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大学。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28.7万余册;纸质报刊1457种;电子文献数据库66种,含电子刊3.9万余种,电子书762.7万余种;设有32个学院;有98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及1个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有研究生18986人,全日制本科生19877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教育学生19432人;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3301人,来自于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生2229人;港澳台学历生64名,交换生8名。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上海大学(1922-1927)
1922年3月18日,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在上海闸北青岛路青云坊(青云路298号附近)创办。学校的创办者是校长王理堂、校务长陈绩武、会计汤石菴,他们以提倡新文化为号召,设立了国文、英文、美术三科及附中,招收了以皖籍为主的160余名学生。为加速培养更多的共产党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干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曾与李大钊等人多次酝酿筹划。由于东南高师因王理堂、汤石庵、陈绩武等藉学敛财、挟款私逃而引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陈独秀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学生代表两次恳请和邵力子、柏烈武、柳亚子、杨杏佛、叶楚伧等国民党要人的劝说,于右任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英译为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并亲自题写了校牌。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成立,《民国日报》刊登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因东南两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邵力子(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校舍为老式石库门2层楼房10余间。1923年,在李大钊推荐下,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上海大学初设文学(分国文、英文两组)、美术(分图音、图工两组)两科,并设普通科;经过改制,设有社会科学院(含社会学系)、文艺院(含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美术科,另外还附设中学部和俄文班。社会学系逐渐成为学校最大的系,此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
1923年8月8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员会议,议决组织上海大学评议会,决策全校重大事务。于右任为主席评议员,邓中夏、瞿秋白、陈望道、邵力子、陈德征等9人为评议员。8月11日,于右任在上大特设了董事会,孙中山任名誉校董,蔡元培、汪精卫、李石曾、章太炎、张继、马玉山、张静江、邵力子、马君武等为校董;设立校舍建筑委员会,邓中夏任委员长,张继、邵力子为顾问。
1923年期间,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汪精卫、刘仁静、胡汉民、戴季陶等曾来校演讲。孙中山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他指示:“后要按月给上大拨办学经费。”翌年定为国民党党办大学。上海大学从不张挂的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迥异于沪上诸校,所用的是由国民党党徽和蓝底白字组成的上海大学校旗,强调反对北京政府的反动统治。
1923年12月5日,校评议会通过《上海大学章程》,并根据章程制定了《上海大学章程细则》,对校务方面的重大事宜及各个方面工作作出详细规定。是月,评议会改为行政委员会,于右任亲自兼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邓中夏、瞿秋白、叶楚伧、邵力子、何世桢、洪野、韩觉民、曾伯英任委员,以后学校行政委员会又经多次改组。陈望道后为代理校务主任。校务长先后为邓中夏、刘含初、韩觉民,教务长先后为瞿秋白、叶楚伦,学务长先后为何世桢、陈望道。美术科主任为洪野,中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张君谋、陈望道,英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何世桢、周越然,社会学系主任先后为瞿秋白、施存统、彭述之,附中主任先后为陈德征、杨明轩、侯绍裘、张作人。校长于右任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又先后聘请蔡和森、张太雷、李汉俊、恽代英、沈雁冰、郑超麟、任弼时、安体诚、李季、蒋光慈、杨贤江、萧楚女、田汉、萧朴生、郑振铎、高语罕、张秋人、胡朴安、周建人、俞平伯、赵景深、朱光潜、朱自清、刘大白、周越然、丰子恺、黄葆钺、章太炎、胡适、郭沫若、吴玉章、施存统、谢六逸、徐蔚南、李仲干、冯子恭、陈抱一、叶圣陶、曹聚仁、方光焘、蒋光慈等到校任职任教。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每月补助上大一千银元。2月,学校迁至租界西摩路29号和附近时应里(陕西北路恒隆广场所在地)等处民房继续办学,又添设英数高等补习科;学生从160人增加到400人。4月10日,校长于右任赴广州,由邵力子代理校长。4月15日,上海大学附设平民学校开学,280多名工人学生参加开学典礼。
1924年下半年,中共以上大师生为骨干,在上海各工人集中地区开办工人夜校,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培养了一批工人骨干。10月13日,上海大学学生会成立。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党内建立支部一级组织,上海大学是全市第一个建立中共支部的学校。5月30日,上大师生参加南京路大规模反帝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大班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上大400余名学生组成38个演讲团上午到南京路演讲;下午租界巡捕开枪镇压,上大学生何秉彝遭枪击受重伤,次日因抢救无效牺牲;是月,邵力子因受租界当局迫害,离开上大,赴黄埔军校任职。6月4日,学校被万国商团及英国巡捕武装占领、封闭,次日借勤业女子师范学校为临时办公处。上大校舍被占后,师生推选施存统、侯绍裘、韩觉民、秦治安、贺威圣、朱义权、韩步先组成临时委员会;教职员自动减薪,维持学校,学生留沪不散,参加各项斗争并向各界宣传。6月8日,上大租赁西门方斜路新东安里十八号为临时校舍。6月14日,校学生会全体会议决议募捐建筑新校舍,拟“先建筑五十亩两层中式房,并建筑能容千人的大礼堂”。6月15日,《上大五卅特刊》第一期出版,揭露、控诉帝国主义罪行,鼓动爱国反帝斗争。7月,学校迁回闸北中兴路,设临时办事处继续招生,后租闸北青云路师寿坊(青云路167弄)15幢民房为校舍。8月23日,于右任致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提请恢复原有津贴或帮助建造校舍。9月7日,广州革命政府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补助上海大学建筑经费两万银元。9月10日开学上课,青云路弄堂口挂于右任所书“上海大学临时校舍”的牌子。学生增加到800人,还附设有平民学校和青云学校,由上大师生义务任教,在群众中普及文化知识。
1926年3月22日,《民国日报》刊登《上海大学为在江湾购买地基通告》。4月9日,学校致函林伯渠、毛泽东、恽代英,请他们鼎力相助,敦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补助上海大学建筑款两万元克日汇来,以便开工。
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为配合北伐军进军,举行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部分上大师生参加了闸北、南市、沪东、沪西四个地区的起义战斗,后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1927年3月24日,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陈望道、中学部主任侯绍裘联合署名发布公告,定于四月一日起在江湾新校舍正式上课。4月1日,新校舍在江湾奎照路落成,占地19亩,可容纳学生400余人。4月12日,发动“四·一二”政变,上大学生参加闸北青云路广场集会和游行示威,要求交还工人纠察队枪械。4月13日,上大师生参加上海总工会召开的10万群众大会,控诉反动派屠杀汪寿华等革命者的罪行;会后反动派开枪屠杀群众,上大学生也有伤亡。4月18日,学校在江湾新校舍召开行政委员会会议,改选陈望道为临时主席。5月2日,军警借口搜查军械,闯入上大逮捕几十名学生,抢走学生财物。5月3日,蒋介石特指令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和陈群进行查办,国民党军警把师生员工全部赶走,查封学校,部分师生随后转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5月4日,江湾新校舍由国民党军白崇禧部驻扎。1927年5月,学校被国民党政府强行解散。学校被封后一个多月,国民党当局把上海大学原江湾校舍改成了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院地址。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一批国共两党领导人和革命骨干曾任职、任教、就学于此,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南洋、日本、越南、朝鲜等地。这所革命学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从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两千人,并为黄埔军校和和莫斯科中山大学输送了一大批学生。
上海大学被关闭后,国民政府教育部一直不承认上大学生的学籍,致使曾在上大就学的学生在就业、晋级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1936年3月,在于右任一再交涉、反复斡旋下,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追认上海大学学生的学籍,并与国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的议案。于是,各地上大学生纷纷成立同学会,联络同学办理学藉的登记审查工作。11月又成立了上海大学同学会总会,推举程永言为理事长,张治中为监事长,除办理学籍登记外,还筹备复校事宜。不久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复校事宜停止。
