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游戏作品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给人极大的乐趣。
中国象棋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基础远远超过围棋,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九条竖线共分成90个交叉点;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种颜色16个棋子,分为7个兵种,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因为擒贼先擒王)。
中国象棋属于“象棋C语言”(象棋China语言),从这个角度分析看待,朝鲜象棋、国际象棋等其它象棋的产生,基本都调用了这部“象棋C语言”的一些关键模块及对话语句。
目录

背景设定 编辑本段

中国象棋是中国发明的,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符合中国历史特征、特点和经历的文化。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经典产物,艺术价值属于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个分支。

起源传说

中国象棋起源于中国。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国际象棋也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5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
关于象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中国象棋中国象棋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三、起源于舜的时期。传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为人懒惰,好玩耍。现代学者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一书中说:“象因桀不驯,舜把他禁居起来,又恐他寂寞,所以为他制作棋局,使他有所娱乐。因其名象,故称象棋。”
四、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五、起源于春秋时期。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产生的。象棋各子的名称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不过,象棋也可能是因为棋子是由象牙制成而得名。
六、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七、起源于楚汉相争时期。象棋的棋盘的中间写着“楚河汉界”,因此许多人都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信。也传说是韩信发明的。清梁同书《渊深海阔象棋谱序》:“又闻象棋始于韩信,朱子云博局红也。”现代周家森《象棋源流考》:“韩信伐赵时,作象棋和叶子戏以如士卒,因年终士卒思乡,一得博具,则相聚共戏,钱财输尽,乐而忘归。”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
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产生背景 编辑本段

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国家战乱纷扬,火狼烟四起,象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军事战争与体育竞赛相比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例如,都是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对抗过程都是通过技战术进行表现。既有谋略主旨,又有战术手段。象棋作为模拟古代战争的智力游戏,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盘上演绎着金戈铁马、兵戎相见。棋盘上的车、马、炮、兵就是古代的战车、战马、火炮(或者投石车)和士兵的象征。相比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象棋与古代军事有着最为直接的内在联系,其战略思想和战术特征受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影响。
随着时代变迁,象棋日趋完善的同时,也不离军事战争和兵法的宗旨,有很多棋局精妙的战术构思及战术组合都合兵法之道。在排局古谱中,如《渊深海阔》、《梅花谱》、《橘中秘》、《适情雅趣》等等,很多排局就是以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绎典故和战争名称等命名的,它们不仅构思精巧,与所命名的历史典故名称也十分契合。

发展定型 编辑本段

一、六博——象棋的萌芽时期
迄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棋戏是六博和围棋,并称博弈。春秋以前的围棋活动已无从查证,据可靠的记载,迟至春秋时期才有人以弈喻事。六博的出现比围棋略早,《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曾跟进公下了三天六博棋角胜负,至春秋时代博弈已并行于世。《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认为空闲时行六博下围棋是有益有娱乐活动,比无所事事要好。可见孔子时代,博弈已成为日常游戏的一部分。六博亦作六簿。《楚辞·招魂》说:“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可知六博亦即簿,蓖蔽象棋,这是我国象棋一名的最早出典。自先秦至唐,各种博戏多有涌现,盛行于世,可以找到若干中国象棋萌芽的诸因子,因此,可将这一时期称之为象棋史上的萌芽时期。
文献所记载最早的六博是两位君主,商代帝武乙和穆王满。《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谬辱之”;《穆大子传》载:“(穆王)北入邮,与井公博。三日而决”,上述记载虽然并不一定可靠,但这样的传说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西汉或战国时的人都认为六博的产生早于春秋时代,是十分久远的事。而据研究表明,秦代六博棋是象棋的鼻祖。
《庄子·骈拇篇》有“博塞以游”之语,对此成玄英疏云:“投琼曰博,不投琼曰塞”。可见塞戏是由六博发展而来,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掷骰行棋。从西汉墓中出土的塞戏棋具看,棋盘的形制与六博大致相同。塞戏在春秋战国时已十分流行。而到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
二、象戏——象棋的雏形时期
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象戏的首次记载出现在二十四史。《北史》卷十,天和四年有“五月己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说”,《周书》卷五所记相同。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唐代中期,象戏进一步向现制象棋靠拢。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据《梁公九谏》记载,武则天竟做了一个与天神大罗天女下象棋的梦,还被天女战败,此梦竟使她深感疑惑:不知吉祥否?夜寐梦下棋,必与她平日嬉戏象棋入迷有关;汝南人岑顺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梦见金象国与天那国两军交战,请岑顺观战。金象国的军师向其国王汇报作战计划:“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岑顺梦醒后,其家人在屋内发掘出一座古墓,“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秤,皆以金铜成形”,这才知道梦中那位军师所言,“乃象戏行马之势也”。从这则故事可以知道,宝应年间的象戏已有将、车、马、卒等兵种,而且车、马、卒的步法与现在已没什么两样,而将可以满盘行走又类似今天国际象棋中的王。
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唐代,象棋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有“将、马、车、卒”4个兵种,由黑白相间的64个方格组成。后来又参照我国的围棋,把64个方格变为90个点。这种象戏被称为“宝应象棋”,至今日本还将它作为象棋的代称。
三、宋代象棋——象棋的发展和定型时期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即在使用带有九宫的棋盘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棋类的棋子种类并将其中三个兵升级成一个士及两个炮,以符合当时人的趣味。另外宋晁无咎的“广象棋”有棋子32个,与现代象棋棋子总数相同,但是不知道棋盘上有没有河界。宋、元期间的《事林广记》刊载了两局象棋的全盘着法。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明清时期,象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不少象棋名手和论述象棋的专著。明代象棋专著有《金鹏十八变》、《梦入神机》、《橘中秘》等,而由徐芝精选的《适情雅趣》是象棋古谱中最系统、完整、实用的一种。《橘中秘》谱多为和棋,个别排局已经涉及古代象棋规则问题,利用规则当中的“将”、“杀”等战术手段而达到和棋的目的。不难看出,在明代,象棋技术水平和技术理论的发展己经开始趋向精细化,棋手和爱好者对象棋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满足在排局构思巧妙和杀法精彩的层面。象棋的理论发展与技战术融合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清代是中国象棋发展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名谱众多。有关象棋著作有《梅花泉》、《韬元机略》、《心武残篇》、《竹香斋象戏谱》、《百变象棋谱》等。其中王再越著《梅花谱》是中国象棋史上一部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棋谱,它因战例丰富、变化精微而著称,开创了迄今三百余年“马炮争雄”的历史篇章。不仅如此,象棋著名的四大排局“七星聚会野马操田、千里独行和蚯蚓降龙”也都是在清代完成的。这四个排局各具特色,但都是围绕车、马、炮、兵相互配合而展开,这些排局迄今为止仍然是公认的难度最高,最为复杂的。可以说清代是古代象棋发展理论和技术战术水平达到巅峰的历史阶段。

