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点高校,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李建成。校训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截至2022年9月,学校产权占地面积31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学校拥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0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课程1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教职工6069人。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截至2022年,中南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3名。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学校前身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其最早溯源至分别于1903年和1914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和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为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矿科享誉中外有中国“矿冶黄埔”之称;长沙铁道学院前身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3年),享有中国土木工程“三驾马车”之美誉;湖南医科大学前身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4年),为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中南大学(本部)
湖南近代实业家梁焕奎认为,矿产资源是向国家输送膏血的,道路是国家的筋脉,这两项要务不抓住,国家就会因此困顿。而国家主权被侵夺、财富被掌控,国内人才不济被推为祸患之首。1903年10月,梁焕奎从湖南矿务局拨借基金银1.6万两,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任学堂监督(即校长),学堂初设矿业、铁道建筑2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中南大学工学源头之一。
中南工业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主体学科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
中南矿冶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期间,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南矿冶学院筹备委员会。11月,以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地质、矿冶系科为基础组建中南矿冶学院。
1959年,在发展核武器和核工业的背景下,国家将原中南矿冶学院矿冶工程系等专业系迁至衡阳,组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南华大学),隶属于二机部。
1960年10月,中南矿冶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湖南省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大专班参与合并组建湖南地质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南矿冶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学校恢复招生。
1978年2月,中南矿冶学院重新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
1989年11月,国家教委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讨会”,会上发布了中国重点高等院校科学计量多项指标排名,中南工业大学在全国工科重点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0位。
中南大学风光(30)1996年12月,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首批27所大学之一。
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98年,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南工业大学。
1999年,中南工业大学岳阳分院并入岳阳市卫生学校(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
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土建专业和原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和铁道专业合并,撤销湖南大学,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的直接前身)。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名称,湖南大学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被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
1960年,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1962年,广东交通学院原广州铁道学院部分并入长沙铁道学院。
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
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1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
湖南医科大学
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的唯一一所西医院,初名雅礼医院。
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协会合作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湘雅医学院),雅礼医院随之更名为湘雅医院,“湘”代表湖南,“雅”代表雅礼;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1921年,美国教育考察团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好的学校。
1924年2月,湖南育群学会和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写“学成致用”的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主编过《新湖南》周刊。
1931年4月,民国政府教育部核准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立案;同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湘雅医学院(6)1938年8月上旬,迁校委员会议决迁校于贵阳,但五、六级学生、护校、医院全体留湘。是月,各部仪器、标本、图书及办公要件陆续迁运贵阳。9月,教职工及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陆续赴贵阳。12月,在沅陵增设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湘雅护校迁此续办。
1939年4月,湘雅在贵阳市次南门外的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7月,在湖南增设湘雅医学院耒阳分院。
1940年8月13日,私立湘雅医学院改称国立湘雅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国立后,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仍为私立。
1944年冬,日寇侵犯贵州,占独山,威胁贵阳,湘雅医学院被迁往四川重庆的杨公桥。
教学楼(20)1945年3月上旬,湘雅医学院无偿借得兵工署重庆杨公桥三栋大仓库,作为临时办学点,使学校续办。高年级的临床教学得以在高滩岩的重庆中央医院照常进行。10月初,避难在安化东坪的湘雅医院医务人员、家属和实习医师返回长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
1953年6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批复:定于当年10月1日,将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相应地,附属医院和附设护校相继更名为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南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1949-1957年,湘雅医学院的隶属关系发生过几次变更,先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代管,而后上划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代管。1954年10月再度上划卫生部领导,1958年1月起又改由湖南省主管。
1978年5月28日,卫生部召开了关于将湖南医学院由省转部管的交接会议,决定湖南医学院的领导关系改由卫生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卫生部领导为主。
1979年起,学院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组织取得联系,经国务院批准与美国雅礼协会恢复了合作关系。
1981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7年12月,国家教委批准,学院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1996年7月,卫生部和湖南省共同签署了部、省共同建设湖南医科大学的协议。9月,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1999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合并组建
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中南大学。6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批准试办。
2001年2月,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3年12月,学校成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大学。
2005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首批23所入选高校之一。
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三方宣布共建中南大学。
2010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1年1月,学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同年,入选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宿舍、图书馆、餐厅(11)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
2016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国家支持高校创建的首批16个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之一。
2017年1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月,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成为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之一。12月,被评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加入健康扶贫联盟。10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中南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3月,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牵头申报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获批。
2021年4月,中南大学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9月,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在中南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1年10月,中南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南大学在列
2022年4月,中南大学党委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对外公布。此前,2021年5月-7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对中南大学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并于之后反馈了巡视意见。