注:根据上海市教委核准的《上海大学章程》和上海大学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现上海大学的建校时间为1994年,历史沿革不包括上海大学(1922-1927)。
上海大学(1941-1945)
1940年5月,汪伪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成立“上海大学筹备委员会”,勘定上海真如前暨南大学校舍为校址。
1941年7月29日,汪伪行政院通过《筹办上海大学案》。同年,占用遭到严重破坏的江湾前复旦大学校舍另建上海大学,9月30日建校。坐落于原江湾复旦大学校址、成立于1939年由日伪维新政府梁鸿志政权所办的“维新学院”农科予以保留,单独设置为上海大学农学院。
1942年9月19日,汪精卫批准了伪《国立上海大学组织大纲》,并宣告伪“国立上海大学”成立。赵正平任校长。学校由日伪合办,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上海大学先后设农、法、文三个学院,农学、农艺化学、农业经济、农林、政治、经济、法律、国学(文哲)、日文、西文、史地十二个系及农商专修科。系日伪推行殖民地教育的重要基地。除了农学院,文、法两院设在真如原暨南大学校址上。
1945年5月9日,日本士兵闯进江湾校园修筑工事,上大师生被勒令限期离校疏散,学校的一切设施被日军征用。1945年8月抗战胜利前夕,学校停办,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员接收。
注:上海大学(1922-1927)、上海大学(1941-1945)不是上海大学的前身。
上海科大
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后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负责筹建和主办,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5月23日,筹备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成立。9月,经上海市委批准、教育部同意,筹建中的科技大学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的名义对外招生,首届新生委托其他高校代培两年。
1959年5月,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5月19日,市委批复同意将欧阳路221号作为学校的临时校址(校舍暂与上海机电设计院共用),同时确定正式校址放在科学卫星城嘉定。7月1日启用校印。9月4日,市委任命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周仁为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9月14日,学校正式挂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是上海市地方院校,建校初期的原子能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力学系、化学冶金及物理冶金系、元素有机化学系、硅酸盐化学及工学系、生物物理化学系等8个系科由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帮助创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兼任。
1960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全部迁入嘉定城中路20号新校址。1961年2月,经市有关部门同意,蔡万兴机器厂、长城电工仪器厂并入学校。
1966年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市委教育卫生部,统一在安徽省歙县雄村、航埠、山湾3个自然村选址创办上海理工学院(对外称青年耕读学校),由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工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3所地方院校负责筹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会命令停建。之后,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连同部分固定资产均无偿赠送给当地人民公社。从上海抽调去的教职工在“文革”开始后返回原校。
1968年9月,学校从科技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科学技术组)划出,改为隶属文教系统(时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教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脱离关系。
1973年1月,生物物理化学系调入上海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
1978年7月,学校与科技系统恢复联系。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上海科技大学划归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并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首个博士点学科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988年,上海科技大学被国家教委列为用英语教学招收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生的首批试点单位;翌年2月,受国家教委委托,招收巴基斯坦来华博士生7名。
至1993年12月,上海科大校园面积328.098亩。
上海工大
1972年4月,上海工学院并入上海机械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原工学院院址成为上海机械学院总部。
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1月,恢复上海工学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业大学。此后,工大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3年1月,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12月,上海工业大学接收转学而来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钱伟长。
1984年,固体力学获得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1年,学校获批设立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固体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
至1993年12月,上海工大校园面积517.5亩。
上海大学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同年5月改为上海市美术学校;1960年9月升格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建制,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另设中专部,又招收预科班。1962年8月,大部分预科学生并入上海市轻工业学校和上海纺织工业学校。1963年至1965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训练班、上海市美术学校三校并存。1965年7月,上海市美专唯一一届本科生毕业;同年8月,油画系、雕塑系全部教师调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校重新改为中专建制的上海市美术学校。
1978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1980年改称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建立。12月,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复旦大学分校建立。
1981年9月,上海市轻工业局将上海市美术学校(部分)并入新组成的上海市轻工业局职工大学。
1983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海南大学等五所高等学校和筹建计量测试专科学校的通知》,其中包括批准上海市设立“上海大学”。5月28日,上海市教卫办党委决定成立上海大学筹备组;翌月,上海大学筹备组正式开始工作。6月10日,召开上海大学筹建大会,宣布学校由校部和五个学院组成,五个学院分别是,原复旦大学分校改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原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86年4月改为上海大学商学院);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改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1985年6月改为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原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以及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的机械、电子两个专业合并为上海大学工学院;原上海市美术学校改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政府教卫办关于筹建上海大学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9月1日,上海大学在凯旋路30号的校部正式挂牌(校部后迁至新闸路1220号);同月,各学院也正式挂牌。学校的重大事情由校部决定;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对外。
1984年4月,孟宪勤被任命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同时,任命公布了上海大学所属各个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
1987年,上海市教卫办主任王生洪兼任上海大学校长。
1993年3月17日,杨德广出任上海大学校长。4月,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大学,与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学院管理体制仍归上海市政法委领导。9月,随着占地144.645亩的梅陇校区(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建成,上海大学商学院和上海大学国际商业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
至1994年5月,上海大学7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93.53亩。
上海科专
