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教育人物   

吴仲华

吴仲华(1917.7.27-1992.9.19),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市,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任教。194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任美国NACA研究科学家、PIB教授。195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工程热物理学报》主编等职。  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目录

早年经历 编辑本段

191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职员家庭,祖上出过状元。16岁前在上海度过,就读于格致中学

1933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金陵中学)高中,直至毕业。

1935年,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北上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7年,随校南迁至长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响应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防工作介绍委员会(1月设立,并做出了学生从军可保留学籍等具体规定)的号召,申请报考了陆军交通重学校,一年多后毕业,在新建的机械化部队短期服役,因该部队不能直接参加抗日而失望。

1939年,返回学校(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学习。

1940年,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毕业后与李敏华分别在机械系和航空工程系留校任助教及教员。

赴美留学 编辑本段

1943年,在昆明考取清华庚款留学生。1944年与李敏华一起途经印度赴美,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原想就读农业机械专业,因该校已不招此专业研究生而改学内燃机

1947年,以优异成绩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博士学位,其间他的“四冲程内燃机输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研究成果被列入《当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由MIT系主任推荐,任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研究科学家,从事航空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

1950年冬,在纽约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年会上宣读论文《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通用理论》。在NACA工作期间,对叶轮机械流动的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完整地建立了他独创的基于S1和S2流面模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11月27日,在联合国会议厅聆听了新中国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会议上的发言,更坚定了回归报效祖国的决心。

1951年,为准备回国夫妇同辞去NACA的工作,转去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大学(PIB),吴仲华任机械工程系教授兼热工组主任。

1953年,在对一篇论文的讨论中提出Rothalpy(转子)的建议,后为学术界广泛接受。

辗转回国 编辑本段

1954年8月1日,趁星期日纽约机场的移民局办事处照例关门之机,全家(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离开美国,以赴欧洲旅游为名,取道英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苏联,绕过了大半个地球回到祖国。

1955年,应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先生聘请,任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教授兼系副主任。

1956年,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任教研组主任。原热力发电设备教研组分成热电站及热网、锅炉设备、汽轮机三个教研组后,汽轮机教研组也并入燃气轮机教研组。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指定王补宣教授负责新建工业热工专业,1957年底改为工程热物理专业。

1957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邀请从美国回来的吴承康吴文葛绍岩先生,从前苏联回国的纪家驹先生到动力研究室工作。率先在清华大学动力工程系招收学位研究生。提出并经中国科学院领导批准,从动力研究室派出首批八名留苏研究生。

1958年2月,参与制定1958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重点研究项目(交通运输)“运输工具用燃气轮机”,负责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吴仲华为负责人。结合中国当时的工业水平与对先进动力装置的迫切需要,建议研发自由活塞燃气轮机,研制的750马力自由活塞燃气轮机组经过性能试验,于1965年通过国家鉴定,作为中国科学院和交通部的一项重要成果上报。兼任动力研究室国防科研组(鱼雷动力,叶轮机械)组长,从事冲压发动机等国防项目的研究,在北郊筹建冲压发动机实验基地,后因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冲压发动机实验基地下马。

1958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兼任物理热工系(设3个专业)主任,创建了工程热物理专业。在清华受到大字报批判,成为清华批判重点,两面大白旗之一,被批为白专道路。1959年清华大学校党委正式为吴仲华平反。

1960年,中科院动力研究室与力学研究所合并,创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由中科院与清华大学共建,设于清华大学校内),任副所长并兼任第一研究室主任,并积极制订规划,筹建动力研究室实验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热工系与该校力学系合并,成立喷气动力热物理专业,仍主持该专业和任教。年底起,赴苏联与捷克等国考察燃气轮机教学、科研、生产情况及聘请苏联专家,并作学术报告。