2022年7月,学校入选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2022年8月26日,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湘阴)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五矿麓山科创园举行。
中南大学南校区荷花池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30个二级学院,开设10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及湖南省肿瘤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有24个临床教学基地。
所属院系 | 专业名称 | 年限 |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
地球物理学 | 四年 | |
信息工程 | 四年 | |
测绘工程 | 四年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地质工程 | 四年 | |
资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四年 |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材料化学 | 四年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四年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四年 | |
哲学 | 四年 | |
社会学 | 四年 | |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四年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四年 | |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 | 四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轻合金研究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车辆工程 | 四年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基础医学 | 五年 | |
法医学 | 五年 | |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数据研究院) | 通信工程 | 四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舞蹈表演 | 四年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
建筑学 | 五年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
音乐表演 | 四年 | |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物流工程 | 四年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四年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四年 |
财务管理 | 四年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
四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
会计学 | 四年 | |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生物信息学 | 四年 | |
中南大学邓迪国际学院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 | 四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 | 四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 | 四年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 四年 |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 | 四年 | |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
统计学 | 四年 | |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 运动训练 | 四年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消防工程 | 四年 |
工程力学 | 四年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
铁道工程 | 四年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法语 | 四年 | |
西班牙语 | 四年 | |
日语 | 四年 | |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广播电视学 | 四年 | |
数字出版 | 四年 |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 冶金工程 | 四年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技术 | 四年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
矿物加工工程 | 四年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四年 |
采矿工程 | 四年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
自动化 | 四年 | |
人工智能 |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五年 |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四年 |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湘雅口腔医院) | 口腔医学 | 五年 |
口腔医学(5+3) | 八年 | |
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 | 药学 | 四年 |
临床药学 | 五年 |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临床医学 | 七年 | |
临床医学 | 五年 | |
临床医学 | 八年 | |
麻醉学 | 五年 | |
精神医学 | 五年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 | 海口市人民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
湖南省肿瘤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株洲市中心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98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7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6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教学团队8个,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0人,湖南省级高层次人才37人,湖南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9人,湖南省级教学名师10人。
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淀佐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淀佐、何继善、左铁镛、古德生、钟掘、刘业翔、黄伯云、夏家辉、周宏灏、张尧学、邱冠周、桂卫华、田红旗、陈晓红、柴立元、姜涛
已故院士:陈新民、陈国达、黄培云、曾庆元、刘宝琛、金展鹏
国家级教学名师:欧阳友权、范学工、胡岳华、张亚林、陈启元、罗学港、文继舫、蔡自兴
湖南省级教学名师:范学工、韩旭里、胡岳华、陈启元、高阳、罗学港、易著文、李建华、黄可龙、陈建宏、梁逸曾、徐慧
类别 | 团队名称 |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工科大学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 | |
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团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
精神病学教学团队 | 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 | |
湖南省级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 | 工科大学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
智能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团队 | |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学团队 | |
材料物理与化学教学团队 | 物理基础课教学团队 | |
精神病学教学团队 | 新媒体文学教学团队 | |
矿物加工工程教学团队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团队 | |
轨道交通设备与运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 医学机能学教学团队 | |
公共伦理与公共治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中南大学(11)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基础医学、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临床医学、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工商管理、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药学、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法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统计学、物理学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有色金属冶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遗传学、药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新能源与储能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临床医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应用统计、保险、法律、社会工作、教育、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工商管理(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获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等18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居全球前1‰。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课程1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项。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国家“英才计划”培养基地5个。