1959年2月,上海计算技术学校创建,是由原上海市复旦中学高中部改建而来的中专,临时校址设在复旦中学,同年10月改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首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是马忆冰。
1960年2月,上海第二科技学校全部迁入嘉定东门新校址。
1961年2月和7月,上海电子学校和上海计量学校先后并入。
1968年4月,更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学校。
1970年11月,与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工业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在嘉定东门校址合并成立上海电子专科学校。
197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
1978年6月,复办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10月,市教卫办批复同意将学校改制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部。
1981年1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
1993年2月,更名为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
至1994年5月,上海科专校园面积127.5亩。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并举行成立大会,首任校长是钱伟长。四校合并时,江泽民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新上海大学成立后,原上海工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原上海科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原上海科专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原上海大学7个校区历经变迁,保留新闸路教学点。
1996年12月,上海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12月通过“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由此全面启动。
1997年6月,经上海市教委研究同意,上海大学犹他科技学院变更为上海师范大学犹他科技学院。
1999年9月12日,举行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占地1500亩,不含待征地500亩)启用暨开学典礼。
2001年4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改建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03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004年8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同年9月,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原上海大学法学院改建为上海政法学院。
2006年,学校与法国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
2009年,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签约,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50所“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6月,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2年5月25日,上海大学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27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翌年起双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2月20日,学校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0月25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2014年6月15日,学校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8月1日,原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院址改建的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浦东校院正式启用。
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9月,学校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华文学基金会签署合作共建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协议。
2016年6月,被列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8月,入选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12月11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基础上成立。12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上海研究培训基地落户上海大学。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批准终止上海大学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入选。
2019年1月,上海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与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就氢能源、环境技术等领域产学研达成战略合作。9月,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正式成立。9月,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校区签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协议。12月,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年3月,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揭牌成立。2020年6月6日,上海大学宣布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授牌9家附属医院(含筹);学校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上海大学附属孟超肿瘤医院和上海大学细胞治疗创新研究院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0月29日,上海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成立。11月16日,上海大学全景智能影像研究院成立。
2021年7月26日,获得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9月9日,上海大学与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上海大学—奥特斯(中国)“数字化转型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后将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等新型应用领域开展深度密切合作。10月,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签约落地苏州工业园区。]10月26日,上海大学入选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共认定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上海大学有5个项目名列其中 。11月13日上午,在2021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开幕式现场,上海大学与温州医科大学正式签署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12月,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12月3日,上海大学决定成立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2022年1月10日,揭牌仪式在上大举行。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月,上海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1所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楼举行。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来自四川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和稻城皮洛遗址双双入选。“双子星”闪耀的背后,考古工作中的多学科多团队参与功不可没,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海大学。7月10日消息,上海大学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全自动核酸采样机器人”。7月27日,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扩建四期工程项目开工仪式举行。8月,成为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会员。8月19日,金烨钢铁集团与上海大学签约合作,双方将在共建特钢冶炼国家级实验室方面开展技术合作。9月,上海大学里斯本学院揭牌。9月20日,上海大学佛教思想史暨人间佛教学研究院成立。9月23日,上海大学本科生书院成立。建校百年之际,上海大学成立了伟长书院、秋白书院、宏嘉书院、青云书院、泮池书院、文荟书院、日新书院、闳约书院、自强书院、尚理书院、溯微书院、丝路书院共12家本科生书院。12月,确定为第四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大学设有32个学院。设有98个本科专业。
人文社科类 |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海大学文学院 |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 上海大学法学院 |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
