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鹰
赤腹鹰(学名:Accipiter soloensis)是一种小型猛禽,由于胸和两胁呈粉红色,因此得中文名字。赤腹鹰头部至背部为蓝灰色,翅膀和尾羽为灰褐色;雄鸟比雌鸟略小,雄鸟的虹膜是深红色,雌鸟的虹膜是金黄色;翅膀尖而长,因外形像鸽子,所以也叫鸽子鹰;主要捕猎昆虫、蜥蜴、鼠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捕食小型鸟类。
赤腹鹰在中国的东南部生殖繁衍后代,秋天到东南亚过冬。因数量甚少而极珍稀,被中国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编辑本段
赤腹鹰属于小型猛禽,体长26~36cm,具有比较显著的性二态现象,雌鸟的体型明显大于雄鸟,雄鸟的虹膜暗棕色,雌鸟则具有鲜艳的柠檬黄色虹膜,雄鸟比雌鸟的鸣叫声更加尖锐短促。雄鸟头至背蓝灰色;翼和尾灰褐色,外侧尾羽有4~5条暗色横斑。颊、喉乳白色,胸和两胁淡红褐色,下胸具少数不明显的横斑,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尾具相当明显的5道横斑,喉、下腹、腿覆羽和翅下覆羽淡黄色,喉具灰色羽干纹,胸、上腹和两胁暗红褐色,胸和腹具灰色横斑,翅下覆羽和飞羽下表面暗皮黄色。幼鸟上体暗褐色,下体白色,胸有纵纹,腹有棕色横斑。飞翔时翼下白色,与黑色外侧初级飞羽形成明显对照。
虹膜淡黄色或黄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淡黄色,蜡膜黄色,脚和趾橘黄色或肉黄色,爪黑色。
赤腹鹰与雀鹰、松雀鹰相似,但远看无横纹,飞翔时下体一片白色,仅翅尖黑色,胸和两胁红褐色,喉亦无中央纹。
赤腹鹰的大小量度 | ||
雄性(♂) | 雌性(♀) | |
体重(g) | 108-132 | 110-120 |
体长(mm) | 265-284 | 298-360 |
嘴峰(mm) | 11-12 | 13-14 |
翅(mm) | 166-201 | 200-209 |
尾(mm) | 118-132 | 127-138 |
跗蹠(mm) | 39-45 | 42-44 |
栖息环境 编辑本段
赤腹鹰栖息于物种丰富度高、具有枝繁叶茂的大树且树间距较小的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也见于低山丘陵和山麓平原地带的小块丛林,农田地缘和村庄附近。栖息地的主要天敌有王锦蛇、松鸦、黄鼬、凤头鹰等。
栖息习性
赤腹鹰主要在地面捕食,食物种类丰富,主要有蛇类、蜥蜴、昆虫和其它鸟类。多在白天单独活动,性善隐藏而机警,常躲藏在树叶丛中,休息时多停息在树木顶端或电线杆上。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盘旋时两翼常往下压和抖动。领域性很强,雄鸟通过鸣叫宣示领域,以驱赶天敌。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关岛、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
旅鸟:文莱。
每年4~5月迁到中国,10~11月迁走,部分留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岛越冬,其余大部分迁到东南亚越冬。迁徙时经过中国台湾,特别是春季于恒春半岛有大量过境。
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云南中部、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广西、海南、甘肃和台湾。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求偶 | 繁殖期雄鹰特别兴奋,常激动地向异性发出声似“Keee-Keee”的炫耀性鸣叫,即使在筑巢时同样也啸鸣不止。 | |
筑巢 | 赤腹鹰的繁殖期是5-8月,巢址通常选择在远离人类活动区域,靠近水源,乔木树种丰富且枝叶茂密,但灌木和草本植被较为稀疏的树林中,巢树一般高大粗壮。确定繁殖巢穴后,会在巢内部垫上新鲜巢材。 | |
产卵 | 赤腹鹰一次产卵3~4枚,卵为卵圆形,大小为34 ~ 38mm X 29 ~ 30mm,淡青白色、 具不甚明显的褐色斑。 | |
孵化 | 孵化期约30天,雌鸟主要负责孵卵和守卫。雄鸟主要担任警戒和捕食,雄性偶尔在白天孵卵,日孵卵次数为 6.39 次,日孵卵时间为 176.90 min。 |
保护级别 编辑本段
赤腹鹰数量甚少而极珍稀,被列中国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Ⅱ,予以保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2021年2月,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编辑本段
2022年7月,淄博周村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赤腹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