国家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神医学、交通运输、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测绘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临床医学(五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采矿工程、广播电视学、应用物理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物联网工程、法语、会计学、生物科学、医学检验技术、英语、资源勘查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口腔医学(五年制)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专业:数字出版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资源加工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矿冶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质结构与物性检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武汉铁路局、中国铝业公司。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长沙华能自控集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加工总厂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吉凯恩(丹阳)工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武汉铁路局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宏禹水利水电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郴州宝山铅锌银矿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长沙长信畅中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武汉市软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重庆能源集团重庆旗能电铝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南大学-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室、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人才CDIO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南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工程测量(网络课程)、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临床技能实验学、流行病学、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工科大学化学实验、固体物理学、操作系统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信息检索、舞龙舞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文化、金属材料热处理、人体寄生虫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科学计算与数学建模、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编译原理、工科大学化学、数值分析、社区护理学、传染病学、物理实验、神经病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隧道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临床麻醉学、行政伦理学、矿业经济学、无机化学、粉末冶金原理、冶金原理、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医学(卫生)统计学、资源加工学、智能控制、材料科学基础、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内科学、诊断学、儿科学、药理学、计算机网络、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系统解剖学、材料科学基础、人工智能、化学计量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 |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 中国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专题、网络文学、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症与心理治疗、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工智能PK人类智能、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结构分析、金属材料热处理、数值分析、智能控制、隧道工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机械制造工程训练、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流行病学、医学(卫生)统计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临床技能实验学 |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近一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项;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40项(含立项、在研、结题),经费达319万元;学校学生获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1金3银1铜,获 IGEM竞赛金奖, IMSPQ(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竞赛第二名,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O奖1项、F奖1项,在18个全国竞赛中获特等奖13项,一等奖23项。
获奖时间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
2014年 | 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 国家二等奖 |
2014年 | 注重个性发展的材料类卓越人才培养多维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 国家二等奖 |
2014年 | 构建精神医学国家级教学平台,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的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14年 | 资源型行业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9年 |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和载体的新探索 | 国家二等奖 |
2009年 | 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9年 |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9年 | 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创新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基础医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医科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 |
2005年 | 重点大学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层次性问题研究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创建高校网络德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5年 | 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学科建设主导模式 | 国家二等奖 |
2001年 |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一等奖 |
2001年 |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1年 |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工科(冶金、材料类)化学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1年 | 普通高校一般院校努力创办“一流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2001年 | 整合优势立体推进探索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新途径 | 国家二等奖 |
2001年 | 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 | 国家二等奖 |
1997年 |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 | 国家一等奖 |
1997年 |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粉末冶金学科的发展 | 国家二等奖 |
1997年 | 机械设计实验室教学基地建设 | 国家二等奖 |
1997年 | 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1997年 | 病理学课程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二等奖 |
1993年 | 用系统性原理组织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优秀奖 |
1989年 | “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国家级优秀奖 |
1989年 | 以实验技术手段现代化为中心的生理学教学实验改革 | 国家级优秀奖 |
1989年 | 端正办学思想,加强本科教育 | 国家级优秀奖 |
1989年 | 教学管理中良性循环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优秀奖 |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272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及参与大学国际联盟13个。获批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3个,孔子学院2所。现有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校学习。
新校区图书馆
学术科研 编辑本段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含参加)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12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智库)24个,14个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
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中南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南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
“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 |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参建)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 | |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基地 |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 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
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 神经变性机制创新引智基地 |
复杂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 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决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老年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精神心理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 中澳轻金属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清洁冶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
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 |
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 |
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 |
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 |
卫健委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
卫健委研究中心 | |
卫健委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 卫健委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 |
金属塑性加工摩擦润滑行业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 矿物资源生物技术与工程行业重点实验室 |
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 | 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医肝藏象)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科研成果
综述
中南大学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地洼学说开创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地构成与成矿学新流派;粉末压制理论成功解决了形成领域中大量复杂问题;浮选剂结构理论和找药分子设计为矿物工程浮选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马尔可夫过程研究取得的国际一流成果被誉为“侯氏定理”;三元扩散偶实测相图技术奠定了在国际相图领域的权威地位;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决定人类神经性高频耳聋致病基因(GJB3);药物基因组学的创新性研究开启了以基因为向导的个体化用药时代;自由权矩阵方法已成为国际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人胚胎干细胞库;中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这里出生。
