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牛
麝牛(学名:Ovibos moschatus)仅有二个亚种。体长180-230厘米,尾长9-10 cm,肩高一般120-150厘米,体重200-410千克。麝牛曾经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动物。200多万年前,有一次巨大的更新世冰川运动,使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蔓延到了中纬度地区,喜欢在冰天雪地生活的麝牛也来到了这里。它的遗骸在美国中部的肯塔基州被发现;在法国,不仅在石器时代的洞穴中发现了它的化石,而且在洞穴壁画和雕塑中也发现了它的图像。石器时代末期,由于大量捕杀,麝牛从欧亚大陆消失。麝牛幸存了下来,因为当时北美还没有人居住。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麝牛躯体敦实。雌性略小。吻、鼻子是光秃秃的,前额有几簇头发。眼睛又大又圆,瞳孔紫蓝色,嘴唇和舌尖也是紫蓝色。两只小耳朵也长满了毛。体毛长,满是绒毛,深褐色,从颈后到肩部有鬃毛,长30多厘米,微卷,下垂如斗篷。头发分两层,长头发下面有一层厚厚的绒毛,叫羊毛,坚韧柔软,可以御寒防潮,上面的针毛可以防雨、雪并耐磨。躯干后部为鞍形浅色毛。年龄越大,白色区域越明显。尾巴很短,藏在长毛下面。四肢短而有力,蹄宽大而张开,蹄下有白毛,可以踩在冰雪上不打滑。有趣的是,它 它在左边、右蹄并不对称。雌、两种雄性都有角,角的基部平而厚,从中间均匀分开,靠着头骨向外生长两角先向下弯曲,再向上挑起。长度约60厘米,最长纪录70.5厘米,母角短很多。
麝牛,又名麝牛,外形和牛角都很像牛同时,它的四肢在无臭腺和雌性动物有四个乳头方面与牛相似,但尾巴很短,耳朵很小,眼睛布满臭腺,四肢也很短除了鼻孔之间的一小部分,它的吻边都长满了毛,与牛不同。牛 麝牛的角是从头的侧面长出来的,而麝牛和其他羊一样,是从头顶长出来的。它的臼齿和山羊的相似。麝牛的学名是“羊牛”说明它是牛和羊之间的过渡动物。
栖息环境 编辑本段
麝牛是生活在北极苔原上的独特物种。在夏天,它倾向于在潮湿的低地避难,如河谷和湖泊;冬天搬到更高的山坡上、高原和深雪积聚的地方便于觅食。
麝香牛产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挪威等地北极苔原上极其荒凉的不毛之地。夏天,除了苔藓和地衣,苔原地带还生长着数百种植物。在湖泊和沼泽中,许多鸟飞去筑巢;刚出洞的旅鼠开始在地上频繁活动;辽鼠到处捕食鱼类和昆虫;驯鹿成群漫游;狐和狼、海鸥和鸽子等食肉动物也被邀请去寻找食物。冬天来了,大地被冰雪覆盖,五彩缤纷的生机开始消失随着寒冷和荒凉,许多动物都远离了。但在这片沙漠土地上,你也可以看到一些深棕色的麝牛独自徘徊。冬季积雪深厚。他们只能用蹄子挖雪,挖出一些干草叶子和苔藓当食物。它们更耐饥渴,厚厚的绒毛可以抵御北极-40 ~ 50℃的严寒。麝香牛和麝香牛s的皮毛厚而密,足以抵御任何寒冷和潮湿,而外层的厚毛则适合防御雨雪和强风。所以麝牛是不怕冷的动物,但是都怕热。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麝牛生活在多岩石和贫瘠的地方,群居它们主要吃草和灌木的树枝,冬天也会挖雪以苔藓为食。性勇敢,任何情况下都不退缩和逃避。当狼熊等敌人出现时,一群麝牛立即形成防御队形,耳朵小,毛发浓密;成年公牛站在最前面,小母牛围在中间。公牛会出其不意地攻击,并用它锋利的角攻击对方。因为你的毛又长又厚,可以保护你的身体不被敌人的动物咬到。公牛攻击后,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准备战斗。
一般情况下,麝牛特别温顺,停下来吃点东西,然后平躺在地上慢慢咀嚼,很快就打瞌睡了。等稍微清醒一点,再往前走一会,然后重施故技,吃菜、反刍、打瞌睡。其实麝牛是有它的目的的: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食物需求。夏天,麝牛主要以融化的溪流中的新鲜杂草为食、池塘、河流中饮水。冬天,麝牛只吃少量的雪,因为耗热量,雪可以融化成水这样既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又能减少能量的损失。据报道,由于麝牛维持能量的效率很高,所以麝牛只需要同等大小的牛的1的食物/6。
