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
薛其坤,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材料物理学家,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深圳志愿者学院院长。 www.qwbaike.cn
1984年毕业后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199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工作。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同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主任。2010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3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同年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2014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6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7年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2019年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0年获得菲列兹·伦敦奖、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复旦—中植科学奖。2021年11月20日,荣获“重庆英才荣誉卡”。
www.qwbaike.cn人物经历 编辑本段
大事件
1962年12月
出生
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
1998年8月
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8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3年
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13年薛其坤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2017年1月
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
2017年1月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
2019年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完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0年2月24日
获得菲列兹·伦敦奖
2020年2月24日获得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
1963年12月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
时间(入学时间——毕业时间) | 院校 | 专业 | 学位 |
1977年9月——xx | 山东蒙阴县第一中学 | www.qwbaike.cn | |
1980年9月——1984年7月 | 山东大学 | 光学系激光专业 | 理学学士学位 |
1987年9月——1990年7月 |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 | 凝聚态物理专业 | 理学硕士 |
1990年9月——1994年8月 |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研究所 | 凝聚态物理专业 | 理学博士 |
1996年6月作为访问助理教授,前往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1997年5月)。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8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3月担任凝聚态物理中心SF4研究组组长。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2月前往瑞士IBM苏黎世实验室做访问科学家(2000年3月)。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1年12月前往香港大学物理系做访问教授(2002年1月)。
2004年6月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同年入选特聘教授。
2005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4月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2010年6月)。2008年担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2010年7月出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3年3月)。2011年,出任临沂大学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所长。
2013年3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3年5月)。5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7月,任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
2016年9月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奖金100万美金。
2017年1月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12月24日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
2020年2月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国马普学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按照评奖委员会的通知,薛其坤是因为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斩获这一崇高荣誉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该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薛其坤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摘得北京科学技术最高奖桂冠。按照最新调整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奖金为每人300万元。11月19日从南方科技大学官网确认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2022年11月11日,任深圳志愿者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编辑本段
薛其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高/低能电子衍射、光学探针以及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表面晶体结构/化学性质、异/同质结薄膜外延和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动力学和控制。在微电子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合物半导体GaAs和GaN生长表面的两维晶体结构、光学性质以及相关异质结外延中应力释放问题、InAs/GaAs量子点的形成机理和稳定性、纳米团簇的生长、C60/C84/C70在半导体上的薄膜生长等研究中做过比较系统的工作。研究兴趣包括稀磁半导体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自旋注入、低维纳米结构的磁性和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量子效应对低维纳米结构电子性质的影响(比如催化)等。
薛其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物理、低维纳米结构和薄膜的控制生长与量子效应、极低温强磁场和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学。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开展了GaAs半导体薄膜、InAs/GaAs量子阱(点)、宽禁带半导体GaN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发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表面再构的基本规律;开展了半导体Si衬底上金属超薄膜量子尺寸效应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开展了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研究,发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解决了异质外延生长纳米有序结构的难题。
薛其坤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开展了第二代半导体薄膜GaAs、InAs/GaAs量子阱(点)、宽禁带半导体GaN和ZnO 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 发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表面再构的基本规律;开展了半导体Si衬底上金属超薄膜量子尺寸效应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开展了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研究,发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解决了异质外延生长纳米有序结构的难题。研制了几套低温生长及原子尺度原位检测装置。
2013年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至2011年,薛其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2020年2月24日,日前,菲列兹·伦敦奖评奖委员会宣布,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
2021年7月,南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和清华大学副教授张定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的研究者合作,通过制备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高质量约瑟夫森结,发现铜氧化物中s-波配对占主导地位。这个结果颠覆了铜基高温超导是d-波配对的主流认识。该研究不单是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同时也为破解高温超导机理这一科学难题指明了正确方向。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7月15日的Physical Review X上。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型 |
2019 |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 |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11年 | 薄膜/纳米结构的控制生长和量子操纵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
2004年 | 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实验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
2003年 | www.qwbaike.cn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 论文著作
截至2016年,薛其坤发表SCI论文330余篇,包括5篇Science,7篇Nature 子刊,2篇PNAS,3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被引用超过6100余次。
发表文章
1.C. Z. Chang, J. S. Zhang, X. Feng, J. Shen, Z. C. Zhang, M. H. Guo, K. Li, Y. B. Ou, P. Wei, L. L. Wang, Z. Q. Ji, Y. Feng, S. H. Ji, X. Chen, J. F. Jia, X. Dai, Z. Fang, S. C. Zhang, K. He, Y. Y. Wang, L. Lu, X. C. Ma and Q. K. Xu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Science 340, 167 (2013).