近代象棋 编辑本段

经过封建社会的洗礼,象棋作为“艺”的一种,形成了特有的行业“江湖”。特别是进入民国时期,很多象棋高手在酒肆茶楼靠下“彩棋”为生。这种“彩棋”就是通过下棋赢得一些“彩金”的博彩,来糊口谋生。这些彩棋名目繁多,有让先,让子,甚至于让双马、让士象等等。在下棋的过程中也暗藏玄机,有的人其中这种文化现象的溯源,可以从古代的巫、医、百戏算起,行当也涉及“五花八门”。象棋江湖比较其他的江湖门派来说,同样具有流动性和欺骗性。所谓流动性,可以解释为当年的象棋棋手通常通过寻访名师、名士,高手过招而成名,以地域为界,划分门派。而欺骗性,一方面是下棋的棋手故意隐藏自己的水平,俗称“钓鱼”,待彩金达到满意的程度再一举得之。另外还有合作配合的,我们至今仍然偶尔能看到的街头摆“江湖残局”的人,用大家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棋局来诱使爱好者下注骗钱。这些手段总归是不够光明正大,难登大雅之堂的,但是朗朗乾坤,早已放不下一张棋桌,为了谋生,象棋棋手“沦落江湖”也是难免的。
当时象棋水平最高,棋风盛的地方是华北、华东和华南三个地区,而北京上海和广州就分别成为了活跃地区当中的核心,其中香港的象棋高手也常聚集在广州,棋手对弈的场所也多在茶楼进行。民国时期,北京出了著名棋手张德魁那健庭等,上海以谢侠逊最有影响力,而广东则以黄松轩钟珍曾展鸿“粤东三凤”为代表。当时棋手多有绰号,例如:“扬州三杰”、“棋坛赵子龙”、“二十八宿”、“无敌中炮”等等,既有以地域门派为标签,也有以棋艺风格来取名的,象棋高手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相对既流动又固定的小环境,象棋江湖名不虚传,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虽然棋手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认可,但是象棋行业的生命力在困顿的条件下也显示出了特有的张力。在这个阶段,象棋的赛事活动多以擂台赛和循环赛的形式进行,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象棋竞赛形式奠定了基础。

