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价回暖?“大会定调,房价又要涨了?
近期,某媒体爆了个大新闻:“房价结束11个月连跌,住宅均价上涨4.1%,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
一些自媒体也开始起哄,搞出一些骇人听闻的标题:“大会定调,房价又要涨了?”“房价上涨大局已定,楼市回暖众望所归!”“这些城市,房价真的涨了!”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赶紧买房,不买后悔!
事实果真如此吗?
01.
先说结论,短期内楼市回暖是真的,但媒体显然夸大了事实,且为了夸大事实,不惜胡编乱造。
先看某媒体第一段的说法: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前两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669亿元,同比下降5.7%,较去年1-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0273亿元,下降4.6%,较去年回升4.9个百分点。”
我在国统局找了半天,也没搜到标题为《2022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的这篇文章。
仔细一想,今天是2023年,国家发布2022年1-2月的数据做什么?怎么可能有数据,需要一年来做?
换个思路,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终于有所发现。
该媒体引用的文章应该是这一篇:《2023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7%》,发布时间3月15日。
到底是因为工作纰漏,还是因为国统局标题与它报道的内容主旨截然相反,我们不得而知。
(新闻原标题为:《房价结束11个月连跌,住宅均价上涨4.1%,住宅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
好,退一步,姑且当工作纰漏,继续看报道内容:
“前两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669亿元,同比下降5.7%,较去年1-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0273亿元,下降4.6%,较去年回升4.9个百分点。”
两个固定投资同比下降,在文章里有原文,我能理解。
但“较去年1-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又是怎么个“较”法?拿今年头两个月的均值和去年一整年的数据做对比?谁教你的?难道不是应该用今年1-2月数据对比去年1-2月数据吗?
接下来一段,更匪夷所思: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0.6%,增速与2022年1-12月(下降26.8%)相比,大幅回升了26.2个百分点。”
在国统局的文章里,依旧没有任何关于“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的表述字样,因为任何有点数学基础的作者都写不出这样的话。
举个例子,好比我去年花1000万买股票,亏了268万(增速下降26.8%),今年1至2月,我又亏了60万(下降0.6%),但是因为“大幅回升26.2个百分点”这个提法,所以结论是我净赚200万?
用数学上的二阶求导(增速)来夸大数据,博人眼球,制造焦虑,简直坏到家了。
02.
那么真实的房地产数据如何?房地产是否又要继续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23年1月社会融资中,住户贷款增加额为2572亿元,而去年1月住户贷款增加额为8430亿元,同比暴跌三分之二有余。
今年2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额为2081亿元,相比一月甚至少了500亿。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人买房要贷款,当全社会住户部门融资规模一再减少,再有人高喊“房价大涨”,“房价上升”,都是在忽悠你。新闻可以编造,但国家数据不会说谎。
有人会问:近期大城市楼市上涨又该如何解释?据澎湃新闻:“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55个和40个。”
一部分,是自去年12月疫情管控放开后,积攒了大半年的消费需求被释放出来,短时间内拔高了需求,这一点各行各业都有体会。
但更关键的是M2持续增发,国家放水,手握资产的人纷纷转向楼市保值。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M2(货币供应量)增加量不过28万亿,但是今年1月,M2同比竟然增长了12.6%,高达7.38万亿,2月再次增长12.9%,算上去年年底的放水,三个月时间至少超发了20万亿货币。
天量的货币投下去,资产者一定为货币贬值,市场通胀考虑。
这同样能解释上面为什么70城楼市普遍上涨,但是住户社会融资却在减少。
因为富人群体需要大额消费,更需要资产保值,是他们暂时的拉动了房价上涨,绝大多数需要贷款买房的人,和当前楼价上涨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话又说回来,中国楼市又岂是一小部分极富阶层,通过短期消费能逆转趋势的?
3月10日,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拥有600万人民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总数为186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为13.8万户。
一户按4人计算,中国极富阶层不过800万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有不少于4亿人在还房贷,社会总负债人数更是高达7.8亿(央行数据)。
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中国市场,区区800万富裕阶层短期消费,暂时拔高房价,根本不可能扭转楼市乾坤。至于那些A4纸雕花,为房产中介站台的拥趸媒体,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