理工类 | 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 | 上海大学理学院 |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翔英学院) |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 |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 ||
经济管理类 |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 |
医学类 | 上海大学医学院 | |
艺术类 |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 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 |
其他类 |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 |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 |
上海大学MBA教育管理中心 | - | |
研究机构 |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 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 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 |
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 | -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 | 序号 | 对应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哲学 | 哲学类 | 1 | 哲学 | 社会科学学部(筹)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2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金融学类 | 3 | 金融学 | 经济学院 | |
经济与贸易类 | 4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院 | |
法学 | 法学类 | 5 | 法学 | 法学院 |
6 | 知识产权 | 法学院 | ||
社会学类 | 7 | 社会学 | 社会学院 | |
8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院 |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9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10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11 | 汉语言 | 国际教育学院 | ||
12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院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13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
14 | 法语 | 外国语学院 | ||
15 | 日语 | 外国语学院 | ||
新闻传播学类 | 16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院 | |
17 | 广播电视学 | 新闻传播学院 | ||
18 | 广告学 | 新闻传播学院 | ||
19 | 新闻传播学院 | |||
20 | 会展 | 新闻传播学院 | ||
历史学 | 历史学类 | 21 | 历史学 | 文学院 |
22 | 考古学 | 文学院 | ||
理学 | 数学类 | 2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院 |
24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院 | ||
物理学类 | 25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院 | |
化学类 | 26 | 应用化学 | 理学院 | |
工学 | 力学类 | 27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
机械类 | 28 | 机械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2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30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31 | 工业设计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32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仪器类 | 3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材料类 | 34 | 材料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5 | 冶金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6 | 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7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8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9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40 | 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 | 钱伟长学院 | ||
工学 | 电气类 | 4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42 | 电子信息工程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
43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44 | 通信工程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
45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微电子学院 | ||
46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
47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理学院 | ||
48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
自动化类 | 49 | 自动化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50 | 机器人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计算机类 | 5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
52 | 上海电影学院 | |||
53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
5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
55 | 网络空间安全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 ||
56 | 电影制作 | 上海电影学院 | ||
土木类 | 57 | 土木工程 |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 |
化工与制药类 | 58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
轻工类 | 59 | 包装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0 | 环境工程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1 | 生物医学工程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6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
建筑类 | 63 | 建筑学 | 上海美术学院 | |
64 | 城乡规划 | 上海美术学院 | ||
生物工程类 | 65 | 生物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
66 | 生物制药 | 生命科学学院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7 | 管理科学 | 管理学院 |
68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院 | ||
69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院 | ||
工商管理类 | 70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院 | |
71 | 会计学 | 管理学院 | ||
72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院 | ||
73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院 |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 74 | 档案学 | 图书情报档案系 | |
75 |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情报档案系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76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院 | |
工业工程类 | 77 | 工业工程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78 | 音乐表演 | 音乐学院 |
79 | 音乐学 | 音乐学院 | ||
80 | 表演 | 上海电影学院 | ||
81 | 戏剧影视文学 | 上海电影学院 | ||
82 | 广播电视编导 | 上海电影学院 | ||
艺术学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83 | 戏剧影视导演 | 上海电影学院 |
84 | 上海电影学院 | |||
85 | 动画 | 上海电影学院 | ||
86 | 上海电影学院 | |||
美术学类 | 87 | 美术学 | 上海美术学院 | |
88 | 绘画 | 上海美术学院 | ||
89 | 雕塑 | 上海美术学院 | ||
90 | 中国画 | 上海美术学院 | ||
设计学类 | 91 | 视觉传达设计 | 上海美术学院 | |
92 | 环境设计 | 上海美术学院 | ||
93 | 数字媒体艺术 | 上海美术学院 | ||