现代象棋 编辑本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把“提倡国民体育”写入了全国政协的纲领中。此后“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也被写入了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象棋在现代体育项目当中一直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属性,也在不同阶段发挥出了象棋运动特有的作用。例如,1950年为支援“抗美援朝”象棋棋手们积极组织活动,表达爱国之情,在北京就举办了“四名手义赛”(侯玉山谢小然窦国柱和张德魁)。1956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将象棋列入第一批体育项目之中,当年北京就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象棋比赛一一全国象棋锦标赛。有30人代表不同省份参赛,可以说是盛况空前。这次赛事的举办,也标志着象棋从传统文化中的“艺”向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正式转折。象棋是这次比赛当中棋类项目唯一的正式比赛项目,录取前6名,而围棋和国际象棋都作为了表演项目不计算名次。同年,象棋第一本期刊类杂志《象棋》出版发行。1956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也是标志着象棋从“江湖”到“庙堂”的重要转折点。散落于民间难登大雅的文化瑰宝,从此有了正式的归属。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行业体协的专业队相继组成,在最多的时候有20多支,参赛队伍最多时达到30支左右。
1966年开始,象棋比赛于当年4月举行。此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象棋比赛从1967年开始停办,直到1974年7月才在成都正式恢复了比赛,前后一共7年停赛。尽管文革期间正式的全国比赛不能再举办下去,但是在民间这项运动并没有被禁止。因为文革期间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当单调,象棋反而因为价格便宜,场地便捷,在当时成为了最普及的一项活动。空闲的时候,在街头巷尾摆上几局,围观者众众,反倒成就了象棋在这个阶段群众当中极大程度的传播。
进入八十年代,象棋运动开始尝试由各地举办不同规模和形式的赛事活动,但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内容的需求程度的不断提高,娱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成就了诸如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赵国荣等一大批优秀的象棋棋手,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在全国所有的体育项目当中,是较早地开始组织、举办独立邀请赛和杯赛的项目,并开始尝试对优胜名次给予奖励或奖金。比如最早在1981年由霍英东先生赞助创办的第1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按规定冠军奖金不能超过50元人民币,这和今天动辄几万到几十万的奖金实在无法比拟。此后连续举办了二十七届,五羊杯不仅成为全国乃至东南亚最有影响力的比赛,也是迄今为止办赛持续时间最长的商业比赛。
如今,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象棋已有亚洲和世界组织,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单年世界象棋联合会举办个人赛,逢双年亚洲象棋联合会举办团体赛。古老的东方游戏走向世界。

走向国际 编辑本段

象棋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的侨胞和外籍华人中也广泛流传。许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侨胞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把开展象棋活动看作是炎黄后裔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近几十年来,随着贸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断发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也发展了不少的爱好者。象棋正从它的发源地,经过亚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从亚洲来看,不仅港澳等地棋风很盛,而且在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国的华侨和外籍华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区和国家每年都举行象棋比赛,而且都已分别成立了象棋总会或象棋协会。
交流
1978年11月间,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和国家的侨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发起和合作下,亚洲象棋联合会应运而生。如今,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中国、文莱、马来西亚都是“亚象联”成员。香港名流霍英东先生出任本届会长。
自从“亚象联”成立以后,亚洲地区的象棋活动更加活跃,亚洲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象棋交往和比赛活动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还专门培养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渐增多起来。体现亚洲棋手友谊和水平的“亚洲杯象棋锦标赛”现已举办五届。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从1981年创办,现已举办三届。第4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将在澳门举行。“亚象联”还多次举办各会员国和地区之间的友谊赛和互访。
发展
近些年,象棋在欧美人中间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象棋协会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中国象棋来了,像我国一些中国象棋手一样,成了两项象棋都擅长的“双枪将”。
为了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吸引更多的欧美人下象棋,使东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取得无穷的乐趣,“亚象联”委托中国象棋协会举办“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两届。第2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有菲律宾、泰国、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西柏林、法国、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名棋手参加比赛。参加“七星杯”赛的各国和地区象棋组织将通过今后几届比赛酝酿筹组象棋国际联合会,以进一步促进象棋的国际化。
1978年,成立了亚洲象棋联合会。象棋在欧美人中间也有了可喜的发展。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纷纷成立了象棋协会或象棋社。一些国际象棋大师也下起了中国象棋。
1988年,为了推动象棋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中国中国象棋联合会筹委会”于在北京成立。
1990年,第1届世界杯象棋锦标赛在新加坡举行。

