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百科词条    生物动物   

闪鳞蛇

闪鳞蛇,学名Xenopeltis unicolor,亦称日光蛇,隶属于闪鳞蛇科闪鳞蛇属。此类蛇类为半穴居类型,体长约为1米。头部和眼睛相对较小,上颌拥有35至45颗牙齿;身体圆柱状,覆盖着光滑的鳞片。头部背部有前后两对顶鳞,中央还有一枚顶间鳞,眶后鳞有两枚;上唇鳞排列为8,呈3-3-3模式;雄性下唇鳞8枚,雌性7枚;尾下鳞雄性27对,雌性26至28对;肛鳞分为两部分;尾巴短小。闪鳞蛇背部呈褐色,腹部为灰白色,在日光照射下,其鳞片会展现出宝石绿、靛蓝、血红、紫色和铜色的光泽。

闪鳞蛇分布广泛,覆盖了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菲律宾、新加坡以及中南半岛的多个国家。在中国,其分布区域包括广东和云南南部等地。它们的海拔栖息范围大约在0至1300米之间,通常生活在稻田、花园附近,或藏匿在温暖潮湿的落叶层、朽木或石块等隐蔽处。

2000年,闪鳞蛇被纳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1年,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列为无危(LC)等级。2021年,它又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尽管闪鳞蛇常用于宠物交易,但作为一种受保护物种,其买卖是被禁止的。

目录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闪鳞蛇全长约1米,头部扁平,头骨连接坚固;眼睛较小,瞳孔近似直立椭圆形;上颌骨、腭骨和下颌骨均长有牙齿,上颌齿数量在35至45颗之间;此外,其原始特征还表现为前颌骨上也有几颗牙齿。身体圆柱形,覆盖平滑鳞片;头部背部有前后两对顶鳞,中央有顶间鳞,眶后鳞两枚;上唇鳞8枚,排列为3-3-3模式;下唇鳞雄性8枚,雌性7枚;尾下鳞雄性27对,雌性26至28对;肛鳞分为两部分。尾巴短,长度约为体长的1/12,无后肢带和后肢。闪鳞蛇背部为褐色,腹部灰白色,在日光下鳞片会闪耀出宝石绿、靛蓝、血红、紫色和铜色。幼体头部下方有一条白色条纹,该条纹在出生后不久会消失。其头骨形状和附着物与蟒蛇(Python bivittatus)相似,但在发育过程中,闪鳞蛇的前上颌骨没有上升突起,且其踝骨的足板较大,方骨相对较短。

蛇类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头、气管和肺,其肺结构为长囊状。在大多数蛇类中,左侧肺部常会退化或完全消失,呼吸功能主要由右侧肺部承担。然而,闪鳞蛇则保留了一个功能正常的左侧肺部。

闪鳞蛇闪鳞蛇

分布栖息 编辑本段

闪鳞蛇的分布遍及全球,主要在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印度尼西亚(如苏拉威西、加里曼丹、爪哇、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地。此外,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也有其踪迹。

在中国,闪鳞蛇的分布大约占全球总数的2%,主要见于广东、云南南部(如思茅、景洪、勐海、勐腊及孟连等地)。

闪鳞蛇是一种半穴居蛇类,其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一般在0至1300米之间。在越南,其分布海拔从100米至2000米不等,而在云南,其分布海拔从650米(云南勐腊)至1040米(云南孟连)。它们通常生活在人类住所附近的稻田、花园,或藏匿于温暖潮湿的落叶层、朽木或石块等隐蔽处。

生活习性 编辑本段

闪鳞蛇通常在夜间外出捕食,食物包括两栖动物、蛇、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和地面鸟类。它们会直接吞食体型较小的猎物,但对于大型猎物,由于其头骨结构限制,它们会采取限制猎物行动的方法来制服猎物。

闪鳞蛇大部分时间待在洞穴或松软的土壤中,只在夜间或雨季时到地面活动。进食大型猎物或怀孕的雌性闪鳞蛇有时会在白天晒太阳,但通常只露出身体的一小部分。闪鳞蛇性格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在受到惊吓或激怒时,才会快速摆动尾部。也有记录显示,成年雄性闪鳞蛇之间会进行战斗,相互缠绕并咬斗大约1分钟。

物种保护 编辑本段

目前,闪鳞蛇的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切统计,但由于其分布广泛、数量庞大,且捕捉方法有限,种群数量总体上较为稳定。

闪鳞蛇于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1年,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等级。2021年,闪鳞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闪鳞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在泰国,它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金金    下一篇 少女大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