1961年7月28日,参加国家科委科学院召开的“技术科学学科规划”会议,参加钱学森、张维主召的力学组。与钱学森、郭永怀沈元等人以极大的魄力和科学预见,在中国科学院组织“星际航行座谈会”。汇聚数、理、化、天、地、生、力及声、光、电、半导体、遥感、医学等多学科、多种高新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专家,针对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举行连续10余次的专题研讨活动,讨论的问题十分广泛,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生物空间实验、微重力影响等。作为总负责人,承担七机部五院马赫数3~7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任务。下设三个组:进气道计算组,燃烧室计算组,燃烧室与尾喷管冷却计算组。任务完成预定目标,通过七机部五院验收。

1963年,提出在中国科学院设立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获得批准而暂时未能实现。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

1964年,研究室开展四清运动试点,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道路,吴仲华作为领头人在运动中受到冲击。

1965年,力学研究所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第一研究室分成第一、三、五研究室,吴仲华兼任第五研究室主任。

1969年,到410厂工作,任811丙压气机负责人。

1970年,在美国宇航局举办的国际会议上,首次有人在论文《吴氏方程的计算机解》中提出“吴氏方程”的说法;随后在挪威和比利时相继召开的先进压气机国际会议上,与会科学家把吴仲华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更明确地定名为“吴氏通用理论”,理论中的基本方程则称为“吴氏方程”。

1971年,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后恢复工作,和一个小组到沈阳410厂从事航空发动机改型设计与研制,为几个型号发动机改型做出了贡献。

1972年,负责在国内对各地有关航空发动机的科研机构进行调研,并由国家拨专款筹建超跨声速叶栅风洞和单双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超跨声速叶栅风洞1984年2月建成,1984年5月通过鉴定,单双级轴流压气机试验台1980年建成,1981年通过鉴定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4年3月下旬,率中国科学院动力热物理代表团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空气发动机会议,并在英国考察燃气轮喷气发动机研究工作。回国后编写了报告,为报告中科学技术专题“发动机内部气动热力学”第二部分“叶轮机械(风扇、压气机、透平气动热力学”编写了补充说明材料。

1975年,时任副总理的华国锋按邓小平的指示,于8月25日主持召开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参加的“百家争鸣”座谈会。在力学研究所的吴仲华提出,要重视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他认为科学院应搞基础性工作,搞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不同于国防和工业部门重点搞型号。筹建旋转叶栅试验台,任组长,1983年试运转,1985年建成。

1976年秋季,率团出席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3届国际喷气发动机会议,作了题为《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基本方程组及其数值解法》的报告。

1978年,担任国家科委工程热物理学科组组长,领导制定了全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规划。同时担任国家科委燃气轮机专业组副组长。10月创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任理事长(1978-1992)。中国购买了英国Rolls-Royce公司的Spey发动机制造专利,受王震副总理之邀,率11人专家组赴西安,在丈八沟国宾馆工作。在201所主持全国性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学习班,国内近百位高级专家教授参加,将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计算程序包无偿提供给国内有关的研究所、工厂和高校。

1979年3月,率中国工程热物理代表团赴美,参加国际燃气轮机和吸气式发动机会议。

创建工热所 编辑本段

1980年4月15日,组织原力学所中部分工程热物理研究力量和其他人员,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所长(1980-1987)。6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办《工程热物理学报》,任主编(1980-1992)。8月14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举办的科学技术知识讲座上做《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的途径》报告。经中国科协批准,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身份与国际燃烧学会(The Combustion Institute)联系,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下设的燃烧分会(The China Section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1981年2月13日,出任中国科学院首届学位委员会委员。2月,率团(陈乃兴、黄兆祥等)赴印度参加国际吸气式发动机会议(ISADE)。5月11-2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学部委员大会上与严济慈李昌被选为主席团执行主席。6月18日,代表中科院领衔参加了三机部和上海市在上海锦江俱乐部联合召开的“运十飞机论证会”。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组织的讨论发展和应用燃气轮机问题的座谈会上,做《燃气轮机的发展及其在国防和能源利用中的重要作用》的报告。组织七单位联合完成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燃用炼厂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10月在中国科学院能源委员会组织召开的论证会上通过评议。参与国家机械委、国家科委、国务院国防工办领导的燃气轮机应用研究小组的组织与指导,在对国内外燃气轮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地面燃气轮机的规划设想和应该“明确重点,缩短战线”,“打破部门界限,实行联合作战”建议。在全国能源标准化会议上(当时任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能源标准与能源法规制定提出完整的指导性意见。11月15日,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热物理专业指导教师。