棋型设定 编辑本段

棋盘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方形的平面上,由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至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任何棋子每走一步,进就写“进”,退就写“退”,如果像车一样横着走,就写“平”。
·直线
棋盘上较长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直线,共有9条,其中7条被河界隔断。用红色棋子一方的直线从右往左依次用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表示;用黑色棋于一方的直线在红方对面也从右往左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9表示。
·横线
棋盘上较短的平行排列的边称为横线。横线共有10条,用红色棋子一方的横线从红方底线算起,从下往上依次用中文数字一至十表示;用黑色棋子一方的横线则从黑方底线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1-10表示。
·交叉点
直线与横线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点”。整个棋盘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放和活动在这些交叉点上。
·河界
棋盘中央没有画直线的地方称为“河界”。它代表弃战双方的分界线,确定了各自的地域。
·九宫
棋盘两端各画有斜交叉线的地方称为“九宫”。将则只能在各自“九宫”的9个交叉点上活动。
“楚汉界河”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如今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现汉霸王城面临坍塌的危险,有关部门正在保卫我国的古战场。
棋子
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每组共十六个,各分七种,其名称和数目如下:
红棋子:帅一个,车、马、炮、相、仕各两个,兵五个。
黑棋子: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帅/将
红方为“帅”,黑方为“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力争夺的目标。
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与将不能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走方判负。
仕/士
红方为“仕”,黑方为“士”。它也只能在九宫内走动。它的行棋路径只能是九宫内的斜线。士一次只能走一个斜格。
象/相
红方为“相”,黑方为“象”。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俗称“象飞田”。相(象)的活动范围限于“河界”以内的本方阵地,不能过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个棋子,就不能走,俗称“塞象眼”。
车(jū)
车在象棋中威力最大,无论横线、竖线均可行走,只要无子阻拦,步数不受限制。俗称“车行直路”。因此,一车最多可以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
炮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与车完全相同,但炮在吃子时,必须跳过一个棋子,我方的和敌方的都可以,俗称“炮打隔子”、“翻山”。
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俗称“马走日”。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故有“八面威风”之说。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马就无法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兵/卒
红方为“兵”,黑方为“卒”。
兵(卒)只能向前走,不能后退,在未过河前,不能横走。过河以后还可左、右移动,但也只能一次一步,即使这样,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强,故有“小卒过河顶大车”之说。
棋子价值
在对弈时,双方都要进行不可避免的兑子【帅(将)是唯一不可兑换的棋子,下列子的价值如下(以车9分为例,帅(将)除外】
——9分
战斗力最强大的棋子,是作战主力的第一位。车的价值最大,用分值来算是9分。开局阶段应尽量出车,“三步不出车,必定要输棋”。
——4分
曲线型的活动,具有面的控制力,属于中距离的作战兵种。分值为4分。
——4.5分
是远距离作战兵种,机动性和突击性较强,开局时炮显的比马灵活。分值为4.5分。炮应远慑,不可虚发,残局炮归家。
(象)、(士)——2分
保卫将帅的防御性兵种,在一定情况下起助攻的作用。“撑起仰角士,不怕马来攻”,象尽量往中间连环,阵容工整。
(卒)
未过河兵(只能向前)——1分
已过河兵(可以向前及左右移动)——2分
到底线的兵(由于只能左右移动)——1分
中兵尤为重要,是中路的屏障,三、七兵对活马起重要作用,记住兵能制马的棋谚。
(将)
将帅的价值及其运用原则:
是全局的中心,胜负的标志。除在残局阶段,一般没有实战能力,在全局中应以“静”为原则。
说明:
1:相和士是防守型的棋子,相是保护自己阵地的子,士是保护帅(将)的,所以棋子价值相当;
2:炮机动如车,在开局阶段比马厉害,在残局阶段炮没有架子,所以比马差;
3:马在开局因为受蹩腿限制,所以不如炮,但在残局阶段限制极少,所以比炮强;

游戏规则 编辑本段

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行棋规定

1.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见右图。
2.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走一步。
3.轮到走棋的一方,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
4.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5.走一着棋时,如果己方棋子能够走到的位置有对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6.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照将”,或简称“将”。“照将”不必声明。被“照将”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即用自己的着法去化解被“将”的状态。如果被“照将”而无法“应将”,就算被“将死”。

棋例总纲

棋例释义
1.对局中有时出现双方着法循环不变的重复局面。据以裁处这种局面的规则条例,称为《棋例》。
2.长将、长杀、长捉、一将一杀、一将一捉、一杀一捉等循环重复的攻击手段,统称为“禁止着法”。
3.闲着(含:兑、献、拦、跟)、数将一闲、数杀一闲、数捉一闲等着法,无论是否重复,统称为“允许着法”。
4.车、马、炮、过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帅(将)、未过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简称“子”。
5.子力价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断是否“捉子”的依据之一。原则上,一车相当于双马、双炮或一马一炮;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过河兵(卒)价值浮动,一兵换取数子或一子换取数兵均不算得子。
棋例总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单方面长将。
2.双方均为允许着法,双方不变作和。
3.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一方为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4.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应由前者变着,不变判负。
棋例通则
1.允许帅(将)本身步步叫吃对方的棋子,按闲着处理。
2.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或借帅(将)之力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
3.兵(卒)本身捉吃对方的棋子(不含将杀),按闲处理;如形成相互长打局面,则应按捉处理。
4.占据防守要点,立即构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5.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时,应从重称呼和裁处。如杀兼捉,按杀;捉兼况,按捉等,依此类推。

棋例细则

1.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许可单方面长将。
2.凡是走子前不存在捉,而走子后造成捉的(即从没捉到捉),一律按捉处理。
3.凡走子后,预计下一着能在子力价值上构成得子者,均按捉处理。
4.凡用作为根的子捉吃对方的子,也按捉处理。
5.凡捉子兼具兑献。送吃,也按捉处理。
6.凡是原来已经捉着子的子或相关子,走动后无新的捉子行为(即从捉到捉)均捉闲着处理。
7.凡形式上捉子,一旦吃子立即会被对方将死者,均闲着处理。
8.双方均为禁止着法(不包括单方面长将),双方不变作和。
9.其他棋子和帅(将)同时捉吃对方的棋子,均按捉处理。
10.过河兵(卒)子力价值浮动。
11.发生互打时,兵(卒)叫吃子均按捉处理。
12.凡走子兼具多种作用,从重定性。
13.占据防守要点,立即形成简明和棋,附带产生的捉士、相(象),按闲处理。

胜负规则

胜负
对局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方算输,对方赢:
1.己方的帅(将)被对方棋子将死或吃掉;
2.己方无子可走(被困毙);
3.己方对对方“长将”或“长捉”;
4.己方发出认输请求;
5.有步时要求的,己方走棋超出步时限制;
6.有时间要求的,超过规定时间;
7.违反比赛规则。
和棋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4.符合自然限着的回合规定,即在连续60个回合中(也可根据比赛等级酌减),双方都没有吃过一个棋子。