2.C. L. Song, Y. L. Wang, P. Cheng, Y. P. Jiang, W. Li, T. Zhang, Z. Li, K. He, L. L. Wang, J. F. Jia, H. H. Hung, C. J. Wu, X. C. Ma, X. Chen and Q. K. Xue, “Direct Observation of Nodes and Twofold Symmetry in FeSe Superconductor”, Science 332, 1410 (2011).
3.C. L. Song, Y. L. Wang, Y. X. Ning, J. F. Jia, X. Chen, B. Sun, P. Zhang, Q. K. Xue and X. C. Ma, “Tailoring Phthalocyanine Metalation Reaction by Quantum Size Effect”, J. Am. Chem. Soc. 132, 1456 (2010).
4.T. Zhang, P. Cheng, W. J. Li, Y. J. Sun, G. Wang, X. G. Zhu, K. He, L. L. Wang, X. C. Ma, X. Chen, Y. Y. Wang, Y. Liu, H. Q. Lin, J. F. Jia and Q. K. Xue, “Superconductivity in One-Atomic-Layer Metal Films Grown on Si(111)”, Nat. Phys. 6, 104 (2010).
5.P. Jiang, X. C. Ma, Y. X. Ning, C. L. Song, X. Chen, J. F. Jia and Q. K. Xue, “Quantum Size Effect Directed Selective Self-Assembling of Cobalt Phthalocyanine on Pb(111) Thin Films”, J. Am. Chem. Soc. 130, 7790 (2008).
6.Y. S. Fu, S. H. Ji, X. Chen, X. C. Ma, R. Wu, C. C. Wang, W. H. Duan, X. H. Qiu, B. Sun, P. Zhang, J. F. Jia and Q. K. Xue, “Manipulating the Kondo Resonance through Quantum Size Effects”, Phys. Rev. Lett. 99, 256601 (2007).
7.X. C. Ma, P. Jiang, Y. Qi, J. F. Jia, Y. Yang, W. H. Duan, W. X. Li, X. H. Bao, S. B. Zhang and Q. K. Xu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Quantum Oscillation of Surface Chemical Reactiviti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 9204 (2007).
8.L. Y. Ma, L. Tang, Z. L. Guan, K. He, K. An, X. C. Ma, J. F. Jia, Q. K. Xue, Y. Han, S. Huang and F. Liu, “Quantum Size Effect on Adatom Surface Diffusion”, Phys. Rev. Lett. 97, 266102 (2006).
9.X. Y. Bao, Y. F. Zhang, Y. P. Wang, J. F. Jia, Q. K. Xue, X. C. Xie and Z. X. Zhao, “Quantum Size Effects on the Perpendicular Upper Critical Field in Ultrathin Lead Films”, Phys. Rev. Lett. 95, 247005 (2005).
10. Y. F. Zhang, J. F. Jia, T. Z. Han, Z. Tang, Q. T. Shen, Y. Guo, Z. Q. Qiu and Q. K. Xue, “Band Structure and Oscillatory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of Pb Thin Films Determined by Atomic-Layer-Resolved Quantum-Well States”, Phys. Rev. Lett. 95, 096802 (2005).
11. Y. Guo, Y. F. Zhang, X. Y. Bao, T. Z. Han, Z. Tang, L. X. Zhang, W. G. Zhu, E. G. Wang, Q. Niu, Z. Q. Qiu, J. F. Jia, Z. X. Zhao and Q. K. Xue, “Superconductivity Modulated by Quantum Size Effects”, Science 306, 1915 (2004).