94 | 艺术与科技 | 上海美术学院 |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有专任教师3471人,其中正高级790人、副高级109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64人。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双聘院士17人,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院士17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8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4人,艺术类人才10人,省部级中青年领军人才214人,省部级青年人才165人。
领军人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 刘元方 | 周国治 | 周向宇 | 方岱宁 | 李三立 |
刘玠 | 刘人怀 | 金翔龙 | 李德毅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统一 | 黄宏嘉 | 刘昌胜 | -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徐匡迪 | 孙晋良 | 周邦新 | - | - |
- | - | ||||
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 | 吴明红 | 钱晋武 | 施利毅 | 钱跃竑 | - |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 罗宏杰 | 周邦新 | 董瀚 | 敖平 | - |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徐树公 | 张文红 | 罗均 | 曾军 | 张建华 |
谢少荣 | 陈立群 | - | - | -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陈立群 | 任忠鸣 | 罗宏杰 | 汪小帆 | 李根喜 |
吴明红 | 吉永华 | 张田忠 | 宋任涛 | 张建华 | |
顾辉 | 赵景泰 | 高彦峰 | 张新鹏 | 罗均 | |
谢少荣 | 周全 | 王刚 | - | - | |
上海领军人才 | 汪敏 | 施利毅 | 李友梅 | 李春芳 | 翟启杰 |
罗宏杰 | 张文红 | 陈立群 | 吴明红 | 汪大伟 | |
狄勤丰 | 敖平 | 王卿文 | 钱光人 | 郭长刚 | |
费敏锐 | 罗均 | 王廷云 | 谢少荣 | 张建华 | |
张海东 | - | - | - | - |
国家级、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 | 叶志明 | 国家级/市级 |
社会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李友梅 | 国家级/市级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陈新汉 | 市级 |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 辛子华 | 市级 |
工科专业基础力学教学团队 | 陈立群 | 市级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鞠鲁粤 | 市级 |
数控测量技术教学团队 | 张萍 | 市级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门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截至2022年1月,ESI综合排名中国大陆高校第47位。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电气工程、新闻传播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史、世界史、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力学、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
“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
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
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社会学、世界史、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影学、美术学、社会学
上海市Ⅰ类高原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数学、设计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冶金工程、世界史
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艺术学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中国史、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 | ||||
序号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0303 | 社会学 | A- | 5%~10% |
2 | 1304 | 美术学 | A- | 5%~10% |
3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10%~20% |
4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B+ | 10%~20% |
5 | 0701 | 数学 | B+ | 10%~20% |
6 | 0801 | 力学 | B+ | 10%~20% |
7 | 0802 | 机械工程 | B+ | 10%~20% |
8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10%~20% |
9 | 1303 | 戏剧与影视学 | B+ | 10%~20% |
10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B | 20%~30% |
11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B | 20%~30% |
12 | 0702 | 物理学 | B | 20%~30% |
13 | 0806 | 冶金工程 | B | 20%~30% |
14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B | 20%~30% |
15 | 0811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6 | 08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20%~30% |
17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8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B | 20%~30% |
19 | 1205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B | 20%~30% |
20 | 1305 | 设计学 | B | 20%~30% |
21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30%~40% |
22 | 0603 | 世界史 | B- | 30%~40% |
23 | 0814 | 土木工程 | B- | 30%~40% |
24 | 0835 | 软件工程 | B- | 30%~40% |
25 | 1202 | 工商管理 | B- | 30%~40% |
26 | 0301 | 法学 | C+ | 40%~50% |
27 | 0602 | 中国史 | C+ | 40%~50% |
28 | 0703 | 化学 | C+ | 40%~50% |
29 | 0808 | 电气工程 | C+ | 40%~50% |
30 | 080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C+ | 40%~50% |
31 | 08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40%~50% |
32 | 0101 | 哲学 | C | 50%~60% |
33 | 0710 | 生物学 | C | 50%~60% |
34 | 0714 | 统计学 | C | 50%~60% |
35 | 080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 | 50%~60% |
36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C- | 60%~70% |
截至2016年,上海大学建有4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08门校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档案学导论 | 土木工程概论 |
省级精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 | 社会学概论 |
传播学概论 | 电路 | 材料工程网络系列课程 | 材料及成形技术 | |
运动控制系统 | 大学物理 | 计算机文化和应用技术 | 数学分析 | |
汽车营销实务 | 通信原理 | 高等数学 | 影视美学 | |
基础会计学 | 土力学 | 艺术概论 | 理论力学 | |
广播新闻学 | 统计学 | 文学导论 | 网络营销 | |
数字信号处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鲁迅精读 | 大学网球 | |
羽毛球 | 精度设计、检测及应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上海大学建立了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推进以按大类招生和通识教育培养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拥有国家试点学院(钱伟长学院),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就业经验典型高校”之一。
上大学子先后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JA中国大学生全球商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等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冠军,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竞赛中获得佳绩。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排名 | 年度 | 大陆 | 世界 |
QS世界大学排名 | 2021 | 16 | 387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2020 | 62 | 801-1000 |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 2020 | 36 | 563 |