战旗规则

战旗规则有以下特点:
a、不怕对方“长将”。
b、增加战略战术及全局变数。
c、提升将(帅)自身的能力和在决定胜负中起到的作用。
d、降低和棋概率。
1、如图,以传统象棋为基础,棋盘周围多了38格"旗路",双方各增设一枚"旗"棋,"旗"每次顺时针走一格,且必须也只能与己方将(帅)同步走,即移动己方将或帅,才能同着移动己方的"旗"。
2、"旗"的开局初始位置是,己方旗路右侧紧邻己方"城"的一格,先把己方"旗"插到(走到)敌方"城"上也为胜利。
3、旗开得胜规则,增加了象棋的变数及取胜的新型战略战术,减少和棋,无副作用。

记谱方法

介绍
中国象棋的记谱方法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第1字是棋子的名称。如“马”或“车”。
第2字是棋子所在纵线的数码。
第3字表示棋子移动的方向:横走用“平”,向前走用“进”或“上”,向后走用“退”或“下”。
第4字是车、炮等前后进退的格数,或者马、象等斜走到达纵线的数码。[4]
举例
“炮二平五”,表示红炮从纵线二平移到纵线五。
“马8进7”,表示黑马从纵线8向前走到纵线7。
“车2退3”,表示黑车沿纵线2向后移动3格。
当一方有2个以上名称相同的棋子位于同一纵线时,需要用“前”或“后”来加以区别。例如,“前马退六”(表示前面的红马退到直线六)、“后炮平4”(表示后面的黑炮平移到直线4)。
兵卒在特殊局面下的记谱方法(主要创作排局时遇到的多,实战也可遇到):
当兵卒在同一纵线达到3个,用前、中、后来区分,达到4个,用前、二、三、四区分,达到5个,用前、二、三、四、五区分。
当兵卒在两个纵线都达到两个以上时,按照旧的记谱方式举例:前兵九平八,此时可省略兵(卒),记做前九平八,以达到都用4个汉字记谱的要求,此表示方式已在中国象棋DhtmlXQ动态棋盘上实现,是对中文记谱方法的一个重要完善。

象棋术语 编辑本段

非着法类

河界线】名词。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中线】名词。棋盘中第五条直线。是有关将、帅安危的生命线,亦为双方必争的战略要点。对局时,须力争控制该线,使之不被对方棋子侵入或牵制。
肋道】也称“两肋线”,名词。棋盘中的第四、第六条直线。因在中线将位左右,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均为对局双方攻守的要道线,控制肋道,应以对方上士的动向为进攻目标。
兵线】也称“卒林线”、“兵行线”。名词。棋盘中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供双方置兵、卒。兵、卒有巩固阵地、绊马阻子的作用,已方棋子如能占据对方的兵线,就能予对方以压力和威胁。
【九宫】也称“九宫禁区”。名词,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士活动的地区。如被对方车、兵占据,就易发生危险。
【局面】术语。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颁的状态,通常包括“先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简化”、“均势”等。
对局评注】在报刊或棋谱上,对比赛中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战略战术中的优劣得失,与各种攻防着法的变化,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也称“复局”。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排演,类如复盘,称“打谱”或“研阅棋谱”。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书籍。按所记述的棋局排演,可参考吸收其着法,或探讨研究名手的棋艺风格。
【先手】术语。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
【后手】术语。有二义:1、开局时后者。2、也称“失先”、“落后”。棋局形势中的被动者。
【均势】也称“并先”。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着】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
【回合】术语。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闲着】也称“停着”。术语。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强子】术语。指车、马、炮等战斗力较强的各类子。兵、卒须视形势而定,一般以过河界的为强,在自界的为弱。
【吃子】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一棋子从棋盘的这一交叉点走到另一交叉点而吃掉对方棋子,并占领后一交叉点,称为“吃子”。
【弃子】术语。对局中,舍弃某一子,称为“弃子”。常作为一种战术。主动而有计划的弃子,可得先而占优势或攻主局。
【胜势】术语。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于胜利在望一方,称为“胜势”。
【绝杀】术语。指对局,下一着要将死,而对方又无法解救。
【入局】术语。一般指攻入对方阵地而能构成杀局的着法。常见于中局阶段,多数为“弃子入局”。
例胜】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攻方可以必胜守方,称为“例胜”。
【例和】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对攻方可以弈成必和的棋势,称为“例和”。
【巧胜】术语。指实用残局结尾时,由于守方未能及时弈成例和的棋势,被攻方乘机取胜,称为“巧胜”。
【巧和】术语。实用残局结尾时,守方以巧着弈和攻方,称“巧和”。

