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传统舞蹈,是当地人民的自发创造。这种舞蹈风格独特,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反映出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后牛坊村的钹鼓原名为“圣会、童钹”,百姓俗称“鼓社”,属于钹中的“文钹”。据说钹鼓是清朝乾隆年间逃到山西洪洞县后牛坊的一位老人教给当地村民的。
历史追溯 编辑本段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燕赵两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昌平后牛坊村便是其中之一。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舞蹈在当时颇受欢迎,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传统舞蹈。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明清时期,昌平后牛坊村是一个农业社区,耕种土地需要大鼓来传递信息。其次,昌平后牛坊村位于北京西部,这里的民俗文化更加浓厚,花钹大鼓也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
表演形式 编辑本段
“花钹鼓”表演以鼓、钹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表演过程中,八个成年人敲击一个直径为73厘米,高度为36厘米的大鼓。由8-12岁的男孩和女孩12人组成,边跳边击打直径17厘米的钹。有“长线鼓”、“老八鼓”、“长线鼓”、“上、下”、“三钹自鼓”等十多种鼓谱,每套鼓谱都与“长线鼓”系列。音乐节奏有两拍、三拍、四拍、五拍等。鼓乐的节奏有弹跳、跳跃、旋转、上钹、投腿钹等舞步,表演者可多达数百人。1957年3月参加第二届全国民族音乐舞蹈表演获奖。《花庄大鼓》具有较高的民间花卉艺术和民间文化保护价值,可为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研究提供相关资料。
表演道具 编辑本段
鼓面直径73cm,高36cm,钹直径17cm。演出中,8名成年人敲鼓,12名8-12岁的男孩女孩边敲钹边跳舞。现存的鼓谱有长兴鼓、老八家、龙彤彤、上调、下调、三钹鼓等10多套。
每套鼓谱与长兴鼓的鼓串联。音乐的节奏分为二拍、三拍、四拍、五拍等。以三拍为主。
打击钹随鼓乐的舞蹈套路动作有跳、蹦、转、三钹奏、单钹、双钹、摔腿、抓钹等。其中,“三钹戏”轻松舒缓,“单钹戏”气势磅礴,“双钹戏”阵容灵活,从两人到数千人不等。
演出时,儿童通过演员一个头戴“刘海儿”帽,脚穿软帮抓地虎鞋,鞋面绣有“云头”、“蛾子”图案。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主要发展特点是:鼓、钹、舞同出一辙,声、情、貌高度进行统一;鼓为指挥,又是一种伴奏教学乐器,钹为伴奏学习乐器,又是中国舞蹈作为道具;鼓带钹声,钹追鼓点,节奏以及明快,变化对于自然可以灵活;演员艺术表演腾挪空间穿插,顾盼之间相生,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弹跳(即膝颤)的律动活动贯穿我们始终,轻盈洒脱,自由和谐欢畅。
后牛坊村花钹大鼓1957年曾参加我们全国第二届民间传统音乐学习舞蹈汇演,1958年由群众进行文化教育专家采写编辑技术出版《花钹大鼓》一书, 1982年入编《中国发展民族地区民间体育舞蹈集成·北京卷》。
社会作用 编辑本段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传统舞蹈在当地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传统。花钹大鼓传统舞蹈融合了当地各种传统舞蹈的元素,如昆曲、江湖乐、说唱、技艺展示等。当地人民通过跳舞和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风采。花钹大鼓传统舞蹈不仅在当地流行,而且在周边地区也很受欢迎。每年都有许多人来到昌平后牛坊村观看花钹大鼓传统舞蹈的表演,并与当地人一起跳舞。花钹大鼓传统舞蹈已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当地人民勇敢前行、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
舞蹈的传播,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更是人们思想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舞蹈的出现,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