• 学术报告
截至2016年,薛其坤在物理学和相关领域较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如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美国材料学会年会、美国真空学会年会、扫描隧道显微学大会、分子束外延大会等做过30余个邀请报告。在国际会议上应邀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100余次,其中四次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做邀请报告。
时间 | 学术会议 | 举办地点 |
1996年 |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 | 美国圣路易斯 |
1999年 | 国际扫描探针显微镜会议 | 韩国首尔 |
2000年 | 国际分子束外延会议 | 中国北京 |
2004年 | 美国真空学会年会 | 美国阿纳海姆 |
2004年 | 美国材料学会年会 | 美国波士顿 |
2005年 |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 | 美国洛杉矶 |
2005年 | 国际扫描隧道显微镜会议(STM'05) | 日本札幌 |
2006年 | 国际纳米科技会议(ICN+T2006) | 瑞士巴塞尔 |
2006年 | 欧洲表面科学会议 | 法国巴黎(大会特邀报告) |
2008年 | 亚洲纳米科技会议 | 新加坡(大会特邀报告) |
2010年 |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 | 美国波特兰 |
2012年 | 美国物理学会年会 | 美国波士顿 |
人才培养
2002年薛其坤带领的团队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团队"奖。
2003年薛其坤指导的博士生厉建龙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指导的博士生张艳锋的毕业论文《Si(111)衬底上Pb薄膜的低温生长、电子结构和量子效应研究》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带领的团队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集体奖。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时间 | 荣誉/表彰 |
1994年 |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
1996年 | 日本文部省青年科学家海外奖学金 |
1999年 | 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 |
2000年 | 中国科学院"盈科青年学者"奖 |
2004年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2005年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2006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8年 | 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
2010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物理奖 |
2010年 |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
2010年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 |
2010年 | 山东大学2010年度十大杰出校友 |
2011年 |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
2012年 | 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
2012年 | 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 |
2013年12月24日 |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
2014年 |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
2014年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2016年9月 |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奖金100万美金) |
2017年1月 | 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
2017年5月 |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
2019年12月 | 中国海归70年70人 |
2020年2月 | 荣获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 |
2020年9月10日 | 荣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 |
2020年9月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首届人物奖 |
2020年9月 | 2020年“复旦—中植科学奖” |
2021年11月20日 | 荣获“重庆英才荣誉卡”[ |
社会任职 编辑本段
时间 | 担任职务 |
1999年 | 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1999年 | 中国科学院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01年 |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
2001年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编委 |
2001年 |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纳米物理和器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2001年 | 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厦门大学纳米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
2002年 | 中国真空学会纳米与表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2002年 | 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02年 | 中山大学显示材料与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02年 | 山东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
2002年 |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2002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届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
2003年 | 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
2003年 | 《物理》编委 |
2004年 | 山东大学兼职教授 |
2004年 |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
2004年6月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
2005年 | 蒙阴一中名誉校长 |
2006年 | 德州学院兼职教授 |
2006年 | 烟台开发区科技顾问 |
2006年 |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
2006年 |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主任 |
2007年 | 江苏省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主任 |
2007年 |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
2007年 |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学术交流委员会主任 |
2008年 | 教育部原子分子纳米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08年 | 兰州大学客座教授 |
2008年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
2008年 | 河南省科学院学术技术顾问 |
2010年 |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 |
2011年 | 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2012年05月11日 | 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
2013年01月 | 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席学术顾问 |
2018年 | 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
人物轶事 编辑本段
考研3次博士读7年
1984年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的他,开始考中科院的研究生。没想到,这一考就是三年。
第一次考研,高等数学只考了39分;第二次考研,物理只考了39分。备受打击,但他依然坚持。第三次考研,终于考进中科院物理所。
毕业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继续跟着导师读博士。别人的博士读5年,一般最多6年就可以毕业了,他却读了7年。读博期间,他被导师送到日本东北大学进修,可是让薛其坤始料未及的是,这恰恰是“噩梦”的开始。在日本的导师要求他们:一周工作6天,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准时到达实验室!
“7-11”院士
在清华大学,他有一个比“院士”还要响亮的名号——“7-11”。早上7点扎进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11点。这样的作息时间,薛其坤坚持了20年。
“7-11”源自日本留学时的“魔鬼训练”。1992年6月,薛其坤来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学习。他的导师樱井利夫要求,工作日必须早上7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离开。起初,语言的不通、严苛的作息,让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接到爸爸的电话,常常会给他背刚刚学到的课文:“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稚嫩的童音,让薛其坤振作起来,他要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祖国。他咬牙坚持,实在疲倦了,还曾经躲进厕所里眯一会儿。他不仅把“7-11”复制到周末,还把这个习惯带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来之不易,薛其坤用自己的激情和坚持感染着他的团队,4年间先后实验尝试了1000多个样品,终有收获。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