着法类

两头蛇】指马二进三再马八进七后,再三兵与七兵齐挺一步后的形势。此时双马显得灵活,其状如“两头蛇”,故名。
仙人指路】一种开局着法,指第一步走兵三进一或兵七进一。因一子当先,意向莫测,有试探对方棋路的意图,故得名。
窝心马】也称“塞心马”、“入宫马”。指马走入己方的九宫花心,通常此着走后使将、士塞,易受到对方子力的牵制。
盘头马】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指开局先走一方架中炮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
鸳鸯马】象棋术语:指对弈中一方两马结成连环,互保互助,因而得名。又称“连环马”。
屏风马】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在双炮尚未开动时,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似屏风,故名。
单提马】布局术语,指开局阶段一方一马正起,一马屯边,多用于先手五七炮开局和后手起横车布局。
反宫马】布局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故亦称“夹炮屏风”。
拐角马】布局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跳到己方士前位置,再穿上角奔河头。
先锋马】术语,先挺三兵或七兵,随即进马河口,如军队行军时的先头部队,故名。
【当头炮】也称中炮。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又称炮二平五。
五六炮】术语,是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反宫马,属于稳健缓攻型布局。
巡河炮】术语,象棋中利用开局利用炮的一种形式。在开局时,一方的炮从原始位置直升至己方河线,然后利用挺兵作为像中路一侧的炮架。
过宫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
【五七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后手)走成中炮七路炮。是缓攻型布局的典范。
卒底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布局着法。和卒底炮类似,一方用另一架炮制约对方的兵或相。
担子炮】术语,指双炮在一条直线上中间隔一子,两炮互相联络、保护,其状如扁担,故名。
天地炮】象棋专业术语。一炮镇中路,一炮压底线,使对方的士象将五子都受牵制。
【横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进一(车1进1)”或“车九进一(车9进1)”,以后横向出动,称为“横车”。
【直车】象棋术语。一方走“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两直线出动,称为“直车”。
【肋车】象棋术语。指把车开到四路(4路)和六路(6路)。因其紧贴将门要道,酷似人的双肋而得名。
骑河车】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限制对方兵、马等各子的活动,禁子有力。
三步虎】象棋术语。开盘伊始一方走上马、平炮、亮车,三步开出主力车。因状如虎爪揪地,又棋谚有云“车强如虎”,故称之为“三步虎”。

杀惊与遁马

关于开局炮打马
虽然开局打马对炮方不利,但也没有绝对的认证,至少打马后局面就简化了,特别是打双马,而象棋规则好像也没有禁止此法开局,实际也就不可避免。除非增加规则,例如:
象棋开局“杀惊”与“遁马”:
所谓“杀惊”是指开局先手方第一步即进炮打掉对方的马,此时,规则允许后手可先走一步马(即“遁马”象棋术语),接着再走一着其它棋,等于一次走两着,也可暂不动马,直接走一着其它棋,但这样后手就只能走一着棋。对应“杀惊”(象棋术语)走两着必先动马,是针对“遁马”方明确走一着或是走两着的手法规则,此规则对双方棋手判断很重要,并适合电脑程序方面的判断设计。
孤独求败
“孤独求败”也是一项象棋降和规则的名称:
象棋降和
介绍一种解决方法--“孤独求败”。
具体如下,两种胜负:
1、“将死”对方将(帅)为胜。
2、杀到对方只剩下将(帅)也为胜。
这里增的2,是可以使一些和棋局面分出胜负的。而且在战略战术上也会增加一些变化。重要的是这个规则融入象棋中,只有“降和”功能,而无副作用。

