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教育院校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69年,学校迁至河北邯郸,1970年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同年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3月,学校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5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设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学校前身

北京电力学院
1950年9月,电力职工学校成立于北京西城区大盆胡同,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管理。
1951年9月,电力职工学校迁往天津,成为天津工业学校之“一部”。
1952年6月,电业职工学校在北京西直门外广通寺旁建立新校区,9月,电业职工学校由天津回迁新校区并更名为北京电气工业学校,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管理。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1953年5月,北京电气工业学校更名为北京电力工业学校,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管理。10月,北京电力工业学校更名为北京电力学校,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管理。
1958年10月4日,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于西直门北下关。北京电力学校改为北京电力学院之中专部,次年中专部变为相对独立和北京电力学院共同隶属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直管,并由电力学院代为管理。
1959年2月21日,北京电力学院隶属国家水电部管理。
1960年,北京电力学院在北京海淀区清河小营四拨子新建新校区并于迁入清河校区,隶属水电部管理。中专部彻底分离留在原处并再次启用北京电力学校校名。
1961年9月始,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3个专业的教职工41人、学生230人以及教学设备等整体转入北京电力学院,后又有发电、电自合高压的研究生转入成为北京电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64年,北京电力学院高电压技术和电厂化学专业整体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65年,北京电力学院培养了由教育部安排的4名动力工业经济与组织的越南学生,成为学校首批招收的留学生。
1969年11月7日,因配合国家战备需要,北京电力学院迁至河北邯郸岳城水库,北京小营剩余部分成立留守处,通信兵419部队入驻北京小营校区。
河北电力学院
1970年10月17日,北京电力学院由邯郸迁到保定,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由水电部和河北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
1972年9月,学院改由电力部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
1977年8月,全国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院开始招生。
华北电力学院
1978年2月,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9月,河北电力学院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学校由水电部和河北省双重领导以部为主。华北电力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1979年2月5日,水电部批准在北京清河小营旧址尚存校舍成立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研究生部由华北电力学院和水电部电科院院合办以华北电力学院为主。
1982年9月,华北电力学院获批首批3个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厂工程、理论电工)的硕士授予权。
1984年6月1日,北京小营校区一分为二,其中一半校园划归电子部管理学院(即1969年入驻学校的通信兵419部队)。学校始招收首批工程硕士。
1985年7月23日,水电部批准在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础上成立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并于同年7月24日挂牌。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署实体办学和管理,由华北电力学院统一管理。
1986年7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华北电力学院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8年,能源部成立后,华北电力学院隶属能源部管理。
1991年9月10日,华北电力学院在保定韩庄乡建设的233亩新校区投入使用。
1992年,大部制改革使得能源部撤销后,华北电力学院隶属电力部管理。
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1983年12月27日,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学院在水利电力干部进修学院的基础上,由华北水利水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水利水电学校、水电部电科院动能经济研究所,并抽调华北电力学院部分人员合并组建,由水利电力部与北京市双重领导,以水利电力部为主。
1990年9月,能源部决定,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实行一体化办学,在北京形成了东郊定福庄、清河校区、西郊分部和建设中的朱辛庄校区四大块。
1992年10月,国家教委致函能源部,同意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合并组建