1982年1月12日,给中央领导发函,就斯贝发动机改型一事提出具体意见。受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李薰委托,和师昌绪、张光斗罗沛霖组成研究小组,提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建议,提出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必要性和初步方案,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又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阐述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研究提出利用进口闲置的斯贝航空发动机改型。参加中美能源与环境学术会议(北京),以英文发表报告《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的途径》。

1983年4月,率团访问美国。与CIT校长田长霖教授组织了中美双方工程热物理学者在西安和夏威夷的交流活动,还组织了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并争取到中国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研经费支持。两次应中共中央党校邀请演讲”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途径”。

1984年1月5-12日,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学部委员大会上,再次被选为主席团执行主席(共5人:严济慈、吴仲华、卢嘉锡武衡、钱学森)。被聘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和辽河油田管理局能源技术顾问,多次深入到油田现场做调研和讲课,为提高中国油田油气资源的梯级利用水平,建议推广应用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总能系统。

1985年,应国家计委科技局委托,组织撰写“关于发展国产地面燃气轮机的报告”,对如何发展中国民用地面燃气轮机提出许多重要建议。组织完成“高效率的注蒸汽燃气轮机发电供热装置可行性的初步分析”研究,为中国发展燃气轮机(特别是航机陆用的)注蒸汽技术提供新方案和理论支撑。

1987年,卸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被聘任为名誉所长(1987-1992)。

1988年,肝癌做手术切除后继续工作。

1990年,应美国克莱森大学(NASA提议的)邀请,作为访问教授在美国讲学四个月,系统讲解了吴氏理论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还在NASA刘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和辛辛那提大学作了两次短期讲课。应邀访问欧洲的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中心VKI(冯卡门研究所)。12月30日,会同李敏华教授向国务委员、国家计委邹家华主任呈报“中国要尽快开始建造一体化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装置”的建议报告。

1991年,组织开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研究,派人到美国、日本等考察与进修,组织完成“简化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简化IGCC)”可行性研究等。应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委托,组织完成“凝析油气田轻烃回收、循环注气、节能工程的概念设计”可行性研究。继续开展航空退役机陆用改型的技术途径和方案可行性的研究,对相关改型的指导思想、技术途径、可能方案以及成套问题等,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1992年4月,从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位置卸任,当选为主席团名誉主席。7月,再次会同李敏华教授向中国科学院胡启恒副院长等领导提出“中国开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方面工作的具体建议”的关键性报告。

因病逝世 编辑本段

1992年9月19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11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举行了专门的学术报告会,详细报告了在吴仲华指导、带动下和在他的理论启发下取得的科研成果。会后出版了《纪念吴仲华教授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个人生活 编辑本段

1935年,刚上大学一年级时,吴仲华认识了航空系的李敏华,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对摄影和音乐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为好友。1943年与李敏华结婚,次年两人一同途经印度赴美,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48年,李敏华获MIT博士学位后也到NACA刘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工作,在强度研究室任研究科学家。

科研综述 编辑本段

吴仲华50年代初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年代,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领导研究发展了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担任职务 编辑本段

当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任《机械工程学报》编委(第2、3、4届,1956-1983)。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3-1968)。

当选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1979-1983)。

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1982-1986)。

198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任协会理事长。

198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创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四三厂联合成立的中华燃气轮机研究与发展公司(1982-2001,1990年改名为北京钟华燃气轮机研究与发展联合公司),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1982-1990)。它是中科院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单位,为打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局面进行尝试。