创新棋种 编辑本段

中国象棋是经典国粹备受喜爱,因此民间在借鉴象棋的基础上延伸及改革、创新和发明出许多精彩的创新棋种。
1、联合象棋
2、布雷象棋
3、大将象棋
4、军师象棋
5、天将象棋
6、御马象棋
7、神鹿象棋
8、变身象棋
9、攻城象棋
10、金蝉象棋
11、活宫象棋
12、国际龙象棋
13、太极象棋
14、楚汉象棋
15、中国飞弹象棋
16、神兵象棋
17、驼棋
18、变种象棋
19、重兵象棋
20、大王国际象棋
21、兵战象棋
22、六国象棋
23、七兵象棋
24、九兵象棋
25、战略象棋
26、前卫象棋
27、宫廷象棋
28、远古象棋
29、水陆象棋
30、统战象棋
31、伏兵象棋
32、诏河象棋
33、强兵象棋
34、轰略象棋
35、帝王象棋
36、魔法象棋
37、风云象棋
38、骑殿象棋
39、石河象棋
40、五行象棋
41、烈火象棋
42、再生象棋
43、双宫象棋
44、九兵国际象棋
45、巫师象棋
46、拯救象棋
47、侦查象棋
48、光阴象棋
49、舞将象棋
50、俘士象棋
51、赤壁战棋
52、官渡象棋
53、永恒象棋
54、七国象棋
55、国际相棋
56、原始象棋
57、战役象棋
58、九变象棋
60、战术象棋
61、战局象棋
62、战场象棋
63、战绩象棋
64、战事象棋
65、战例象棋
66、战国象棋
67、战备象棋
68、战争象棋
69、战火象棋
70、战果象棋
71、战报象棋
72、西游象棋
73、三界象棋
74、三马象棋
75、四士象棋
76、影子象棋
77、聊斋象棋
78、谍炮象棋
79、悬驼象棋
80、酣战象棋
81、天兵象棋
82、界外象棋
83、木马象棋
84、工兵象棋
85、特异象棋
86、兵马象棋
87、兵马异象棋
84、第二代中国象棋
85、暗布象棋
86、远征象棋
87、电影象棋
88、史前象棋
89、中宫象棋
90、全能象棋
91、神马象棋
92、浮云象棋
93、中国神马象棋
94、中国大象棋
95、马虎象棋
96、步兵象棋
97、鸣条象棋
98、大唐象棋
99、飞马象棋
100、行宫象棋
101、敌后象棋
102、龟兔象棋
103、神州象棋
104、和象棋
105、二战象棋
106、兵卒象棋
107、怒火象棋
108、串宫象棋
109、空降象棋
110、加妃国际象棋
111、幻战象棋
112、冷战象棋
113、悍卫象棋
114、奇计象棋
115、推背象棋
116、改朝象棋
118、记忆象棋
119、轮回象棋
120、英雄象棋
121、武士象棋
122、镜像象棋
123、八戒象棋
124、护卫象棋
125、羊驼象棋
126、戌时象棋
127、中国象棋0:由来
128、中国象棋5:变异
129、史前象棋
130、换防象棋
131、特战象棋
132、中朝象棋
133、被动象棋
134、神驼象棋
135、宽容象棋
136、御卒象棋
137、亲兵象棋
138、活字象棋
139、移殿象棋
140、中国神驼象棋
141、易主象棋
142、华容象棋
143、伊甸象棋
144、逆袭象棋
145、翻版象棋
146、三战象棋
147、孛象棋
148、低和象棋
149、冰河象棋
150、南河象棋
151、互利象棋
152、跳行象棋
153、渡河象棋
154、番兵象棋
155、辅战象棋
156、换代象棋
157、贵卒象棋
158、第三代象棋
159、三人国际象棋
160、长河象棋
161、船渡象棋
162、异国象棋
163、怼象棋
164、齐楚燕韩棋
165、永生象棋
166、三河象棋
167、地势象棋
168、足球象棋
169、短河象棋
170、足球象棋
171、国度象棋
173、地图象棋
174、省际象棋
175、加规象棋
176、降和象棋
177、营救象棋
178、永生象棋
179、浯河象棋
180、保镖象棋
181、无字象棋
182、龙宫象棋
183、云端象棋
184、骰子象棋
185、平原象棋
186、龙殿象棋
187、倾城象棋
188、神秘象棋
189、十一殿象棋盘
190、援兵象棋
191、心魔象棋
192、战斧象棋
193、九州象棋
194、巨将象棋
195、暗将象棋
196、无将象棋
197、卫国象棋
198、江河象棋

象棋改革与新型象棋,只会使中国象棋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著名棋手 编辑本段

近现代中国著名象棋棋手
巴吉人
王浩然
周焕文
张锦荣
彭述圣
林弈仙
邵次明
谢侠逊
钟珍
曾展鸿
黄松轩
冯敬如
卢辉
吴淞亭
李庆全
孟文轩
那健庭
万启有
傅荣年
胡震洲
王羽屏
张雄飞
周德裕
张德魁
罗天扬
窦国柱
朱剑秋
何顺安
董文渊
侯玉山
李武尚
张毓英
邵次明
沈志弈
贾题韬
钱梦吾
林荣兴
张观云
朱明华
刘殿中
刘忆慈
谢小然
杨官璘
陈松顺
王嘉良
孟立国
李义庭
蔡福如
徐天利
胡荣华
柳大华
李来群
吕钦
徐天红
赵国荣
许银川
陶汉明
于幼华
洪智
赵鑫鑫
蒋川
孙勇征
王天一
谢靖
郑惟桐
林宏敏
葛维蒲
郑一泓
万春林
黄少龙
庄玉庭
卜风波
阎文清
张强
许国义
黎德志
苗永鹏
武俊强
李鸿嘉
陈富杰
王斌
谢思明
高华
单霞丽
胡明
王琳娜
金海英
唐丹
郭莉萍

象棋布局 编辑本段

布局是一局棋的开始阶段,是全盘的基础,就象军事战争的排兵布阵一样,又称开局。它对中局形势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直接决定双方的胜负。因此双方都尽力争取在布局阶段即取得有利的形势。
布局与中局的划分并无明确的界限和具体的规定,布局一般在10-15回合左右结束并转入中局。
象棋布局在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高水平棋手之间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布局的钻研程度。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师胡荣华在布局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与其时代局限性有关。当今的布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目前正向高、精、深、微的方向发展。
布局定式是历代名家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总结了布局阶段一定回合内着法明显的合理性。下表是时下主要流行的布局:
顺手炮
顺炮直车对横车
顺炮直车对缓开车
顺炮横车对直车
顺炮缓开车对直车

中炮对屏风马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高车保马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
中炮过河车对弃马陷车
中炮直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
中炮直横车对屏风马两头蛇
中炮直车边马对屏风马挺7卒
中炮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
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
中炮对三步虎及列手炮
中炮进三兵对三步虎
中炮进三兵对三步虎半途列炮
中炮进七兵的三步虎
中炮对左炮封车转列炮