论文专利
2018年,学校专利申请2592项,同比增长28.57%,其中发明专利2213项,同比增长26.75%;获专利授权1239项,同比增长24.52%,其中发明专利958项,同比增长19.01%。学校2016-2017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项目承担
2019年,学校全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型项目528项,共获得直接经费30456.45万元,其中:获得青年基金221项(项目数全国排名第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项、面上项目257项、重大项目课题2项、重点项目10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项目2项、联合基金15项、重大研究计划4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项及专项项目2项。
科研获奖
2019年1月8日,中南大学共有10项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3项。总获奖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四,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三。2020年,中南大学8项成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3项,参与5项。截至2021年5月31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0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8项,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获奖类别 |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 2004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 | 2011年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 | 2011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 | 2011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的关键技术 | 2012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术及应用 | 2013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 | 2014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 | 2014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 2015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 | 2015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红斑狼疮诊治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2017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 | 201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策略、产品与推广应用 | 201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钨氟磷含钙战略矿物资源浮选界面组装技术及应用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冶炼多金属废酸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 | 201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2018年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高速列车-轨道-桥梁系统随机动力模拟技术及应用 | 201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及冶炼渣增值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19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强风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9年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479万余册(包括图书、过刊和资料),电子图书653.32万余册,已引进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V、PubMed、Science 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Link、IEL、ACS等中外文全文和文摘数据库近240个。2003年中南大学图书馆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11个综合类科技查新站之一(统一编号Z11),2020年6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教育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授牌)。2013年,中南大学科技查新站荣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查新站”,2014年,又获得教育部通报表扬(教技发中心函[2014]132号)。
中南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6)根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临床与病理杂志》《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创新与创业教育》《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设置的栏目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与数值模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工。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的源期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检索系统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英国《矿冶文摘》等国内外其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美国《铝工业文摘》等多种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主要文献机构收录。先后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自2007年第1期起与德国科技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联合出版。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检索系统收录。为“第2届、第3届、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和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或“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该会评为“百强社科学报”和确定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9、2011年二次入选cssci数据库。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杂志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先后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第三、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Ei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系CSC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获2017年中国科协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新刊专项资助。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学校标识
校徽
中南大学校徽学校校徽主要包括学校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色彩为蓝、白。创意源自传统的中国结造型。图形以“中南大学”英文缩写字母“CSU”为结构中心,形成中国结造型。正下方有“中南大学”中文字样,正上方为环形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大写字样,左右下侧方各由10条线连接内外圆。
徽志蓝色色标为CMYK:90.50.10.0,象征:科技人文的结合,海纳百川的包容。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中南大学”字样的长方形证章。教师徽章为深红底金字,研究生徽章为蓝底金字,本科生徽章为绿底金字;所有长方形证章都以金色包边。
校旗
学校校旗有红、蓝两色,图案是学校徽志、中文校名、中英文校名三种形式,图案或者文字为反白色。
精神文化
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训解读:“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特色;二是与学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三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是4月29日。
学校领导 编辑本段
职务 | 名单 |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易红 | 校长 | 李建成 |
党委副书记 | 蒋建湘 彭立威 黄健陵 李景升 付刚华 | 常务副校长 | 陈翔 |
纪委书记 | 彭立威 | 副校长 | 郭学益 陈立章 柴立元 何军 蒋丽忠 黎志宏 |
党委常委 | 马跃如 付刚华 何军 陈翔 陈立章 李景升 易红 柴立元 郭学益 黄健陵 彭立威 蒋丽忠 蒋建湘 黎志宏 | 校长助理 | 李劼、李夕兵 |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类别 | 姓名 |
---|---|
学者 | 侯振挺 |
高镜朗 | |
吴绍青 | |
应元岳 | |
黄友岐 | |
王肇勋 | |
鲁重美 | |
陈志武 | |
卢惠霖 | |
张友尚 | |
左铁镛 | |
王淀佐 | |
李振翩 | |
齐镇垣 | |
易见龙 | |
凌敏猷 | |
萧元定 | |
龙伯坚 | |
谢陶瀛 | |
潘世宬 | |
刘德培 | |
刘斯奇 | |
余永富 | |
邓起东 | |
政界 | 刘斯奇 |
余永富 | |
邓起东 | |
赵正永 | |
孙永福 | |
史和平 | |
姜齐贤 | |
毛腾飞 | |
卢展工 | |
肖亚庆 | |
姜异康 | |
梅克保 | |
吴登昌 | |
黄俊华 | |
陈如桂 | |
商界 | 李长进 |
秦家铭 | |
熊维平 | |
孙勤 | |
钟景明 | |
陈佐夫 | |
敖宏 | |
成辅民 | |
路小彦 | |
刘志明 | |
刘秀稳 | |
汪建 | |
杨树坪 | |
丁中智 | |
刘悉承 | |
刘立荣 | |
梁稳根 | |
唐修国 | |
毛中吾 | |
周福贵 | |
袁金华 | |
王传福 | |
杨龙忠 | |
刘立荣 | |
何清华 | |
潘爱华 | |
任燮康 | |
贺平 | |
张锴雍 | |
谈朝晖 | |
许开华 | |
文艺界 | 柴静 |
韩栋 | |
医学界 | 汤飞凡 |
谢少文 | |
黄友岐 | |
谢志光 | |
张孝骞 | |
李振翩 | |
王肇勋 | |
韩明 |
学校荣誉 编辑本段
获得荣誉
2020年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中南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12月9日,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3月,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入围名单公布,中南大学入围泰晤士高等教育数据研究进步奖。
2022年5月,中南大学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获得排名
时间 | 榜单名称 | 排名 |
---|---|---|
2022年4月 | 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 | 第23名 |
2022年 | 2022年QS亚洲大学排名 | 第170名 |
2020年7月 |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 | 第24位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