1983年3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3-1988)。

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1992)。

1989年,创办中科院下属北京科能能源与动力研究发展中心,进行在设备制造领域用市场推动研发的大胆尝试。又在该中心叶轮机械及CAD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市科能联合技术开发公司(后成为北京科能诺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承担课题 编辑本段

1982年2月,负责承担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学院下达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东方红炼油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试验装置”课题(1982-1992)。

1983年组织实施“燃烧与能源利用” UNDP项目(1983-1985)。

1986年3月,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教授。组织实施“叶轮机械与能源利用设备的研究与发展”UNDP项目(1986-1990)。

198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热物理中关键问题的研究”重大项目(1987-1991),并具体负责其中“热机气动热力学”部分的研究。

学术著作 编辑本段

期刊论文

时间   

作者

期刊

1950

Wu, Chung-Hua and Wolfenstein,

NACA TR 955

1950

Wu,Chung-Hua

NACA TN 2214

1952

Wu, Chung-Hua

ASME

1951

Wu,Chung-Hua

NACA TN 2302

1951

Wu, Chung-Hua and Brown, C. A.

NACA TN 2407

1951

Wu, Chung-Hua and Brown, C. A.

NACA TN 2455

1951

Wu, Chung-Hua and Costilow

NACA TN 2492

1952

Wu, Chung-Hua and Brown, C. A.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Sciences 

1952

Wu, Chung-Hua

ASME or NACA TN 2604

1952

Wu, Chung-Hua and Brown, C. A.

NACA TN 2702

1952

Wu, Chung-Hua and Curtis, A.

NACA TN 2749

1952

Wu, Chung-Hua

NACA TN 2750

1953

Wu, Chung-Hua

NACA TN 2961

1953

Wu, Chung-Hua

ASME Transactions

1954

Chung-Hua Wu and Wen Wu

Technical Report, No.1

1955

吴仲华

机械工程学报

1956

吴仲华

机械工程学报

1957

吴仲华

力学学报

1958

吴仲华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

1962

吴仲华

机械工程学报

1963

Wu, Chung-Hua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

1965

吴仲华

机械工程学报

1976

Wu, Chung-Hua

3rdPISABE

1980

吴仲华

红旗

1982

吴仲华.

中美能源与环境学术会议

1983

吴仲华,朱根兴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84

Wu, Chung-Hua, Wu, W., Hua, Y. 

ImechE

1984

Wu, Chung-Hua and Wang,

ASME

1985

Wu, Chung-Hua

7th ISABE

1985

Wu, Chung-Hua 

Proceedings of 7th ISABE

1986

吴仲华,华耀南,王保国,王正明,张家麟,黄晓燕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2

Wu, Chung-Hua, Wang, Zhengming, Chen, Hongji

ASME J. of Turbomachinery

1992

Wu, Chung-Hua, Zhao, Xiaolu, Qin Lisen

ASME J. Of Turbomachinery

1993

Wu, Chung-Hua

NASA Report 4496 

1988年组织出版《能的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一书,对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做了全面阐述。并再次论述同时发展烧气烧油的联合循环装置和研究各种在燃气轮机中烧煤的方法的中国燃煤联合循环发展的“双管齐下”方针。

由NASA出版了专著《亚声速和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二元和三元旋转流动的通用理论》(NASA Contractor Report 4496,1993年出版)。

成就贡献 编辑本段

吴仲华先生从1948年在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开始,至1992年去世,从事科研工作44年。他一生的学术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一、创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

二、创立工程热物理学科。

三、参与国家能源动力战略研究与中国科学院   决策,倡导总能系统与能源战略构思。

四、研究发展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

科学理论 编辑本段

叶轮机械是在旋转的轮子上装上叶片,通过叶片与流体进行作功量交换的动力机械总称,属于这类机械的有:航空喷气发动机(燃气轮机)中的压气机、透平、蒸汽轮机鼓风机、泵等,所以是量大面广、十分重要的动力机械,当时以航空喷气发动机中的压气机要求最严、技术含量最高为典型。