中炮对反宫马
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
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
中炮对反宫马挺7卒
中炮边马对反宫马挺7卒
五六炮正马对反宫马

中炮横车对反宫马
中炮缓开车对反宫马



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飞右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飞左象
仙人指路右中炮对卒底炮正马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顺炮
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转列炮

仙人指路右正马对卒底炮冲3卒
对兵局
仙人指路对顺手象
仙人指路对起马

飞相局
飞相对左中炮
飞相对左炮过宫
飞相对右士角炮
飞相对右正马

其他布局
过宫炮
士角炮
起马对挺卒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能多掌握一些布局套路是必要的。不过棋的胜负主要是由整体实力的强弱来决定的,如果只是沉迷于布局套路,往往会走入歧路,影响水平的提高。学习象棋布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先少而精,加深理解与体会,再逐步拓宽布局面,这样才能较快地掌握布局要领。学习布局切忌人云亦云,死记硬背,应多动脑。

象棋残局 编辑本段

中国象棋[棋类游戏]
中国象棋[棋类游戏]
残局即为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象棋往往在残局阶段才能决出胜负,实力相近的人也常常差在残局火候的差距。
残局是象棋的基础,正规学棋的都是先学残棋,再学开局,然后中局。残局一般分为实用残局和江湖残局两种。实用残局可以在下棋时知道何种情况下可以简化局势进入例胜或例和或继续维持复杂局面,无论是例胜、例和、或维持复杂局面都需要掌握残局技巧,否则和棋和不了、赢棋赢不下、胡乱兑子造成败局。学好实用残局是对局势审视的重要一部分。
另一种是江湖残局,一般是在残局的基础上加工编排而成,也称江湖排局。江湖残局乍一看几步棋就可以取胜,其实不然,它变化莫测,处处都是陷阱,每个变化都有几个分支,着法较长,一步不慎就落入败局,研究江湖残局对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中局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开局转中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比较有名的残局谱有《心武残编》、《竹香斋》和《渊深海阔》等,其中的排局“七星聚会”,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被誉为“棋局之王”。

重要赛事 编辑本段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
五羊杯全国冠军邀请赛
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
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
全国象棋等级赛
全国象棋排位赛
BGN世界象棋赛

游戏评价 编辑本段

中国象棋,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本身更具有文化特征和教育功能。
象棋是极严密的逻辑思维,每动一子都可能影响全盘局势和应变机会,充满了思维辩证哲学。如一昧进攻往往收效甚微,防守反击却能收获奇效,这一点在《梅花谱》中尤为明显,后手屏风马阵型工整可破先手中炮。
象棋可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其比赛规则的“摸子走子,落子无悔”,就要求弈棋者通盘慎重,作决定要果断。举棋不定是缺乏自信心和果断性的表现。悔棋是棋品和规则所不容许的,是出尔反尔没有定见的表现。
象棋可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棋艺提高到一定阶段,常可见下盲棋,即只用口说着法而不见棋秤与棋子。著名象棋宗师胡荣华就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棋艺与记忆及想象之关系极为密切,没有人棋艺高而心智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前景展望 编辑本段

尽管象棋有着非常广泛的大众基础,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象棋运动的发展前景着实堪忧。象棋曾经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到全国运动会中的,然而随着我国竞技体育国际化步伐的快速迈进和改革开放的逐年深入,在国家体育战略进行调整以后,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表演项目成为象棋在全运会舞台的最后亮相;如今的象甲联赛,已经成为众多棋手最重要的赛事依托和收入来源。一旦象甲联赛不能正常运转,全国仅有的100多名专业棋手能否安心下棋就会打个大大的问号不仅如此,象棋的发展空间也因为同类项目的崛起而越发局促,随着围棋中日擂台赛的广泛影响,象棋平稳的局面渐渐被触及了。象棋运动也不是没有政策支持,在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联合发文,鼓励在学校开展包括象棋在内的三项棋类活动。但是在高考、中考等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下,可以作为素质教育良好抓手的象棋运动并未得到积极的响应和推广。各类外来体育项目,包括电子游戏类产品的快速风靡,都对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的象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粹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如何传承和发展,象棋开始不得不面临发展的严峻局面。

象棋古籍 编辑本段

宋元时期
《单骑见虏》
棋经论


明代
《梦入神机》
自出洞来无敌手
《金鹏秘诀》
《金鹏十八变》

《橘中秘》
《金滕七着》
《百变象棋谱》

清代
《梅花谱》
《心武残篇》
《渊深海阔》
《竹香斋》

百局象棋谱
烂柯神机
《梅花泉》
《韬元机略》

相关事件 编辑本段

2020年4月13日消息,印度向联合国申遗中国象棋已经申请了6次,虽然次次都被驳回。印度的申遗理由是里面有“象”。联合国反对的理由很简单:“汉字认识不?”

吉尼斯纪录 编辑本段

2022年,叶佳希和陈诺刷新了双人排列一盘中国象棋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用时35.71秒。
2021年4月25日,夏焱和王悦刷新了双人排列一盘中国象棋项目吉尼斯世界纪录,用时41.73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牛牛游戏    下一篇

标签

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