CWUR世界大学排名 | 2019-2020 | 41 | - |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 | 2020 | 44 | - |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名 | 2019-2020 | 65 | -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2020 | 45 | 301-400 |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 | 2020 | 69 | - |
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2021 | - | 201-300[26] |
2022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 | 2021 | - | 301-500[28]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2020年10月22日,位居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511位。
2020年12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发布,位居第21位。
2021年1月21日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公布了ESI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的统计数据。上海大学全国排名第45位,全球排名第672位。
2021年,位居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436位。
2021年10月,位居2022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第456位。
科学研究 编辑本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科技部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共建);国家教育部3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及1个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1个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国际禁毒政策中心等67个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 | |
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材料复合与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海洋智能无人系统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 |
TFT-LCD关键材料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单位) |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学术研究基地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 | |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实验基地 | |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 |
现代冶金与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集成计算材料与材料基因组创新引智基地 |
复杂网络化系统智能测控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 | ||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 ||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 | 上海市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 |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智能无人艇系统工程技术中心 | ||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
有机光电显示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 功能纳米材料中试技术服务平台 |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项目 | 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 |||
转型期长三角都市圈文化价值变迁研究 | 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 |||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 上海大学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 | |||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李友梅工作室 | 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基地 | 都市美术资源与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 ||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 ||||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 |||
上海新材料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
上海高校E-研究院 | ||||
社会学E-研究院 | 现代力学E-研究院 | |||
上海高校智库建设项目 | 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 | |||
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影视与新媒体创意制作工作室 | |||
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 | ||||
有机复合污染分析与控制 | 智能装备技术 | 材料微结构调控及能量转换 | ||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
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关键材料 | ||||
校级公共服务平台 | ||||
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 | 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 ||
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 ||||
上海市电子物理研究所 | 上海射线应用研究所 |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
上海机器人研究所 | 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 ||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 | 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 |||
上海市教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 ||||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 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技术研发平台 | |||
上海市老龄委批准成立的研究机构 | 独立法人研究机构 | |||
上海大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所 |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 |||
与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 | 与上海市委组织部共建的校级培训机构 | |||
上海政党研究中心 | 上海经济管理中心 | |||
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 | ||||
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 |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 | 上海大学上海会展研究院 |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 | 上海大学公共人力资源研究所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学校还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100多个,并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闸北园组成部分)。
2020年8月,上海大学入选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国际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的学术论文数分别位于全国高校46、43、31位。2021年,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项,获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计178项(其中一等奖共计38项),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共计16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计41项。2020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7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1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2项。
2019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66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5项,其中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9项。