吴仲华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

抓住了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明了电子计算机的前身——起初名为“积分效应器”的仪器。吴仲华刚从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他抓住了这个世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开辟了数值求解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新方向。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召开的国际燃气轮机大会上,国外学者总结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叶轮机械界发生了两件大事: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吴仲华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创立,这决定了叶轮机械的发展。吴仲华是国际上系统地从事工程数值计算方法的开拓者之一。

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创新的思想

研究大方向的正确,又建立在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创新的思想基础之上,这是吴仲华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又一个特点。

当时,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研究仍然沿用外部流动的方法,即将叶片视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孤立翼型。这种办法,只能得到叶片平均半径进出口处的流动情况,而无法计算叶片沿叶高方向流动的变化。吴仲华认为,必须考虑叶片之间的相互作用,摒弃孤立翼型的方法。这是吴仲华做出的又一个重大的择。

在粘性项的处理中,最有特色的是吴仲华将在试验中可以测得的流动损失数据转换为的变化,而在基本方程中巧妙地用熵的梯度来代替粘性项;经过这样的分析和严谨的推演,叶轮机械三维流动的基本方程的动量方程中就不再出现形式复杂、难以求解的粘性项,而代之以熵的梯度;而能量方程也以转子焓的变化来表达。流动的基本方程就这样被大大简化,显得非常简洁,为进一步求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方程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洁,是矢量不变形式,适合于各种坐标系统,成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计算的基础,所以被广泛引用,并被称为“吴氏方程”。

化整为零,提出了流面模型

应该强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计算机还仅是雏形,尚无法求解这样的三维流动方程。于是吴仲华提出了流面模型,其目的是化整为零,将三维流动分解为一系列二维流动的组合。吴仲华先生创立的两类流面理论将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物理概念、严格的数学演绎和方便的工程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两类流面模型就将当时条件下无法求解的十分复杂的三维流动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两族流面上的二维流动,使其求解成为可能。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对推动叶轮机械的发展,对促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与实验研究结合

吴仲华在发展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时,十分明确三元流动理论是为研制、设计、分析叶轮机械服务的。他一直强调不会设计叶轮机械的人是搞不好三元流动理论的,因为不理解设计叶轮机械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即使至今,我们仍无法完全依靠计算求得所有的结果,例如流动的损失。他十分重视实验研究,在计算中一些计算参数就来源于实验结果,这样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结合,研究成果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际叶轮机械的设计、分析。

理论应用的深入与叶轮机械的发展相辅相成

为了适应当时的计算机能力、计算技术和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需要,吴仲华三元流动理论的应用也是与时俱进,分阶段发展的。根据近似简化的程度,吴仲华理论的应用可以分为:简化径向平衡、通流S2流面计算、圆柱面S1流面、任意回转面S1流面、任意翘曲S1流面、两族流面迭代收敛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应用阶段,都成功地设计、研制、发展了各代先进航空发动机。

不断发展,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应用

为了适应各种复杂形状的叶轮机械,编制统一的计算机程序,吴仲华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展了应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并亲自领导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其数值计算方法,研制了整套的应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计算机程序包,把叶轮机械三元流动设计、分析又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被誉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新的里程碑”。

学科创立 编辑本段

工程热物理学是研究热、能、功转换与利用过程中的基本物理现象、规律的应用基础学科,它包括:工程热力学、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等分支学科。按其应用又可包括:能源利用、热机、流体机械、多相流动等。它研究各类热现象、热过程的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工程实践。所以这是关系到国防、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和国民生活的重要学科。

创立工程热物理学科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科学的春天,制订科学十二年长期发展规划。1961年吴仲华参加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召开的“技术科学学科规划”和“星际航行座谈会”,以极大的魄力和科学远见,讨论各种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特别是为了加强热、能、功的转换与利用的基础研究,他倡议创立研究热、能、功的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物理规律的工程热物理学科,得到梁守、史绍熙、宁、王补宣、陈学俊王宏基等同仁们的一致赞同。于是创立了工程热物理学科,从此开拓了工程热物理学研究、发展的新时代。