1995年7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同意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分设北京部分。校部和北京部分分别由电力工业部和河北省、北京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电力工业部为主的管理体制;撤销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的建制。
2001年1月,学校“211工程”通过专家组整体验收。
2002年7月10日,学校与河北省电力公司合作举办的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已转设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挂牌。
2003年3月,学校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正式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并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七家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董会与国家教育部共建。
2005年9月,学校被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10月,经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分设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两地实行实质性一体化管理。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0年6月,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1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教育部批准华北电力大学试办研究生院。9月22日,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2017年5月,学校与张家口市、国网节能公司共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技术研究院。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月,中国第一家国家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在华北电力大学正式成立。9月,学校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首批成员。
2019年7月,学校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11月,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2020年7月,学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
2021年7月26日,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博士点。10月26日,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
2022年1月31日,华北电力大学代表参加《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冰雪闪亮中国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6月9日,华北电力大学发布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院系概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专业学院,67个本科专业。
院系设置
类别
名称
二级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独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
专业设置
校区
院系
专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本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
产品设计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
市场营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学
工程造价
可再生能源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及水资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核工程与核技术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法学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
广告学
汉语言文学
数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
翻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能源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国际教育学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电力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动力工程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输电线路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工业工程
产品设计(艺术类)
自动化系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信息安全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经济管理系
会计学
工程造价
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
数理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法政系
法学
社会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英语系
英语
翻译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3千余人,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专职院士
杨奇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陈蕴博(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级教学名师
崔翔
全国模范教师
赵毅等
优秀教学团队一览表
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团队
北京市级教学团队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电磁场教学团队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电力市场教学团队
继电保护专业教学团队
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团队
电机学教学团队
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
电工理论教学团队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人才培养 编辑本段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业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动力工程全范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发电厂实践教育中心(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电网实践教育中心(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再生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
精品课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双语课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现代控制理论、财务会计、新能源概论
国家级精品课程
电磁场、动力工程、电机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证券投资学、线性代数、传热学、工程传力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路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管理构造、电力市场交易决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
生活中的纠纷与解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动力工程、电磁场、电机学、沟通的力量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教学成果

2020-2021学年,教师主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62部;2部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参编);4部教材课件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2020-2021学年获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90项,其中,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北京市教学创新改革项目4项、河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9项、河北省新工科项目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39项。[
教学成果获奖
获奖项目
获奖类别
适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培养行业特色卓越人才的十六年探索与实践
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校企协同的“订单+联合”大核电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面向现代电力需求,产学协同,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持续实践
2009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与实践
2005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变电站计算机仿真实习与实验教学系统
2001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学科体系 编辑本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重点学科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电力科学与工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电气工程(自定)
等级
二级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
省级重点学科
电机与电器
系统工程
理论物理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导航、制导与控制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计算机技术应用
应用数学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技术经济及管理
诉讼法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工程热物理
环境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动力机械及工程
能源与环境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流体机械及工程
清洁能源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
-
学科目录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电气工程科研流动站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科研流动站
工商管理科研流动站
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研流动站
控制科学与工程科研流动站
-
一级学科学位点
学科门类及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类别
经济学02
应用经济学
0202
硕士
法学03
法学
0301
硕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硕士
文学05
外国语言文学
0502
硕士
理学07
数学
0701
硕士
物理学
0702
硕士
工学08
机械工程
0802
硕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硕士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
博士、硕士
电气工程
0808
博士、硕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
硕士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硕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博士、硕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硕士
土木工程
0814
硕士
水利工程
0815
硕士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硕士
核科学与技术
0827
硕士
农业工程(二级学科)
082804
硕士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硕士
软件工程
0835
硕士
管理学1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博士、硕士
工商管理
1202
博士、硕士
公共管理
1204
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类别名称
学位领域名称
资产评估硕士
-
-
-
翻译硕士
英语笔译
英语口译
-
工程硕士
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
控制工程
电气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环境工程
物流工程
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
-
工商管理硕士
-
-
-
会计硕士
-
-
-
工程管理硕士
-
-
-
公共管理
-
-
-
应用统计
-
-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学科排名