麝牛喜欢群居,夏季体型较小,以矮柳树的叶子为食在冬天,它们组成多达100只的大群体。通常幼麝牛和母麝牛位于队伍中间,强壮的雄性负责周围的警戒和保护,雄性麝牛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各有各的“组长”,但都是由一头老麝牛牵着(往往是怀孕的母麝牛)每当队伍前进时,一只能干的雄性麝牛总是在前面领路,后面跟着一大群麝牛。
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分布于加拿大格陵兰岛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俄罗斯联邦。
北极地区有少数麝牛群,总数超过7000头,濒临灭绝。尽管格陵兰岛、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禁止猎杀麝牛,但仍有很多麝牛被疯狂猎杀。为了使这种动物能够繁衍,许多国家不仅加强了必要的保护和救助措施,在阿拉斯加也是如此、哈德逊湾东北部、在格陵兰岛西部甚至挪威北部,开始人工饲养麝牛。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经过夏季的休养生息,麝牛们积蓄了大量的能量。雌性主要是为了繁殖,雄性在秋季发情期也要争夺生育权。这时,雄麝牛身上的麝香腺 s的面部分泌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通过腿部接触地面的植物,从而划出自己的领地,而母麝牛则被围在其中,严加看守和保护,任何其他公麝牛都不能占据,否则双方将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经过一场恶战,被迫认输的一方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以至于胜利者追赶了几步,又停下来对逃跑者大吼了几声,即使不愿意打,也冲回了母麝牛群,因为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和他们的战斗,母麝牛没有我不在乎,继续像往常一样进食。
麝牛的繁殖率相对较低,交配发生在79月间雌性怀孕8 ~ 9个月,每年4 ~ 6月产仔,每胎1窝,偶有2窝雌性一般每两年生育一次。新生幼仔毛发较短,体重910kg,哺乳34个月,但幼仔存活率很低由于天气非常寒冷,夜长昼短,新生的幼崽经常因为奶毛未干而被冻死。这头母母牛每隔一年生一头小牛小牛性早熟程度高,皮毛厚,出生后一小时内就能行走。当小雄大牛站立时,其肩高约为1.高5米,长约2米.5米,小母牛更小。公牛34年性成熟,母牛需要56年。寿命20 ~ 24年。
保护现状 编辑本段
种群现状
麝牛是一种非常有组织的群居动物当遇到天敌时,它不会不会像野牛一样惊慌失措地跑来跑去,而是和十几头公牛组成一个特殊的防御圈、牛冲到高地,把小牛并排围在中间保护它,脸朝外,头朝下,虎视眈眈地对着敌人。它们的主要天敌是北极狼和北极熊。面对三四百公斤的庞大身躯和坚硬的犄角(麝香牛雌雄都有角)北极狼和北极熊往往束手无策,有时愤怒的麝牛会冲出防御圈,主动出击。
然而,当欧洲人挥舞着枪支进入极地,为了得到皮毛、当牛肉和牛角向麝牛宣战的时候,麝牛的防御体系不仅成了废物,还不如四处逃窜。猎人们先是派出猎狗追逐麝牛,当麝牛们愤怒地组成防御圈准备决一死战时,便将它们一一射杀。
这种杀人效率极高。1865年左右,阿拉斯加最后一只麝牛被射杀。到20世纪初,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麝牛也濒临灭绝。从1902年到1909年,美国探险家、少将比利多次率领探险队到达北极,捕杀了约600头麝牛作为食物,并通过出售麝牛皮毛获得活动经费。
如果不是加拿大政府在1917年通过了禁止捕杀麝牛的法律,麝牛早就灭绝了。1930年,美国国会提供资金,将34头麝牛从格陵兰岛运出,重新引入阿拉斯加。在保护下,麝牛繁殖速度非常快。阿拉斯加约有3000头麝牛,全世界约有8万头它们不再被视为濒危动物,一些地区甚至允许有限捕杀。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