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花鳗鲡

花鳗鲡(学名:Anguilla marmorata),亦称大鳗,隶属于鳗鲡属,是体型较大的鱼类之一,其名称源自体表所呈现的大理石般斑斓色彩。该物种性格凶悍,体格强健。花鳗鲡体内富含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脂质及无机元素,肉质细腻且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此外,其皮革制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花鳗鲡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均被广泛捕捞和交易,以满足养殖和消费需求,其中东亚市场,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是推动其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花鳗鲡通常体长介于70至80厘米之间,最大个体可达230厘米。其体型修长,躯干部分呈圆柱形,尾部略显侧扁。体侧及鳍部覆盖着明显的深褐色不规则云纹,背鳍、尾鳍及臀鳍后端边缘为暗黑色,而胸鳍颜色相对较浅。花鳗鲡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范围东达太平洋中部,西至非洲东部,北抵亚洲东部,南及澳洲南部。在中国,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以南的各大水系,常栖息于水库、湖泊、池塘及河流中,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以小鱼、虾、蟹、贝类、水生昆虫及沙蚕等为食。成年后,花鳗鲡会从淡水区域向下游迁移至海洋,在迁移过程中达到性成熟,并于次年夏季返回产卵场产卵后死亡。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然而,由于河流污染、过度捕捞及水坝建设等因素,花鳗鲡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一定威胁。因此,该物种于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形态特征上看,花鳗鲡作为鳗鱼中的大型物种,其体长一般可达70至80厘米,最大个体甚至超过230厘米,体重通常在5千克左右,最大可达40至50千克。其体型修长,躯干圆柱形,尾部侧扁,体长约为体高的13倍,头部的6倍。头背侧为棕褐色,逐渐向腹部变浅。

体侧及鳍部特征性的深褐色不规则云纹,以及背鳍、尾鳍和臀鳍后端的暗黑色边缘,均为花鳗鲡的显著识别特征。 花鳗鲡的胸鳍展现出较浅的色泽。其鳞片特征为细长且尺寸偏小,排列方式呈席纹状垂直相交,表面则被一层丰厚的皮肤粘液所覆盖。头部形态扁平,且相较于躯干,头部体积更为显著。眼睛为中等大小的圆形,眼球轻微凸出,眼间距较宽并略带凹陷。鼻孔分为前后两个,前鼻孔以短管状形态位于吻部边缘,后鼻孔则为圆孔状,位置靠近眼前上方。吻部较短,口裂宽大,能够延伸至眼睛后缘之后,并略微向后下方倾斜,其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为1.1:1。

下颌相较于上颌略为突出。牙齿细小尖锐,呈带状排列,犁骨齿带前端宽广,并逐渐锥形化向后延伸至上颌齿带。唇部厚实,舌尖呈钝状,且舌头在口腔内自由活动。花鳗鲡的鳃孔尺寸适中,近乎垂直地坐落于胸鳍基部前下方的侧部。侧线自胸鳍后上方起始,直线延伸至尾部。背鳍、胸鳍和臀鳍均发达,并与尾鳍相连。背鳍起始于肛门前上方,臀鳍则靠近肛门,且臀鳍与背鳍之间的距离超过头长。肛门位于身体前半部偏上的位置。

分布范围 编辑本段

花鳗鲡广泛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其地理跨度东至太平洋中部,西至非洲东部,北至亚洲东部,南至澳洲南部。关于亚群分类,存在多种观点,包括将其分为北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印度洋、南太平洋四个亚群,或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关岛地区四个亚群,以及北太平洋、马达加斯加、苏门答腊、斐济、塔希提岛周围五个亚群等。

在中国,花鳗鲡的分布范围覆盖了东南沿海、长江下游及其以南的各大水系,包括浙江、云南等华南地区,以及湖南、湖北等华中区域。在栖息环境上,花鳗鲡主要栖息于水库、湖泊、池塘和河流中,尤其是山涧溪流和塘库岸边水下的乱石洞穴。此外,它们还能在雨后爬上湿润的草地、竹林及灌木丛等地。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花鳗鲡为肉食性鱼类,但也会摄取植物性食物。其主要食物来源包括小鱼、虾、蟹、贝类、水生昆虫和沙蚕等。同时,它们也展现出一定的节律行为。 花鳗鲡的生活习性独特,它们倾向于在日间隐匿于洞穴内,仅在夜晚外出活动并觅食。夜间,它们会沿河岸爬行至芦苇区域,捕食青蛙、鼠类等体型较大的猎物,因此又有“芦鳗”之称。花鳗鲡的生命周期涉及海洋与淡水环境的转换,它们在海中诞生,于淡水中成长,最终回归海洋终结生命。在中国,特别是福建九龙江地区,3至7月间可见成熟花鳗鲡栖息于河流;而秋季10至11月,它们则向河口迁移,准备入海。此外,冬季低温时,花鳗鲡会靠近岸边浅滩活动,故也被称为“雪鳗”。