22022年8月,由上海大学等25家单位编制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规程》发布。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图书馆拥有读者座位数5897个;馆藏图书428.7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457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66种,含电子刊3.9万余种,电子书762.7万余种。图书馆提供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和龙源期刊云借阅机,为读者提供电子图书期刊下载服务。馆舍总面积7.91万平方米,拥有21个阅览室,可提供阅览座位5897个;拥有可供师生讨论交流的研究空间,有14个研究空间可供预约使用;除国定节假日外,每天开放14小时,每周开放98小时,全馆实行开放式借阅一体化服务,并通过四个校区分馆的馆藏通借通还淡化了校区的界限,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学术刊物
上海大学共编辑出版15种期刊,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其中科技类期刊9种、人文社科类期刊6种,中文期刊6种、中英文刊2种、英文期刊7种。
以下学术刊物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大学主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创刊,综合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期刊,由1978年创刊的原《上海科技大学学报》和1979年创刊的原《上海工业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双月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12月创刊,综合性人文类社科类学术期刊,四校合并后改为1994年创刊,2012年更正卷数、总期数恢复为1984年创刊,双月刊。
《自然杂志》,1978年5月创刊,学术性科普类刊物,双月刊。
《社会》,1981年10月创刊,原是大众普及型读物,2005年改版成社会学专业期刊,双月刊。
《秘书》,1983年8月创刊,国内创刊最早的秘书类专业期刊,双月刊。
《应用科学学报》,1983年创刊,2008年由综合性期刊转变为专业性期刊,内容范围收缩到与信息科学和工程有关的领域,双月刊。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1980年创刊,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期刊,月刊。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1987年1月创刊,专业性期刊,从2012年起改为季刊。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前身是1997年6月创刊的《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由综合性期刊改版成专业性期刊,涵盖冶金、机械制造、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季刊。
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已与5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32人,其中学历生1872人。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
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2021年6月21日,上海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该校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受聘上海大学名誉教授,并在聘任仪式后举行了学术报告。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政治界 | ||||
王林鹤 | 周慕尧 | 尹弘 | 施小琳 | 薛潮 |
钟燕群 | 徐彬 | 高韵斐 | 景莹 |
学术界 | |
杨雄里 | 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196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
林国强 | 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
孙晋良 | 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
袁勤生 | 酶工程专家、全国SOD产业联盟理事长,原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
郭本瑜 | 计算和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原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 |
郭礼和 | 分子生物学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 |
龚振邦 | 机械电子工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上海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6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
胡金豪 | 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197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机材料专业 |
黄黔 | 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上海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科委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司长,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司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8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
李芸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环境监测专业 |
李世平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1986年至1987年在上海科技大学化学化工系在职进修研究生课程 |
吴明红 | 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曾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上海大学副校长,1989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 |
谢宇 | 社会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 |
干勇 | 曾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硕士 |
胡传平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198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机械制造专业 |
王生洪 | 教育家、科学家,曾任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原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等职,1965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 |
曹家麟 |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上海电力大学院长,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电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
滕建勇 | 历任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团委书记、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职,199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系 |
周鸿刚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原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75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机械系 |
刘宇陆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1992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力学专业 |
曹树稳 | 南昌大学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硕士生导师,有机化学硕士生导师,1988年硕士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
工商界 | |
刘根元 | 曾任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理事长,1968年毕业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放射化学专业 |
张林俭 |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原会长,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原董事长,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专业 |
周忻 |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
周文波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上海大学力学系博士 |
张维华 | 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分校电信技术专业。 |
马新生 |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历 |
倪建达 | 上海城建集团原董事长,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董事局原主席,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原会长,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
刘培森 | 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系 |