2012年,学校部分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11位,核学科首次参加评估,排名居全国第9位。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强和前1‰行列。
根据U.S.NEWS发布的2017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学校工程学科在全球排名114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20位。
2012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
学科名称
学科整体得分
学科名称
学科整体得分
法学
65
机械工程
66
马克思主义理论
68
材料科学与工程
64
外国语言文学
6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77
数学
66
电气工程
80
物理学
65
信息与通信工程
66
控制科学与工程
7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4
土木工程
63
水利工程
67
化学工程与技术
65
核科学与技术
63
环境科学与工程
69
工商管理
73
公共管理
67
软件工程
67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学研究 编辑本段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
序号
科研平台名称
平台级别
1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
2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
3
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
4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5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6
能源的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7
工业过程测控新技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8
低品位能源多相流与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9
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省部级
10
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11
电力信息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
12
热电生产过程污染物监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13
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14
电力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
15
北京市能源电力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
16
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17
发电机组智能诊断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
18
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19
河北省发电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部级
20
能源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省部级
21
河北省能源经济发展研究基地
省部级
22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法治创新研究中心
省部级
23
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24
河北省分布式储能与微网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
创新研究团队
类别
团队名称
负责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战略防御
李成榕
区域能源与环境系统优化
黄国和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失效预防
刘宗德
融合快速、分布信息的电力燃烧过程测控系统
刘石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基础及应用研究
戴松元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科研成就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2020年,学校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教师获批8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在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学校3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科研经费合同额突破8亿元,较上年增长14%。学校参与项目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主持的项目获得省部级或社会力量设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学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立技术转移转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通过ISO9001:200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部分科研获奖一览表
序号
获奖项目
所获奖项
1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
2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振荡的控制与保护技术、装备及应用
3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4
农林剩余物多途径热解气化联产炭材料关键技术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5
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
6
大型火电机组空冷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7
生物质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关键技术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8
电力系统动态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9
智能高压开关设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10
中国北方森林恢复多尺度生态水文响应机理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11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12
大型电站锅炉燃烧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13
面向流域系统的风险分析与优化调控理论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14
智能配电网运行支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15
大型火电机组频发次同步振荡机理与抑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16
用于太阳能转化的微纳结构材料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17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电力变压器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18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三维设计理论及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19
不确定信息的结构化处理理论与方法
河北省自然科学奖
20
2MW双馈式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产业化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学术资源 编辑本段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月,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分为校部图书馆及保定校区图书馆,校图书包括纸质图书、纸质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其中,生均纸质图书58.41册。电子图书155.5387万册,当年电子资源访问量5230.8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854.53万篇次。有中国学术期刊、读秀知识库、SCI、EI、IEL、ASME、Elsevier等中外文网络数据库(含镜像)近70个(北京、保定两地共享),形成了以电力、动力文献为特色并涵盖经济、管理、信息及人文学等多学科多形式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

学术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华北电力大学主办的以电力科学技术为主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74年创刊,为双月刊。被中国国内多家数据库及国外《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剑桥科学文摘》、《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等收录,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华北电力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95年7月创刊,为双月刊。期刊是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书生数据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和来源期刊。
《现代电力》是教育部主管、华北电力大学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协会和北京联合华一电气信息技术研究所协办的科技期刊。1984年12月创刊,为双月刊。
电力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主管、华北电力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1985年创刊。为双月刊。

学术交流 编辑本段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与中国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与14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专家互访等项目,设立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建设北美最大的孔子学院—西肯塔基孔子学院。
学校与英国爱丁堡大学(TheUniversityofEdinburgh)、曼彻斯特大学(TheUniversityofManchester)、巴斯大学(UniversityofBath)、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斯莱斯克莱德大学(UniversityofStrathclyde)、卡迪夫大学(CardiffUniversity)、布鲁内尔大学(BrunelUniversityLondon)、斯旺西大学(SwanseaUniversity)、德比大学(UniversityofDerby)、伍斯特大学(UniversityofWorcester)、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University)等展开合作交流。
境外高校及教育机构合作情况
地区及国家
名称
英国
爱丁堡大学
卡迪夫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布鲁耐尔大学
斯莱斯克莱德大学
巴斯大学
斯旺西大学
伍斯特大学
伯明翰大学
德比大学
-
美国
普渡大学
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威斯康星大学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全球公司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密苏里大学
密苏里大学
太平洋路德大学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北卡罗拉多大学
田纳西大学
西肯塔基大学
密西西比大学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密歇根大学迪尔本分校
韩国
延世大学
加宾大学
岭南理工大学
祥明大学
敬仁大学
翰林圣心大学
普项大学
光云大学
威德大学
淑明女子大学
HANBAT大学
庆北大学
韩国能源研究所
金浦大学
首尔市立大学
培才大学
汉城大学
韩北大学
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台湾科技大学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
捷克技术大学
台南大学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
台湾新竹交通大学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丹麦技术大学
越南煤炭集团
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
印尼THEINSTITUTTEKNOLOGIBANDUNG
越南广宁工业大学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哈萨克斯坦国立技术大学
越南矿业技术学院
朝鲜咸兴水利动力大学
哈萨克斯坦工程师范人民友谊大学
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
蒙古科技大学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大学
巴西坎皮纳斯大学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日本大阪大学
南苏丹约翰·加朗科学技术纪念大学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波兰弗罗茨瓦夫技术大学
俄罗斯莫斯动力学院
日本群马大学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大学
德国布兰登堡技术大学
塔吉克国立技术大学
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
德国科特布斯大学
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大学
乌拉尔联邦大学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曹志安
张成杰
袁德
刘文成
赵义亮
杨庆
李庆奎
沈国荣
张丽英
赵凤山
王良友
辛保安
王日文
卢健
于尔铿
刘吉臻
岳曦
魏兆龙
冯树臣
谢进
张庆君
陈栋才
马纯良
石生光
温绪廷
魏建国
白云峰
仇必鳌
姚雪松
-
备注:校友已删除职位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59。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综合排名第81位,“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38位。
2020年8月,华北电力大学入选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10月22日,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华北电力大学排名第831名。
2020年11月25日,QS发布了2021亚洲大学排名榜单,华北电力大学排名前400名。
2020年12月21日,位居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系列:文科实力排名第161位。
2021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701-800区间。
2021年1月,位居2020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榜单第105名;141月21日,位列2021中国内地大学ESI排名第84位。
2021年4月,位居《2021年度中国大学排名榜单》第80位。
2021年5月25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华北电力大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7月,入选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
2021年12月14日,全国妇联权益部授予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学电力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8级7班团支部入选2022年度河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公示名单。
2022年7月,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入选河北省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拟推荐公示名单。
2022年8月31日,入选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高校名单。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形象标识