生长繁殖 编辑本段

花鳗鲡在3至7月期间主要栖息于河流洞穴。达到性成熟(约10至11月)后,它们会从河流中上游向下游河口迁移,最终进入深海进行产卵,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菲律宾南部、斯里兰卡东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间的深海海沟。产卵后,亲代花鳗鲡随即死亡,鱼卵则在海洋中漂浮孵化,幼鱼随后被海流带至近岸。此时,入海口区域可见大量长约7厘米的花鳗鲡幼苗。

幼鱼阶段,花鳗鲡以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形态上岸,经历变态发育成为幼鳗,因其体型短圆且呈线条状,亦称“线鳗”。幼鳗随后进入淡水环境觅食生长,尤其偏好水库区域。

在人工养殖方面,花鳗鲡苗种来源仅限于自然捕捞,因目前无法实现人工繁殖。冬季,花鳗鲡苗随海流回溯至淡水区,可在江河口利用灯光诱导或定置网于日落涨潮时捕捞。捕捞的鱼苗需暂养于网箱或水泥池中,期间可投喂水蚤、小鱼及熟蛋黄等。放养鱼苗需精选,要求无外伤、体表黑亮、活力充沛、体型匀称且健壮。同时,需合理控制放养时间、密度及规格,以提高成活率。此外,苗种放养前还需进行淡化和驯化处理。 淡化过程要求在投苗后的半个月内逐步降低水体盐度,直至达到淡水标准。在驯化的初期阶段,利用夜间灯光吸引幼鳗进食,初期可投喂水蚯蚓或鱼浆,随后逐步引入配合饲料。苗种放养期间,需实施严格的日常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排污以维护水质、在固定时间及地点投喂、确保饵料新鲜且无病害。

花鳗鲡花鳗鲡

对于成鳗养殖,水泥池的规模需大于鳗苗池,并引入白鲢(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花鲢(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及罗非鱼(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鲫鱼(学名:Carassius auratus)等杂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为进一步优化水质,可在水面种植水葫芦,保持每周一次的换水频率,并使用增氧设备维持水体溶氧量。成鳗的饲料需保持新鲜,包括蚯蚓、蚕蛹、河蚌、杂鱼等天然饵料,辅以配合饲料。日常管理中,需每日检查花鳗鲡的生长状况,并加强防逃措施。

在病害防治方面,花鳗鲡易受水霉病、鳃肾炎、肠炎、烂鳃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鱼虱及爱德华氏病等病害侵袭,且这些病害几乎全年均可发生。以下是几种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肠炎: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食欲减退、肛门排出粘液。重症病例解剖后可见肠道内有黄色粘液,肠系膜充血,伴有腹水和异味。肠炎传播迅速,死亡率和复发率高,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烂鳃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嗜纤维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症状包括游动缓慢、鱼鳍充血。显微镜检查可见鳃丝细胞异常增殖和脱落。治疗烂鳃病需定期为水体驱虫、杀菌和消毒,并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辅助治疗。

寄生虫病:花鳗鲡易受多种寄生虫侵袭,需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花鳗鲡易受纤毛虫、黄瓜虫、环虫及木匠虫等多种寄生虫侵袭,这些寄生虫显著削弱其捕食能力,并可诱发其他病害乃至致死。为防止寄生虫病的爆发与蔓延,需实施严格的水质管理、定期排污作业及例行驱虫措施。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截至2019年,全球花鳗鲡的数量尚未明确统计。在菲律宾,花鳗鲡的捕获比例自2008-2009年的55.1%下滑至2011-2012年的41.2%。自20世纪70年代起,花鳗鲡在南非福斯湾集水区的出现频率大幅降低;进入21世纪后,南非西开普省的某些集水区亦未见花鳗鲡捕获记录。

花鳗鲡面临多重人为威胁,包括工业废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过度捕捞行为、毒鱼与电鱼等破坏性捕捞方法,以及水坝、水库、水电站等设施阻碍其洄游路径。在越南中部,花鳗鲡肌肉组织中已检出高浓度的重金属(如铬、锰、钴、铜、锌、锶、镉、铅),这些有毒物质干扰其新陈代谢,可能导致死亡。此外,菲律宾吕宋岛的鳗鱼物种,包括花鳗鲡,均受到采矿活动的威胁。

在保护等级方面,花鳗鲡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至2021年,花鳗鲡在中国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东学    下一篇 黄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