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教育院校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简称ETH Zurich,是一所位于瑞士的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专注于工程、科学、技术和数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该校成立于1855年,最初名为“Polytechnikum(联邦理工学院)”,并于1864年建成主楼。1911年更名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后于1969年将洛桑综合理工学院并入其体系内。2021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四个关联研究机构共同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教育科研网络——ETH领域。这所大学直接隶属于瑞士的经济事务、教育和研究部门管辖之下,代表了该国在高级技术教育方面的最高水平之一。

截至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由其执行委员会管理。在学士层面,学校提供五个教学领域的23个课程;硕士层面则设有24个可授予学位的课程。该校汇聚了来自120个国家的超过25,000名在籍学生,其中包括4,561名博士生和3,060名本科生。教职员工方面,ETH拥有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10,584名工作人员及524位教授,这些教授均为各自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历史上,这所学院培养或吸引了众多杰出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依曼以及威廉·伦琴等。

根据最新的国际排名数据,ETH Zurich在2022年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位居第20位;而到了2023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升至第9位;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在2024年和2025年的QS综合排名中均将位列第七。

目录

办学条件 编辑本段

组织架构:采用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模式,由一个高效的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营决策。

截至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提供5个主要教学领域的23个本科课程和2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除了公共政策领域外,其他每个专业均对应至少一个硕士学位项目,体现了该学院广泛的学术覆盖范围及其教育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制方面,学士学位课程通常需要完成三年的学习才能获得学位证书。

师资力量方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共计10,584名员工以及524位教授。这些教师不仅是各自研究领域内的顶尖专家,而且在全球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其中多位曾获得诺贝尔奖等重要奖项的认可。自学校成立以来,已有22人次因其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而被授予诺贝尔荣誉。此外,从2015年到2022年间,该校还特别表彰了27位对教育及校园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并授予他们名誉理事称号;同时,在过去五年中(即2018年至2022年),又有25名杰出学者因个人出色的研究成果或在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知识传播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荣获名誉博士学位。

学术科研 编辑本段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每年收到大量针对其学士和硕士项目的申请,但入学标准极为严格,导致国际生比例相对较低。以2016年为例,仅有约11.7%的新申请人成功获得录取资格,这一数字较前一年仅略有增长(+0.8%)。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该校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追求卓越与创新。因此,在选拔过程中特别重视那些能够在相关领域展现出高水平研究能力的学生。

ETH图书馆作为该学院的核心学术资源中心及瑞士国家科学技术信息枢纽,不仅服务于校内师生、外部研究团体,还承担着保护与发展校史文化遗产的责任。通过提供广泛的信息支持服务以及促进知识成果的开放共享与长期保存,该图书馆为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已拥有超过800万册藏书,这些书籍涵盖了建筑科学、工程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系统导向自然科学、管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此外,该图书馆还是瑞士国家联合图书馆平台(Swisscovery)的重要成员之一,能够为用户提供超过4000万册图书及相关文献的访问权限,并且提供了超过30亿篇电子文章供在线阅读。值得注意的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向所有公众开放,其中1900年之后出版的书籍可以借阅,而更早之前出版的珍贵资料则主要限制在馆内查阅。

在科研设施方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配备了符合最高技术规范的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合作及提升了研究效率。其先进科学仪器的购置得到了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的支持,同时也得益于学院自身设立的专项设备基金计划。

截至2022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荣获22次诺贝尔奖。此外,学院还培养了两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三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和一位图灵奖得主。在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该院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了963项研究成果,覆盖生物科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健康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同期,根据《自然》指数评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所有机构中的研究产出贡献达到了341.66个单位。2023年5月,该校科学家实现了一项突破,使一个重达16微克(相当于原子或分子质量的数十亿倍)的微小晶体处于两种振动状态的叠加态,创造了迄今为止最重的“薛定谔猫”。

在其2022年度报告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特别强调了一个跨学科团队的成就: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设备成功维持了因质量问题无法用于移植的肝脏三天的生命,最终这颗肝脏被成功植入一名癌症患者体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创新性的可穿戴式纺织外肌,该技术旨在增强上肢功能受限人群的力量与耐力。此研究成果得益于物理学教授厄休拉·凯勒(Ursula Keller)在超快激光领域的前沿探索,她凭借其在理论模型构建及实验验证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瑞士科学奖。

建筑行为学教授海岛桃代(Momoyo Kaijima)与其合作者冢本义晴采用民族志学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实践,这一独特视角使他们赢得了沃尔夫奖的认可。

在2022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荣登“欧洲大陆最佳大学”榜首,并显著提升了瑞士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使之跃居世界第三位。该校共有16个专业领域跻身全球前十强之列,特别是在地球与海洋科学以及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两个学科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学院荣誉 编辑本段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全球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排名表现卓越,持续保持在世界顶尖大学行列之中。具体而言,在软科202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该学院位列第20名。随后,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升至第9位,显示了其学术实力和国际声誉的显著提升。进一步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24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继续巩固其领先地位,位居第7名。而在2025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该学院再次以第7名的成绩证明了其在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方面的持续优异表现。此外,根据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亦表现出色,名列第11位,这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吴尊    下一篇 安志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