胡逢康 | 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
杨士宁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 |
朱旭东 | 太德励拓集团董事长,199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 |
何志明 | 新航星集团董事长,1984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
高宏久 | 前景域集团副总裁,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
彭宏陵 | 香港宏马集团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 |
顾红蕾 | 恒源祥集团党委副书记,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 |
顾备春 | 上海麦考林国际邮购有限公司CEO,199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新闻系 |
顾春林 |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
施建祥 | 前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87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 |
黎根发 | 上置集团副总裁,1984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
何其华 | 英国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主席,英国上海商会主席,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
龚少晖 | 三五互联(中国频道)CEO,1988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
廖建伟 | 上海兴安得力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
王文海 | 宝信软件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 |
王建明 | 三一重工集团副总裁,本科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 |
钱文明 | 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9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自动化专业 |
龚其恩 | 美国鹏博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原副理事长,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
江燕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 |
蔡国钧 | 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裁,1982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 |
林野 | 曾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主任、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电机系电磁测量技术及仪表专业 |
余建国 | 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
司法界 | |
翟建 |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
鲍培伦 |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
江宪 | 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
宋学东 |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法律专业 |
陶鑫良 | 知识产权律师,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1975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钢铁冶金专业 |
文艺界 | |
和晶 | 电视节目主持人、话剧导演,1998年在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
白宾 |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评论员,1981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专业 |
马红漫 | 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财经评论员,2002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
金冠军 | 原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部主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 |
郭敬明 | 青年作家、导演,2002年考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2005年休学,2007年复学,2008年本科肄业 |
许杰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秘书专业两年制大专 |
陈逸飞 | 油画家,文化实业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 |
邱瑞敏 | 画家,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 |
施大畏 | 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
王国平 | 电视艺术家,全球旅游视频网总裁,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 |
沈乐平 | 动画导演、制片、编剧,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广告专业 |
滕俊杰 | 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1999年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
杜佳磊 |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本科生,2022年代表中国队在第九届国际折纸奥林匹克(IOIOIX)中获得季军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所获荣誉 编辑本段
2021年11月,由超威集团联合上海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高性能长寿命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开发研制”项目荣获2021年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2年1月21日,上海大学MBA荣获“全球最佳创新战略奖”铜奖。
2022年3月31日,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入围名单公布,上海大学入围年度国际战略奖。
2022年4月28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上海大学排名位于101-200区间。
社会评价 编辑本段
排名 | 年度 | 大陆 | 世界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2022 | 62 | 801-1000 |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 2020 | 36 | 563 |
CWUR世界大学排名 | 2019-2020 | 41 | - |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 | 2020 | 44 | - |
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名 | 2019-2020 | 65 | -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2020 | 45 | 301-400 |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 | 2020 | 69 | - |
QS世界大学排名 | 2021 | 16 | 387 |
以上数据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查看官网。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校徽
上海大学校徽呈白玉兰(上海市花)的形状。花托为字母“U”形,是大学(University)的意思。右花瓣形如海鸥,又是字母“S”,是上海(Shanghai)的象征。左花瓣为数字“1”,表示学校要争创第一的决心。校徽由艺术家徐光夫先生设计。
校训
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校风
求实创新
校歌
《上海大学校歌》诞生于1996年5月校庆之际,体现了学校地域、文化环境、学校特色、办学思想与时代特色。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历史印记,具有个性与共性统一、历史与现实统一的特色。
上海大学校歌 吴仁援 | |
一个共同的昨天,长江边我们奠基打桩;一个共同的明天,东海上我们托举朝阳。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今天, 自强、自强,我们锻造共和国的钢梁。 一个共同的寻觅,知识让我们张开翅膀;一个共同的目标,信念使我们步伐铿锵。 只因为一个共同的誓言: 自强、自强,我们奏出新时代的交响。 自强!自强!不息的自强! |
团属学生组织有上海大学学生会、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上海大学社团联合会、上海大学团校等。
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上海大学有130个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类、科技类、文学类、服务类、艺术类、体育类、就业创业类7大类。2006年整合成立的上海大学艺术总团,囊括大学生交响乐团、室内吹奏乐团、打击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钢琴协会、舞蹈团、风信子诗社、书画篆刻研究会等九大艺术社团。
学校地址 编辑本段
宝山校区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延长校区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
嘉定校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