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鸮
鹰鸮(学名:Ninox scutulata)共有11个亚种。夜行猛禽。体长22-32厘米,体重212-230克。没有明显的脸和衣领,眼睛先有黑须。迁徙。大眼睛,颜色深,像一只鹰,故名。喙坚强而钩曲。口基上的蜡膜被刚毛覆盖。翅膀形状不一,少了第五根副飞羽。尾巴短而圆,有12根尾羽。足爪强壮,通常长满羽毛,第四趾可以向后翻转,以方便攀爬。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耳孔周围的耳羽有助于夜间辨别声音和定位。
栖息于山区阔叶林中,喜夜间和黎明活动,飞行速度快,无声无息,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在树洞或岩石缝中筑巢。雏鸟晚成性。 www.qwbaike.cn
分布于中国、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www.qwbaike.cn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
鹰鸮属中型猛禽。因形似鹰而得名,这种形状也有利于其白天活动。符合这个习惯,它也没有明显的主要用于收集声波的面板、翎领和耳羽簇。上体为暗棕褐色。前额为白色,肩部有白斑,喉部和前颈部呈淡黄色,有褐色条纹。下半身其余部分为白色,有水滴状红褐色斑点,尾羽有黑色横斑和尾斑。
www.qwbaike.cn
虹膜黄色,口部灰黑色,口端黑褐色,跗跖有羽状突起,脚趾裸露,肉红色,有稀疏的淡黄色刚毛和黑色爪。 www.qwbaike.cn
大小量度:体重212-220 grams, 230 grams;体长290-313 mm, 280-313mm;嘴峰14-20mm,12-17mm;翅226-234 mm, 230 mm-240mm;尾125-140 mm, 121-140mm;跗蹠28.5-33mm,27-31mm。注:雄性;雌性) www.qwbaike.cn
栖息环境 编辑本段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特别是森林中的河谷,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脚下平原的森林中、林缘灌丛、农田地区的果园和高大的树木。
www.qwbaike.cn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鹰鸮白天大多栖息在树冠上,黄昏和夜晚活动,有时白天活动。除了繁殖季节有配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是单独活动,雏鸟从离巢到迁徙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群体活动。飞得又快又敏捷,而且没有声音。攻击入侵者时飞行更快更有力。经常突然飞出栖息地。
繁殖季节经常在黄昏和夜晚鸣叫,而且经常反复鸣叫。声音圆润,假声哨响-好的,第二个音时短时高,每隔一两秒重复一次,声音多变,时而发出“跳过跳过跳过”短促而深沉的哭声,有时持续很长时间,通常在黄昏时分。 www.qwbaike.cn
主要以鼠类、鸟类和昆虫以此为食。捕猎猎物有时会闯入居民区房间。
www.qwbaike.cn
中国北方的夏候鸟和南方的留鸟。活跃,黄昏前活跃在森林边缘,飞行追逐空中飞虫。有时一家人聚集在森林的空地上一起进食。 www.qwbaike.cn
繁殖方式 编辑本段
繁殖期为5-7月。通常在山杨中筑巢、在榆树等树上的天然洞穴中,也使用鸳鸯啄木鸟等用过的树洞。巢内树洞宽阔,宽度和深度变化很大。窝洞的直径是9-30厘米,孔深18-64厘米,洞的直径是10-43厘米。窝里没有被褥,或者树洞里只有腐烂的木屑。如果是鸳鸯的老窝,里面还留有少量的羽绒。每年繁殖1窝,每窝产3个蛋。鸡蛋近球形,乳白色,表面光滑无斑点。孵蛋完全由雌性承担,雄性在巢穴附近站岗。护巢异常凶猛,尤其是孵化育雏后期遇到危险,公鸟和母鸟会轮番对闯入者发起猛烈的攻击,直至将其赶出场地。孵卵期25-26天。小鸡们晚熟了孵出时眼睛闭着,全身长满白色绒毛,皮肤肉红色,嘴灰黑色,蜡膜和爪子铅灰色,30日龄时陆续离巢。
种群现状 编辑本段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未接近脆弱濒危物种生存的临界值标准(分布面积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和分布区域呈碎片化)种群趋势稳定,因此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www.qwbaike.cn
保护级别 编辑本段
包含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IUCN) 2016年 ver 3.没有危险(LC) www.qwbaike.cn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www.qwbaike.cn
包含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