校名
华北电力大学校名中文全称标准字体为手写体,校区名称采用设计字体,英文全称标准字体为ArialBold字体。
校标
学校校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采用蓝色和红色为基调色。校标中心红色的“E”字是Electric Power(电力)的第一个字母,白色的“U”字是University(大学)的缩写;下方有“1958”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中文“华北电力大学”字样,下方是英文“华北电力大学”字样。
1.校标采用蓝色和红色为基调色。蓝色体现了华电珍视环境,关注生态,实现可持续、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红色象征着华电人激情勃发,迎着朝阳跨越前进的豪情与壮志。两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华电人追求科学、和谐、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美好愿景。
2.校标中心红色的“E”字是Electric Power(电力)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学校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办学特色。
3.白色的“U”字端庄稳重,是University(大学)的缩写,喻示着这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正朝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校旗
学校校旗包括中文式样和英文式样两种,分别由校标和“华北电力大学”中文或英文字样组成,采用蓝色为基调色,辅以白色校标、校名。白色校标居旗帜中上端,中文或英文校名居旗帜中下端。校旗设三种规格,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

精神文化

校训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就是力量。领导班子的团结、教工之间的团结、学生间的团结、领导与群众间的团结、师生间的团结,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勤奋办学、勤奋工作。学生要勤奋学习,教职员工要勤奋工作;只有勤奋才能出成绩、出成果,才能转就辉煌的业绩。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
创新是事业的灵魂。创新就要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培育一流的先进文化。学校要成为创新的基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电精神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
学校始终做到理想不改、信念不变、追求不止,始终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壮大,逐步凝练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
自强不息:学校适应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需求而诞生,在改革发展和新世纪的发展中壮大,在曲折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不断做大做强,努力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
团结奋进:学校在发展历程中,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断实现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实行北京、保定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师生员工团结一心,高举一个大学的旗帜,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爱校敬业:既是华电人职业道德的根基,也是学校繁荣昌盛的维系;既是华电人所秉持的价值标准,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追求卓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校歌
《华北电力大学校歌》
作词:刘吉臻;作曲:张又弛
迎着初升的太阳,肩负民族的希望
巍巍学府,电力之光
乘风破浪万里长,怀着科学的理想徜徉知识的海洋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春华秋实吐馨香
啊!华电!啊!华电!
乘风破浪万里长
啊!华电!啊!华电!
求实创新铸辉煌,迈着坚定的步伐
建设美好的家园,爱校敬业追求卓越
求实创新铸辉煌,怀着科学的理想徜徉知识的海洋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春华秋实吐馨香
啊!华电!啊!华电!
乘风破浪万里长
啊!华电!啊!华电!
求实创新铸辉煌!铸辉煌!
华北电力大学校歌
华北电力大学校歌

校园地址 编辑本段

校区
地址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部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号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一校
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二校
河北省保定市华电路689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上海财经大学    下一篇 北京科技大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