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拥有哲学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科学技术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山西省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以及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全国哲学学科唯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开设哲学、伦理学、社会学 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哲学专业是山西大学唯一的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良的历史传承,其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哲学系,198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和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3年更名为哲学社会学学院,2006年获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哲学学科成为山西省优势学科,2016年入选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2017年成为唯一入选省“133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人文学科。2020年5月,在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咨询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发布的《校友会2020第五轮学科评估前瞻分析报告》中,我院哲学学科在校友会2016-2019年中国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学科排名中有两项成果入选,并列全国榜首。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工程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全国四个一批和文化名家、教育部A类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20余人,全职外籍教师4人。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成立于1980年。山西大学哲学社 会学学院设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哲学专业是山西大学唯一的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1983年,以张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成为山西省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98年,以郭贵春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获得科技哲学博士点,这是我省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零”的突破。
2000年以郭贵春教授为学科总带头人,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02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设立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5年获得的哲学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是山西省迄今为止唯一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对提升山西大学人文学科总体教研实力,辐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2005年以来,哲学学科整体处于全国同类学科十名上下。
2007年以来,为了加强和突出哲学重点一级学科的建设,学院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整合设立了四个研究室——外国哲学与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中国哲学与宗教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同时,为了提升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打造学术精品,成立了认知与分析哲学研究中心和社会调查与评价中心,这两个中心已成为学院科研的中坚力量。在“十二五”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学院将顺应山西大学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发展战略,以育人研究为导向,瞄准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学科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发展,使学院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哲学研究基地和教学教育中心。
2009年,研究生培养名列全国第八名,一级学科排名第八。
2011年哲学学科成为山西省优势学科;
2012年“哲学与现代科学”成为山西省协同创新优势重点学科建设平台;
2016年获准山西省哲学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哲学专业获省高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支持计划;
2017年哲学学科入选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计划;
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抓住“部省合建”建设契机,大力引进领军人才,新建有分析哲学研究所、欧陆哲学研究所、认知哲学研究所等,实施优才计划、内涵发展战略计划,努力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40年来,学院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术研究 编辑本段
2000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0项,争取到科研经费400余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00多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获得各种科研奖励40多项,其中郭贵春教授主持完成的《后现代科学哲学》荣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中,哲学社会学学院共获批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科学家美德伦理与科技创新研究(18AZX006)”,由吴文清教授申报;一般项目1项,“西方学界关于'维特根斯坦与宗教'的专题研究(18BZX098)”,由学院青年教师韩宁申报;青年项目1项,“城镇化背景下基督教传播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18CSH004)”。由学院青年教师梁振华申报。此外,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王亚男博士获批青年项目“社会科学的复杂系统范式研究(18CZX015)”,科学技术史所赵云波副教授获批一般项目“严复“格致”与“科学”比较研究(18BZX056)”。 2018年,在山西省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哲学社会学学院一院三所共获得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刊登了高策教授科研团队的专题文章“当代量子理论的哲学审视”,该专题是高策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量子论与新科学哲学的兴起”(项目批准号:16ZDA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发表了我校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殷杰、孟辉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全文1.9万余字。该文是殷杰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脑的本质与现代认知观研究”(18JJD720004)和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新趋势研究”(201604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3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9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版)》两项成果正式发布,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江怡教授2名学者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版)》“哲学”学科作者名录。
2020年5月,高策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彭鹏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以“超冷原子简史”为题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转载字数达8300余字。《新华文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级别最高的权威性文摘杂志,论文的转载,反映了该文观点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19年度主要获批科研项目:
1.分析的西方哲学史研究,江怡,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神经科学哲学的当代建构与解释研究,尤洋,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科学史哲学研究,李树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居仁由义:儒家心学伦理的现象学研究,陈清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维特根斯坦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樊岳红,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6.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集注,李攀,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7.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研究,薛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8.唯物史观整体性视域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于永成,教育部青年基金
9.基于语境论的当代生物学信息解释研究,杨维恒,教育部青年基金
10.自然主义与规范主义对话中的社会规范研究,赵雷,教育部青年基金
11.科学理解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王航赞,教育部后期资助
12.生态文明视域下山西省城市社区环境教育研究,贺振燕,山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13.山西转型发展实务研究——基于吉拉.谢尔基础整体主义知识论,郭建萍,山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14.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身份认同研究,刘烨,山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专业设置 编辑本段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社会学六个硕士点,是山西省人文学科中硕士点最多的单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是山西省人文学科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科学技术哲学是山西省和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6年6月山西大学哲学一级博士硕士授予权的获得,标志着实现了山西省人文社科类一级博士硕士授予权零的突破,对提升山西大学人文学科总体教研实力、辐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及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至此,我院哲学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八个二级学科。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哲学本科专业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原典阅读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拔尖创新型哲学人才,为进一步的理论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哲学专业是“山西大学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获批山西省品牌专业,2017年成为山西省优势专业。按照学科特色研究方向设计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哲学分析能力、原典阅读能力,学术表达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拔尖创新型哲学人才。2020年哲学实行大类招生和2+2培养模式,入学时按哲学大类入学,第二学年结束后实行专业分流,除了伦理学专业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外国哲学和逻辑学、中国哲学和宗教学四个专业方向自由选择。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于2010开始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约40名。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综合性大学办学平台,整合管理学、统计学、人力资源、民俗学和社会工作学科师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社会调查技能,能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业、社会组织、政策研究部门、教育科学院所以及社区服务机构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发展与预测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师资力量 编辑本段
根据2017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 。
我院制定有学科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依托省委和学校“三晋学者”计划、“双百”计划,重点引育国内外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推进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作用。截至2019年,我院教师高职比例达71.4%。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主导,以高级职称教师团队为骨干,以外籍教授为重要补充的学科团队,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化学科基础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江 怡、马俊峰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殷 杰、高 山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 怡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殷 杰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郭贵春、殷 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殷 杰、贺天平、薛勇民、王姝彦、康仕慧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殷 杰
教育部A类专家:
Dariush M. Doust(大流士·杜斯特)
山西省教学名师:
乔瑞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孙 岩、管晓刚
“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
郭贵春、殷 杰、江 怡
“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乔瑞金、魏屹东、邢 媛、吴文清、高 山、王姝彦、马 华、慕良泽、程 瑞、康仕慧
“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
尤 洋、赵 斌、赵 丹、王凯宁、赵晓聃、赵云波、赵瑞林、王玉彬、王继创、宋尚玮
乔笑斐、李德新、李瑞艳、韩 宁、郭 郁、樊岳红、董佳蓉、陈治国、陈敬坤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吴文清、王姝彦、赵 丹、马 华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郭贵春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殷 杰、马 华
教学建设 编辑本段
学院为山西及全国培养了5000名本科以上的哲学专业的高级人才,其中包括一批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国内顶尖研究单位从事哲学科研教学工作的著名学者,如长江学者刘奋荣、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聂锦芳等。本科生在全国学科比赛中多次荣获大奖,学院每年资助本科生出国进行交流学习。学院近年来实施“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2+2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全职引进江怡等国内高水平教授和外籍教师,汇聚一批国内外优质师资和资源,按照“核心课程精品化,方向课程模块化”的原则,注重课程体系改革,大幅增加课程模块中专业选修课的数量和多样性,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院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学院积极引进先进教材,支持经典课、双语课、实践课、精品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逻辑学课程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学院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多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励;学生自办刊物《猫头鹰》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为学生提供了科研锻炼的阵地。2019年,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开办“2019‘哲学·文化与社会’国际学生研修班”,来自法国巴黎高等学院的8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在“十三五”和今后相当长时间,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潮和山西大学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发展战略,学院将以哲学、伦理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社会工作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瞄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开展研究型学院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发展,努力使学院成为省内领先、国内实力较强的哲学研究基地和教学教育中心。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