制定了全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规划

1978年,经吴仲华等的提议,国家科委设立工程热物理学科组,吴仲华担任组长,领导制定了全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规划。

1975年,吴仲华参加华国锋副总理按邓小平的指示召开的“百家争鸣”座谈会和科学院受华国锋的委托召开的座谈会,提出要重视把理论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去,认为科学院应搞基础性工作,搞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不同于国防和工业部门以型号研制为主。

创建工程热物理学会

为了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吴仲华倡议并得到国内各方面同仁们的附议,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民政部批准,于1978年10 月在杭州莫干山召开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成立大会,吴仲华担任首任理事长。

吴仲华对工程热物理学会的事务十分精心,他一贯亲自主持学会重要事务。他办学会的宗旨是:学会是工程热物理学界的学术交流场合,坚决不搞任何歪门邪道!每年按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议,在学术交流中百家争鸣,尊老爱幼,畅所欲言。

创办工程热物理学报

1980年,吴仲华创办了工程热物理学报,担任主编,他亲自审稿、定稿,学报稿件来自国内各方面,经初审,每年学术报告会议上评审、最后定稿,保证了稿件质量。吴仲华为了扩大国际影响,两次努力在美国出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后终因资金原因,未能实现。

能的利用 编辑本段

中国能源问题的战略构思

1980年拨乱反正后,吴仲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举办的科学技术知识讲座做《中国的能源问题及其依靠科学技术解决的途径》报告中(当时全体中央领导除邓小平外都到会),从科学技术角度,提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战略构思。提出各种不同品质的能源要合理分配,对口供应,做到各得其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把加快煤炭的开发摆在重要的地位,电力建设要逐步把水电开发放在重点上,在严重缺能地区还要建设核电站,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新能源等。提倡按照“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大力发展各种联合循环与热电并供、余能利用等总能系统。指出能源工业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各种污染,在发展能源的同时必须要很好地重视环保工作。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较大幅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了可能性,应该努力做好能源规划工作,大力加强能源的科学研究,掌握有关的先进科学技术,抓好能源开发,特别是要节约能源,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等。

这份报告经过精炼后在党刊《红旗》杂志上全文转载。后来,中央党校又邀请他对全校作报告,这份报告内容经整理后正式出版为县团级干部必读教材。

1981年,他任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对中国能源标准与能源法规制定提出完整的指导性意见,认为能源标准化是合理开发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更新和改造能量转换设备和用能设备的科学技术依据,是能源管理和能源立法的科学技术基础。

倡导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

吴仲华先生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战略构思是基于能的综合梯级利用的科学用能思想。1988年,他主编《能的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专著,对能的梯级利用与总能系统进一步做了全面阐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热力系统,通常被称为总能系统(狭义)。

从这个基本原理出发,他提出把燃气轮机和其他用能系统关联起来,综合考虑能源的综合梯级利用,组成总能系统。阐述了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组合形式,以及他们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能力,把燃气轮机发展应用提高到系统高度。他提出的能的梯级利用原则已成为能源动力系统集成开拓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他倡导的总能系统已成为能源科学发展的主流思想,对能源科学技术和能源学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提出能源领域若干重要的研究方向

基于总能系统的思想,他率先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若干总能系统研究方向,如烧天然气的大型联合循环,燃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与流化床燃煤流化循环(PFBCC),三联产(电、热、燃料气),多联产(电、热、燃料气、化工产品)等。这些研究方向大多以不同形式列入中国各个时期国家能源领域科技规划和计划中,许多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中也有惊人相似的研究内容,如美国的洁净煤技术计划(CCT)、21世纪远景计划(Vision21)与先进透平动力系统项目(ATS),美国和欧洲联合执行的先进燃气轮机合作计划(CAGT),欧洲的尤里卡计划,以及日本的“月光计划”与“日光计划”国家项目等。

