英,法学博士,法学院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国际经济法、海商法、WTO法律制度国际贸易法、海上保险法、国际私法。

陈儒丹,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培养),全国百篇优秀论文作者,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导。在中外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核心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和译著两部,在第一财经日报法制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数篇高引用评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和中国法学会项目主持人。曾受海牙国际法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远东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世界银行等境外机构邀请从事学术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深度参与数项政府立法工作和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张西峰,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银行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等。

丁夏,法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厦门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全额奖学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曾任《国际经济法学刊》编辑。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竞赛指导教师。

许浩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欧盟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北京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部与德国DFG基金项目高级交流学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外国法律文库编委会”编委;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社科基金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评选专家组成员;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学院、明斯特大学法学院及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特聘/客座教授,德国暨欧盟法学会外籍(中国籍)正式会员。自2013年10月起,被法制日报社、人民法院报社、检察日报社、人民公安报社、民主与法制社、文艺报社、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媒体聘任为特约法律评论员。

焦杰,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学历,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政法大学中加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公证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国际商法及贸易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加拿大魁北克商法。所教授课程为海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及用法语讲授加拿大魁北克商法。

赵威,中国政法大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法律问题研究中心理事长。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院长助理,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多次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和讲学,创建和主持了我国首届中国原子能法论坛。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民商法、票据法、国际金融法。

吴焕宁,法学院教授,特聘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民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海商法、仲裁法。大连海事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中央财金大学等校法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厦门仲裁委员会、石家庄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国际商会中国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史晓丽,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商务部、国侨办、中国法学会、地方政府、企业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成晓霞,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学院,法学学士。香港傅德律师事务所研习。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公司法、民商法。

范晓波,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美国杜肯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理事,北京国际经济法学会、国际法学会理事。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海商法、WTO的法律制度等。

兰兰,副教授,经济学士、法律硕士。北京市国际法学会理事,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国际经济法、国际税法

祁欢,法学博士,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法学院副院长。现从事专业及专长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法(含竞争法),海商法,WTO法。

杨帆,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董京波,国际法学博士,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国际经济法学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律协会员。研究领域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法等。

王传丽,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系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

精品课程 编辑本段

《普通法商法原则》

国际经济法案例评析

《国际货物买卖与支付》

国际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

《国际贸易法》

《空间法》

《国际经济法》

《国际私法》

《国际法》

《海商法》

科研成果 编辑本段

学院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大研究所的基础上,以“高水平智库建设”为引导,设立了国际法治研究院、仲裁研究院、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定的“111引智基地——法治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研究基地——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正在培育“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多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等100多项,年均承接来自国家各个部委和国际组织的横向项目30多项,累计出版专著(含教材)数百部,发表论文数千篇,部分学术成果获国家和省市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学院主办的中文国际法学术期刊——《国际法评论》和英文国际法期刊——《中国全球治理学刊》,在学术界的声誉和知名度正在快速提升。

合作交流 编辑本段

学院与联合国贸发会、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知名研究机构以及欧美众多著名大学和学者建立了定期学术研讨机制,每年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另外,学院每年邀请近20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授课,并举办学术讲座。2012年学院获批教育部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设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法学涉外人才培养新模式。2019年,学院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双硕士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同年,学院“法大-蒙大”国际组织法学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培养更多前往国际组织实习以及能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的人才,接受国际交换学生约50余人次。学院与美国、荷兰、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知名大学建立了互派交换生等长期合作项目,每年支持近40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下一篇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