燃气轮机 编辑本段

燃气轮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动力机械。面向21世纪,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总能系统将成为新世纪的主要动力:油、气燃料的火电主导动力;煤电发展的主要方向;冶金、石化等部门重要节能技术;海、陆、空现代交通的重要动力;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为了提高效率,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联产系统等是方向。为了能烧煤,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FBCC)等至关重要。

积极发展地面燃气轮机

吴仲华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战略研究和决策。他对国家燃气轮机事业满腔热情,多次参加中国燃气轮机发展规划制定与决策。

1957年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重点研究项目“运输工具用燃气轮机”,描绘了在中国研发工业燃气轮机的蓝图。

1981年,他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组织的发展和应用燃气轮机问题的座谈会上,做《燃气轮机的发展及其在国防和能源利用中的重要作用》的报告,全面阐述了燃气轮机发展的趋势与重要性,提出中国发展燃气轮机的策略和具体建议,认为各国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发展燃气轮机。他参加组织由国家机械委、国家科委、国务院国防工办领导的燃气轮机应用研究小组,在对国内外燃气轮机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地面燃气轮机的规划设想,认为应该“明确重点,缩短战线”,“打破部门界限,实行联合作战”,提出要充分利用国内已有的基础和成果,抓好对当前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批快见成效的项目,抓好一批具有方向性的重大科研课题。

1985年,应国家计委科技局委托,吴先生亲自组织编写《关于发展国产地面燃气轮机的报告》,对如何发展中国民用地面燃气轮机提出许多重要建议。

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地发展联合循环

1982年,吴仲华先生倡议成立中华燃气轮机研究与开发公司,为打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新局面进行尝试。公司率先尝试以公司形式承包工程建设和国家科研项目(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东方红炼油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试验装置)。项目的近期目标是将热力学理论应用到企业能量转换过程,研制国产首台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发电供热装置,为中国石化、电力等部门推广应用打下基础。他还亲自组织研究提出利用进口闲置的斯贝航空发动机改型,并实际实施了其中的三种方案:用核心机改装为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用于东炼工程),利用低压压气机切顶以及切顶加零级两种方案改装为船用发动机(拟用于舰艇动力)等。

1989年,创办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北京科能能源与动力研究发展中心,进行在设备制造领域用市场推动研发的大胆尝试。另外,他还被聘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和辽河油田管理局能源技术顾问,多次深入到油田现场做调研,为提高大庆油田油气利用水平,建议推广应用燃气轮机及其总能系统。

积极推动中国洁净煤技术的发展

吴仲华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联合循环工作起步之始,他就提出了一个“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在能够烧气和烧油的地方,先发展烧气烧油的联合循环装置,以取得实际经验,也为使用者节能;另一方面要大力研究各种在燃气轮机中烧煤的方法。在两者都取得成绩以后,合起来就可以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低污染、少用水的烧煤联合循环装置了。吴仲华先生在他最后的岁月中,一直念念不忘向国家建议发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他于1990年和1992年会同李敏华教授分别向邹家华副总理、胡启恒副院长和其他有关领导提交在中国发展IGCC的建议。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1957年,他以“燃气轮机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1年通过鉴定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获中国机械学会金质奖章。

社会评价 编辑本段

“吴仲华先生一生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创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这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了;另一是他提出了工程热物理学科,这一点还没有为充分认识,但它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日益显现。”“国际工程热物理学界,吴仲华是中国的代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教授评

后世纪念 编辑本段

2006年,举行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燃气轮机专业成立五十周年暨吴仲华教授铜像揭幕仪式。

2007年,为了发扬吴仲华先生奉献、爱国、科学的精神,促进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发展,积极培育有志于在国内从事工程热物理学科相关领域和方向科研的青年人才和研究生,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共同发起设立吴仲华奖励基金”。

吴仲华吴仲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胡宁    下一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